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

时间:2024-07-17 14:09:44 教案 我要投稿

《角的度量》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度量》教案合集(15篇)

《角的度量》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量角器测一个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板画出30°,45°,60°,90°等特殊角及用量角器画出一个给定度数的角,会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熟悉并理解画法语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课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测量角的大小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不同方法间的差异,能够在测量画图等操作活动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会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难点: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关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才能熟练掌握画图步骤。

  教具准备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投影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请学生观察图形。(如右图)

  2.提出问题:

  你知道五角星的五个角是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新授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交流测量角的大小方法,可借助三角板估计角的度数,或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教师活动:巡视收集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请学生说明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有何不同,对学生的活动过程给予积极评价。

  结论:每个角均为36°.

  1.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提出问题:

  你能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36°吗?能画一个角等于108°吗?

  学生活动:两个学生板书演示画图过程,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画图。

  (2)提出问题:

  你能用三角板画出30°,45°,60°,90°等特殊角吗?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

  教师活动:指导个别学生画图,评价学生的画图结果。

  2.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探究:已知∠AOB,画一个角等于这个角。

  学生活动:先进行独立思考,阅读课本第139页探究内容,动手画图,小组交流解决疑难,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画图,并巡视指导学生画图,然后板书演示画图过程(画图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画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用量角器量∠A′O′B′与∠AOB,看一看度数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任意画一个钝角∠AOB,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AOB.

  师生互动:教师在黑板上画钝角∠AOB,请一个学生板书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其余学生画图。

  请同学们用三角板画出(1)15°;(2)75°;(3)105°;(4)120°;(5)135°的角。

  教师活动: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如15°看成45°~30°,用两块三角板画出15°的角。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测量角的度数,复习了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了用不同的工具画角。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测量角的大小的仪器。(同学互相补充)

  教师活动:打开多媒体播放有关用仪器测量角的活动片子,让学生认识测量角的仪器。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45页至第146页习题4.3第6、11、1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2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课本40页教学情景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2、角是有大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叉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那么角的大小怎样计量呢?今天就学习这一内容

  引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特别说明内圈度数和外圈度数,让学生分别沿内圈和外圈指一指,读一读刻度,并分别依次找一找指定的刻度.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4、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下列角(P41),师问:怎样测量下面两个角的度数?

  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三、巩固深化,培养理趣

  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中的1、2、3题。

  通过第1、2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通过第3题的练习,使学生发现三角尺的三个内角的特点。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今天学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2)当堂检测

  学生发现图中有关比角的大小问题

  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小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学生看书后,在量角器上指出1°角的顶点及两条边。

  学生说角的度数及原因

  学生讨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测量,小组讨论交流

  测量后由学生用投影仪上来做示范(边量边说明是怎样量的),小结测量方法

  学生量后让其谈测量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说明估测依据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学生动手用三角板拼角。

  学生操作、讨论、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角的分类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内容

  第42页例2

  教材

  分析

  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角的度量》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讲师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讲师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120度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3.学生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度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

  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叫经?由此,你想到什么?

  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

  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1.观察: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

  (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让学生说,教师作总结。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

  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教师或学生示范找与学生自己找相)

  (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位说刻度,一位找后由对方说找的对不对。

  三、主动探索,掌握旦角的方法

  1.组织探究。

  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量角时的正确做法。

  3.巩固操作。

  (1)学生量练习纸上的∠1,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指名汇报。

  (2)学生量练习纸上的∠2,并指名上台操作演示。

  提问:谁能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即“两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许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量角后填空。

  (2)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布置作业。

  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

《角的度量》教案4

  教学内容: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多了解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区别“错误”与“误差”

  1、画一个角,量一量,比如:在30 ~40之间

  指出:当发现这个角不是正好几十度的时候,就可能产生误差,像这个角,可以说成35或是34 、36,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都能算对。但不能有太大的误差,比如明显觉得在30~40之间,却说成是四十几或是二十几度都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错误是看成了140~150之间,写成了145 。这种错误在于看错了内圈和外圈,可以用锐角或钝角来很快地判断

  2、把刚才画的角改成一个三角形

  指出:正如刚才所说,在测量的时候是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那像这个三角形,如果每个角都有一两度的误差,在最后算三个角的总度数的时候就回有更大的误差,比如:35 、50 、90,加起来就是185 。但我们上一节课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角加起来应该是180的,这就不对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仔细再找一找,怎么会多出来了5,然后再调整,最后算得的结果只能是180 。

  二、正确测量:

  1、判断下面的量法是否正确,并量出各角的度数(p.20第6题)

  分别要求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如:第1题点没对齐,第2题0刻度线没对齐,第3题另一条边没有对齐某条刻度线,第4题是正确的

  再说说每个角的正确的度数

  2、大家动手量,分别指名说说量得的度数(p.20第4、5题)

  3、生活中很多物品上也是有角,请大家找一找,量一量(p.20第7题)

  适当补充:滑滑梯的角度是40度,这个角度更适合一个小朋友从上面滑下来。我们后面会带大家做实验,研究不同的度数对物体下滑各有什么影响

  跷跷板上有两个角,这两个角加起来是多少度?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

  4、先估计队旗上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量一量

  指出:在测量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误差,但在制作的时候,它是有严格规定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三个角的度数:90 、55 、110 。

  5、经过纸上的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经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化3条(画一画);

  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学生动手试)

  5个点呢?(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比如:每个点都会有4次机会,5个点就会有5个4次机会,但都重复了一次,所以可以用542=10来算

  抽象:点子数(点子数-1)2=线数

  用这个规律,算一算6个点的'情况。

  自己补充一题,算一算能画几条线。

  交流。

  6、介绍放风筝,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

  简单介绍自己这次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放风筝情况

  三、测量并设疑

  1、观察第21页第8题的四张图,你有什么发现?

  (边都一样长,角越来越大,角也一样大……)

  动手量一量,说说每个图形的角各是多少度?

  交流:正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

  问:你还有别的方法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么?

  (三角形三个角的总度数是180,1803=60)

  正方形每个角是90度,五边形每个角的度数是110,六边形每个角是120

  补充: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180+180=360,3604=90

  说明通过计算,同样能得到每个角是90度

  考考大家,用分割成三角形,再算一算的方法,我们会检查出后面的图形中有的角是有误差的。看谁爱动脑,课后可以试一试。

《角的度量》教案5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多了解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区别“错误”与“误差”

  1、画一个角,量一量,比如:在30 o~40 o之间

  指出:当发现这个角不是正好几十度的时候,就可能产生误差,像这个角,可以说成35 o或是34 o、36 o,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都能算对。但不能有太大的误差,比如明显觉得在30~40之间,却说成是四十几或是二十几度都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错误是看成了140~150之间,写成了145 o。这种错误在于看错了内圈和外圈,可以用锐角或钝角来很快地判断

  2、把刚才画的角改成一个三角形

  指出:正如刚才所说,在测量的时候是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那像这个三角形,如果每个角都有一两度的误差,在最后算三个角的总度数的时候就回有更大的误差,比如:35 o、50 o、90o,加起来就是185 o。但我们上一节课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角加起来应该是180 o的,这就不对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仔细再找一找,怎么会多出来了5 o,然后再调整,最后算得的结果只能是180 o。

  二、正确测量:

  1、判断下面的量法是否正确,并量出各角的度数(p.20第6题)

  分别要求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如:第1题点没对齐,第2题0刻度线没对齐,第3题另一条边没有对齐某条刻度线,第4题是正确的

  再说说每个角的正确的度数

  2、大家动手量,分别指名说说量得的度数(p.20第4、5题)

  3、生活中很多物品上也是有角,请大家找一找,量一量(p.20第7题)

  适当补充:滑滑梯的角度是40度,这个角度更适合一个小朋友从上面滑下来。我们后面会带大家做实验,研究不同的度数对物体下滑各有什么影响

  跷跷板上有两个角,这两个角加起来是多少度?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

  4、先估计队旗上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量一量

  指出:在测量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误差,但在制作的时候,它是有严格规定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三个角的度数:90 o、55 o、110 o。

  5、经过纸上的'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经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化3条(画一画);

  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学生动手试)

  5个点呢?(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比如:每个点都会有4次机会,5个点就会有5个4次机会,但都重复了一次,所以可以用5×4÷2=10来算

  抽象:点子数×(点子数-1)÷2=线数

  用这个规律,算一算6个点的情况。

  自己补充一题,算一算能画几条线。

  交流。

  6、介绍放风筝,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

  三、测量并设疑

  1、观察第21页第8题的四张图,你有什么发现?

  (边都一样长,角越来越大,角也一样大……)

  动手量一量,说说每个图形的角各是多少度?

  交流:正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

  问:你还有别的方法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么?

  (三角形三个角的总度数是180,180÷3=60)

  正方形每个角是90度,五边形每个角的度数是110,六边形每个角是120

  补充: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180+180=360,360÷4=90

  说明通过计算,同样能得到每个角是90度

  考考大家,用分割成三角形,再算一算的方法,我们会检查出后面的图形中有的角是有误差的。看谁爱动脑,课后可以试一试。

  课前思考:

  虽然说本节课的重点是测量角的练习课但是其中的知识点还是非常丰富的

  (1)弄清误差和错误,学生在实际测量角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差,有时也会为1度和半度争论不休,为此老师很有必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让所有学生达成共识。

  (2)集中训练学生熟练测量角的大小,并通过测量理解三角形,正方形等的内角之和。

  (3)用所学的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教的大小。

  (4)经过点来画直线是属于延伸题,需要同大量的例子,从一个个特殊例子中抽象出一般的规律。

  教后反思:

  今天这堂课主要是对昨天学习的角的度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从学生的课堂作业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测量角的度数还是有许多问题,很多学生在测量时由于做的不够仔细,65度的角可能变成66度或64度,甚至变成60度或70度。看来还需要对一些学生在强调一些细节。

  课后反思:

  小宋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我班也存在,甚至更加突出,由于粗枝大叶造成的错误外,还有部分学生内外刻度没有仔细看.更有位数不下十位学生至今量角器还不知道如何放置颠颠倒倒.

  最为严重的是在测量一些图形中的角,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由于角的方位不同,大小不是整度数,但是一些图形他们的内角和是有确定的度数.学生测量的结果误差更大.看来还得训练并个别指导!!

  这是一堂练习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由于没有投影仪,还是有部分学生,方法不到位,顾此失彼.量角器位置摆放不准确。量多边形上面的两个角学生更难。放学时每班都有几个手把手的教,稍有效果。

《角的度量》教案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三角板,用硬纸条钉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

  1.引言:“同学们,你们过去对于直线和线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老师画出这样两条线(边说边画),看谁能说出哪条线表示的是直线,哪条线表示的是线段。”

  2.加深对直线的认识。

  教师指着图1,提问:“谁能说出这条线表示的是什么线?”(表示的是直线。‘)“如果说’这条直线长3分米‘,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直线没有头,无法量。)教师:“直线没有头,无法量,我们就说直线是无限长的。”

  板书:直线是无限长的。

  3.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教师指着图2,提问:“这条线表示的又是什么呢?”(表示线段。)

  “什么叫线段?线段能不能量?线段可以看作谁的'一部分?”

  教师:“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将此句贴在黑板上。)

  二、认识射线

  1.引言:“刚才我们复习和进一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下面再来看看这条线。”“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新的线。”

  2.认识射线“大家看,这条线有什么特点?”

  教师:“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称为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的例子。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等等。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射线。”教师边说边演示。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看下面的图形.指出哪些是直线、线段、射线,并说明为什么(即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3。引导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做铺垫。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看,这里有一个点。(投影)我从这点引出了一条射线。从这一点能不能再引一条射线?还可以再引吗?(随着学生回答,从--点引出数十条射线。)

  让学生想一想:从一点可以引出多少射线?(无数条:)

  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继续学习。

  三、认识角

  1.由实物引入。

  (教师手拿三角板)这是同学们都熟悉的三角板.你能指出三角板的三个角在哪儿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指。

  教师:这个同学指出了三角板三个角所在的位置。那么角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我照着一个角,把它画下来,大家看我是怎样画的。

  教师照着实物,先画一个直角。画时,先点一个点。再沿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画两条射线。再按大致相同的方式,照三角板画一个锐角,然后照着用硬纸板订成的活动角画一个钝角。

  2.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

  教师指着黑板上画好的三个角,指出:这三个图形都是角。(板书:角)

  3.根据图形认识角。

  教师:同学们想想,这三个角都是怎样画的呢?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一点、两条射线。

  教师:这两条射线都是从一点引出来的,也就是说,认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完整板书角的概念。)

  提问:如果要我们自己画一个角,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教师画角:)

  这两条射线,我画了这么长。还可以再画长一些吗?再长一些行吗:到底能画多长?为什么?

  教师指出:这两条射线不管画多长,所组成的图形还是这个角。

  4.指导画角,使学生知道画角的边时可长可短。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教师指出:通过画角。我们知道了角是由一个点和从这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以后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就看它是不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教师在叙述的同时,在定义中的“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下面加着重号。)

  练习:指出下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出为什么。

  6.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组成角的两条射线是从同一个点引出来的。这个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指着黑板上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引导学生复习一遍o)

  角通常用符号“之”表示,读作角。角的符号和以前学的小于号(<)有点像,但不完全一样。请大家对比一下,哪里不一样?

  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角的符号的第二笔是平的。

  教师:如果有好几个角,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它编上序号。(在角内写1、2、3)这些角,分别记作/1、/2、/3。

  四、比较角的大小

  1.通过演示用硬纸板钉成的活动角的教具,使学生知道“叉开”是怎么回事,知道“叉开的大”、“叉开的小”。

  教师:这里有两根硬纸条,现在并拢在一起。大家看、我把两根硬纸条怎样了?教师把两根硬纸条叉开。(学生可能说“分开”、“张开”、“撑开”等。)

  教师:看起来,同学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表达得不准确。确切地说这两根硬纸条是叉开了:(板书:又开)

  教师再逐次演示两根硬纸条叉开的大了,叉开的小了。

  教师:现在把两根硬纸条看作角的两边,/l两条边是这样叉开的,之3两条边呢?(叉

  开的比之1大)/2两条边呢?(叉开的比/3小。)

  2.利用活动角,使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角就大;叉开的小,角就小”。看起来,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

  根据这个道理,看黑板上的三个角,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五、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指导学生先画出--条射线,教师注意察看学生画射线时方向正确与否。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3题。

  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两三角板随意地比较角的大小,再指名让学生问答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角的度量》教案7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64—65页“角的度量”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角的符号以及读、写法。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

  (3)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以及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2)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角的意义,能正确的度量角。

  教学难点:

  内、外圈读角的度数以及角的两边不够长的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量角器、活动角、每人一份量角资料。

  学具准备:

  量角器、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角?(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教学角的意义。

  (1)角的概念和各部分名称。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角是怎样组成的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联系学过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意义。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 边)

  (2)角的符号和读写法。

  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注意与小于符号的区别),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板书)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2.教学角的度量。

  小游戏:“比眼力”。

  出示两个角,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 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刚才有的同学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1)认识量角器

  a.认识计量角的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半圆)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1 )

  领学生读“1度”。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

  b.继续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学生同桌说一说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在大屏幕上认识。

  a.量角器的中心。(师板书)

  b.认识0刻度线。

  c.认识内外圈的刻度。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内圈的刻度0~180度是从左到右排列的还是从右到左?外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从0~180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从0~180度。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现在来观察内圈的刻度线,从右边起看到0刻度线了吗?

  提问:谁能从右边起找出内圈50度的刻度线。

  谁再来找出90度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内圈56 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度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吗?

  从左边起,外圈的刻度怎样找呢?哪位同学来找外圈的80度?90度呢?

  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

  (2)用量角器量角。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把量角的方法简单的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50度的角)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后,再跟着做。)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为什么要看内圈?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50,这个角就是50度,可以这样写。(板书:50度)再次反问,量角要注意什么?

  现在,你们看看这个角又是多少度?(课件出示一个120度的角)并让学生在资料上量。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课件出示3道量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纠错)

  2、练习量角:“课堂活动”2题。(老师巡视指导,注意每个角的量法,强调量角器的放法,突破难点)

  3、研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边长短不同的角)

  提问:请你看一看屏幕上这两个角,哪个角大?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当角的边不够长时,怎么办?右边的角呢?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刚才比较时,我们看出这两个一样大的角,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边的长短不一样)角的大小跟这有没有关系?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请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同桌说一说。(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课本70页练习十三第4题。

《角的度量》教案8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

  二.数学目标:

  1.知道计量角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度”,认识表示度的符号“ 0”

  2.在观察和阅读中,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3.在合作操作实践中,了解和归纳测量角的正确方法,并会正确使用量

  角器测量角,且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4.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5.会测量实际生活中一些角的测量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⑴ 媒体出现三组角,比较它们的大小。

  ⑵ 针对第三组角大小比较结果的不同意见,分小组讨论,交流比较的

  不同方法。如:用重叠的方法,用两小木片做的活动角作工具等,

  隐约出现测量角的“尺”的雏形的概念)

  ⑶ 多媒体出示射线OA,围绕O点旋转,留下一组若干个角。

  想象一下,测量角的大小的“尺”将会是怎么样的。

  ⑷ 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二)新授

  1.现在让知识老爷爷介绍一下角的度量单位。(听录音,略)

  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角度计量单位。

  认识10的角

  出示一个圆,分成两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弧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1度用10 表示。

  板书:10 =1度

  2.认识量角器

  (课件) 刚才我们已经把一个半圆分成180份,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圆形。量角的尺竟然是半圆形的,你想到了吗?

  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文具盒里的这把尺。它叫量角器。

  (1)请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这个量角器像一个大迷宫,有4座大“城堡”: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找到几座“城堡”。

  (媒体出示)总结: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内圆称为内刻度线, 外

  圆称为外刻度线,左边和右边各有一条相对于内外刻度线的00 刻度线。

  ⑶ 操练:把“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指

  到相应的部位。

  3.学习量角

  ⑴ 师: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师出示90度的角,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测量一下,并说说量角方法,如不清楚可请书本帮忙P86例1。

  操作并归纳:

  A. 点对点

  B. 线对边

  ⑵ 出示400、1400的角,请学生任选一个角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测量角的第三步:

  C. 0在外数外,0在内数。

  ⑶ 想一想,角的一条边指着内外刻度线,度数是400、1400,怎么读正确呢。(用零刻度线在内圈的看内圈,在外的看外圈,或者用它们与900比较确定锐角或钝角)

  (三)巩固

  1.测量(边说方法边量角)

  先猜测,再测量量角注。(量角的时候如果边画得不够长,可以延长需读刻度的那条边)

  师: (1)这里有二个角.同学们先不量。先猜一下角的度数

  (2)量一量看看你们有没有猜对

  2.应用

  ⑴有一个角,一部分被东西遮住了,想一想这个角多少度。

  ⑵这是浦东的金海路和杨高路相交的十字路口的示意图。现请同学测量两条相邻分隔线夹角的度数。

  3.让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并标出这个角的度数。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你感到那些地方要值得注意的。

《角的度量》教案9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角,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三多:1、数学概念多(如:1度角的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2、知识盲点多(几乎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数学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关于手和脑是否协调的挑战)针对教材的这些情况,我尝试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概念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决操作问题。

  二、目标预设

  1、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教具、学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仪、课件。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响创造氛围,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六、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为:引入课题

  ------认识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应用等几个环节。

  (一)、猜测导入新课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角?

  2、同桌同学每人画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3、课件出示3个角,让学生猜谁最小,并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纷纷猜测,引起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主动、快速地进入到教学中。

  师问:你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角的概念引入,使学生感到过渡自然,通过猜一猜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

  (2)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用你的语言进行描绘。

  学生1:上面有一个中心点。

  学生2:有许多刻度线。

  学生3:有两圈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用课件显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课件显示,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量角器上的内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把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被激活,认知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零刻度线。看一看内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计量线段的长短的常用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计量角的大小用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板书:单位

  度

  符号“°”

  (2)教师: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叫做1度角。

  课件出示:“什么是1度角?”以及实践活动要求。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显示1度角,并用颜色鲜艳的`线条显示出来,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配以动听的音乐,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锻炼了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

  (3)实践:

  从内刻度找:55°

  70°

  130°

  180°

  从外刻度找:80°

  15°

  180°

  (4)质疑

  师:为什么要设计内外刻度?

  学生进行小组观察、思考、交流。

  教师: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处,今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3、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师:你们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2)各小组尝试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组选代表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4)归纳方法

  课件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忆,通过多媒体的互动性,演示量角的过程,使量角的方法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个量角过程,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观察与思考,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两个60度的角,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大,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可以很快地发现规律。

  提问:角的大小为什么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学生: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射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本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猜一猜

  课件出示:让学生猜测角的度数。

  利用课件中色彩鲜亮的图形吸引学生,后用课件的互动性,将学生的回答与课件演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造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课堂小结,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具体步骤,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把量得的结果用符号"。"表示。

  2、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计量角的常用单位"度"组织引导:

  教学重点:

  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感受新知: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30的角。

  2、请学生上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请学生上来用可旋转的教具表示一个比黑板上的角还大一些的角。

  为什么这个同学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

  (因为两条边叉得大)

  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断出来吗?

  看来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树立印象:

  1、认识度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观察教师的木制量角器,观察上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量角器应怎样放在角上,才能正确测量呢?请讨论……

  A、顶点对中心

  B、一边对0刻度

  (一边不对0刻度可以吗?稍后的实际测量中可以点一点,以示它的方便与快捷)

  4、现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师黑板上演示),现在角的两边看不见了,该怎么办?

  A、拿小一点的量角器。(这儿合适吗?)

  B、延长角的两边。(可以吗?为什么?)

  5、读出这只角的度数。(两个数中应读哪一个数呢?为什么?)

  角1是30度记作30。

  即角1=30。

  教师说明"。"的表示方法。

  1、看书本P53看这个角是几度,填在书本上。

  测量以后请想一想:说明什么问题?

  (三)实践操作,形成经验:

  1、测量P54的试一试题中的两个角是几度。

  2、测量P54第1题展开阅读全文

  A、看一看,哪几只角是直角?

  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直角都是90度)

  B、再量一量角3与角4。

  填空:P54第2题

  3、第54页第3、4题

  (四)小结:

  角的测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案11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本节内容属于平面几何图形范畴,是在学生认识角、会画角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估计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角的.单位的必要性;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来比较不同角的大小,能否正确使用量角器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

  学情分析

  1、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正确使用量角器的环节掌握不好,尤其对里圈、外圈两个0°线混淆,导致角度写错。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对于角度相差大的角,学生可直观比较角的大小,但要准确量出角的度数,学生对量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量角时,没有做到“两重合,一对齐”(中心点与基点重合,0°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与刻度线对齐。)导致所量的角的度数与实际度数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2、认知目标: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能力目标:正确使用量角器,能用量角器,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度到抽象。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难点

  1.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2、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内容

  课本38、39页

  教材

  分析

  本课时分三个小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实验,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三个层次,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角的度量》教案13

  提出问题

  1、用一副三角尺,你可以画出哪些特殊的角?

  2、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并用量角器量出这个角

  的度数,再用量角器画出一个角,等于你所量的这个角。

  请两名学生板演画图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一人主讲,一人补充)

  3、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除用量角器外,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索一下画角的新方法。

  探究新知

  1、教师不用量角器和三角尺,而用直尺和圆规来画

  一个角等于已知AOB.

  分组讨论:角的顶点和角的一边如何确定?角的另一边怎样画出?画图的关键是什么?

  2、教师按课本131页的'步骤边讲边画,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画。

  3、请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与AOB相等吗?

  4、请学生将所画的 与AOB分别剪下,看一看这两个角是否完全重合?

  说明:

  (1)在数学中,把只用直尺(没有刻度的)和圆规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2)在画图中间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点、直线、弧线

  等),也叫做画图痕迹。这些痕迹可画轻一些、淡一些。在初学画图时,通常要求保留画图痕迹。

  (3)图画好后,要写出画图结论。

《角的度量》教案1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具准备:

  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小黑板出示)

  (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使它和第二个角相同,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

  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较出来的?(把第二个角与第三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量角器。

  (1)出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教师讲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

  ②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

  ③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它们都是从0°~180°。

  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180°。

  ④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10°、90°、135°、180°的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书第19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因为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在量角时:①两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②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左边的0度刻地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注意什么?

  三、完成练一练

  1、第1题。

  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在书上量一量。

  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量的。

  2.第2题。

  (1)同学们量好后,将结果填在括号里。

  (2)小组内交流。

  (3)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说明什么?

  3.第3题。

  (1)先估计一下,这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动手量一量。

  (3)说说自己的发现,师总结。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15

  教学内容:P:18--19

  教学目标:

  1、知道量角器是统一量角的工具,会正确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2、知道三角板上三个角的具体度数,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3、锻炼学生的动手测量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正确读懂内圈和外圈的数据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的课上我们又认识了角,知道角按大小分,可以分成哪几类?

  (直角、锐角、钝角)

  结合画角,再提醒:角的边是射线

  (先画一条边,在把尺放上去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如果向不同的方向画,可以分别得到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画另一条边,成一个钝角)

  这个钝角有多大?谁能说一说。

  (估计学生会说到它比直角大,或者说成它是一个直角加一个锐角……)

  指出:这种说法只能是大概地说出了这个角的大小,那我要比较精确地知道它的大小,应该怎么做呢?

  二、认识量角器

  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1、它是一个半圆

  2、有很多的数。数一数:0、10、20、30……180

  有几个0~180?再指着数一数。

  指出:有2个0~180,一个在外面,叫外圈,还有一个在里面,叫内圈

  3、下面有一条平的线

  指出:这条平的线,它分别都指着0,叫0刻度线

  最中间的是一条竖的线与0刻度线相交,那个点叫中心点

  4、在这个半圆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刻度

  指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因为数据太多了,不能全部标出来,所以只标了整十数,每一小格就表示其中的1小份,即1o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o”表示。

  5、看书,了解1度的角是怎么量出来的,有多大。

  6、在量角器上,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 o、20 o、90 o、135 o、180 o的.刻度线。再从左边起,依次找出这些度数的刻度线。

  三、学习用量角器

  1、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注意看懂量的方法:中心点对准顶点,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要看清楚0在内还是在外,然后顺着看下去,看另一条边对准的刻度是多少

  自己用量角器量一量,量完之后再转个角度试一试

  两种方法测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条边。

  所不同的是,一个看的是外圈另一个看的是内圈。)

  如果有学生内外圈看错了,导致结果是100多度的话,可以问:谁有办法证明他的测量有问题?

  (图上画的是一个锐角,应该小于90度。)

  四、练习:

  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注意巡视,指导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习惯,把测量的结果与估计的结果比一比,以防止内外圈看错的现象。

  也可以量还之后,再换一个角度再量,以数量测量的方法

  2、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

  可以引导学生先量一量其中直角的度数,记住直角是90 o

  再依次量剩下的角。

  在量第二块三角板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另两个角大小一样吗?再量得以验证。

  全部数据出来之后,让学生算一算:每块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加起来,和是多少?

  你发现了什么?

  3、(习题3)下面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先估计一下,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你发现了什么?

  (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只和边*开的大小有关系)

  五、全课总结

  说说你这课的收获,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课前反思:

  角的测量向来是老师觉得很简单,学生有时困难重重。

  本课从复习角的分类开始,让学生估计角有多大,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认识测量角的量角器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学时要让每个学生都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知道量角器上的形状是半圆,圆上的内外刻度,分别数一数,内圈和外圈的刻度和数时的顺序。半圆的中心点、半圆上的那条水平直线。测量角是本课的难点,由于角的大小,边的长短,角的方向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学时除了讲解一般的角的量法,还要采用变式,测量不同样子的角。个别学生必须采用“手把手”的方法教。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教授学生怎样来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我想让学生观察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构造。让学生先自己试着来测量角的度数,出现了许多问题,之后再针对问题讲解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但,从作业中还是反映出学生还有一部分人未真正掌握方法,特别是测量的度数不是整度数。

  教后反思:

  量角器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运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确实难度不小,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角让学生到黑板上测量,着重训练量角四步曲:(1)顶点和中心点重合,(2)角的一条边和0刻度线重合,(3)从0度开始数一数,看另一边在什么刻度上。(4)确认自己所量出的角是否符合实际(看一看属于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本课问题出在:测量书本上的角,学生有时无法将量角器放平;测量三角形等图形上的角,由于不是水平位置,部分学生显得不知所措。(3)我们使用学具盒中量角器,刻度较模糊尤其不是整刻度的角,学生不知如何判断。

  教后反思:

  角的度量看似简单,其实学生并不容易掌握,一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二是学生缺乏耐心。量角的三步,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注意了中心点又望记0刻度,个别学生量角器在所量角的外面。总之第一教时不懂的学生有一片。

【《角的度量》教案】相关文章:

《角的度量》教案04-07

角的度量教案12-28

《角的度量》教案09-15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08-25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04-03

角的度量教案(精选22篇)08-30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8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7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7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