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时间:2024-05-25 15:50:42 教案 我要投稿

(优)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

  教学设想:

  文言文精练的特点决定了要多读,读得准,读得有韵味,进而熟读成诵。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朗读未免太单调乏味,如果每次朗读都带着不同的目的,会使朗读的水平不断地提高:第一次朗读为正音,把文章的字音读准确;第二次朗读,整合古文的现代意思,读懂,读明白;第三次朗读,依据语言的节奏,读出抑扬顿挫来;第四次朗读,依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读出感情色彩;第五次朗读,要整合,字正腔圆、感情饱满、韵味十足;最后把课文背诵下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你读过苏轼的哪些文章?知道苏轼的哪些事?

  二、教师补充介绍苏轼。

  苏轼在诗、词、散文方面的成就均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歌新风;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为豪放派创始人。

  三、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荇(xing)×(xing)√

  横(heng)×(heng)√

  四、学生对照注释自己串解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实词、虚词、重点句式,朗读课文整合文言文的现代意思。

  重点实词:欣然:高兴的样子为乐:作乐交横:纵横交错闲人:无权、无政事处理,清闲的人。

  重点虚词:者:的人遂:于是亦:也相与:和……一起盖:原来也:表肯定语气何:哪但:只是耳:罢了。

  重点句式:“相与步于中庭”是倒装句,“于中庭”状语后置,翻译时语序调整为“于中庭步”;“盖竹柏影也”是判断句,翻译时“盖”的后面加“是”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也是倒装句,“闲人如吾两人”定语后置,翻译时语序调整为“如吾两人闲人”。

  五、给文言文语句划分节奏,铿锵悦耳地朗读课文,教师拿出两个典型的句子做示范,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划分其他语句的节奏。

  示例: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明确:像“相/与”这样断开称为读破,因为“相与”单个不能表达实际意思,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意思,分开不合古文语法要求;同样“闲/人”也不能断开,同样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意思。

  六、赏析文章内容、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联系本文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王安石变法,苏轼由于接触社会生活较少,他从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发,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指责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宋神宗二年,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因老臣和王安石的营救,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官职是个闲职,没有权力,没有公事处理。在贬谪的第四年,苏轼写了这篇文章。

  2、设计问题,启发诱导学生讨论、分析文章的内容,欣赏文章的形式。

  ①苏轼为什么对月色有兴致?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明确:因为他闲,没事干,又因贬谪而郁闷,只好睡觉。看见月色,他觉得有事干了,能够赏月,可以寻乐了。

  ②为何去找张怀民而不找别人?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明确:他走了一阵,不很乐,就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是贬谪中人,有着相同的境遇,是一个可以心灵相通能和他共乐的人。

  ③为什么就苏轼他俩有闲情逸致赏月景?其他人都在忙什么呢?

  学生探索后,教师小结明确:他们俩是被贬谪的人,胸中苦闷,又任闲职,无事可做,欣赏自然美景以排解郁闷,表达了他们寄情自然超脱世俗的旷达情怀。其他人都在世俗漩涡中忙于追逐名利。

  ④文章怎样描写月景的?

  学生感悟后,教师小结明确:在庭中散步的时候,看见满院清亮澄澈的水,水中还有纵横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水草呢?抬头看见了竹柏和月亮,才醒悟过来,原来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是错觉。错觉手法很新奇,不同于人们常写的`月光如水。

  3、朗读时从语调上体现作者郁闷――欣喜――闲静――感慨等感情色彩的变化。从写作背景中可知他政治上受到打击,心中很郁闷,所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月夜,解衣欲睡”一句读时语调低沉压抑;但他又很旷达,寄情自然,看见月色就欣喜起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语调庆幸、喜悦;一个人觉得不怎么乐,“念无与为乐者”语调怅然若失;想到了一个可以共乐的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语调高兴,两人漫步庭中,排遣光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语调欣慰;两人欣赏着院中月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融进大自然,心境闲静,语调畅和;由月景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由发出了深深地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语调低沉悲凉。

  七、整合朗读

  把分解的四项朗读任务融合为一体,形成朗读技巧。

  八、让学生当堂把课文背诵出来

  为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展开背诵比赛,最先背会的前三名赏以桂冠,给以冠军、亚军、季军的称号。

  九、拓展

  1、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情感作比较,使学生对苏轼的思想有个完整的认识:他很矛盾,既超脱世俗,又惧寒凉,同时又向往世俗,又恐世俗的排斥与打击。

  2、你还知道哪些写月的诗句?

  十、作业

  做同步练习册,巩固融汇本堂所学。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五、教具准备

  CAI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一)课间准备:放映《子午书简》中家同十家中苏轼部分。

  (二)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滴黄州时写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门)

  (4)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竹柏影也:原来是

  (8)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只)(罢了)

  抢答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下一回我们举行挑战。

  老师:师生朗读比赛(生准备)

  5、挑战老师:师生朗读比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男、女各一名,挑战教师,其他学生据朗要求,作点评。)

  (四)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抢答题(三):先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答。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4)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成答案预设:

  (1)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如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写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耻无权的闲客。

  (2)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预设参考答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3)为降低教学难度,先出现关键词句,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

  (4)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五)与作者对话

  面对此景此情,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师: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生齐读)

  师小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我们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生背诵课文)

  (六)拓展、积累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教师预设答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3、我寄愁心寸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7、举杯望明月,对钦成三人。

  ——李白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反思一:

  本节课为新课程教学展示课。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一直注重诵读和积累,常用竞赛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接到开课任务后,我就想对一年来的文言文教学作一个归纳总结,来体现我的文言文教学。于是在本节课我作了以下的设计:

  诵读——积累——感悟——拓展

  重点体现在诵读上: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自由放声朗读、听读,有感情朗读、译读师生朗读比赛;在精读课文时,我设计了默读,重点句品读和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以学生背诵全文归结。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觉得本节课的'课是成功的,因为在各种不同形式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我准备不充分,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比较粗糙,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更要命的是可能自己诵读不够熟练,竟然卡带,虽无伤大雅,但可见准备不充分。

  反思二:

  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注重文言语名的积累。我觉得这两个环节是成功的,我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分组竞赛,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字词句,而且课外有关描写月亮诗句,也说得相当多。有点感觉不是的是学生不能像经常一样自如兴奋,而在要求学生说出有关月亮的诗句时,我想我完全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而我仅让学生说出而已,这在教学处理上过于浅显。

  反思三:

  在感悟文本,领悟作者情感之一环节上,这是我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焦点。一直以来,我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有时许多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可能是由于本节课前面读的铺垫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品读环节的设节,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于是学生对主题的解读便异彩纷呈,让我大为满意。这也引起我的深思:解读文言文主题虽然很难,但只要我用心体会、领悟,努力寻我突破口,这个顽疫是可以突破的。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

  学科 语文 总课时数 1课时

  单元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 年级册次 八年级上册 版本 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又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言简意丰。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需要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准确的把握文意,并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细心的揣摩作者当时复杂的心境。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并掌握文言词语及重要句子含义。

  2、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个性,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点 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复杂的心境。

  教学模式 读通----读懂----读透-------读疑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1、多媒体

  2、学生做好有关咏月的诗句摘抄。

  3、将《读后感》发给学生。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诗情画意

  (播放《月光曲》)

  1、同学们,你们在聆听这首乐曲的同时,感受到什么样的意境?

  2、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月分外青睐,你知道哪些咏月的诗句?(出示一幅幅月色图,让学生说出符合其意境的咏月诗句。)

  3、其中,要说写月最多,和月最投缘的,当属—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描写月夜美景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聆听

  思考

  发言

  音乐、图画、诗句,诗情画意的开始,营造艺术美的氛围,既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注重到知识的积累,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一读为快

  读通读顺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2、放朗读录音。

  3、学生范读。

  4、学生齐读 听朗读时注意正音及朗读的节奏、感情。

  扫清字词障碍。

  读通读顺

  读出韵味。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

  1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5、庭下如积水空明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

  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四、古诗鉴赏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

  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3、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4、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5、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一起在院里散步。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月光(月色)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

  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

  答:“闲人”可指闲来无事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苏轼被贬后失意落寞之情;“闲人”又可指有闲情逸致的人,自此我们又可看出苏轼不以被贬为意,仍旧有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答: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答: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四、古诗鉴赏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心怀天下,推已及人,忧国忧民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

  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5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2、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全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手周传雄的新歌<寂寞沙洲冷>,听完之后向学生说明这首歌是在他读完苏轼的一首著名的诗词后有感而发,写成一首比较流行的歌曲。用幻灯片出示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资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有关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元丰二年,43岁的苏轼因涉嫌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本文即是在第二年写的)八年之后,旧党司马光为相,召苏轼回京,继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旋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等地。绍圣元年,新党复政,又以“讥讪先帝”为名贬苏轼至英州。其后一贬再贬,直到以琼州别驾身份流落海南。宋徽宗即位后,才将他召回,次年死于常州。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诗浪漫瑰丽,气势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有关课文

  疏通文句: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理解文句,在通读中整体感知。

  熟读背诵:让学生在简单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检查背诵、翻译情况

  感知、理解全文内容:

  一、再次重申写作背景。重点理解文章中的“闲人”。这里作者以他人之“闲”(指世人多汲汲于名利而为俗务所累),反衬“吾两人”之“闲”(当时张怀民也谪居于黄州)。而作者心境之闲,既有清闲安逸之情,也含谪居空寂之感,主要反映的是作者淡泊宁静的情怀。而这种“闲”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前文夜游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本文的意境:本文先写出年月日,并特别点出“夜”,于是引出对“夜游”的记叙。“解衣欲睡”,却见“月色入户”。只因这月色,于是有“欣然起行”去寻“乐”。一人不足“乐”,于是便想到寻人共“乐”,遂有“至承天寺”与张怀民“步于中庭”。只几句话,便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这是记叙。

  寺庭漫步,中心是观赏月色,于是有如绘的写景。“步于中庭”时,被满院月光所吸引,以致产生一种错觉:“如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水中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有竹、柏在碧空皓月之下,这才醒悟: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在作者笔下别开生面,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从而突出了月色的澄澈,展现了诗般的意境。

  三、简洁的语言:本文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叙事简单,写景如画,而抒情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人的“闲”。三种表达方式相互融合,但文字简洁,实为作文之典范。

  四、布置作业: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弄懂句子的含义。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提高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 背诵默写。

  2、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二、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三、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事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丰。自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3.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下作业:

  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诗词。

  五、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导入: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如: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六、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七、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①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领读。

  4、齐读。

  八、课下背诵默写《记承天寺夜游》。

  第三课时

  一、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找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4)背诵课文。(因课前布置了该项任务,预留2—3分钟,然后检查背诵。)

  二、品味写景的妙处。学生思考、讨论。

  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三、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进行研讨。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

  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五、比较阅读,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意境

  1.学生齐背两篇短文。

  2.提问:这两篇短文意味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并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择较好的发言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展示的自然美和作者的人情美。

  六、布置作业: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一是因为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2、作者借此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附: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总------美

  分------山水相映之美(静态、形体)(仰视俯视) 动静相衬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静态、色彩)(平视)

  晨昏变化之美(动态、声响)(听觉视觉)

  总------感慨收束,其与谢公(谢灵运)比肩之意

  记承天寺夜游

  绘庭中景色 月色 积水空明

  竹柏 藻荇交横

  抒情 赏月的欣喜

  被贬的寂寞

  漫步的悠闲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7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说出关于“月”的诗句。听王菲演唱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也知道《水调歌头》是首咏月怀古的词。同为一轮或圆或缺的明月,不同的赏月者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他们的笔下自然也就别有一番情致。因此在我国的古诗文中就有很多描写到月亮的语句,如刚才这首《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下对月亮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苏轼,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的月夜下的感受就与《水调歌头》中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这篇游记《记承天寺夜游》。

  二、破题了解

  1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学生看苏轼图片,三苏亭图片

  2 介绍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看承天寺图片

  三、听录音学朗读

  四、学生整体感知

  1 .理解字词

  欣然:愉快的样子。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

  念:想。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遂:于是。至:到。

  亦:也。相与:一同,共同。于:在。

  2.理解全文

  五、整体理解(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

  明确:文中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着”闲“字。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因“无以为乐者”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竟兴趣盎然地“步于中庭”,这些都可看出作者与怀民两人都是“闲人”,只有“闲人”才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才会观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2、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啊里?

  月色的特点可用“空明”来概括。这段写月景写得出主要在于1、比喻运用传神:“积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文中没有出现“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横”却是用竹柏倒影来侧面烘托,二者结合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六、重点探究

  苏轼是被贬到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你认为他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你怎样来看待他的这种心境?

  元丰六年已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五个年头了,虽然耕种田地可以自我安慰,虽然有壮丽山河可游乐,却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这种心情从最后的两个反问句便可体会。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原来只是因为有了作者和张怀民。因为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七、比较拓思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了《小石塘记》,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同样是被贬之人,同样是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们当时的心境有何不同?

  柳宗元与苏轼虽处于不同朝代,但他们在政治上的遭遇是相似的,在仕途失意时他们同样选择寄情山水也排遣愁怀、抑郁,但二者的心境还是有不同的。柳宗元在《小石塘记》中流露得更多的是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内心的忧伤与悲苦,这从他对小石塘周围环境的描写中便可感受得到;而《记承天寺夜游》则不同,;苏轼在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的同时,还呈现出自嘲、自解的心态,这从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可以感受得到,可以说苏轼的心态要比柳宗元更乐观一些。

  八、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课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九、课外拓展

  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课文。

  2、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学习古人借景抒情的方法。

  3、感受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中的达观处世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闲人”的含义。

  四、教学设想

  用研读法精讲课文,讲一个课时。

  五、学生预习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搜集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和好朋友一起看日出的经历吗?(生答)那又有和好朋友夜深人静时分一起出游的经历吗?有没有哪个同学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那时的快乐?(生回忆)今天,不管是有过这种快乐回忆的同学,还是没有的,我们一起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起走进苏轼那时夜游的时候,一起分享他笔下的美好景物,一起感受他那时不一样的心情。

  (转写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

  “记”即游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地点。“夜”,点明时间。苏轼在夜晚小游承天寺,用诗一样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冷清皎洁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复杂微妙的心情。

  (三)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学生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简述、交流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20岁举进士,多次被朝廷命官,又因新旧两党斗争,御使李定等人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府的别称)。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天涯海角)别驾。苏轼人生多遭贬谪,一生坎坷。1101,遇赦北归,七月卒于常州,谥“文忠”。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传世。

  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9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

  二、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随课件朗读课文,纠正

  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三、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板书设计

  6、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7、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9作业

  课件展示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0

  一、预习导学

  1、收集展示与月有关的古诗句。

  2、作者简介

  苏轼,xx(朝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xx、xx并称“三苏”,是“xxxxx”之一。

  3、给下列字词注音。

  解衣()遂至()藻荇()

  二、讨论展示

  1、齐读原文

  2、自由阅读课文,各小组根据注释进行翻译,将不懂之处划出来,班上交流。

  三、探究点拨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的夜景如何?

  3、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练习巩固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

  (4)遂至承天寺()

  (5)怀民亦未寝()

  (6)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

  2、熟读并当堂背诵

  五、评价反思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1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味语言,赏析意境。

  3、读懂苏轼,感悟哲理。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2、译读课文,积累词语并理解文意。

  3、品读课文,赏析文章意境。

  4、背读课文,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检查预习

  1、生字词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2、作者简介:(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苏东坡(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美誉。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并尝试背诵课文。

  2、品析写景的语句。

  3、了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阅读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设想出游遇雨时的心情。

  二、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教师出示投影,补充介绍作者。

  三、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预设学生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大意。)

  学生板书自己积累的文言词语并解释。教师投影补充。

  学生再读课文。

  四、品析写月的语句

  师生对话:苏轼为何夜游?文中有写月的语句吗?你觉得写月的语句写得好吗?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背诵读。

  师生对话:夜晚庭中的月色是常见的吗?你平时觉得它美吗?为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觉得它很美?

  教师投影出示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的一段话:

  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

  文中的自然景物注入了什么样的意味?

  五、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投影出示两段文字:

  苏东坡现在过得是神仙般生活。黄州也许是丑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以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

  ……

  这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极短,但确是瞬息间快乐动人的描述,我们若认识苏东坡主张在写作上,内容决定外在形式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只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我们可以看出,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此宁静欣悦的心境。(林语堂《苏东坡传》)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你赞成哪一位的看法或者你还有别的看法,请你从文中为你的看法找依据。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班内交流。

  教师总结。

  六、作业:阅读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其他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并能背诵。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全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正解苏轼,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2、培养豁达的人生观。

  三、课前准备:ppt、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听歌曲《我想去桂林》

  师生交流歌词,小结:

  看来人生无奈啊。当我们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老了!

  (出示文字:一个现代人的一生)

  一个普通现代人的一生据说是这样度过的:努力读书——拼命工作——攒钱买房——结婚生子——供子读书。当子女长大成人的时候,这个现代人已经怎么样了?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是否很无趣?

  (二)、了解苏轼生平,导入新课:

  (出示引号中文字)

  今有一人,此人跟我们一样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读书非常努力。然后他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可怜啊,是不是?我们接着看,他也买了房,“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房子在哪里?

  飘零江湖。好不容易买了房了,他又“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缧绁,是捆人的绳索,象征着牢房。这个人好象连住在家里都不得安宁啊。他当然也娶了妻子,可惜30岁的时候,他妻子就过逝了,多年以后,他写下这样的句子纪念早逝的妻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大家说这个人的一生怎么样?

  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活的怎么样?

  (出示文字,念):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这个人去世很久很久以后,有一个作家仔细地研究了这个人的一生,然后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在传记中,这个作家给这个人下了如下结论,大家一起念。(出示文字)

  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出示苏轼图片)

  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

  (出示图片,课文)

  (三)、推荐的学生读课文

  读完评价并注意顿号功能。

  顿号前后什么关系?(指“藻”“荇”二字)

  念古文就是要读准停顿,读出节奏感。我们全班齐读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

  (四)、读完感知(乐在何处?):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看月色在家里不能看么?

  为什么找朋友?

  能不能从文章里面找一个字回答?

  同学来完整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我们知道东坡“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

  东坡深夜起行为的是与朋友分享“乐”,那他为何找一个被贬的人?两个人同病相怜,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文字)

  张怀民:1083年贬黃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现在我们知道了,东坡找张怀民真是找对了,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课文,仔细看看他们的乐是什么?

  学生齐读课文。

  说到乐,人们总是想到“吃、喝、玩、乐”,东坡他们的快乐是什么呢?

  我们具体来找一下,东坡二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五)、体味作者微妙的心境以及“闲”的含义。

  现在我们搞清楚了东坡所看到的景色,他看到的是“月色与竹柏影”,东坡看着这美景开始发感慨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他说的这句话我不大明白,请这个同学来帮我解释一下。

  有些不懂:“哪一夜没有月光?”下雨的晚上有么?“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好象我们这个校园里就没有竹子啊。这句话是不是有点逻辑问题?它是一个病句?

  这句话中的月光、松柏并不是月光,竹柏,它们只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出示文字)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这我就明白了。不过我还有点困惑:书上注释“闲人”是“清闲的人”的意思,也就是“没什么事做的人”。我找了一点资料

  (出示资料)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大家看,苏东坡要养活一家老小,好象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黄麻桑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

  东坡不是闲得无聊之人,他是富有闲情雅致之人。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篇短文。不过这一次我希望大家能读的更好一点,在读出节奏之外,我们还需要读出什么呢?

  读这篇文章要有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齐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培养豁达的心境:

  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我想去桂林》,大家边听边思考一下,老师为什么要在这节课里反复给大家听这首歌曲?这首歌与课文有什么关系?

  来填两个空吧(出示题目:“桂林”=课文中的=。)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什么时候我们能去“桂林”?

  要不要加几个条件?用一下这个句式:只要……,就……。

  为什么“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

  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现代人去得了桂林么?

  (出示资料)

  现代人的旅游

  他们穿着为出去玩而特制的衣,戴着草帽和太阳镜,提着野餐水壶以至于急救用的药品箱等等,郑重其事地出发。但是。他们一路只是马不停蹄地跟着大队的人们,象竞走一样,又象要赶着去参加什么非去不可的重要会议一样,目不斜视地匆匆赶路,并不停下来留神一下周围的景色。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他们这样装扮了出来一趟,只是为赶路吗?

  现代人去得了“桂林”么?

  去“桂林”的条件是“闲”。现代人呢?给他们找一个“闲”的反义词。

  “忙”,他们忙得傻到在“桂林”竞走。我们真应该好好劝劝他们。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看来在“桂林”,我们也应该做一些这样的牌子,大家一起把这六个字念一下吧。

  学生齐读。

  “闲”,看来很难做到啊。怎样才能“闲”?东坡有没有在文章里告诉我们?

  有人说“有”啊。(出示文字)这个人叫王国维,他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作者无意识中写下的景色会透露他的内心世界,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家能读出李白当时的心境吗?

  苏东坡呢?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把他的景语念一下。哪几句啊?

  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现在大家思考1分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大家是否真的“看穿”东坡了呢?让东坡自己来告诉我们吧。

  (出示文字)

  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这里有一句话,跟课本里一句话意思几乎一样。谁能找到。

  “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等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空明”是澄澈的意思,形容水非常干净,就好象心非常干净一样。现在东坡自己告诉我们了,要欣赏山水,就是要心胸开阔,心无杂念。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司马迁有句名言(出示文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钱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20xx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七)、总结全文。

  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出示文字)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如何才能欣赏到无处不在的美呢?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出示文字)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如何才能心闲呢?还是东坡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出示文字,这句出现在最上方)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八)、积累诗句。

  看着屏幕上这三句话,把课文最后这四句话背一下,看谁第一个背出。

  (屏幕上从上到下排列:“胸中廓然无一物”,“美,是到处都有的”,“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三句话。)

  学生齐背最后四句。

  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的去领略生活。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

  (齐读):“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杭州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淡薄名利,有一个诗意人生。

  (九)、推荐阅读。

  最后让我们来较为详细的看看东坡。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东坡小传,是写东坡黄州时期的,现在发下来给大家看。

  (发资料)

  向大家推荐几本书,想更详细的了解东坡的同学可去看一下。一,王水照教授写的《苏轼传》,这书相当详细的介绍了东坡的人生与创作。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书比较薄,网上能找得到。三,东方龙吟的文侠小说《万古风流苏东坡》,此书有点像武侠,应该很合大家的口味。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4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想

  读以入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知人论世。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涵泳品味。两篇短文都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安排两课时,两篇短文各用—课时。

  三峡

  郦道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叠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

  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xiào)属(zhǔ)引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

  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内容和步骤

  —、解题激趣: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大家之—,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时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读以入文,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正音:藻X荇X

  划分朗读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文横

  盖/竹柏影也

  提示: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三、翻译理解。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译:

  欣然:高兴地逐:于是盖:原来是但:只是相与:一起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四、分析鉴赏。

  全文廖廖84字,记叙的是一个细小的生活片断。但仔细品味,并不平淡,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这句话的理解要考虑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五、熟读成诵。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5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念、寝、步、寻。

  2、理解掌握以下文言虚词:但、耳、遂。

  3、理解作者当时特殊的心境。

  4、领悟语言的凝练含蓄。

  教学重难点:

  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不少的文言诗词,你都知道哪些文人笔下描写月光的句子?说出来和大家共同欣赏一下吧!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给人以朦胧美;借月思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借月祝愿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夜,和苏轼伴张怀民共赏美好的月光吧!

  (板书:题目“记承天寺夜游”)

  (二)自主学习: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音。

  qǐn zǎo xìng héng wú

  未寝藻荇交横如吾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把你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疑难。

  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弄通文意。(分段用现代汉语复述)

  (三)合作学习:

  1、再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

  此处可指名读。

  文章共3段一叙事

  二写景(描写)

  三议论抒情(此处板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以下问题:(逐个解决问题)

  a、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一个词是( )?

  答:“欣然”

  b、作者因何而“欣然”?

  答:因“月色入户”,表现了他的兴奋和喜悦,一个被贬谪之人,被美景吸引,抛开尘俗,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不能不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

  C、请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

  答:“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讨论,这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1)、“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的.自然而生动。自然万物本无情,但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灵气,像久违的朋友。在他贬谪落寞之时,前来拜访以慰藉失意的诗人。

  (2)、“庭下如……”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用比喻烘托月光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给人恍然大悟之感。句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不在写月,只用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弹奏了一曲空灵的月光曲。

  3、复读课文。(齐读,可试背。体味其中的情感)

  思考以下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a、作者问什么要“寻张怀民”张怀民是谁?

  --作者想到应有人共享月色之美,进而想到只有和自己境遇相同的张怀民。张怀民与苏轼兄弟均有来往,元丰六年被贬黄州。

  b、这个“寻”字能不能换成其它的字,如“找”,它有什么艺术效果?

  --有一种急于找到的迫切感,这就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赏月光的急迫心理。

  (四)换位思考:

  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果你就是当年的苏轼,你为何称自己为“闲人”?

  (此处要让学生大胆的说)参考答案:“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闲”包含着作者的几分感慨,有安闲赏月的欣喜,有自我排遣的豁达,更有对朝廷的抱怨和被贬他乡的惆怅无奈。一个“闲”字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

  (五)自主表达: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苏轼的好朋友,面对当时苏轼的处境,你该如何劝勉他?

  (此处更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六)课文小结:

  学完这篇文章,你觉得你应该向大文学家苏轼学些什么写作技巧?

  --如:1、语言凝练含蓄。2、描写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七)布置作业:

  作者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月光之美,你能从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来描绘月光吗?

  把它写在日记本上。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2-02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07-13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精选19篇)06-1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04-02

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反思02-09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20篇)02-13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通用14篇)03-24

《记承天寺夜游》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09-29

《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比较阅读及答案06-20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8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