实用的语文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共有六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劳动用品、家务活中识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猜测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并结合字典,检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识字、理解字义;让学生学习比喻句。写话让学生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书写提示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的大小、形态和笔顺发生的变化。日积月累让学生熟记《二十四节气歌》。我爱阅读选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月亮姑娘做衣裳》,通过做衣服这件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字词句运用中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容易忽视书写提示中汉字变成了偏旁后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要注意引导。写话对于学生来说依然是难点,教师要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
教学建议
1、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重点做好示范,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在课本上先描后写。
2、日积月累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意思,引导学生积累背诵,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规范地书写汉字。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将字音与字义弄准确。
4、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5、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汉字,运用一定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有了过错就要改正,并能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及虚心向他人学习。
2、了解月亮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难点
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正确、规范地写字,注意汉字变成偏旁后的写法。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能查字典确定自己猜得是否正确。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认字写字。
难点
运用正确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五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2、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劳动工具的名称。
3、相机出示名称,指导识字。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在扫地中读sǎo。
4、出示玻璃、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识字。
5、同桌互认生字,出示词语,齐读词语。
6、说一说你在家中能做哪些家务。
四、字词句运用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1)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2)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
(3)教师小结。
摸、读、揭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如摸中的扌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抚摸,莫表示字音。
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2、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齐读,指名读。
(2)分组讨论:从这三个句子中,你有哪些发现?
(这三个句子都有像字,它们都是比喻句。第一句中是好像,第二句中是像,第三句中是就像。)
(3)指名说这三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师生评议。
(第一句把大枫树比作太阳伞;第二句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第三句把小柏树比作战士。其中大枫树、大象的耳朵、小柏树是本体,太阳伞、扇子、战士是喻体。)
(4)小结。
像这样句中含有比喻词、本体、喻体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增强句子的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5)拓展: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搜集比喻句。
五、书写提示
1、出示劝、堆、转、特四个汉字,请学生认一认。
2、在书上圈出这些字的偏旁,读一读。
3、观察这些字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字的偏旁都是一个单独的汉字。)
4、试着写一写这些偏旁作为一个单独汉字时的写法。
5、比较一下区别。
(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6、总结规律。
(又变成偏旁后,捺变成了长点;土变成偏旁后,末横变成了提;车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横,且此横变成了提;牛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末横,且此横变成了提。)
7、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注意偏旁的写法。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七
劝 堆 转 特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朗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的变化。
3、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难点
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三、日积月累
1、播放《二十四节气歌》视频。
2、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哪些节气吗?
3、教师出示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5、学生对照节气歌说节气。
6、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7、尝试背诵。
四、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阅读。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学生自由猜)
2.播放录音,学生思考: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学生根据图片讲故事。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呢?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月亮的词句。如:
①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②好像弯弯的镰刀。
③像只核桃。④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
5.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能说出月亮一个月之内的变化吗?(学生自由发言)
6.欣赏视频《月亮儿歌》。
初一月亮看不见,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见月难。
五、写话
(一)课前猜谜,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出几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好吗?
(1)扁扁嘴巴,叫声嘎嘎,走路摇摆,爱吃鱼虾,脚荡双桨,游泳专家。这是什么呀?(鸭子)
(2)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螃蟹)
(3)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2、你们怎么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为什么这么容易猜?
正是因为谜语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所以我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
(二)激发兴趣,说话。
1、出示主题: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2、出示一组小动物的照片。(配上生动的音乐和动物的叫声)
3、看了照片以后,你们想说点什么呢?用一两个词说说它们最大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想养什么小动物,以及为什么想养它。(小白兔、小猫、小狗、小乌龟等)
(三)给予提示,写话。
1.出示:我最想养的小动物是。因为。
2.写好后,自己多读几遍,再修改一下。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评价。
4.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七
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七、教学感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时,我围绕语文的学科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渗透人文性,如识字加油站中引导学生主动做家务,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此外,我还采用谜语、视频等媒介将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教学写话时,我给学生以示范,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写话,让他们轻轻松松写话,不会对写话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渴望内,背诵课文。
2.能运用已有学习经验自学生字词,感受本课词语的结构美。
3.抓住重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原有的雄伟气势和而今的枯竭情景,从而产生对环境加强保护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而今的枯竭,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初读初悟:
1.交流自主识字情况,巩固书写。
2.质疑生字词,通过交流或查阅字典,初步感知词义。
3.质疑课题,激起学生读文兴趣。
4.通读课文,把握内容,简要说说文中所发生的事件。
二.品读深悟:
1.引读感受,初悟情。
(1)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场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引读第一自然段)
(2)生读完着段话后自由交流,了解到这场特殊葬礼的地方。
2.细读分享,深悟情。
(1)让学生默读后面相关的段落,看看能否自主解决提出的问题。
(2)欣赏优美句段,集体交流,在交流中对话,碰撞,引导学生深悟情,感受瀑布的巨大变化。
(3)原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
(4)用书上的词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原来的瀑布给人的'感受。
(5)教师知道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6)配上瀑布的画面诵读,再次感受原来的瀑布气势是多么的雄伟。
(7)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不辞而别”的理解。
(8)引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对这时瀑布又有什么感受。
(9)学生自在交流。
(10)如果你此刻就是到那里的游人,你会有什么感触?
(11)让我们满怀遗憾地再次读读这一自然段。
(12)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就要和我们告别了,是它自己不辞而别的吗?
3.了解人们之行为,唤起爱环境的情感。
(1)人们肆意的破坏,给瀑布,大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就像警钟长鸣,给人们以启示,请自渎最后三个自然段,看看你能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学生交流冲文中了解到的人们的行为。
(3)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让人们感到-------(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回扣题目,自悟理。
1.读完课文,再次回味题目,你觉得这次特殊的葬礼特殊在哪里?
2.不仅是对象特殊,意义更为特殊,它是对人们的警示,它是对人们的提议,它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承诺。让我们行动起来------(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在葬礼上,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词,半班上做演讲。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知识童话。课文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2、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一些有关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因此,在上这课之前,我先带他们读读课文,让他们有个初步意识,再让他们带着问题回家问父母或观察一下下雨前的天气和物候变化。同时要求他们回家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拼拼、认认、记记,并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流利,为上本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背、演演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⑴ 让学生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前的关系。
⑵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并向家人了解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
2、教师制作生字卡片和课文片段投影,制作小兔、燕子、小鱼、大蚂蚁的头饰。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每当你们看到满天乌云密布,雷电闪闪时,你想说什么呢?
(生:要下雨了。)
2、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叫《要下雨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再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下雨前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3、放课文投影:
让学生看图证实自己的说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⑴ 放课文图一投影,让学生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兔看见燕子在做什么呢?
⑵ 齐读1~3自然段,并指导学生画出小兔和燕子说的话。
师生对读,重点指导“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的语气。
再生生对读小兔和燕子的对话,边读边动作表演。
运用说、看、读、演,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说图意,再读读、演演,加深对课文理解,让他们有互动的活跃气氛,不断培养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⑶ 想想:
小兔会相信燕子说的话吗?
2、学习4~6自然段:
⑴ 放第四自然段课文投影,让学生读一读。
⑵ 师用直线画出段中“是要下雨了吗?”让学生再读读、悟悟小兔是否相信燕子说的话。
(由学生评说,师小结)
⑶ 放4~6自然段课文投影,请3名学生分别读读,并让学生找出小兔和小鱼说的话分角色朗读。
⑷ 放课文图二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思考:
听了小鱼的话后,小兔相信了吗?天真的会下雨吗?
3、学习7~9自然段:
⑴ 小组合作读读7~9自然段。
⑵ 让学生从7~8自然段用直线和曲线分别画出蚂蚁和小兔说的话。
⑶ 生生对读小兔和蚂蚁的对话。
⑷ 天真的会下雨吗?哪段写天下雨了?
⑸ 齐读第九自然段:
读出小兔焦急和肯定的语气。
四、小结
学文后,我们知道下雨前天气怎样?小动物各有什么反常现象?
根据学生回答,师进行板书:
天气闷热
燕子低飞
下雨前 (再看板书读一读)
(现象) 小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家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课文,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表演,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演练。
2、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佩戴小兔、燕子、小鱼、大蚂蚁的头饰,演一演几种小动物所说的话及它们的表情。
3、全班评议,看看哪组代表队演得最精彩,作为优胜队。
通过童话表演,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不断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六、拓展思维
1、把自己了解到下雨前的一些动物反常现象说给同学们听听。
2、师对学生的说法给予肯定。
七、课外延伸
同学们,学了课文后,你们已懂得了不少知识,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它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情,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发及说明事物的常用方法,还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四段写鲸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写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纠正读音(jTng,注意读出后鼻音)。
激发读趣,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鲸有多大,鲸怎样睡觉,鲸吃什么,鲸有些什么种类……)好,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学完之后,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2、读“学习要求”与“自学程序与方法”。
3、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本课时完成“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和三的部分内容。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
1、读自学程序与方法一。
自学提示:①边读边想,每一自然段写的什么;
②课文讲了有关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老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述说每自然段段意。
2、引导学生将自然段段意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课文从鲸的大小、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鲸。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二
1、朗读自学程序与方法二。
自学提示:①查字典,读准字音,掌握方法,理解字义;
②通过查带点字的意思,理解词语:鲸。捕获、上腭、前肢、后肢、鳍。通过查词典,理解两个词语:垂直、倾斜。
③完成课后习题一、二。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辅导。
五、知二
1、检查生字自学的情况。
①读准字音:
鲸、获、肢、吨
②掌握字形:
肢(肢体)滤(过滤)肺(肺部)胎(胎生)
枝(树枝)虑(考虑)柿(柿子)治(治病)
2,检查生自学的情况。
①教师解释几个词语:退化、进化
②检查生词学习情况。
③订正课后习题一、二。参考答案。
第一题:捕获、宽敞、倾斜、垂直
第二题:见前。
六、结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启
1、明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2、读“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四、五。
必要的方法提示:读、想、划、批、说。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课文第一段)
学生读、想、划、批、说、写,自学第一自然段
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为了说明它的,‘大”,作者采用数字的说明方法,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oo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17米长的鲸。
师小结:举数字说明方法,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3、为了说明鲸的“大”,作者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
①用鲸和人们熟悉的认为很大的象比较,说明鲸很大;
②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是用鲸的舌头与人们熟悉的大肥猪比较,说明鲸的`重;
③用人举起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和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说明鲸的大。
师小结:鲸对于我们来说;本是很陌生的事物,但作者拿陌生的事物和我们熟悉的事物像大肥猪、人作比较,通过比较,陌生的事物我们的头脑中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陌生的事物不再陌生了,所以,拿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
4、“宽敞”的反义词“狭窄”。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课文第二段)
教师巡回辅导。
五、知二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3、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远的古代、后来/良长很长的年代;表示地点的词语有:陆地上、靠近陆地的浅海里、海洋;表示演变特点的词:变成、退化。
4、完成表格
六、结
第三课时
一、读练三――自学程序与方法四(自学课文第三段)
学生根据旁批,读、想、划、批、说、写,自学第三自然段。
二、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引导评议。
2、鲸有两类,它们的区别是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牙齿。
三、读练四――自学程序与方、法四(自学课文第四段)
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课文旁批和参照表格自学第四段。
教师巡回辅导。
四、知四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1、第四部分,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①朗读第4自然段,并引导评议。第4自然段有五句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一句话):提出疑问:鲸吃什么?第二层(第二、三句)写须鲸吃什么。第三层(第四、五句)写齿鲸吃什么,第一层与第二、三层是总分关系。第二层与第三层是并列关系。划线部分运用举数字的说明方法。
②朗读第5自然段,并引导评议。第5自然段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鲸不属于鱼类。鲸是这样呼吸的,“鲸的鼻孔……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须鲸和齿鲸呼吸不同: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③朗读第6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鲸睡觉时的样子。课文中的叙述有:“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
④朗读第7自然段,引导评议,第7自然段鲸生长的三个特点:吃奶长大;生长快,寿命长。
用数字说明的部分: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10多米长,7删公斤重,一天能长30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⑤第四部分总的讲鲸的生活习惯,包括吃。呼吸、睡与生长特点。
2、根据自学情况,完成表格占
五、练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三、四、五。
六、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特别强调说明方法的认识:
2、总结本课时学习情况。学得主动的同学提出表扬。
板书:
特点:大
类属:哺乳动物
鲸 种类:须鲸 齿鲸(虎鲸)……
吃食
生活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生字、生词并积累下来,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重难点:
1、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
1、常识介绍。(阅读“基础训练”P12,了解作者及书信格式)
2、完成“基础训练”-------语言积累(1---3题)。
二、视频朗读(PPT)
三、自读感知。(PPT)
1、自读课文,画出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细细体味。
2、巴特勒为何征求雨果的意见?
3、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雨果怎样烦人思想感情?
四、课文研读,合作研讨。(PPT)
1、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2、雨果在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时用了不少反语,找出这些反语,思考这些反语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3、这封信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这样安排材料有何好处?
4、雨果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属于人类的”。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五、拓展延伸
1、以给雨果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会读课后词语。
2、能用“夸”说一句话。
3、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夸”说一句话。
2、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词句的意思,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知道爸爸妈妈小时候冬天都吃什么蔬菜吗?
师:现在也是冬天,你能吃到那些菜?(板书:冬天)
师:这些蔬菜是在哪种出来的?(导入新课)
师:出示大菜棚的.图片,出示课题:18课《冬天里的大菜棚》。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轻声读儿歌,争取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同桌互相帮助。
2.大家读得特别认真,咱们来看课件读读词。(目的: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芹菜豆角黄瓜韭菜
冷冰冰暖融融一层层绿生生
三、联系生活理解课文,朗读句子。
1.现在咱们就一起去蔬菜基地看看,出示课件,天刚下过雪,刮着寒风,走在路上,多冷呀,能用什么词表达?请你做动作表示出来。请你试试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2.终于进到了大棚里,感觉……做个动作。多暖和呀,快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看这两个句子,发现它们有对子了吗?哪位同学把前两行读给大家听?
3.在这暖融融的大棚里,我们看见了哪些蔬菜?它们都什么样?快读读3、4行。
师:出示课件。再请一名同学读读一层层,绿生生。
4.谁知道大棚里还生长着哪些蔬菜?什么样?出示课件。(由书本向生活的拓展,培养学生抓住蔬菜的特点说清楚的能力)。
师:因为有了大菜棚,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
谁来夸夸大菜棚?
师: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大菜棚,齐读最后两行。
师:你喜欢这首儿歌吗?在小组里读读。指名读。
师:我们就要离开大菜棚了,你想对它说点什么?
四、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角”。
师:怎么记住它?
打开书,根据笔顺跟随,自己用手写一写,一起书空说笔顺,说笔画。
学习“角”的书写。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名说。
生描红,书写。
师:提醒写字姿势。
五、作业:用“夸”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体会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会读课后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展示
二、认读词语
黄瓜豆角芹菜韭菜冷冰冰暖融融一层层绿生生里面不认识的字,利用文中拼音认读
三、学生字
1、利用生字表自学,读音,利用笔顺跟随仿些描红。
2、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怎样记住这些字?比一比谁记得好,记得快?
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记字方法,认识“尸字头”
3、利用方法认字、记字
4、卡片认读,检查效果,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导生字书写
四、作业:
完成生字书写练习;读课文和词语。
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察,个别的学生观察不认真,写字的姿势还需要纠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9-02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8-31
语文教案【经典】08-18
【经典】语文教案11-08
[精选]语文教案09-05
(精选)语文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