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济南的冬天》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2.学习老舍先生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知识】
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隋朝年间因沿壁镌佛,石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很有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
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如。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水、天空)清亮。
2.讨论,感知全文。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明确: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明确: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将之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净的。
(3)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
(4)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舒适”的?请讲述理由。
明确:①济南三面环山。②像是“在一个小摇篮里”。③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④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⑤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
(二)课文分析
1.分析第1段。
(1)本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特点?
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2)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3)本段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不可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2.分析第2段。
本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老城”?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用“睡”“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分析第3段。
(1)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们的感受及遐想,来表现济南的可爱。
(2)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
(3)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两方面。①小山:用“围”“小摇篮”“暖和”写出济南的可爱、充满温情。②人们:用“含笑”“不着急”写出济南冬天的慈善。
4.分析第4段。
(1)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明确:薄雪覆盖下的山。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
明确:空间顺序。①山上:矮松青黑——顶白花(像日本看护妇)。②山尖:全白(镶银边)。③山坡:白雪黄草(穿花衣)。④山腰:露粉色(害羞)。
(3)“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4)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分别举一例)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树尖上顶着雪的青黑矮松。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②拟人:“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突出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2.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前4段进行了细读赏析,既感受了本文文字的美妙,也从整体上对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了把握。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并且从写作特色等角度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新课讲授】
(一)课文分析
1.分析第5段。
(1)本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雪后济南的城外的景象。
(2)本段为什么用两个“卧”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唯有“卧”字才能把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及矮屋房顶上的薄雪的形状、情态写得活灵活现,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两个“卧”字表现出的安闲、舒适与前文“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这样使全文一致,有一种和谐之美。
(3)城外远山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素淡雅致。
2.分析最后一段:
济南的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过描写三组植物:绿萍、绿水藻、绿柳,衬托水的“绿”,体现了冬水的温暖,充满生机。从颜色上来看:澄清、清亮、蓝汪汪,用“蓝水晶”做比喻,突出冬水清澈通透的特点。
(二)品析赏鉴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两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图画,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课堂小结】
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等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2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老舍先生在描述《济南的秋天》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那么济南的冬天又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板书课题)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简介。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课文,感受济南美景
自由朗读文章,圈出作者对济南冬天评价性的词语或短语。
自由朗读文章。圈划那些特别打动你的句子或词语。从字里行间感受老舍对济南对济南冬天的情感。
同学们,请对比一下以下两段话
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口。这一圈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他们给济南带来了温暖。
第二段话是黄老师自己写的,请大家思考一下,是第一段话好呢还是第二段好呢。
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
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情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娇艳的雪色、娇美的雪态,翠松白雪相映生色,蓝天白雪相映生辉,白雪黄草,相映成趣。它娇美、秀气,情态可掬。
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
与碧蓝的晴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三)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古人曰: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服务的。那么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写得如此之美,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时,处处流露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直接抒发感情)“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创造意境,流露深情)“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四)品读课文,揣摩精美语言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他笔下的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清亮如水晶。作者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晴”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用了不少满含温情的优美而生动形象的语言。
1、你能从文中找出这类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句子吗?你为什么喜欢它?说说理由。
品句参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山上的矮松越发地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小雪后山的美丽、动人之景。尤其是“看护妇”的比喻,“山的肌肤”的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和飘雪的山体那种美丽的风姿和那飘逸而令人向往的神韵。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等到已然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春意盎然及其孕育着的朦胧眷恋。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生动形象。
2、本文语言朴实清新,情辞恳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素淡雅致的远山、澄清透绿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你获得哪些写作启示?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不仅确切的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而且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描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运用修辞d.情景交融
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同学们,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发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抓住景物的特征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运用修辞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即情景交融)。同学们,愿我们平时里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事物,多想多记,丰富积累,用我们那支生花妙笔写出优美的篇章!
五、同学请思考一个问题:本文的标题为“冬天的济南”,但文章结尾处却说“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这么说呢?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六、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
拓展检测案:
一、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济南()A.jìB.jǐ2.贮藏()A.chǔB.zhù
3.水藻()A.B.4.镶边()A.B.ráng
5.澄清()A.dèngB.chéng
二、依照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狭小),城外又那么(宽广、宽敞),山坡上(建着、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冒着、卧着)点雪,对,这是张水墨画(也许、大概)是唐代名手画的吧。
三、找出与其它三句修辞手法不的一项()
A.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详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D.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课内语段阅读。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髻()看护妇()镶上()
2、文中第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___________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____________。
3、文段中第②句描写了______和_______相间的美景。
4、这段文字按____顺序,从___到___,层次分明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四个层次的景物。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雪态。其中写雪光雪色的句子用“________”标处,写雪态的句子用~~~~~~标出。在文段
6、“秀气’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学习本文首尾呼应、自然过渡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探究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学习、合作,学习有关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了解课文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的。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解题,简介作者。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济南”的说地方,“冬天”是说季节,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点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等。被人们誉为“人民艺术家”。
二、指名朗读课文,对注意预习作业中的字词注音。
三、揭标(见上)
四、学生各人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温晴
2、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山、水
五、研究写山这部分的结构层次。
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
六、研读课文第1段。
1、指名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2、作者是怎样下济南的特点是“温晴”这一结构论的?(对比)作者用了哪些对比?
3、议论如果把“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说成“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有什么不同。
(明确:作者是从自己的独特感受中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的。)
4、讨论“风声”的“声”字的作用。
(明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5、讨论在“在北中国的冬天”的作用。
“北中国的冬天”隐含了“里应是寒风刺骨,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显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可贵。
6、讨论“济南真算是个宝地”中的“真”的含义。
(明确:温晴是贯串全文的主线。“的确”、“实在”)
7、有感情的齐读第1段。
七、研读课文第2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
2、讨论“没名单单是有阳光……”一句的作用。
明确:过渡,转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
3、研读描写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的字,观察点:从上方俯瞰。
(1)“请闭上眼睛想”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描绘的境界。
(2)“有山有水”有何作用。
明确:总体结构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晒”、“睡”、“醒”三个词的作用。
明确:这一连串的极美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立的理想境界。
(4)阳光——晴暖和——温
(5)“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所蕴涵的感情。
(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①明确:上部分文字分为两层:一是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二是写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
②学习写阳光朗照下的山的部分。
A地理环境——俯瞰;“温晴”的原因。
B体会“特别一词”直接抒发的感情。(喜爱,赞美)
C体会“小摇篮”这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D、讨论“阳光”和“摇篮”各是扣住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写的。晴、温
③学习写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的部分
A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
(这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这一层写济南人的感受,二者互补)使人感动、真实、亲切。
B体会这一段中包含的感情。
(洋溢着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八、小结本课内容.
九、布置作业.
1、《思考与练习》一
2、《思考与练习》二1
3、《思考与练习》四1
4、《思考与练习》五1
5、预习《思考与练习》三要求的`内容。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 白雪覆盖的小山 (温晴)
水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1、作者老舍原名______,字______,现代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_》,话剧《______》等。
2、“思考与练习”作业。
二、研读第3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同学轻声跟读第3段。
2、讨个段描写的层次。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学习写“山上”的部分,讨论:
(1)“矮松”的“矮”字的作用。
明确:山是小山,雪是小雪,松是“矮松”,这就使得整个画面比例非常和谐。
(2)“预”字好在何处?
明确:“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的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因为是小雪,所以只有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而“顶”字中既有“在树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顶”字又引起下文地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的比喻。
(3)“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的作用。
明确:这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4、学习写山尖的部分,讨论:
(1)山尖什么?(色彩)
(2)“镶”字好在何处?
(“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3)为什么会是“一道”?
“山尖”本只是一个点,但因为围着济南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连起来就成了“一道”。
5、学习写山坡的部分、讨论:
(1)山坡写什么?
(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
(2)为什么会“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略)
(3)“暗黄”的“暗”字有什么作用?
(准确地写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
暗指色彩不鲜艳,没有光泽。
(4)“穿”字好在何处?
(既准确表现了雪覆盖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花衣的比喻。)
(5)“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有什么作用?
(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态)
(6)“看看看看”看下的联想的作用。
(表现了对春天的憧憬)
6、学习写山腰的部分,讨论
(1)山腰写什么?(光和色)
(2)“薄雪”和“厚点儿”矛盾吗?为什么只是微微露出粉色?
不矛盾。“微黄”的阳光斜射在白雪上,就露出点粉色。
(3)“看”字有什么好处?
(不仅画出了雪景的“色”,与粉色相贴切,而且绘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
7、体会“就是不下雪吧……”一句所蕴含的感情。(赞美)
8、齐读,试背第3段。
三、研读第4段 .
1、师范读第4段.
2、第4节写什么(城外远山,观察角度——地面远眺)
3、体会两个“卧”字给人的感觉。
4、体会“也许”的作用。
四、研读最后一部分。
1、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渲染“绿”。
(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2、体会“冒着点热气”一句中“点”字的作用。
(“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
3、体会“水也不忍得冻上”这一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它要使水藻“绿的精神”帮它焕发;它尊重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爱美的心愿,所以它“不忍得冻上”)
4、体会“不过……还”的作用
(说的是“水也不忍得冻上”的另一个理由)
5、讨论“空灵的蓝水日”这个比喻跟济南冬天的特点有什么联系?(晴)
6、讨论写水的特点和济南冬天的特点有什么联系。(温)
7、讨论“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一结语的作用。
(既和开头“济南真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五、总结全文.
1、中心.
2、写作特点
(1)课篇布局层次井然
(2)情景交融
六、质疑,共同完成“思考与练习”二2、3、四2、3
七、布置作业。
1、背诵。
2、巩固本课知识点。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白雪覆盖的山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水 清澈透明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反复诵读,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合作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精妙语言,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进行片段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济南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前一课学习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
重点难点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解决字词;整体感知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学时重点
积累字词,整体感知内容,学时难点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导入: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
这是我们这里的冬天,那其他的省会比如“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领略吧!
活动: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走进作者——老舍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走进写作背景
测试: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3、听朗读,正音
(1)、读准字音——读一读,写一写
(2)、词语解释
活动: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Q: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
温情宝地
Q: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对比异地之冬济南之冬
Q:作者通过哪些具体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
山水
Q:冬天济南的山、水有何特点?
山:慈善秀气淡雅
水:暖绿蓝
总结
阳光普照下的山——温暖(2—3)
练习:各抒己见
Q:四幅景物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第二课时
4.2.2学时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精妙语言,4.2.3学时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精妙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的手法,进行片段描写。
4.2.4教学活动
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
Q:第四自然段中,文章按什么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Q:“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雪色、雪光、雪态
Q: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雪后山景?
比“喻、拟人
Q:这段文字与第六段在情感抒发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感情:喜爱、赞美
修辞:比喻、拟人
Q:和第六段在写景顺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4:自上而下6:自下而上
深层品味,精妙语言
1、比较几组语言的优劣,说说好在哪里?
2、可否将标题换为“冬天的济南”?
3、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请找出来。
........
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Q:想一想,为什么作者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运用修辞、情景交融
《春》多种感官角度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好好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作业:小练习
请你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的冬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5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生字词“温晴”、“响晴”、“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各种形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情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老师通过故事导入,课前检测法,讲授法,谈话法,讲解课大致内容 学法: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体会思想感情,合作探究分析讨论解决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等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3、准备录音带、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作者导入
1969年的一天,日本许多知名人士齐聚一堂为日本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表示祝贺,这时一位瑞典大使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你知道吗?本来这次获奖的人不是你的,而是中国的`一位作家,但是他现在不在了,而诺贝尔奖只能颁给健在的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中国的作家是谁吗?(老舍)
那同学们对老舍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老师补充。这样可以检验学生资料收集情况)
二、作者介绍
1、老舍(1899―1966)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
2、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人民艺术家”。他一生共创作小说、戏剧、曲艺等作品百余种,共八百万字。
3、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
在这一部分中我会要求学生查字典“舍予”中的“予”是第几声,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和解决作者取这个字的原因是奉献的意思。在讲解作者生平是我要求学生按一下几点总结:①作家籍贯,原名,字号②对他的评价,所做贡献,获取的荣誉称号③代表作品。按照这种方法便于记忆背诵。
三、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老舍的一篇散文名叫《济南的冬天》。同学们,在你们印象里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白雪皑皑,寒冷,凛冽的北风)在北中国有一个地方,那里的冬天却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那到底那个神奇地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四、检查生字词
镶(xiāng)、发髻(jì)、着(zhuó)落、贮(zhù)蓄、济(jǐ)南、暖和(huo)、澄(chéng)清
响晴:(形容天空)晴朗无云。响:非常。
温晴:温暖晴朗。
澄清:清亮,清澈。
着落:(口语中有时说成着(zhao)落。)事情有了归宿,有了结果
贮蓄:储存,积蓄。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五、初步感知课文
(一)分小组朗读,各小组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课文最后一段怎么写的是冬天的济南,而不是与标题一样
明确: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结尾这样写有抒情赞美的作用。
(三)、全班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文章中描写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温晴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点拨:看看每段的内容,归纳段落大意。根据段落大意分层。
3、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段,承上启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六、合作探究
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也是文章的第一层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描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的,怎样描写的?
明确;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对比得出了济南是个宝地
(这一题我要求同学小组讨论,回答,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解决了第一部分,了解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温晴,作者又是通过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用北平,伦敦,热带三地的天气与济南的天气进行对比,得出了济南是块宝地这一信息。下节课我们将分析接下来的山景与水色两部分。
八、练习布置
1、 课堂背诵第一自然段
2、 仿照《春》里的春花图、春雨图给文中的山景与水色里的图画取名字
3、 选择文中优美语句或段落进行赏析。
九、板书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北平(多风)对无风
文天气(1) 伦敦(无日)响晴济南(宝地)热带(毒日)比温晴
章
山景(3-5)
层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2.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能力目标
1.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散读。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3.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配乐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打印好的《清泉赞》及习题设计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文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给出一个评判。
二、老舍及其创作
多媒体显示: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1)注音:
济南(jǐ) 伦敦(dūn)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3.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济南冬天的“温晴”。
(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4.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
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明确:(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
(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8)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吟咏体味第3语段。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标: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本文的语言美。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掌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点拨法、问题引导法
学法:勾画圈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冬季)不错,那么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啊?(四个,春夏秋冬),很好。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啊?(学生举手发言)不错,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其实,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和冬天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的眼里,济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和作者:济南的冬天——老舍)
二、检查预习,落实基础。
1.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
多媒体出示课件,指名朗读。
2.检查字词:
多媒体出示课件,先指名朗读,后学生齐读两遍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情感
1、朗读音频播放:
(1)播放音频朗读文件,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和重音的把握。
(2)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边动笔在书上圈画出重点词句。(用PPT出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出示的问题: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再浏览课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归纳: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宝地。
总结为两字:温晴(贯穿全文的线索)
2.是从山、水两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3.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板书:热爱、赞美之情)
四、再读课文,内容探究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
学生讨论、明确: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刮大风,济南的无风声;伦敦的重雾,济南的响晴;热带的毒日,济南的温晴;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
2、指名朗读2-6段,每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然后从中找出一些能够表现山、水特点的词语。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水,(暖、绿、清)。
城外的远山(淡雅)。
五、品读赏析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好的文章就是三分赏析七分读,只读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特点和美景,下面我们就逐步赏析这篇课文。
老师先举个例子,给你们做个示范,然后你们自己从文章中找出句子赏析。(ppt展示例子)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怎样描写小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的这一特点。
学生可能找到下列句子:
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形象地描绘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雪后小山的娇气的情态。
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矮松比喻成看护妇,形象生动写出了小山下雪后矮松的柔美。
我们刚刚赏析了文中许多优美的句子,作者通过这些句子赋予了济南山水无穷的魅力,抒发了他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的爱。
六、课堂小结: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腻传神的描写,抓住温晴这一线索,绘山景描水色,角度独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济南冬天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布置作业
大自然一年四季风景都有各自独特的美,请同学们以《校园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将校园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不少于400字。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8
学习目标:
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戏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被誉为“人名艺术家”。
2.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些印象》是老舍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散文作品中最早的一篇,也是他回国后最早创作和发表的作品之一。从1930年夏秋至1931年春夏,随写随发表,全文共一万字左右。本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三、感知课文
1.借助于《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清楚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领会本文应该怎样朗读。
归纳:要读出喜爱的感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3.听名家朗读课文。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四、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一)(1)写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点。
(二)(2-4)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三)(5)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注音组词:得、着、薄、和
第二课时
一、投影两段有关北方冬天的描述,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北方冬天给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课文分析。济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吗?
二、齐读全文,思考问题
1.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2.济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点?
三、分析全文
(一)第一段
济 南
北平(有大风) 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 响 晴 “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 温 晴
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注: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钱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国回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了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情宜人的冬天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二)针对第二段提问: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人们的感受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遍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
1.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2.作者写景的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作者采用那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体会比喻、拟人对写景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寄寓作者的赞美之情。
比喻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 ”比作“白花”;
二是将“ ”比作“日本看护妇”。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4)引用几句学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让同学们讨论比喻是否恰当。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拟人
比较下列两句话,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明确:拟人手法赋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态,写出雪的娇羞美丽。
4.看看作者写景的句子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5.如果我们要根据此段文字画一幅画,画上应该画些什么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
6.熟读背诵
(四)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五)水的特点——绿、暖、清亮
四、再读全文,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直接抒发感情。
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
2.通过创设美好意境,流露作者深情。如“请闭上眼睛,……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烘托出舒适温暖的意境,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五、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
教师结束语: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六、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
2、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济 南
北平(有大风) 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 响 晴 “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 温 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 ——暖和安适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娇美秀气
城外远山 ——小水墨画
水 ——绿 暖 清亮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9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巧妙、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作为写景抒情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3.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给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
1、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3、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情景导入 (出示课题)
2、大家看了课题,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地点是济南,季节是冬季)
(二)本文作者简介:
1、本文的作者是谁?
2、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舍的情况?(阅读注解一)
3、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三)听读课文
听读课文,请大家带着几个问题去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问题见课件
(四)分析课文
1、读课文的第一段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济南冬天的特征的?
2、有诗云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因此讲到济南一定得说说它的山水,那么,在文章中,作者用哪句话对有山有水的济南美景做了总体的概括描写。
(1) 第二段写了济南什么的景物?
(2)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用一个短语来形容一下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3) 第三段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找出表示变化的词。
(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5) 作者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6)济南是有名的泉城,老舍用他的含情妙笔把济南的山描绘成温柔慈爱的母亲,娇柔秀美的少女,那水呢?阅读第五小节,找出济南的水与众不同的地方。
3、老舍是一位名家,但对于名家,我们也要有怀疑的精神。对文章的结尾安排,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4、小结全文:
(1)、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
(2)、用词讲究,富有表现力:
(3)、表现手法多样,表达传神。(比喻,拟人)
(五)、布置作业 :
1、阅读全文,找出一些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写一篇关于德宏的冬天或异地的冬天的写景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11
【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笔下温暖明媚的春天,也走过了梁衡那紧张热烈的夏天,更感受了三峡那凄婉寂静的秋天,今天我们相约在冬季,一起来品味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并用笔圈出生字词,借助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济南( ) 伦敦( ) 镶( ) 水藻( ) 贮蓄( )
发髻( ) 澄清( ) 着落( )看护( ) 响晴( )
响晴:______设若: ________________贮蓄: _______________
空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通常会怎样来形容你的这些感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刺骨、数九寒天天寒地冻,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的孤寂。)
一、以温晴识温情,感受济南的与众不同(温暖如春)
1、通过预习,你感受到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你觉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济南的特点?温晴。
2、读文章第一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济南“温晴”的特点的。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从风和阳光的角度,写出北平、伦敦、热带地区的特点,从而突出济南的风不冷、不酷,不硬、不厉;突出济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们带给济南,带给人们的是温暖、温柔、温情,是安适、安详、安逸。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回国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家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3、对于冬天的感受,老舍和我们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
明确:这是“济南的冬天”,济南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另外,这是老舍自己的感受,融入了他个人的情感。我想在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不仅是温暖晴朗令人舒适,更带着脉脉的温情让人留恋。我们看看文章是否处处围绕着“温晴”,也处处体现着“温情”。
补充资料: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二、以温晴看温情,欣赏济南的和暖秀美(秀美如画)
师: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请你找出这些画面,为它起个贴切的名字,并且解说它的温晴/温情。
示例:山村卧雪图
你看,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们“卧”的舒畅,“卧”的安详,给人感觉这是阳光下爽心的“卧”,多少还带有一些暖酥酥、懒洋洋的“卧”。这不仅能让我感受到温暖晴朗,更感受到了阳光对村庄对小雪的温柔深情。
摇篮安睡图“摇篮”给人的感觉就是暖和、温馨、舒适。睡在摇篮里的济南和济南的人们是幸福的、惬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亲细心的照料,亲切的问候。这是别处冬天难得的情致。
雪后小山图 小山秀气,承受不了大雪。阳光下,山色斑驳,秀美动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晖暖人心,温暖柔和。真是“妙”极。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态!
玲珑水晶图晶莹绚丽,玲珑剔透。虽说蓝是冷色,但它却是瑰宝,内里包含着色彩缤纷的事物;它又与海洋一色,涌动着生命的内蕴和气息。同时,它又包含着别致的情韵。济南又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称。济南的水来自大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即使是在冬天,济南的水也是如此的绿,如此的清,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在加上温晴的天气,这是一派天明水浄。真的可说是自上而下都是一片蓝汪汪了。
师:我们知道,一幅风景画,画什么景,是欣赏者关注的。从刚刚同学们的概括和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老舍对济南的山水是情有独钟。画面的色彩也是顶顶重要的,同学们有没有去关注呢?冬天的济南的确是一幅画,我们领略了画中景,也欣赏了景中画。它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也是一幅宁静和谐的水墨画。美呀,太美了。
三、以温晴品温情,体会济南的柔暖情韵(温情如女子)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但是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带有种种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换句话说,是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山水,用饱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言,体会温晴的特点,从而品味其中饱含的温情。(小组交流)
示例:健美优雅的女郎
阳光下,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成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秀气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这件花衣,悠闲安适地站在微风之中。调皮的风儿不时掀动一下她的衣角,闪现出健美的肌肤。“带水纹的花衣”使得这秀美的女子活泼了起来。
守护摇篮的母亲。母亲的形象是温暖的,守在一圈小山围成的小摇篮旁,唱着摇篮曲的母亲更是温暖的,而且还有那抚慰人心的话语。如此善良温存体贴的母亲给人欢喜,给人幸福。这样,睡在小摇篮里的济南就感到舒适温馨,母亲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间大爱。
2细致周到的护士
大家熟知这一形象,耐心细致的她带给济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梦境,是温柔的关照。 而且还是日本的护士,更显温柔。(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顶”着一髻儿白花写出了小雪的特点,写出了青松越发的秀美。
3 娇美害羞的少女
夕阳斜照,光辉映雪。白白的薄雪调和着阳光成为粉红色,这就是少女害羞的颜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爱俏,女子爱美。面对镜子整妆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长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镜子。面对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来,它不仅不愿结冰,破坏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本文最好的注脚。
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由此,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济南饱含的是怎样的情感?
教师小结: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这一个个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温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秀美,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作业
《济南的冬天》无处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运用艺术的笔法,来描写景物之美的呢?请大家寻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这些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修辞运用之美 俯瞰仰视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景物映衬之美
板书济南的冬天
温晴之美阳光下的小城
雪后的小山
蕴含绿藻的水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12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教学难点]:
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方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准备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发髻()镶嵌()水藻()贮蓄()
澄清()绿萍()着落()薄雪()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贮蓄:
空灵:
3.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4.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习环节
一、导入新课
“春游芳香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小孩子写的咏四季的诗。一提到冬天,我们会想到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瑟瑟的秋枝。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物萧条、亘古沉寂是冬天的基本特色。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去欣赏《济南的冬天》,一起去感受那种与众不同的冬天的美----板书: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活动一:济南之旅----远观济南
(一)任务一:默读课文,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
1.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整理归纳。
2.概括的说一说济南的山和水各有怎样的特点。
(二)任务二:速度1、2段,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
3.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三、合作探究
活动二:济南之旅----近赏济南
(任务一):登山临水感受冬之美
5.精读第3—5段
A:师:冬天的特色是雪,我们平时对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笔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老舍是从什么角度来发现美、表现美的。
(朗读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读、品、议相结合的.方法来赏析第三节。)
(1)请同学来朗读这一段。
(2)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参考:秀气。
(3)作者如何表现这种秀气?请学生找出欣赏的句子读读,或讲自己的认识。
要点:一髻儿白花,一道银边,带水纹的花衣,山的肌肤,害了羞……以及一些关键的字词。(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许会质疑,可以穿插在品读中。)
(4)从文中的景物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出作者对于济南的山水有什么的感情?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再次齐读第三节。
B:下了小雪的济南的山无比美妙,济南的水也富有情趣;由此过渡到最后一节的自由品析阶段。
要求:模仿第三节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在书的边上作好点评,自由谈最后一节的学习体验。
(任务二):登山临水品味情之美
6.从哪里可以看出老舍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活动三:济南之旅----回味济南
任务一:倾情背诵精美段落
在短暂的“济南之旅”中,我们跟随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冬天的魅力。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背诵精美段落。
活动四:济南之旅----我手写我心
7.“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四、拓展延伸
1、本文多处运用比喻,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如:把小山比作“小摇蓝,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拟人的句子更多,明显的透露出作者的情怀。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既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而且给人以美感,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小组内合作交流,运用这些修辞的好处。
五、巩固与提高----达标检测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3.你认为下列每个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4.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思考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本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结束语: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你智慧的眼去观察生活,用你热情的心去感受生活,愿你发现生活中的美,愿你的生活如花一样灿烂.。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13
一、设疑导入
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那咱们济南的冬天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特点呢?下面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2~4自然段。
二、师生诵读,感知冬天
1、聆听2~4段录音,感受冬季之美。
2、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3、理清思路,总观冬天。带着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2-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山)
三、合作探究,品析山景
1、齐读2-4段,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三段具体写了什么景色?分别有什么特点?
总结:阳光下——温静;雪后——秀气;城外——淡雅
(2)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
(3)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
总结:重点体会“晒”、“睡”、“小摇篮”等词句,体悟运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
(4)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体会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段。
四、拓展活动,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回忆济南的山的景象,在这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处的景色,为什么?
2、对比阅读朱自清的《春》,讨论二者的在写景上的异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乘兴练笔,来描绘喜爱中的夏天。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阳光下——温静
山雪后——秀气
城外——淡雅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14
一、导语设计:
北地的冬凛冽泼辣,江南的冬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会有一番怎样别致的性格?由老舍在《济南的冬天》的姊妹篇《济南的秋天》里的一句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引入课文。
二、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语句,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师可把朗读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脑海要映现出作者描绘的画面,映显出的画面力求清晰完整。
注意:朗读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两件事:
①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的方法。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
(要求:初读,把握基本内容,理清结构层次;精读,理解中心意思,揣摩生动描写)。
三、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全文有了大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出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分小组通过对精彩片断的反复诵读,揣摩老舍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及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示例:
1钡2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2钡3段,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后的景色,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哪些景物?
3钡4段,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睛”“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在这段文字中写“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4钡5自然段,作者是如何写水的“温晴”的?
四、《济南的冬天》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观察角度的新颖独特,因此,培养观察能力,学习写景文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一个要点。结合本单元写作训练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对写作技能的指导。
首先要弄清作者描绘每幅画图时的“观察点”在哪里。描绘阳光下的济南全景,作者先俯瞰,然后仰视。描绘雪后山景,作者在远眺。描绘冬水,由俯视到仰视,再进而纵览。在弄清“观察点”的基础上,交给学生具体方法。例如,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把观察所得具体化,就是常用的方法。作者远眺矮松树尖顶着白雪的景象,这是矮松的形态引起作者的联想,借助“日本看护妇”的比喻把观察所得具体化了。要引导学生在体味、揣摩中学习观察的方法。
实施方案:学习了老舍的文章《济南的冬天》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可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观察某处的景物特征,依照课文,写一篇题为“××的秋(夏、冬)天”的短文。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15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老舍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第三段,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济南的冬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
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山水描写段落,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景物描述方法?
【自主学习】
一、 夯实基础知识
1、 拼音测试。
济( )南 发髻( ) 看( ) 护妇 澄( )清 贮蓄( ) 水 藻( )
2、解释词语。
① 响晴: ②响亮: ③澄清: ④空灵: ⑤毒(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3、了解作者。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 ,字________。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 __》、话剧《 》等。
4、整体把握。
(1)作者开头,作者对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 , , 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的“ ”的特点,赞誉它是个 。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过对济南的总体感受之后,分别写济南冬天的 和 。
【合作探究】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景物描述方法?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中的“声”能不能去掉呢?为什么? 3、文章标题“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什么?
【拓展延伸】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 、 、 、 景物来进行烘托。
2、文中化静为动主要技巧是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3、比较原句与改句,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改句: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当堂检测】
1、选出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发髻(jì) 肌肤(fǔ) 澄清(chéng)
B.伦敦(dūn) 着落(zhú) 镶边(xiāmg)
C.狭窄(zhǎi)宽敞(chǎng) 贮蓄(chǔ)
D.水藻(zǎo) 害羞(xiū) 济南(jǐ)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 一项( )
A.刮风 依靠 慈善 垂柳
B.晒着 绿苹 暖和 横卧
C.园圈 温晴 水纹 水墨画
D.摇蓝 斜射 稍微 烦燥
3、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溪流吟着一首小诗快乐地向前流着。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案12-22
《济南的冬天》教案03-29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11-24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03-14
《济南的冬天》教学教案05-15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20篇)09-15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20篇)04-03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22篇)10-25
《济南的冬天》教案13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