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来》教案

时间:2024-08-16 09:00:16 教案 我要投稿

《自己来》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己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己来》教案

《自己来》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体会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关心家人。

  2、对自己长大感到很高兴,乐意与人分享长大的快乐。

  3、学习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长大的过程。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2.绒布板一块;每人三张照片(出生时、两岁时、现在)3.教学音带《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幼儿将自己的照片按出生、两岁、现在三个年龄阶段分别贴在大绒布板上。

  --幼儿互相谈谈自己小时候开心、有趣的事情。

  --请幼儿看看自己和小朋友都有什么变化?

  2、交流讨论--请幼儿观察照片上的人出生时的照片,说说你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长得像谁?

  --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人刚生下来只会哭,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

  --请幼儿在观察照片上孩子在两岁时的样子,两岁时的样子和你刚出生时的样子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在亲人的细心照料下,你长大了长高了,会说走路,会吃饭、上厕所等等。

  --请幼儿继续观察照片上小朋友现在的样子,想想他都有哪些本领了?再想想自己现在有哪些本领?再说一说自己的本领。

  3、引导幼儿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请每位孩子说一句感谢父母的话,并学会说"我爱你 爸爸 妈妈,那么辛苦了"!

  --最后请所有孩子站起来一起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开展本活动,经验铺垫是基础。日常生活中要参透"我长大了"的基础观念,如让幼儿与同伴分享幼时和现在的`照片,测量身高和体重,体验成长的快乐。

  2.活动前,通过家园栏请家长配合,并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家中趣事,特别要关注单亲家庭幼儿的情绪。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自己来》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穿袜子的方法,感知袜子是成双的。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袜子是成双的。

  活动难点:掌握穿袜子的方法及牢记儿歌。

  活动准备:

  1、袜子若干(分幼儿人数相等),小垫子每人一块,欢快的音乐。

  2、组织幼儿做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我请来了小脚的好朋友:袜子”。

  1、认识袜子

  (1) 出示各种各样的`袜子,请幼儿观察袜子的外形。

  师:看看这些袜子漂亮吗?他们都有什么颜色?

  感知袜子是成双成对的。

  请老师和幼儿自由选一只自己喜欢的袜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每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袜子,找一找袜子的好朋友在哪里”?幼儿玩游戏《找朋友》,凑出成双的袜子。

  教师小结:两只一样的袜子组成了一双袜子,他们就像两个好朋友,缺一不可。

  二、学习穿袜子

  请幼儿说一说应该怎样穿袜子,在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小朋友们都会穿袜子吗?现在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示范穿袜子的方法。

  (2) 教师示范穿袜子的方法

  师:“现在我也要穿袜子,请小朋友看清我穿的对不对。”

  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穿袜子的方法

  儿歌:脱袜子:缩起小脖子,拉长长鼻子,弯弯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穿袜子: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长长鼻子,穿好小袜子。

  三、讲解穿袜子的要领

  A:教师再次出示袜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袜子的各个部分。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袜子有几个呢”?(一个),“我们的小脚从哪里 钻进去呢?”(袜子),“袜子也有脚面和后跟,袜子哪一面穿在脚面上?”“哪一面穿在脚下?”。

  B:教师小结:穿袜子的时候,双手把袜子的袜口撑开,脚趾从袜口钻进去,双手同时向上拉起,袜子的脚面穿在脚的上面,后跟穿在脚的下面。

  四、带领幼儿练习穿袜子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穿袜子吧!”(幼儿练习,教师逐个检查,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

  五、竞赛:谁的袜子穿的好?(伴音乐)

  A:分组进行穿袜子比赛

  B:鼓励幼儿在家中也坚持自己穿袜子

  活动延伸:在生活区投放脚的模型和袜子若干,便于幼儿练习。

  活动反思:

  每一位孩子,再为袜子宝宝找朋友时,都很乐意,并且很快的就会找到。自己找袜子朋友时,袜子也很快的找到相应的另一只。我发现孩子们认识了袜子,知道一双袜子就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在一起,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但是,在教幼儿穿袜子的环节中有几位孩子的表现,大大的显示出了现在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就是每次做事情之前说的很好,自己会穿。但是,真正让让孩子去做时,孩子们确实很难掌握正确的穿袜子的方法,现在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就是太过于被大人们来代替。孩子们缺少这些锻炼。我想在今后我们还要深刻反思,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个个有爱心,积极帮助别人,不怕脏不怕累的好习惯。

《自己来》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用小勺自己进餐。

  2、初步了解吃饭的常识,学会不挑食。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勺、碗、蝶等餐具;小熊、小猫、小狗、小猴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动物头饰,以情境表演《小熊请客》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2)提出问题:

  ①小熊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到它家来做客?

  ②小熊把饭、菜装在什么地方?

  ③小动物们是怎么吃饭的?

  2、引导幼儿利用小勺、碗、碟,模拟练习使用小勺自己进餐。

  3、指导幼儿操作 《谁对谁不对?》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吃饭时是怎么做的,判断对、错并贴上"哭脸"或"笑脸"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用纸盒、可乐瓶等材料自制嘴巴大小不一的娃娃,提供小勺、珠子、米粒、花生、豆类等,让幼儿反复练习使用小勺。

  2、家园共育:引导家长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餐具,不包办,不代替,鼓励幼儿自己进餐,达到家园要求一致。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小百科:在中国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吃是一种文化,民以食为天,一般一日三餐,分吃早饭、午饭和晚饭,发展到现在,在许多大中城市,许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习惯。 吃饭是人摄入负熵维持耗散体系的主要方式。

《自己来》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愿意尝试自己动手。乐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体会到成就感。

  3.行为与习惯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基本学习习惯,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过程与方法

  在徒手操、个别示范中学习;在评比、鼓励中纠正;在竞赛、唱儿歌中巩固;在表演中体验、提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整理生活用品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难点: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调查一下班上学生生活自理的情况。

  学生准备:家庭的相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1.师:孩子们,我们升入一年级已经有段时间了,相信你们认识了很多小伙伴,但是小雨呢?除了这些亲爱的小伙伴以外,还结识了不少特殊的“小伙伴”,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有哪些?(课件出示一些学习、生活用品)

  2.生答,并列举自己拥有的“小伙伴”。

  3.师: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4.生讨论总结,并在全班交流。

  5.师:看来大家对自己的`“小伙伴”都很熟悉,那下面老师给大家出2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哪个小伙伴?

  6.师课件出示教材上面的2个谜语。

  7.同学们一起猜一猜。

  8.教师宣布谜底,对于猜对的小朋友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小伙伴”指的是什么,启发学生发现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师出示视频。(视频展示一个小学生在杂乱的房间里找不到橡皮而急得满头大汗的情景)

  2.师生共同观看视频。

  3.师:看完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想法?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当时的感受怎样?

  4.生分组讨论。

  5.师生共同汇报,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6.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7.生自由发言,师借机引导。

  8.师:找不到“小伙伴”了很麻烦,但是正是因为我们的东西没有条理,房间太乱,才造成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同学们一定不要学视频中的小男孩。要想不出现这样的麻烦就得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帮我们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家。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那种找不到物品的焦急,设身处地地理解这样做的后果,帮助学生树立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活动三:送“小伙伴”回家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安排了一个游戏:送“小伙伴”回家,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爱心,帮帮我们迷路的“小伙伴”,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2.游戏安排: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各种生活、学习用品放在中间的桌子上,在这张桌子的对面安排2~3张桌子,这几张桌子代表了这些“小伙伴”的家,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卫生用品等。

  3.学生分组进行游戏,一组完成,大家用笔记录下结果,物品回归原位,下一组继续进行。

  4.最后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好又快,正确率高。

  5.全班总结游戏结果。

  6.师: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的“小伙伴”,缺少了哪一个|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希望同学们能熟悉这些“小伙伴”,明白它们的家在哪里。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熟悉这些物品的用处,以及应该放置的位置,帮助学生明白这些物品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养成爱整理的好习惯。】

  活动四:养成整理好习惯

  1.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一些新的“伙伴”,也有些是老朋友也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送它们回到了自己的家,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老师这里也有两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课件出示:教材上的两幅图)

  2.学生积极回答这样做得对不对。

  3.师:是呀,这两个小朋友做得都不对,妈妈会整理,但是妈妈不可能帮我们一辈子,而且妈妈很忙,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个小朋友说,等长大了我再自己整理,这也是不对的。小的时候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学会最基本的本领,长大了也做不好。

  4.师:其实,整理这些物品并不难,它也有一些小窍门,哪位同学平时做得比较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窍门帮帮大家。

  5.请事先准备好的同学介绍经验,其他同学注意学习,师寻机指导。

  6.师生共同整理总结。

  7.师:怎样才能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习教材上的儿歌,学会怎样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8.师生一起读儿歌,并进行分析。

  9.师:老师交给大家2个小窍门,一个是定时整理,整理好了画个笑脸夸自己,一个是物归原处,掌握好这2个窍门,你就能养成整理的好习惯。老师预祝大家都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成为一个爱整洁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凡事都要靠别人的思想是不对的,进一步启发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东西,要从小做起,增强学生养成整理好习惯的意识。】

  板书设计

  让我自己来整理

  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找不到“小伙伴”了

  送“小伙伴”回家

  养成整理好习惯

《自己来》教案5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经历整理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整理生活用品的多种方法。 行为与习惯:学生有表现自己整理物品的愿望,并能经常性的整理自己的物品,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整理物品的好处,认识整理物品的重要性,体会整理物品后的愉快心情。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与日常用品。

  活动难点:坚持整理,养成习惯。

  活动准备:

  书包、课程表、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活动过程:

  一、 歌曲导入:

  1、《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小巧的手,你都用这双小巧的'手做过什么呢?(指名说)

  3、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这么厉害为么能干,那你自己整理过书包么?你是怎么整理的?(自由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自己会整理》。

  4、谁愿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整理书包的或者爸爸妈妈是怎么帮助你整理书包的?(自由说)

  小结: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说出这么多整理书包的好方法,你们想实际做一做吗? (领着做)。

【《自己来》教案】相关文章:

自己来中班教案12-11

小班健康教案《我自己来》反思12-31

小班大鱼来小鱼来教案08-27

等春天来教案11-05

来刷牙教案01-20

小班大鱼来小鱼来教案(精选7篇)10-13

小班大鱼来小鱼来教案7篇08-27

《大家来运动》教案02-21

用磁铁来开车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