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教案

时间:2024-04-13 07:36:3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银杏》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银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杏》教案

《银杏》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2、通过阅读,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本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叙述顺序。

  3、积累有关描写银杏树的好词句。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同学们见过银杏树吗?谁亲眼见过或者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银杏树,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出示多媒体,银杏树图片和介绍。

  2、师补充:

  3、师生简介叶圣陶。

  二、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你通过预习了解了课文写了些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自由谈。

  2、读通全文,指名读。

  3、学生再默读课文,想想每段讲了什么?(让学生分好段)

  (a三棵银杏树生长的位置,b三棵银杏树生长缓慢,c按四季的变化来描述三棵银杏树的特点。)

  4、听全文朗读,再次体会每段的意思。

  5、生词新词

  (1)学生自读生字新词。

  (3)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理解以下词。

  忽略:没有注意到。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朗读第一段。

  2、给第一段配上插图,一学生或者几名学生上讲台画。

  3、再读理解:“……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这肩。”说明了什么?(表达了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整体进入,导入复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叙述顺序。

  通过自学,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是按银杏树的(位置、树龄、外形)三个方面叙述的。其中外形这个部分又是从(干、茎、叶、花、果)这五个部分展开描写的,这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同步出示投影:

  位置(屋后空地上)干

  三棵银杏树树龄(古老)芽

  外形——————叶花果

  二、检查自学,了解外形各部分的特点。结合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在自学课文时,我们是运用“读课文、找句子、点词语”的方法完成填空,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1、先来看银杏树的位置。生答:屋后的空地上投影出示确切的位置呢?引读第一节。

  (出示比喻句)作者把两棵银杏树比作()。

  师: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2、引读课文第二节。银杏树非常古老(出示)后引读。

  3、银杏树的干、茎、叶、花、果又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交流一下。交流过程中,能结合课外阅读谈谈更好。

  (1)干:直偶尔弯曲(板书出示)

  生a:银杏树干的特点是“直偶尔弯曲”。文中的'句子是(板书句1)从句中的很直,直的多,偶尔屈曲,看出银杏树干大多是直,偶有屈曲。

  师:!来读一读这句,读出挺拔。生齐读。

  (2)芽:多像奶头(观察仔细)

  叶:折扇形春绿秋黄(作药作书签)

  花:小白里带黄花叶同放(很好的蜜源植物花香晚上开放)

  果:壳白仁绿味香(营养价值高做药做蜜饯等)

  注:学生必须先说特点,再找句子,说明特点,再联系课外知识说说,再带领学生齐读。

  4、多么诱人的白果啊!现在让我们完整地体会一下银杏树的外形。引读板书

  三、根据上下文,理解句意,体会喜爱之情。

  俗话说:咏物言志,状物抒情。叶圣陶爷爷对银杏树如此细致形象的刻划,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包含在文章中的那种浓浓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在银杏树那片广大的绿荫下开始滋生。

  句一:我们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

  句二:今年春天,我看到银杏树的花了……

  句三: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让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喜爱,以句一为例:

  句一:我们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

  1、齐读后提问:“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是指什么呢?可以读它上文。

  (生答:即是指银杏树又长出了折扇形的绿叶。)穿新衣裳都是用来写人的,作者把银杏树当作人来写,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2、自由读这句话,体会高兴的心情。示范读齐读

  3、树木长出叶子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我们会如此高兴呢?我们来读第三节有关的句子,引读上下文。

  冬天,银杏树的枝干都是(),上面只长着()。春天()多美啊!下文讲道,炎热的夏天到了,()。

  4、学生再读上下文,体会喜爱之情。(同桌讨论)

  5、交流(上文中,冬天树木赤裸裸,不好看,春天长出新叶子,美,感到高兴。下文中,形成绿荫,可以玩,高兴,大人们在绿荫下休息,高兴。)

  小结:孩子们在绿荫下尽情地玩耍,船家在树荫下悠然自得休息,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好的图画呀!叫人怎么能不喜爱它呢?难怪我们会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

  句二:今年春天,我看到银杏树的花了……

  1、小组齐读句二:

  一生:这句话的上文是“银杏的花太小了,很容易使人忽略……父亲笑着说:……”

  (一学生:这里的第一句说银杏的花很小,看到它不容易,刚才我们在学习银杏树的花知道了银杏树花几乎与叶同时长出,它的叶子那么引人注目。那么小的花当然不引人注目。而且银杏花是晚上开放的,一开花就谢,说明了花是很难看到的。现在作者终于看到了,他一定会很开心,可见对银杏树的喜爱。)

  一生说:这里的第二句话是“我”和父亲的对话。从对话中我知道作者本来是以为银杏树不开花的,可从父亲的话中又得到银杏树肯定会开花的,只不过要留心看。我想作者听了父亲的话,一定期待着看到花。现在看到了,当然高兴,说明他对银杏树更喜爱了。

  一生说:这句话的下文是:几乎跟叶子……很可爱的……这句话是直接描写银杏树花。作者没有想到看到这样美的花,真高兴啊!

  一生说: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表现了作者的高兴。今年春天,我看到银杏树的花了。这里有一个“了”字,表示作者终于看到了他期待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包含了作者许许多多的快乐。

  学生读这句话。齐读体会。

  小结:极普通的小花,在小作者的眼里是如此的娇小、可爱,表达了作者是多么喜爱银杏树。

  句三: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小组齐读第三句。一生:这句话是比喻句。比喻句的上文“秋风阵阵地吹,黄叶落得满地。风又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说明句中的“黄蝴蝶”是指秋风吹起的落叶。一群群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是很美丽的,作者把这样美丽的景象来比喻银杏叶飘落下来在空中飞舞的景象,可见他是非常喜爱银杏树的。(谁来读出喜爱。)

  师:秋风中,满天的黄叶飒飒地落下来,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孩子们在欢呼,在雀跃。同学们能想象一下那时那刻的情景吗?

  出示投影:秋风阵阵地吹,黄叶落得满地,()。学生想象说话。

  当孩子们还沉浸在秋天的欢乐中时,冬天已经来临——待黄叶落尽……像一幅古画。

  能理解一下吗?

  叶子落了,老树变得光秃秃了,应该说这样一点也不美,不过赤裸裸的枝干上停着一两只鹰,一动也不动,背后衬着蓝天,真的像一幅古画。

  师:说的真好,这是一种古朴的美,苍劲的美,在这种美中,孕育着春天,孕育着勃勃生机。再读这段话。

  师:初夏秋冬,银杏树给了孩子们那么多的欢乐,成了孩子们童年中最好的朋友。

  师引读全文。

  四、美文欣赏。

  多么奇特的一幅古画呀!那三棵银杏树像一尊雕像隽永久远。那无数小芽就像无数首抒情诗清新勃发。当我们读懂了银杏树的丰硕、繁茂、宁静时,我们已开始喜欢上了这三棵银杏树,其实,事间万物都有其蕴味。当我们用喜爱的目光注视时,它们便会显示自身的美丽。

  让我们来听一听这几段话。

  松柏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根石缝间钻出来。即使是面对无情的岩石,它们也要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它栖身的岩石。

  教后感:

  这堂课,我是和年级组几个老师共同备课的。本节课,我根据教学要求:了解银杏树的外形以及人们在树下活动的情况,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景物,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养成好习惯。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课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预习作业,我让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进行阅读。我还带领学生来到我校的银杏树下观察,并捡来树叶制作成标本,并希望学生能在树下玩耍。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与课本产生共鸣。上课时,我首先从整体进入,让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几个方面写银杏树的。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之后,紧接着,我并让学生按“读课文,划句子,点词语。”的方法说说银杏树的“干、芽、叶、花、果。”的特点。在小组交流时,希望学生能结合收集的资料补充说明各个部分的特点。在学生介绍“果”时,我把炒好的银杏果让学生品尝,大家都抢着吃。通过学生的品尝,学生观察后,很快得出结论“果是壳白、仁绿、味香”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也有调皮的学生说银杏果是臭的,虽然当时我很生气,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并巧妙地说,每个人品味的滋味不一样,当你喜欢它时,你就会觉得很香。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比喻生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能比较注重学生的朗读。教室里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把体会叶圣陶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教完。可能在小组交流时,介绍课外资料时耽误了时间。这堂课,我要注意的是,预习要放在课前,不要放在课后。把时间节约下来,用于后面的教学。课前学生预习还不太扎实。

《银杏》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抓住哪几个季节写银杏树的样子,以及

  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来介绍它的特点。

  3、进行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联系的训练,弄清三棵银杏树各长在哪里。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读懂第一自然段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品词品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比拟句的好处。

  四、教具准备:录像带、录像机、投影机、小黑板、银杏叶、简笔画

  五、教学课时:(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实物:银杏树叶)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释题。

  3、简介银杏树和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课文时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是抓住哪几个季节介绍银杏树的样子?

  2、课文是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特点的?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四、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情况。

  1、检查字词。

  2、交流讨论思考题。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看录像,初步感知银杏树生长的环境。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下面问题。

  选词填空: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

  第一句讲屋后空地的()和周围的()。

  (1)大小(2)环境(3)样子

  第二句讲空地上有()。

  (1)两棵银杏树(2)三棵银杏树

  第三、四句讲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的()和它们大致的()。

  (1)环境(2)位置(3)样子

  3、交流汇报:

  4、弄清第一自然段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A、同桌讨论。根据以上选择填空,试用“先讲…接着讲…最后讲”的句式说出句子是怎样连起来的。

  B、指名学生汇报。

  C、根据以上句式来拼图。弄清三棵银杏树各长在哪里。

  5、总结第一段的段意:(出示投影:选择正确的答案)

  第一段讲:(1)讲银杏树的生长环境。

  (2)讲银杏树大致的样子。

  (3)讲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和大致的样子。

  6、品词品句,朗读训练。领会文中的情感。

  A、请在第一自然段里找出与下面这一句话意

  思相同的一句话,而后再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

  两棵在中央,它们高矮差不多,距离较近,叶连着叶,枝连着枝。

  B、朗读训练。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银杏树的生长情况怎样?

  2、老师画简笔画:引导学生根据图的问题理解第二自然段。(在理解的过程中采用比较句子的形式,来强化训练)下面两句话,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A、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B、经过30年的岁月,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3、总结:第二段讲:银杏树很古老生长缓慢。

  七、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理解3-7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按照表格要求,

  在书中划出有关句子,摘词填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3-7自然段的情况,交流汇报银杏树在各季的样子及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欢乐,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

  A、整体检查。

  1、出示思考题:(幻灯出示)

  第3-7自然段是按照、、、季节变化来写银杏树的样子,抓住银杏树的、、、、、来写其特点,以及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

  2、指名学生汇报。

  3、指名学生读出3-7自然段中写“银杏树枝、干、叶、花、果、特点的句子及在冬、春、夏、秋季银杏树样子的句子。”

  B、具体汇报交流银杏树在各季时的样子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

  课前预习3-7自然段,根据表格的要求,用笔在书上划出有关句子摘词填空。

  4、以表格的内容为“主线”配以有感情地朗读及录像画面定格、引导学生理解课文3-7自然段,弄清银杏树在各季的样子及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欢乐,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及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作业:课后思考.练习1、2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新授

  1、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及领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用投影呈示本课的所有比拟句,引导学生整体上来体会其好处。

  3、指导学生用“偶尔”、“虽然…却”造句。

  用“把句子补充完整”及“句子搭配”等多种形式练习进行训练,然后再过渡到独立造句。

  4、指导学生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充分利用录像,引导学生根据形象的画面进行背诵。)

  5、指导学生小练笔。(以“木棉树”为例)

  6、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三、布置作业。课后思考练习3、5题。

《银杏》教案3

  一、主题活动由来

  在开展本次主题活动前,正值秋高气爽,金色满园之时。我们发现幼儿对相处三年的银杏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是,关于银杏树的主题活动值不值得开展呢?于是,我们问了幼儿两个问题:1、我们幼儿园有哪些树?2、关于银杏树,你了解它的哪些知识?从幼儿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幼儿知道幼儿园有杨树、玉兰树、松树和银杏树,他们已经注意到了银杏树。但是关于银杏树的知识,他们却只停留在看到的现象:美丽的银杏叶,茁壮的树干和踩破就会散发出异味的银杏果。虽然幼儿喜欢银杏树,对银杏树感兴趣,但他们对于银杏树更深层次的了解很有限。于是,我们决定在幼儿最后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中,让他们充分的探讨与研究我们的国树。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4、会围绕一个话题讨论。

  5、会复述、仿编、创编文学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

  6、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7、会初步的统计和测量。

  三、主题活动网络的建构

  主题名称叫《银杏树之恋》,让人很容易地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但是,树的品种不一样,“恋”的含义也不一样。这里主要是指即将从幼儿园毕业的幼儿,对幼儿园朝夕相处的银杏树的依恋之情。

  我们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策划本次主题活动。

  1、横向网络图的策划。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预设了:“探秘银杏树”、“银杏叶的遐想”和“银杏果是个宝”三个单元。里面的活动都是预设的。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又增添了几个活动。在幼儿的新的观察发现下,我们生成了“一半树叶一半光秃” 和“最后落叶的树”。在开展“20年的约定”前,我们感觉直接跟幼儿谈“20年的约定”,显得很突兀,幼儿一时不能很好地理解。于是就开展了“爱心树”这个活动,为“20年的约定”做情感铺垫。

  2、纵向层层深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象阶段;第二阶段:深入探究阶段;第三阶段:情感升华阶段。从表象阶段,让幼儿获得充分的感性认知,为深入了解探究做支持。最后,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再次情感升华。五大领域融合,体现主题教育的价值。

  四、主题教育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的过程,用图片或文字表现。

  2、图书区:投放有关银杏树的图书和图片;《银杏叶的遐想》,看作品编故事。

  3、美工区:银杏树叶拓印,银杏树叶拼贴,银杏果创意手工

  4、音乐区:用舞蹈表现银杏树和银杏叶。

  5、科学区:科学记录本《我的银杏树笔记》;我的测量方法展示等。

  6、家园共育

  家长帮助幼儿使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如上网,看书等;给幼儿做白果美食。请家长进班讲讲“我上洁华幼儿园时和银杏树的趣事”。

  五、主题教育活动过程

  陈鹤琴先生认为,课程是幼儿当时当地的活动。可以这么说,凡是对幼儿有益的,并且使幼儿感兴趣的,能够引发幼儿“当时当地活动”的都可作为课程内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都是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生动的内容,探索、表达与表现的好材料。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安排活动环境时,都应该从生动、丰富的生活中去获取对幼儿发展有重大价值的东西。而所选择的内容,应有幼儿充分自主探索发掘的空间。

  在陈鹤琴思想和幼儿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我们开展了各种关于银杏树的活动。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主题活动中的一些教育活动:

  第一阶段(表象阶段):从银杏树的表象出发,先找找幼儿园最粗的银杏树、给银杏去皮和了解关于银杏的价值。在调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对银杏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一)找找最粗的银杏树

  目标:

1、能尺子进行精确测量。

  2、愿意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

  幼儿园的银杏树有很多棵,但到底哪一棵树是最粗的,哪一棵是最细的呢?幼儿说用尺子量一下就知道了。而且知道要用软尺。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测量活动。但这次测量和一起的测量不一样:因为树不仅是圆形的,而且没有起点和结束点;树很粗,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

  一、测量前的准备活动。

  1、分组。每组为3人,两人测量,一人负责记录。

  2、给树取名。为了方便记录,我们就给树取号。如:1号树、2号树。

  3、测量位置做记号。一棵树的上下不是一样粗的。如果每组测量的位置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不同。于是,幼儿想的办法是:在每棵树上画一圈线,每组都沿着这条线测量。

  4、记录表。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画记录表格。

  二、测量

  1、第一次测量。

  树的一圈超过了1米,一把尺子不够用,让测量有了困难,没法进行下去,只能找老师帮忙。有的小朋友能在尺子的末端的位置,在树上做个记号,把尺子放到记号处接着测量。但超过了1米,记录人员就得把两次测量的结果加到一起。让记录人员也很具有挑战性。

  测量完成后,集体展示测量结果记录表时发现,每组测量的结果不尽相同。通过回看测量照片,我们发现了原因:有的小朋友由于看不到树的另一边,手够不着,尺子掉到线下面。有时候在线的上面,所以就造成结果的不一致。

  2、第二次测量。

  找到了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人手不够,造成皮尺不能沿着线测量,于是,我们第二次测量就把两组合成一组,每组6人,5人测量,一人负责记录。

  第二次测量,人多手多,能让皮尺服服帖帖地沿着测量线测量,得出的结果很一致。说明第二次测量成功了。

  三、数据统计。

  表格记录形式,很久才能给众多的数据从多到少排队。为了能更直观地表现测量结果,我第一次给幼儿引入了数轴的概念。幼儿很快发现:数轴就是把每棵树以一条线段表示,很直观。幼儿能很快给树从大到小排队了。

  (二)银杏价值大

  目标:

1、了解银杏的各种价值。

  2、学会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

  一、引入。

  幼儿知道银杏树是我们国家的国树。银杏树一开始只有中国有,别的国家都是从中国引进的。而且,银杏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还有很多价值。

  二、收集资料

  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资料,幼儿了解了银杏树和银杏果的价值:银杏果不会尿床、小朋友哮喘可以吃银杏果、银杏果可以美容。同时了解到:银杏果不能吃多了,一天只能吃5颗。银杏叶可以做药,治高血压,防止动脉硬化;银杏树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反思:银杏树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树种。幼儿在与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了怎么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上网,看书,问问有经验的人等。为他们自己独立以后搜集资料打下基础。了解了银杏的各种价值后,幼儿知道要保护银杏树。

  (三)给银杏去皮

  目标:

1、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2、自主解决问题。

  一、收集银杏果。

  在收集银杏果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地上的银杏果很少,而大量的银杏果在树上不下来。于是,小朋友们给老师出谋划策。有的说:“爬梯子上去摘。”有的说:“拿长棍子敲树枝。”我们的方法很实用,正好施老师个子高,在这两种方法的帮助下,很快就让银杏果落地上了。

  幼儿在捡银杏果的过程中,因为银杏果表皮对人的皮肤有腐蚀作用,不能直接捡。幼儿共同探讨出好多捡银杏果的方法。有的说用银杏叶夹住银杏果,再放到篮子中就不伤手了;有的说用报纸包住;有的说用扫把扫;还有的说拿着银杏果的把就没事了。大家一起动手,一会儿就捡了两大袋子。

  二、给银杏果去皮。

  当我们把银杏果捡回来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给银杏果去皮?幼儿和老师都想得很简单:直接用手剥掉。我戴上胶皮手套,就开始剥刚捡回来的银杏果,可是效果很不好:果皮和里面连得很紧,不好完整脱落,而且速度很慢,效率低。幼儿就开始想办法:用脚踩掉外面那层皮;用开水烫;用水泡一天一夜等等。最后实验发现:开水泡的最实用。

  湿湿的银杏果有一股不好闻的味道,为了让银杏果干得快点,我们又开动了小脑筋:拿到太阳下面晒,但是一位奶奶说银杏果不能晒,晒了后它的大部分营养都没了。于是又想到把银杏果放暖气片下面烤。这真是一个好办法:第一天晒了一下午也不见干的银杏果,在暖气片下面呆了一晚上后,全都干了。

  等银杏果晾干后,我们把银杏果的壳去掉。但是,银杏果不像开心果,有一个开口。想要把银杏果的壳去掉还有一定的困难。幼儿又开始了想办法:有的小朋友把银杏果放在地上,用积木把他们敲开;有的小朋友把银杏果放在门缝,门一开一关,银杏果就被夹开了;有的小朋友用牙咬,但是这样的方法不安全,没有被采纳;有的小朋友用小凳子的腿压,银杏果就被压开了…

  当银杏果的壳被去掉后,发现银杏果还穿着一层薄薄的膜,就像花生有一层红衣服。但银杏果的这层薄衣服很特别:一半是土黄色,一半是银白色。当去掉这一层薄衣服后,才露出了银杏果的果仁。

  原来,银杏果穿了3层衣服。幼儿说:这是为了保护它自己,夏天,天气很热,有了外面的衣服,银杏果就不会被晒干,秋天,银杏果从树上掉下来,有了这些衣服的保护,它们掉在地上的时候就不会摔坏。

  三、分享银杏果

  我带着幼儿来到门卫值班室。用报纸包住银杏果,放进微波炉转5分钟就开口,熟了。我们一起分享了银杏果,感受了它的味道和韧性。

  反思: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会通过多种方式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老师,但很多时候,幼儿能给老师们出谋划策,一起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这次活动不是一节集体活动就完成的,而是经过了整整一个星期,从采摘到去掉最后一层薄衣。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见证了一粒完整的银杏果所拥有的3层外壳。知道我们所吃的银杏果是怎么来的。

  在问到银杏果的作用时,幼儿能调动已有经验,想起以前活动中我们所讲到的银杏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并且谨记银杏果吃多了会中毒。豆豆说她妹妹尿床,想带银杏果回去给妹妹吃,治她尿床的毛病。说明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就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第二阶段(深入探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中幼儿的观察,幼儿对银杏有了较全面的视觉感知。随着观察现象的增多,幼儿有更多想了解的知识:为什么树叶会变黄?为什么有的树先落叶,有的树后落叶?为什么有的树一半有树叶,一半没有?通过实验、查阅资料和观察等方法,让幼儿逐渐掌握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

  (一)树叶为什么会变黄(实验)

  目标:

1、观察叶子的特征,初步了解有的树叶到秋天变黄了这一自然想象。

  2、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幼儿看到片片落叶,相互讨论着,树叶为什么会变成黄色呢?幼儿通过查找资料知道:春天和夏天,树叶里叶绿素最多,叶绿素多了,自然叶子就显得碧绿的。但是叶绿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也很容易破坏。夏季的叶子能长期保持绿色,是因为有不断的新叶绿色来代替褪色的老叶绿素。到了秋天,叶子经不住低温的影响,产生新叶绿色的能力逐渐消失,于是绿色就褪掉了。银杏叶的.叶绿素遭到了破坏,树叶中另一种色素—叶黄素开始显现出来,它就能使银杏叶变成金黄了。和家长一起找的资料让幼儿记住了两个词:叶绿素和叶黄素。但具体怎么回事,还是不理解。

  于是,施老师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幼儿通过亲身实验和亲眼看,真实地看到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我们准备了:黄色银杏树叶、绿色杨树叶和绿色银杏树叶,开水,酒精。

  第一步:把树叶撕碎。是为了让叶绿素和叶黄素更容易出来。当幼儿撕开树叶时,绿叶冒出了绿色的水。原来这就是叶绿素。

  但是黄树叶却没看到出水,因为有的干了。施老师说:“没关系,一会我们的实验就能让叶黄素出来。”

  第二步:分别给绿叶和黄叶的杯子中倒上开水和酒精。

  因为叶绿素不溶于水,即使是开水也不会让叶绿素出来。但在煮汤的时候,温度特别高,破坏了细胞膜,绿叶菜的色素才进入水中。

  实验发现:1、倒上开水的黄色银杏树叶的水马上就变黄了,这就是叶黄素。

  2、倒上酒精的绿色银杏叶和绿色杨树叶的酒精变成绿色了,这是叶绿素。

  第三步:把黄色的溶液和绿色的溶液倒在一起。

  我们发现:当把黄色溶液和绿色溶液倒在一起时,它们都变成黄色了。

  幼儿用眼睛看到:叶黄素比叶绿素更厉害,它把叶绿素都变成黄色的了。

  反思:在我们身边,类似这样的科学现象很多,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发现。因此,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不断探索,努力去解开一个又一个科学之谜,为人类作出贡献。

  通过简单的实验,幼儿从视觉角度明白了复杂的道理。大班幼儿的归纳总结能力很强:能从实验结果,用简短的语言总结树叶变黄的原因。

  (二)一半树叶,一半光秃

  一夜大风过后,教师门口的一棵银杏树,以树干为分界,半边有树叶,而另一半却一片树叶也没有。我们都觉得很奇怪。

  幼儿对大树一半有树叶,一半没树叶的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是大树挑食;有的说是水分不够;有的说是偏瘫;有的说阳光没晒到,但是通过地上的影子发现,掉光树叶那边也晒到太阳了…他们的意见总是不统一,于是他们来问老师。

  我先让幼儿观察这棵树和其他的树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发现都是银杏树,不一样的是:别的树要不就是全树都有树叶,要不就是全都没有树叶。它左边的树一片树叶都没有,只剩银杏果。但它右边的树全树都有树叶,就是比以前少了很多。最后总结出,这是树的位置不一样。于是,我们就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找找原因吧。幼儿从左边的第一棵树走到了最右边的树,又从右边走回来。几分钟后,布布兴奋地跑过来说道:“右边的大树是在房子的前面,左边的不是在房子前面。”但他们不知道这和树叶落不落下来有什么关系呢。

  我带着幼儿回到教室里,做了一个小实验:用纸折两把小扇子,用建筑区的积木挡着一把小扇子,另一把小扇子则没有被积木挡着。从积木后面用力吹风。没有被积木挡着的小扇子被风吹到了,但积木挡着的小扇子纹丝不动。

  做完实验,幼儿总结出:因为风吹不着被积木挡着的扇子,所以它不会倒。并能把这个结果迁移到一半树叶树的原因:被房子挡着的树没被风吹着,所以树叶掉得不多,没被房子挡着的树,整棵树都被大风吹了,所以就掉光了。而那颗树是在房子的边上,一半被挡着了,一半没被挡着,所以就掉了一半树叶。

  反思与启示

  1、幼儿认识事物有自己的经验理论,往往会将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认识新事物中来。幼儿能发现问题,就表示对他们大树落叶有了一定的概念。“别的树要不就是全树都有树叶,要不就是全都没有树叶。”

  幼儿会用自己的经验阐述自己的想法,把生活中的“挑食”“偏瘫”等经验迁移到讨论中,觉得大树和人也许会一样:挑食造成营养不良。

  2、交流和讨论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儿的对话过程本身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让不同经验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有相互交流碰撞的机会。有的幼儿说是因为挑食、偏瘫等,其他幼儿会反对;但是对于不知道什么是偏瘫的幼儿,他又知道了一种他前所未知的现象。

  3、幼儿新经验的获得:阻碍物与气流的关系。在老师的提示下,能把树落叶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通过亲自操作小实验,从视觉角度直观地感受到了阻碍物与气流的关系:有不透气的东西挡着,气流就不能过去或者只能绕着走。

  4、幼儿认知新事物要从年龄特点出发。大班幼儿认知和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展开讨论;能把实验的结果与大树掉一半树叶的原因联系起来。如果是中小班幼儿,即使看到了这种现象,也许会不足为奇。要让他们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就会有一定的困难。

  5、幼儿发展中,教师的支持引导。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保护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提供适时适量的支持,提出适当的问题,能促进幼儿掌握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本案例中,我第一个问题是“这棵树和其他的树有什么是一样的?”让幼儿找出相同,如果一棵常青树和一棵落叶树比较就没有很大的意义。第二个问题“这棵树和其他的树有什么不一样?”进一步深入比较,找出事物间的不同。在幼儿的认识遇到瓶颈时,我问:“看看它两边的树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在思考时目标更集中。幼儿通过实践性观察发现:右边的大树有房子挡着,左边的没有挡着。让幼儿把树和周围的树、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从事物的联系中找原因。最后用实验法,让幼儿得出了答案。

  (三)最后落叶的银杏树

  一、发现异常

  幼儿园有很多银杏树,但是,在观察中,幼儿发现,幼儿园有一棵很特别的银杏树。当别的银杏树都变成黄色的时候,这棵银杏树还是翠绿翠绿的。当别银杏树叶子都掉光了的时候,这棵银杏树的树叶却还稳稳当当地在树上晒太阳,而且都是绿色的。

  11月15日,别的银杏树都掉光了树叶,而这棵不老的银杏树上的树叶还大部分是绿色的。

  11月23日,今年幼儿园最后的的银杏树叶从不老银杏树落下,大多数都是绿色的。我们在树下玩得可高兴了。

  二、寻找原因。

  对于这棵不老的银杏树,我们又很多猜想。它的品种估计就是一种不老的品种。它的叶绿素很多。它吸收的水分多。它的命力更强。等等。

  但是,每位幼儿的答案都只是“猜想”,不是很肯定。于是,幼儿又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

  幼儿查询的资料中:爸爸妈妈怕幼儿理解不了深刻的道理,很多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银杏树比喻成人。人有的身体好,有的不好等。

  班上高新童奶奶老家是江苏的,他们家乡种了很多银杏树。她告诉我们:“银杏叶片的蒸腾作用极强,很容易蒸发水分。夏季很漫长,银杏树陡然进入持续3-4个月之久的伏、秋旱季节,银杏叶吸收的水分根本不够蒸发,所以易使叶片失水变黄。我们那里解决银杏树叶变黄的办法就是遮阴。用遮阴网罩在银杏树周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杏树叶变黄。”

  虽然这棵树没有遮阴网,但是幼儿发现:它的后面有房子挡着,右边有比它高的杨树挡着,这边有滑梯挡着。就像一个遮阴网了,把这棵银杏树都围起来了。

  三、反思

  1、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从已有经验出发,发现在其他银杏树叶都变黄的时候,这棵银杏树的树叶还是绿色的;当别的银杏树叶掉光了的时候,这棵银杏树的树叶还在树上。

  2、让幼儿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在高新童奶奶说了老家的银杏树用遮阴网来防止银杏叶变黄时,幼儿能把这棵银杏树周围的房子和大树与遮阴网联系起来。周围的房子和大树的作用就像遮阴网一样。

  3、幼儿能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在《一半树叶,一半光秃》的活动中,幼儿知道了气流与空间的关系。如果被不透风的物体挡住,风就不能吹过去,银杏树叶就不会被风吹掉。他们把这个知识用到了寻找这颗最后变老的银杏树中:因为这棵树周围有房子、树和滑梯挡着,受风的影响很小,所以最后掉光。

  4、幼儿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获得信息。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和看书查阅相关资料;向身边有经验的人沟通交流,获得知识。但获得的是二手信息,接下来他们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用掌握的信息分析现实问题。

  第三阶段(情感升华阶段):开展丰富的艺术分享活动、绘本阅读和情感活动,帮助幼儿寄情于银杏树。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再过一个学期,他们也许就要彼此分离,去往不一样的小学学习。以后,他们会想起幼儿园的生活和经历。我们以幼儿园独特的银杏树为线索,开展情感教育和创造活动。

  (一)银杏叶的遐想(艺术)

  目标:

1、尝试用银杏叶拼贴不同的造型。

  2、发展想象力及创造力。

  3、能进行简单的故事创编。

  在中班时的一次亲子活动,我们开展的是《树叶拼贴》。和家长一起用树叶拼贴出各种作品,幼儿对树叶拼贴有一定的基础。这次,我们给幼儿更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在拼贴的基础上能进行故事创编,而且不只是自己的作品,还要把别的小朋友的作品一起编进故事中。

  在故事创编前,幼儿看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根绳子的故事,那根绳子代表妈妈、哥哥和我一家人,当绳子是围成一个长方形时,我们在一起看电视;绳子段成一小节一小节时,表示我们各走各的,不愿聚到一起;当绳子连在一起时,表示我们紧紧围绕在一起了等等。

  这个故事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有了很大的感触,在很大程度上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一根绳子,能编出一家人的故事,那拼贴画的内容比一根绳子丰富多了。

  第一次创编

  有的小朋友贴的是小花,有的是蝴蝶,有的是小动物,还有的是小朋友等等。我们把幼儿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并在上面标上号,这样在创编的时候,就能让别人知道我正在说的是哪一幅作品。

  这一次,我们让幼儿按照1、2、3、…9的顺序创编。以桌为单位,小组创编,最后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讲。第一桌创编的故事是《外星人来了》:天气晴朗,小朋友们在公园里放风筝。飞舞的小蝴蝶、开屏的孔雀、忙碌的七星瓢虫、背着果子刺猬、蹦蹦跳跳的小鹿和小兔都来了。这时,来了一个外星人,降落在公园里。小朋友们看着外星人很好奇,想去摸摸外星人,可是外星人一下子就飞到天上去了。小朋友们只有放风筝,希望风筝到天上去能找到外星人。

  别的桌有的创编的是《动物大聚会》《开心的星期天》等。

  第二次创编

  这一次我们是按照147、258、369的顺序创编故事。这和第一次很不一样了,每张图片间的关系要重新整理。但最后每组都有了自己的故事,而且很精彩,让别的小朋友听了后,情不自禁地给讲的小朋友鼓掌。

  第三次创编

  这一次不按固定的顺序创编,而是按什么顺序都行,但是有一个要求:9张图片都要用上。在这一次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会把某张图片漏了没讲到。但是,后来幼儿想了一个好办法:讲完一张就把那一张的号记下,这样就知道哪张讲了,哪张没讲。

  最后,我们把幼儿所创编的故事打印出来,做成小书放在图书区。读着自己创编的故事,幼儿心里可高兴了,这可是他们第一次“出版”的书。

  反思:1、幼儿思维很跳跃,没有被以前的思维模式过禁锢。能把各种树叶粘贴的事务联系起来,并且使故事有起伏,有情节。

  2、创编过程中,幼儿互相影响和进步的。一开始的时候,也许谁都不敢说。但当一位小朋友说出一个情景后,启发了另一位小朋友的思维,他也能接着往下讲或替我补充得更详细。在他讲完之后,我又有了更好的想法。就这样一步一步使我们的故事越来越有内容。

  3、在创编时,同一张图片,每组想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第8张图片,第一组编的是外星人,而二组想的是飞机,三组编的是大苍蝇。让我们的想象力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4、同样的素材,只是顺序不一样,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让幼儿的创造性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二)苹果树(绘本)

  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对男孩的无私奉献。

  2、懂得珍惜他人给予自己的爱,萌发感恩的情怀。

  当完整地听完一遍故事后,幼儿对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由于情节很多,内容很丰富,幼儿对细节的记忆不是很深刻。

  幼儿通过每次男孩回来大树的变化,深刻体会到了大树对男孩爱的付出。有的幼儿说“心一直在痛”,说明这个孩子对绘本的理解比别的幼儿更深刻。接下来,我们就帮助幼儿将感悟、收获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幼儿能想到身边像大树一样爱我们的人:妈妈,姥姥,爷爷等。

  并为爱我们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姥姥捶背;上超市,我给妈妈拎东西。帮付姨(保姆)擦桌子。

  分析:幼儿将自己的感悟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是本次活动的又一个目标。让幼儿感受到爱的珍贵。幼儿的回答生动而充满感情,证明他们理解了故事,建立了正确的行为认知,对以后的生活有着引领作用。

  (三)二十年的约定(情感)

  目标:1、珍惜和好朋友的情感。

  2、能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述长大后的理想。

  本活动前,我们已经了解到,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还有一个名字叫“公孙树”,就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才能吃上果实。银杏树是树中的老寿星。

  周建和和刘墨涵的妈妈,沈雪桦和岳泽皓的爸爸都曾在这上过幼儿园。有时候,大家一起送幼儿上幼儿园碰见了,都说说当年上幼儿园的事情。

  他们告诉我们,当时,幼儿园没有现在这么多房子,只是低矮的平房,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玩具。包围银杏树的是杂草。银杏树还没有现在这么大,这么高,也还没有结银杏果。但是,他们对银杏树的印象很深,因为当时在树下有很多难以抹去的美好回忆。特别是沈雪桦的奶奶告诉我们:“当年雪桦爸爸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是狄老师在的时候。有一天,老师找不着他了。全园的老师都满幼儿园找他,最后,发现他在银杏树下看蚂蚁搬家呢!所以,我们对银杏树印象特别深。”

  我们听着“古老”的回忆,都向往着自己从上幼儿园的小孩长大成爸爸妈妈那么大的“大人”。

  但是当我说:你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还能每天都在一起吗?他们说:不会了,我们有可能不会在一个班,甚至不在同一个学校。那可怎么办呢?我们都见不到我们的好朋友了。

  我说:“那我们就约定一个时间,等我们长大了再聚会。二十年后,我们再回到幼儿园来相聚。今天是20xx年11月13日,那二十年后是什么时候?”

  张逸程是个思维能力很强的小朋友,立刻回答:“是20xx年11月13日。”

  豆豆说:“可是幼儿园这么大,我们在哪相聚呢?”

  沈雪桦说:“银杏树活的最长了,我们就在银杏树下吧。”

  我们都赞同他的建议。

  大家都说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并且嘱咐对方一定要记住。豆豆对布布说:“二十年后你一定要来啊,到时候我变魔法给你看。”布布说:“好,我一定会来的。”杜泊含对晏宁说:“二十年后,我就在上次我们俩量出的最粗的那颗树下等你啊。”墨墨对一一说:“一一,你要记住哪颗是最后变黄的树,就是挨着滑梯的那颗。到时候我就在那里等你。”

  王岳洲对老师说:“卓老师,你到时候要到幼儿园门口去接我,我没有卡。”老师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在大门口等你们的。”

  我们把今年落下的银杏树叶夹在书中,每位小朋友拿一片回家珍藏起来。他们请妈妈把银杏树叶塑封了,放在相册中。20年后,我们会拿着这片树叶来相会。

  反思:“最想见的人”其实就是现在自己最好的朋友。幼儿的谈话很感动,从他们稚嫩的语言中,就能读出他们对友情的珍惜与呵护。也许,20年后,我们中的很多人不会来相聚,但是,我们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棵种子: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朋友和一切。也许,很多年后,当我们长大成人了,会回想起幼儿园的情景。那是我们人生中一段挥之不去,美好的经历。

  六、主题活动反思

  给幼儿的幼儿园生活留下一点美。这是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也许,以后他们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幼儿园金色满园,但是,我希望通过这一次主题活动,能唤起他们对幼儿园美好景色的回忆。

  虽然这是个以科学活动为主体的案例,但是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尽量把各大领域融合进来,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发展。如: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一半树叶一半光秃、不老银杏树等),艺术(美工区粘贴画、音乐区歌舞表演),语言(创编故事),情感(绘本《爱心树》,20年的约定),社会(品尝我家的银杏果美食)。有的活动没有在案例中赘述,如:银杏树四季的变化,银杏做成的保健物品,欣赏郭沫若的散文《银杏》等。

  很多目标都不只是在一节集体教育活动中完成的。如:给银杏去皮,我们进行了一星期才完成。没有让幼儿感觉:我在这一次集体活动中专门学这个,下课了就不用再关注集体活动中所涉及的事务。而是让幼儿在活动后的各个生活环节中自主关注,学习。很多活动我们是在户外进行的,因为银杏树在户外,只有到那个环境中,幼儿才能真正地感受环境给予的支持。

  教师在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与支持主要体现为丰富幼儿的感官经验,为探究做前期准备;活动中,当幼儿遇到探究瓶颈时,给予必要支持;激发幼儿间的合作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并不只是三两个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在测量银杏树的过程中,幼儿间的分工合作。更多的是幼儿在讨论中,思维的碰撞,学习到自己本身经验中缺乏的经验。

《银杏》教案4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能够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2、认识8个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学习作者按照四季的顺序描写银杏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读通顺

  2、自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总写句。

  3、再读课文,说说银杏树一年四季的特点。

  三、理解课文

  1、理解内容

  银杏树一年四季的特点是什么?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2、理解写法

  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是什么?

  明确:总分的.结构形式。

  写作的顺序

  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

  段落:抓住事物的重点或特点。

  词句:有许多好词佳句

  四、积累内化

  1、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认识了哪些词语

  2、把自己积累写来的东西写在摘抄本上。

《银杏》教案5

  教学要求:

  1、抓住语言文字,使学生认识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进行读懂每句话和注意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偶尔、虽然。。。却"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欣赏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

  3、读懂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简介作者和有关银杏树的知识。

  二、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三、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全文所讲内容。

  四、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读书,知道这段四句话所讲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比较“似乎”一词的用法,知道银杏树有生长慢的特点。

  六、作业。

  1、抄写本课新学词语。

  2、阅读思考课后1、(2)(3)(4)题。

  第二课时(详)

  教学目标:

  1、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2、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3、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这三棵银杏树分别生长在哪里?学生说,老师画简笔画(或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齐读一次。

  三、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三棵银杏树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指出读书要字字入目,做到过目不忘。)

  2、学生自由读。

  3、读后指出随着季节变化,即是找出冬、春、夏、秋银杏树各是怎样的?要求再看书,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4、指名说,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录像(或采用多媒体),直观感受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5、让学生补充,老师点拔。

  6、同桌互说一次后指名说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相机板书有关样子的词语。)

  四、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1、(出示幻灯图)让学生分清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各部分。

  2、让学生再把3-7自然段仔细看一遍。用??符号标出最能体现干、枝、叶、花、果特点的词语。

  3、指名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4、听后补充,教师点拔。

  (相机板书体现银杏树各部分特点的词语。)

  。2。

  5、指名说后学生互相说,看板书说。

  五、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读后理解“小粒”究竟是什么?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找出有关描写小粒的比喻句,齐读一次,体会这个句子写得形象。

  2、男同学读第4自然段。

  (1)、读后出示文中第2句,相机理解“新衣裳”。

  (2)、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这句话。

  (3)、引读后面三个句子。

  (4)、齐读一次。读时注意两点:

  a、前面的句子读出孩子们玩得尽兴、高兴。

  b、后面的句子读出摇船的很悠闲。

  (5)、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银杏树带给人们的欢乐。

  3、小组读第5自然段。

  (1)、读后问:从“可爱”这个词可看出什么?知道花给我们带来快乐。

  (2)、出示父亲说的话。理解“不开花哪儿来的果”的意思。

  (3)、老师两次读父亲说的这句话,让学生辨别正误。

  (4)、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气读一次。

  (5)、学生质疑。如: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银杏树是有花的?了解父亲说话的目的。

  (6)、小结。只有经过自己仔细观察的事物,印象才会深刻。

  过渡:父亲说。银杏树有花才有果,说起银杏果,作者就想起什么?

  4、指名读第6自然段。

  (1)、学生质疑,如:说起银杏果,作者为什么就不由得想起“烫手罗,热白果”的叫卖声来?

  (2)、引导理解,体会家乡的银杏果也给人带来欢乐。

  (板书:带来欢乐)

  过渡: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在平常人看来是冷清、悲凉的。可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5、听录音读(或采用多媒体直观感受)最后一段。

  (1)、读后让学生找出哪几句话分别是描写秋、冬景象的句子。

  (2)、出示描写秋天景象的句子。相机理解“黄蝴蝶”后,体会黄叶带给孩子们的欢乐。

  (3)、指导朗读,读出秋天银杏树带给人们的欢乐。

  (4)、出示描写冬天的句子。理解“赤裸裸”后,指导朗读,读出冬天的迷人。

  (5)、整体欣赏最后一段。(教师范读、跟录音读、表演读等)

  (6)、朗读小比赛,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六、总结全文。

  《三棵银杏树》这篇课文写得很美。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了银杏树冬、春、夏、秋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给人带来了快乐;又描画了一幅幅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以美感;同时出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板书: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七、作业。

  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把它的外形特点记在本子上。

  第三课时(略)

  教学目标:指导感情朗读、造句和小练笔。

  教学过程: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指导用“偶尔、虽然...却”造句。

  3、同学间交流自己喜欢的植物名称、特点。

  4、复习本文写法,进行小练笔。

  附板书设计:

  10。三棵银杏树

  叶圣陶

  冬春夏秋(样子)

  银(赤裸裸)(新衣裳)(绿阴)(黄蝴蝶)带

  来

  杏干枝叶花果(特点)欢

  (直)(直的多)(折扇形)(小、(白、碧玉般乐

  树白里带黄)的仁儿、清香味)

  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银杏》教案6

  文本解读:

  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儿童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家屋后空地上的三棵银杏树的年龄,然后按照四季的顺序描写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同时描写了银杏树在不同的季节带给我的快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银杏树的喜爱,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手法,如在第一自然有“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这个比喻看出作者多么喜欢这些银杏树啊,仿佛他们彼此爱恋一般。“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作者观察的很仔细,比喻很贴切,的确如此,冬天了,光秃秃的银杏树枝头上突出一个个像牛奶头一样的东西,如果不注意,是不会看到这些的。所以,由此看出叶圣陶是多么细心,同时反映了他对银杏树的关心和喜爱。第三自然段中“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这是一个拟人句,从中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兴奋,一个“又”字看出作者一直在等待银杏叶长出的这一天,等了很久了,原因是银杏叶只要长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第五自然段中有“白果是银杏的种子,炒熟了,剥掉壳,去了衣,就是绿玉一般的一颗仁,虽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味,我们都喜欢吃。”“绿玉”就让人感到白果的可爱,“我们都喜欢吃”足见“我”身边的人对白果的喜爱。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把落叶比作蝴蝶,没有丝毫凋零的悲伤,这就是孩子眼中的生活;这就是孩子独有的快乐。“屈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然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不动一动,衬着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画。”苍鹰立于银杏枝上,背景为天空,在作者眼里,就是一幅古画。这是非常贴切的比喻,同时,我们看出冬天的银杏树在作者的眼里同样是美的。

  纵观全文,我们看出一年四季的银杏树在作者的眼里都是美丽的,作者不仅在每个自然段描写了银杏树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尤其课文的3——7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就是一个季节,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看到了银杏树的干、支、叶、花、果的特点,看到了银杏树带给“我”的快乐,体会到作者的对银杏树的喜爱,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喜爱。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以下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偶然袅袅屈曲歇口气一缕缕剥掉壳赤裸裸新衣裳

  扮演喜剧吸一管烟煮一锅饭黄叶落尽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作者主要想我么介绍了银杏树的位置、年纪、干、支、叶、花、果的特点。

  4、结合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银杏树在作者眼中的可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对家乡的.喜爱。

  5、模仿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的生动的句子,感受作者的细腻情思。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策略:

  1、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展开想象,借助具体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还原文字所描写的生活画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银杏树图片叶圣陶介绍

  教学流程:

  一拍手诵读童谣——银杏树,导入新课。

  门前一株银杏树,数人拉手抱不住。

  长的叶子像把扇,椭圆果子成嘟噜。

  银杏树是风景树,大家一定要爱护。

  二(音乐课件)交流介绍银杏树,认识叶圣陶。

  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银杏树的知识。

  2教师配乐(放出课件——银杏树)介绍小结。同学们,银杏树是我国珍贵的古树种,也是我国的特产植物。俗称白果树。别名叫公孙树,因为这种树在自然生长状况下,长得慢,形容祖父一辈种银杏,到了孙子辈才结果。银杏除树姿美丽外,它的种子可食用,也是一味药材,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叶子有杀虫作用,可以防治棉蚜虫。树叶夹在书里,可以驱除蛀书的蠹虫。春天,银杏树开花,蜜蜂云集,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3师生一起板书课题——三棵银杏树

  4介绍作者——叶圣陶(课件图片加资料)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学毕业后,当了10年小学教师。以后又在中学、大学任教。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直坚持写作,发表了很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拓者。他创作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是我国童话创作的优秀作品。他有很多的名言,其中老师最喜欢的一则名言是——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过渡:在他老家的屋后,有三棵银杏树,他们树龄久远,主干停滞,叶儿美丽,花朵很小,果实似玉。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认识一下三棵银杏树,感受银杏树带给叶圣陶的快乐。请再来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整天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再来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求:

  1、读准字音,读懂句子。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想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思考完成填空。(课件)

  通过读课文,我觉得这是三棵_______的银杏树。

  4、检查。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多种方式读词语。

  (2)课件,通过读课文,我觉得这是三棵——的银杏树。

  预设:高大年龄很大枝干很直叶子茂盛果子好吃树叶美丽……

  5、再读课文,思考,在作者叶圣陶的眼里,这是三棵_____的银杏树。

  6、交流:预设——非常令人喜爱高大美丽让他快乐像美丽的古画……

  四、结合具体语段,感悟银杏树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怀。

  1、课件:通过读课文,我觉得在作者叶圣陶的眼里,这是三棵______的银杏树。我是从课文的第____自然段中知道的。

  2、要求,说出这是三棵怎样的银杏树,再结合课文说出自己的根据。

  3、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段,自己练习,准备发言。

  4、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感悟银杏树的特点和给作者带来的欢乐。

  5、交流预设:

  (1)这是三棵年代久远或者说年龄很大的银杏树。(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抓住“年纪”一词,体会作者对他们的喜爱。因为年纪一般用来问人有大,在这儿问银杏树多大年纪了,是把银杏树看成了人来着。

  过渡:这么大年纪的三棵银杏树,在作者眼里还有什么特点呢?继续交流。

  (3)很美的银杏树或者带给我们快乐的银杏树。

  师:谈谈你的理由,你从课文的那些句段感受到了银杏树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3——7自然段交流自己的感悟。重点根据学情抓住以下句子进行体会和感悟。

  (1)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

  师:这里用了一个叹号,说明了什么?请读出我们的欢喜;另外,这里的“又”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请读出你的理解。为什么我们看到银杏树长了叶子这么欢喜呢?

  请展开想象——我们在浓密的树荫下怎样做游戏?

  ——我们会唱什么歌谣?

  ——我们会玩哪些游戏?

  ——想一想,我们还会做什么?请写写吧!

  交流后,教师小结。所以啊,故乡的银杏树不管在春天还是在夏天,它是美丽了,因为它带给了我的童年无限的快乐。大家想想,叶圣陶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写到银杏树又穿上了新衣裳,他会是怎样的心情。的确,是开心的,快乐的。银杏树下不仅有孩子,还有大人呢。课件——出示句子:经过的船……袅袅地升起来了。引导:在浓密的树荫下,大人们一边吸烟,一边煮饭,轻烟袅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交流感悟果实的美以及吃白果带给我们的快乐。

  师:继续交流,银杏树的美或者说银杏树带给我们的快乐还从课文的哪些句段看出来。

  创设情景:老师扮演卖白果的,孩子们买白果,吃白果。秋天到了,银杏果成熟了,这时你会听到“烫手罗,卖白果!”“刚刚考好的白果,别有清味,快来买吆!”“谁来买吆!”——相机采访:小娃娃,你在吃什么?——孩子,这个白果好吃吗?——白果听说是你家乡的特产,给我介绍一下好吗?

  (3)引导交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就这样,银杏树奉献了它的果实给了我们,待秋风出来,黄叶飞舞,(课件)音乐《琵琶语》想起,此时的作者还感受的到银杏树美丽吗?——学生交流,教师根据点拨和评价。——启发想象,秋天来了,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引导学生说话。——师:到了冬天,当所有的黄叶落尽时,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齐读——

  “屈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然有……正像一幅古画。”

  教师小结: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配乐朗读,学生发言交流。

  师:根据这美丽的文字和画面,老师情不自禁吟诗一首,请大家一起看——

  《银杏歌》

  秋风瑟瑟叶满天,恰似黄蝶舞翩翩。

  古怪支干停苍鹰,美丽画面衬苍穹。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故乡的银杏树,这生三棵银杏树就长在叶圣陶先生家的后院,——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齐读带过。多少年后,它们一直装在叶先生的心里。在老年,他要求自己去世后把骨灰埋在老家三棵银杏树树下,他说这才叫叶落归根哪。大家说,叶圣陶先生仅仅是为了表达对银杏树的喜爱吗?还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表白自己热爱家乡的一颗心哪!

  音乐《琵琶语》再次响起,师生轻轻吟诵——诗歌(引用)——

  故乡的银杏树

  想到你

  涌动的是乡愁

  勾起的

  是对童年的回忆

  古树下奔走嬉戏

  秋日里摘果品尝

  一幅心中的丹青水墨

  那是我勾勒的故乡

  常常入梦寻访

  梦里落叶穿着金色的衣裳

  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都有淡淡的银杏香

  故乡的银杏啊

  愿你的浓阴

  依旧像昨日

  有你的梦里

  快乐如温暖的阳光

  下课!

《银杏》教案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较细致地观察一片银杏树叶的特征。

  2、能运用简单的图标、符号等记录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3、丰富有关落叶树的经验,产生对身边树木的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幼儿园内银杏树的.变化,且每人拥有一片银杏树叶。

  2、PPT课件,数码相机

  3、“小树叶身份证”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回忆经验

  1、出示(ppt1),提问:这是什么树?现在银杏树怎么了?

  2、师:银杏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步观察,了解基本特征

  1、讨论观察方法。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树叶,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知道银杏树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结观察方法

  3、运用多种感官自由观察银杏树叶。

  4、集体交流。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你的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三、细致观察,了解典型特征

  1、明确观察、记录要求

  教师结合PPT3,讲述观察、记录要求。

  2、幼儿自由观察与记录,并相互讲述。

  3、幼儿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树叶朋友?

  4、小结

  四、游戏:小树叶朋友捉迷藏

  1、第一关:找找我的小树叶

  玩法:请幼儿将树叶放进盘子里,蒙上眼睛,教师将树叶打乱,看谁能先找到自己的树叶朋友。

  2、第二关:找找朋友的树叶朋友

  玩法:幼儿两两合作,两人互换树叶身份证,看谁先把朋友的叶子找出来。

《银杏》教案8

  活动背景

  银杏树是我园的宝树,孩子们在院子里活动时,发现了被风吹落的银杏叶和银杏果,他们争论着:“这是白果吧。”“不对,白果有硬硬的壳,这个果子摸上去很软呀!”“这叶子飘下来就像蝴蝶在跳舞。”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本园的优势资源带孩子们进行一番探索呢?于是我通过“心心雨”栏目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就这样,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探索银杏奥秘的主题形成了。

  活动方案

  活动一:银杏是个宝

  活动目标

  1.通过查资料,了解银杏树的用途。

  2.探索收获银杏果的方法,采摘银杏果。

  活动准备

  家长与孩子共同查资料,获得信息。

  活动过程

  1.谈话:银杏树

  教师带幼儿来到银杏树下,观察、谈话:“银杏树的树干长得什么样?树叶像什么?”

  (银杏树的树干很高很直很粗壮,树叶像小扇子。)

  银杏树还有其他名字吗?

  (银杏树又叫公孙树,即第一代人栽树,第三代人采果;还叫白果树,白果是银杏树的果实。)

  银杏树有什么用途?

  (银杏树的果实白果可做成白果粉、入菜等;银杏叶可做茶叶,做成中药能治疗脑血栓等疾病;银杏树是珍贵木材,能雕刻名贵物品,树干可做砧板。银杏树浑身都是宝。)

  2.探究、尝试收获银杏果

  (1)提问:银杏果用处这么大,怎样收获呢?

  (幼儿讨论结果:站在阳台上摘;请阿姨爬梯子上去采;用手摇起大树;用棍子敲。)

  (2)大家一起商定简捷的方法:请阿姨用棍子敲打,小朋友捡。

  (捡银杏果时,一名小朋友戴上了手套,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孩子告诉我:当医生的奶奶告诉他银杏果的表皮会腐蚀皮肤。这可怎么办?其他孩子没有手套呀,有幼儿说:我用银杏叶夹住银杏果,再捡到篮子里就不伤手了!我表扬了他,其他孩子纷纷效仿,一会儿工夫,捡叶子的捡叶子,拾果子的拾果子,真是硕果累累!)

  活动二:银杏真有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去皮方法,发展孩子的手脑并用能力。

  2.通过银杏叶、银杏果贴画的制作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塑料盆、塑料手套、水、已经去皮和没去皮的银杏果、银杏叶、固体胶、剪刀、石灰水。

  活动过程

  1.教师两手各拿一个没去皮和去好皮的银杏果,问:我们怎样才能吃到银否果呢?让幼儿知道需要去掉外皮。

  2.提问:我们一起试试怎样给银杏果去皮,好吗?

  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给银杏果去皮。

  出示塑料盆、塑料手套、水、剪刀等工具和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去皮方法。

  3.幼儿和教师共同总结去皮方法。

  方法一:

  (1)将银杏果泡在水中,待皮肉松软;

  (2)戴上手套用剪刀剪去表皮;

  (3)拿银杏果在石块上磨,然后洗净晾晒。

  方法二:

  (1)将银杏果泡在水中。

  (2)皮软后,在硬地上用脚踩去皮。

  (3)洗净晾晒。

  方法三:

  (1)将银杏果放入石灰水中浸泡;

  (2)戴上手套,轻轻搓揉去皮;

  (3)洗净晾晒。

  3.自选活动:银杏叶、白果粘贴画

  请幼儿在自选活动时用银杏叶、白果粘贴作画。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也可以合作创作。

  (实际活动中,孩子们把银杏叶贴成小鱼、花朵、开屏的孔雀、小甲虫等。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发挥了创造力,用灵巧的手把白果拼成了花和蝴蝶、小荷才露尖尖角、珍珠项链、英文数字,有的孩子还联想到:星星是宇宙的果实,孩子是爸爸妈妈的果实呢!)

  活动三:白果真好吃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摸索白果去壳的方法,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人动手,探究食用方法,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的.愿望,培养生活情趣。

  活动准备

  利用“家长之窗”栏目邀请家长来园参与白果食品制作活动(请各家自备材料);班上准备微波炉、钳子等。

  活动过程

  1.探索白果去壳方法

  (1)李睿怡:“老师,退了皮的白果像鸡蛋,我摇它时里面直响,像有个小肉肉,对吗?”

  我借机鼓励幼儿动手给白果去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2)师:怎样去壳呢?请你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孩子们忙开了,只见千千用脚踩,露露用小手捶,晨晨用牙咬

  2.交流、总结白果去壳方法

  有的说:“我用牙咬,白果就咧开了嘴。”有的说:“我用小椅子腿压。”有的说:“我用老虎钳子夹的。”有的说:“我把白果放在窗户上用力拉窗户挤,白果就开了。”

  3.制作白果食品

  (1)师:今天我们用白果制作食品,并且邀请家长一起参加,比一比哪家做得最棒!

  (2)家长和孩予一起动手制作。

  4.展示作品,交流总结

  刁沁雨:“我和妈妈用红枣、莲子、冰糖、白果做了一道食品,取名叫八宝营养品。”

  周晨:“我和妈妈用胡萝卜、白果、橘子做了一道冷盘,叫星星点点。”

  李睿怡:“我和奶奶将白果放在微波炉里烤,一会儿就听见劈里啪啦的声音,我吓了一跳,还以为爆炸了呢。”

  王兆芊:“我和妈妈将白果与水一起煮,名字叫丰收果。”

  品尝白果时,李睿怡身边多了一袋白糖,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觉得白果特别苦用白糖蘸着吃。”王兆芊也说白果苦。张文韬说:“不对,白果不苦还甜呢!”刁沁雨也说甜。双方相持不下。我请孩子们观察张文韬、刁沁雨的食品,孩子们发现,他俩的食品里都有红枣,红枣是甜的,甜汤渗进白果,白果也甜了。

  活动评析

  本活动符合“生活化”的教育原则。活动内容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它充分挖掘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将园内资源合理、有效整合并赋予其教育价值。

  在活动中,让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其中,可以增强多元互动,教师、家长不断收获惊喜,幼儿不断成长。

  活动方式丰富多彩,大家一起想办法,查资料,并动手尝试。不仅可以使教师、家长、孩子对银杏树有全面的认识,丰富知识,更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探索能力,促进合作、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银杏》教案9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教学重点:

  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新词卡片;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将其制成课件。

  学生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叶圣陶爷爷;收集银杏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

  1、读课文题目,说说自己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叶圣陶、银杏树的资料。

  3、师再配以相关画面或图片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勾画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3、课文主要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你体会到作者对银杏树的一种什么感情?

  三、检查初读效果

  1、字词的检查。注意“投”、“没”、“设”3个形近字的区别,“裸”的易错点,“烫”、“鹰”的写法。小组交流,全班互动,注意提醒大家你认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2、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银杏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1、你最喜欢银杏树的哪一部分,你就品读那一部分。

  2、读时注意勾画、旁批,说说喜欢的原因。

  3、小组交流、补充、评价。

  4、全班交流,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对内容的体会,其余同学注意补充。

  建议重点评析以下词、句、段

  (1)默读第1段,思考:你从词句中了解到什么?谈谈自己欣赏的语句以及欣赏的原因。

  a 这段描写了三棵银杏树的生长位置:屋后空地,临河靠墙处。(投影适时打出画面,让学生领略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b 本段中第2~4句值得欣赏。体会这3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描写的内容,并想象画面的美丽。2、3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第4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这3个句子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大致的样子,而且从后一个句子中,我们还可以想象空地中间的两棵树高矮相当,距离较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两面临水的空地,长着这样三棵银杏树,这是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呀!教学这一段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领略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c 美读本段,感悟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2)自读第2段,思考后交流:从哪儿体会到银杏树是古树,且生长缓慢?“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体会父亲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读父亲说的话。

  (3)自由轻声读第3~7段,思考交流。

  a 这部分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银杏树的?具体描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

  b 银杏树干、叶、花、果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品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干:直、弯、古怪。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花:白里带蓝黄、可爱。果:绿玉一般、清香。

  c 说说这三棵银杏树给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欢乐。

  d 品析“经过的船常常停泊……袅袅地升起来”和父亲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

  e 拓展: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除了文中所介绍的,还有许多,作者并未一一写出,请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在树荫下度过欢乐时光的例子。

  f 有感情地读读第3~7段,品味人们对银杏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点评:评出学得最好的,要求阐述理由。

  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感悟。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五、结合板书,回顾全文,再次熟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

  1、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2、除了银杏树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也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板书设计:

  2 三棵银杏树(带来欢乐)

  生长空间美 形态美 干、叶、花、果

  (形、色、味)

  意境美鹰停秃枝天空背景喜爱赞美情

《银杏》教案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像沈平平那样自己支观察、搜集作文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

  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四、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慰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银杏》教案11

  教学内容:

  《银杏树》一文讲述了作者家乡一棵罕见的银杏树,这棵银杏树给作者的家乡带来了无限生机。通过对银杏树一年四季变化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在不同形式的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2、体会、学习作者按照四季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认识文后的8个生字。

  教学重点:

  体会和学习作者抓住银杏树每一季的突出特点进行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我对第家的萤火和故乡的怀念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银杏树的资料,准备银杏树的教学挂图。

  教学手段: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通顺

  2、自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总写句。

  3、再读课文,说说银杏树一年四季的特点。

  三、自学思考 合作探究

  理解内容

  合作探究

  学习要求

  银杏树一年四季的特点是什么?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展示评价

  品评朗读 感悟理解

  四、练习巩固 拓展提高

  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是什么?

  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认识了哪些词语

  把自己积累写来的东西写在摘抄本上。

  五、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罕见:高高低低 弯弯曲曲 疙疙瘩瘩

  春天:生机勃勃

  银杏树 夏天:茂盛 乐园 天堂

  秋天:果实累累

  冬天:依然挺立

《银杏》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读文感知中,回答问题,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运用自主学习和师生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

  3、理解作者爱银杏树,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层次读文,理解内容,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学习写作方法,体会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银杏的叶片、果实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画,导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老师画的这棵树与我们周围的树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板画银杏树,贴上树叶)

  2、学生交流。

  师:嫩绿的叶片,粗壮的枝干,金色的秋天 ,累累的果实。你们想了解这种树吗?

  老师告诉大家,这就是银杏树。(板书课题:银杏树)

  3、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银杏树的资料,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

  4、今天我们就进入快乐读书屋六,认识一棵罕见的银杏树。

  二、明确目标,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标划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流利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读到这里,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课件展示字词,学生自由读。

  激发兴趣,找学生读并组词。

  过渡语: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解决生字词,才能将句子读顺口,对于这一点,同学做的很好。现在我们来齐读第一段,找出中心词。

  (罕见)很难见到。

  师:这棵树怎么罕见呢?我们来自学第二段,思考这棵树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 方?

  (生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树很粗大,奇形怪状的露天树根,长着荆棘的树杈) 师: 同学们, 银杏树的树根奇形怪状成什么样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过渡语: 学习一篇文章, 首先要解决生字词, 才能将句子读顺口, 对于这一点, 我们的同学做的很好。

  师:对,正是这棵罕见的银杏树,给作者的家乡带来了无限的生气。(板书:无 限生气) 同桌互读课文 4~——7 段,找出体现了银杏树四季变化特点的中心句和 中心词。

  三、多层朗读,理解感悟

  1、同桌互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和中心词进行概括。

  2、找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板书:

  (1)春天的银杏树特点是生机勃勃; 你从哪句话感受到它的特点?(指名读,教师评价) 学生齐读,教师评价。

  (2)夏天的银杏树特点是像绿绒大伞; 哪组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谁能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是哪一句?

  师: 此句点出了 “我的最爱” 也意味着对夏天的银杏树要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 那夏天的银杏树究竟有多美,同学们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学生齐读)

  师:可见,夏天的银杏树是一个美丽、快乐的天堂,它给人和动物都带来了无 穷的欢乐。

  (3)秋天的`银杏树特点是果实累累;

  谁能把秋天看到银杏树果实累累的兴奋心情读出来?

  谁知道银杏果有什么特点?(圆、大、多)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银杏树的果实的?(课件出示句子:银杏果 壳??) (从外到内)

  (4)冬天的银杏树特点是寒风中依然挺立。 “

  挺立”一词有什么作用呢? (体现银杏树寒冬里也不缺乏生气,等待春天的到来。)

  3、过渡语:写冬天的银杏树,虽然只有几句话,但是也写出了它的特点,这就是 略写,而对夏天的银杏树进行了具体详细的描写,这是详写。本文就用了详略结 合的写法,把银杏树一年四季的变化呈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四、讨论交流,总结写法

  1、同学们,这篇写景物的文章,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呢?小组交流,总结写法。

  2、学生交流。【(1)四季顺序,进行描写;(2)抓住特点,详略得当;(3) 词语生动,语句优美。】

  五、教师总结

  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写作也提供了好的借鉴。我们可以把这种 写法放到自己的作文中,让我们的习作更精彩。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颗罕见的银杏树,了解到了它的用途。这篇课文, 作者是通过写银杏树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家乡)

  板书设计:

  春:生机勃勃

  银杏树——带来无限生气 夏:像绿绒大伞(详写)

  秋:硕果累累

  冬:依然挺立 (略写)

《银杏》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到银杏树满足了孩子们提出的要求后很快就干枯了,在孩子们泪水的滋润下,奇迹般地复苏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爱的伟大。

  2、理解为什么孩子们后来不忍心再提要求了。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银杏树图片)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银杏树)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银杏树?(介绍银杏树资料)。

  这不是一棵普通的银杏树,它的每一片叶子都会满足大家的一个愿望,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银杏树有关的`课文《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练习用“一片”说短语。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随文识字

  1、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生字“竟、嬉”,理解词语“究竟、嬉戏”,并练习用这两个词语说话。

  2、一天银杏树爷爷说话了,他都说了些什么?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心想事成”。

  3、读课文的3——5自然段,说说孩子们都向银杏树爷爷提出了哪些请求?

  学习生字“崭、袖、抖、枚、激”,“崭”翘舌音。

  理解“崭新、袖珍、颤抖、激动”四个词语,并练习用词语说话。请学生“颤抖”这个动作。 练习用“一枚”说话语,一枚()。

  4、读第6自然段,思考:银杏树落下最后一枚叶子,怎样了?孩子们听说银杏树死了是怎样做的? 学生字“枯、滴、渗”,“渗”翘舌音。

  5、最后银杏树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学习生字“滋、迹、般、复”。“滋”平舌音。“迹”与“际”比际,“般”与“搬”区别。 理解词语“滋润”“奇迹”,并用词语说话。

  四、巩固识字

  1、开火车读字卡、词卡。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抖”字。

  六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

  Jìngxīzhǎnxiùdǒu méi fù

  竟 嬉崭 袖抖枚 复

  jī kūdīshèn zījì bān

  激 枯滴 渗滋迹 般

  机 哭 际

  鸡 系

  击

【《银杏》教案】相关文章:

银杏果怎么吃04-27

银杏提取物的功效05-04

银杏拍摄有什么技巧04-19

北京秋天银杏观赏攻略06-04

秋天银杏叶句子09-13

吃银杏果有哪些好处04-30

银杏叶如何泡茶喝05-31

银杏叶手工折纸教程04-18

折纸简单银杏手工折纸教程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