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7篇(通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及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老师,齐读讨论: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承生答师述: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补充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全诗
1、 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 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谁比老师读得还好。
3、 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崇(chóng)
浸( jìn )
塑( sù )
4、 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
(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
(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5、 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6、 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公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
1、 指名读: 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 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1)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
3、 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
4、 交流:
(!)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 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不…
古今中外,每个…都…
(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
a.说说意思。(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 指导朗读这三句
6、 过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 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
8、 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1) 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 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 再读: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
1、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小节,写了什么?一起背诵一遍,再去体会一下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二、学习第二节(6-9句)
1、导入: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学习下一节:
2、自由读,思考:这一节歌颂了什么?(美好与神圣)
3、轻读思考: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
4、学习第三句
(1) 出示: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2) 指名读句子:谁来表现一下?
(3) 理解词语:“笔尖飞舞”指老师在干什么?“春蚕”指谁?
谁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笑语盈盈”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 指谁?
谁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4) 指导朗读:带着感激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的亲切。
5、过渡: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于是,诗人又送给他们一句话
6、学习第一句
(1)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齐读
(3)讨论句意,交流。用知识和科学教学技巧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人才,教师的教育激起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他们将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4)指导朗读
7、过渡: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培育着代代新人,不思回报。同学们相对老师说什么呢?
8、学习第四句
(1)出示:“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老师,您好!”
(2)指名读:谁来读好这一句?
(3)理解:谁来说说看,“鲜花”指什么?“幸福地开放” 指什么?(学生。孩子们在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关怀爱护下幸福成长)
(4) 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我们的诗人?“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它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说明祝愿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
(5)齐读这句:让老师听到你最真心的,发自内心的祝福!
9、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10、指导齐诵全诗
三、总结
学了《老师,您好!》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再诵全诗
四、作业:
1、组词
浸( ) 项( ) 塑( )霞( )
侵( ) 页( ) 望( )假( )
2、选择正确读音
崇高(cóng chóng) 浸透(jìn jìng)
塑造(sù shù)情不自禁(jīng jīn)
3、填上合适的词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编织( )
4,小练笔(作为周三的日记):
《老师,我想对您说》
板书:
5、老师,您好!
昨天 今天
崇高 现实 理想 感激
浸透 、 蕴含
教师
事业
真理和智慧
美好 春晖和朝霞 祝愿
春蚕、甘露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依据: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则)《期行》
二、教学目标:
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三、教学重点:
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难点:激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文本。
六、教学方法:活动型阅读教学法。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讲故事:《狼来了》。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3、引入:我们探讨一篇关于“诚信”话题的文章——《期行》。
(二)、学法引导: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三)、组织探究:
活动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1)互动求助,读准字音。
(2)合理停顿,读准节奏。
A、教师范读:(学生划停顿符号“/”)
B、分组朗读:(纠正其读音与停顿的不当之处)
C、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活动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1)生生互动,理解词句。
(2)整体理解:逐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3)梳理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反驳,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活动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1)小组复述:组长复述,其余同学补充。
(2)探究: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都应当讲究诚信。
活动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1)人物评价: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哪一位?为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2)情境体验:假如你是太丘,回来知道故事里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元方,父亲回来后,你将怎么做呢?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友人,太丘回来后你又将怎么做呢?
(3)感悟讨论:学习本文,你懂得了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
(四)、结束: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合作很成功,但愿我们明天的合作更精彩。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首诗歌或短文。
语文教案 篇3
语文技巧解析:现代文阅读方法
时间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活学、精思、善用。
--------高立志寄语
现代文阅读方法
一、现代文文体划分:
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
二、现代文阅读需要要点培养的能力有哪些方面?
1、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
3、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4、体会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从哪几个方面来整体感知、领会文意?
1、理解思想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2、分析结构,理清层次。
(1)熟读课文,了解全文梗概。
(2)理清内容的排列组合顺序,把握作者表达的思路,抓住主体内容的内在联系,确定划分依据。
(3)划分段落,注意过渡自然节的划分。
(4)仔细阅读各段内容,找出重点,概括段意。
常用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3、强阅读理解,提高语感能力。
4、了解各种表达方式。
(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
5、找主旨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6、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7、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四、怎样理解关键字、词及重点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1、对关键字的理解和作用的掌握,应侧重于揣摩作者的“炼”字功夫。
2、应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一方面要注意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注意词的特定含义。
3、重点句的含义和作用,则需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来领悟和理解。
五、如何把握文章的线索、思路和结构?
所谓线索,就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思路,就是作者的思想脉络,是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活动过程;结构,即是作者思路的反映。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主题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情”为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六、怎样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连贯,就是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没有阻碍。它的要求有:1、有统一的话题,包括在一个较长的单句中主语要一致。2、有合理的句序。3、有过渡衔接的句子。4、构成一组整句的句式要统一。
七、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略)
如何区别倒叙和插叙?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所谓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入另一件事情。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插叙不属于叙述线索,插叙的内容一般只是一个片段,不是情节的主要环节;倒叙则属于主要叙述线索,内容是事件的结构或主干情节中某个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
八、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九、描写分为哪几种?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借他人之口对对象进行描写)。
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十、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方面:总领全文、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
内容方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
十一、怎样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分析文章的题目2、分析文章的开头3、分析文章的结尾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段落5、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十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十三、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十四、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领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认清本质决定取舍”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抒情散文,都是描写祖国的
大好河山,并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那么这一单元我们将来到汉语家园,对文言文进行学习,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它?(生答:有)
2、分别讲《守株待兔》和《画蛇添足》的故事引出寓言《买椟还珠》。
二、新授
1、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
2、朗读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①老师范读,同学们标注拿不准的字音并注意停顿(教师出示PPT停顿处)
②同学出声自由读,读准字音并能自由停顿。③教师指名读,纠正学生停顿错误。
3、指名同学汇报生字。
4、分析文言文
①结合书下注释,同学自己标注理解。
②教师重点分析书下五注释字词,使学生理解句意。
③小组讨论,回报文言文大意。
④同学讨论并总结文言文寓意。
5、表达训练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改变成一个小故事,并汇报给大家,在表达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给大家放一段改编的小动画。
③互相说一说你身边曾发生哪些买椟还珠的事例。
6、作业
①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把你改编的买椟还珠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②背诵文言文
7、板书设计
买椟还珠楚人————为、薰、缀、饰、辑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只注重外表二不顾实质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能从不同角度对文章的内容、人物、写作特色及主旨进行一句话概括。
2、体会本文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学会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重点:
1、培养分析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学会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难点:
1、培养分析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
2、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价人物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一、【预习导学】:
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然后在书上给生字注音。
发酵( ) 穆( ) 吆喝( ) 招徕( )贿 赂( )
查(姓 )( ) 忿忿( )然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笔圈出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四字短语.(6分钟)
估计易错的字词及四字短语:
发酵(jiào 推荐( jiàn ) 招徕(lái ) 贿赂( huìlù )
噩( è )梦 许诺( nuò ) 茅塞( sè )顿开 泰然处(chǔ) 之
面目全非 富丽堂皇 吆喝(he ) 忌讳(huì ) 巾帼
不言而喻 首当其冲 心有余悸 无精打采 略胜一筹
千丝万缕 耿耿于怀 慷慨激昂
学生将上面的字词及四字短语齐读两遍
二、品味文章的语言
1.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说说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2.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3. 检查自学效果
教师点拨:本文最大的优点是:语言轻松活泼,幽默俏皮,清新明快,及富中学生的生活气息.如:他指示说,由大家代表他,也不问问大家是否愿意代表他,这个专啃英语的家伙”“这帮人,要是在军队里,准得关禁闭”“到了期末考试,准保有一半同学‘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口语用在小说里鲜活生动,富有朝气.再如:“班里的同学也都变得面目全非,特别是一些女生,像吃多了发酵粉,一下子又高又大”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处在青春期的少女们蓬勃成长的情形.“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了,而教室里的师生却更无奈”巧妙化用流行歌词的表达,既自然风趣,又切合中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和时尚的心理特征,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拓展延伸。
推荐长篇小说《男生贾里》。
书中描述了中学生贾里和他周围伙伴的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故事。贾里聪明机智、热情仗
义。他的.伙伴一个个也不同凡响,经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而又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作品从
家庭——学校——社会出发,全景式地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90年代少儿生活画卷及其
成长过程,反映了新时代少年的人际关系和可喜气质,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此层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走进文学的海洋里遨游。)
四、小结陈辞
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理想的状态,你的出发点和结果可能会偏差。
作者塑造了贾里这个阳光男孩来让大家学会宽容、乐观、充满勇气地对待生活。贾里和他的
小伙伴的故事,以及他们蓬蓬勃勃、开开心心有滋有味的成长过程,是我们大家所欣赏和应
该学习的。作品采用了“串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轻松活泼,行文诙谐幽默,人物个性鲜
明,具有轻喜剧的艺术风格。
五、习题作业
1、 实践活动:完成课后习题三(让学生学会了诉状的写法又明白了法律是当今社会最
好也是最安全的武器)
2、 讨论写作:完成课后习题二,并写成作文。(把贴近中学生的事情作为写作之题,
从另一方面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渴望内,背诵课文。
2、能运用已有学习经验自学生字词,感受本课词语的结构美。
3、抓住重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原有的雄伟气势和而今的枯竭情景,从而产生对环境加强保护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而今的枯竭,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初读初悟:
1、交流自主识字情况,巩固书写。
2、质疑生字词,通过交流或查阅字典,初步感知词义。
3、质疑课题,激起学生读文兴趣。
4、通读课文,把握内容,简要说说文中所发生的事件。
二、品读深悟:
1、引读感受,初悟情。
(1)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场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引读第一自然段)
(2)生读完着段话后自由交流,了解到这场特殊葬礼的地方。
2、细读分享,深悟情。
(1)让学生默读后面相关的段落,看看能否自主解决提出的问题。
(2)欣赏优美句段,集体交流,在交流中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话,碰撞,引导学生深悟情,感受瀑布的巨大变化。
(3)原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
(4)用书上的词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原来的瀑布给人的感受。
(5)教师知道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6)配上瀑布的画面诵读,再次感受原来的瀑布气势是多么的雄伟。
(7)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不辞而别”的理解。
(8)引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对这时瀑布又有什么感受。
(9)学生自在交流。
(10)如果你此刻就是到那里的游人,你会有什么感触?
(11)让我们满怀遗憾地再次读读这一自然段。
(12)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就要和我们告别了,是它自己不辞而别的吗?
3、了解人们之行为,唤起爱环境的情感。
(1)人们肆意的破坏,给瀑布,大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就像警钟长鸣,给人们以启示,请自渎最后三个自然段,看看你能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学生交流冲文中了解到的人们的行为。
(3)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让人们感到-------(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回扣题目,自悟理。
1、读完课文,再次回味题目,你觉得这次特殊的葬礼特殊在哪里?
2、不仅是对象特殊,意义更为特殊,它是对人们的警示,它是对人们的提议,它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承诺。让我们行动起来------(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在葬礼上,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词,半班上做演讲。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 、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层次,从而发现它独特的美。
3 、通过品味语言,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它美在景物美,情感美,作者善于从美的景物中发现美,并能用美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表现出来。学习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要引导学生去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教学设想:
好的诗文往往是教者言不可尽传,必须经过欣赏者自己的品味、体悟,才能获得其艺术美的真谛。欣赏优美的散文,贵在多读,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学生要能说出景物的特点,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法,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层次,从而发现它独特的美;美的事物和情感需要美的语言表现,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从修辞的运用、用词的讲究、虚实结合等方面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老舍先生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学习《济南的冬天》。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老舍及其作品
参考: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2、学生展示重点字词的读音,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济南(jǐ) 伦敦(dūn)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看护(kān)着落(zhuó)着急(zháo)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朗读的处理相比较,作好点评的准备。
2、学生点评教师的朗读。
3、学生听读朗读录音。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②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注意文中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它冬天的特点的。
明确② 主要抓住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雪来写的。
5、学生选读课文任一自然段并说出选读这一自然段的理由。
四、问题解决
(一)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思考问题,多媒体显示要求:
1、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吗?
2、济南不仅是个“宝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笔下“理想的境界”是怎样的?
3、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写济南的山,每一段各侧重于哪个方面?
4、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点?
(二)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问题,教师做适当地追问并作必要板书
1、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是“温晴”。
教师追问: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运用了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明确:文章开头,作者从自己的亲身感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北平冬天的风多与济南冬天“没有风声”对比,把伦敦冬天的多雾,不见阳光和济南冬天的“响晴”对比,把热带的毒日、响亮的天气和济南冬天的“温晴”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教师板书:总特点:温晴(宝地)——对比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作者笔下“理想的境界”。“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教师追问:文章主要抓住济南冬天的山、水来写,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有山有水”一句起着总起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第2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3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第4自然段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略写。
老师板书: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美
教师追问:第2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第3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明确:第2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是:①从济南的地理环境来写。“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交代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②从济南人的表情、感受、幻想和心情来写。表情是是“面上含笑”;人们感觉“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产生“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幻想就是这点幻想;心情“ 并不着急”。这些描写洋溢着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第3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吧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山上写矮松,山尖写山和蓝天的色彩,山坡上写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山腰着重写光和色。
4、第5自然段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绿,水的温暖,水的清亮。
老师板书:水:温暖、清亮
小结:文章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先总写老城全貌,有山有水(第2自然段),然后再饱览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3、4自然段),最后再到垂柳岸边领略“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的水上景色(第5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
五、品味语言
学生再次细细品味课文,找出欣赏的语言并说明欣赏的理由。
1、学生读课文,作批注。
2、学生交流,教师据实际情况点评,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技巧。(针对相同的表现技巧,学生展示2到3句)
参考材料:
第1自然段“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准确)
第2自然段“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把济南拟人化,写得很有温情,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拟人修辞的运用)
第2自然段“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小摇篮”的比喻和“安静不动”、“低声”的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赋予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
第2自然段“慈善”通常形容人的态度仁慈谦和,这里把济南的冬天当做人来写,表现济南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温情、暖和的。(用词准确)
第3自然段“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顶”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只有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用词准确)“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比喻的修辞)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穿”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把山坡上雪色和草色斑相间斑驳的色彩,说成是“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用词准确)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手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写出了夕阳斜照下雪色的娇美。(拟人修辞的运用)
3、加以总结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用词的准确;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
4、赏析语言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从①虚实结合,联想丰富②直抒胸臆③创设意境,流露深情④ 对比烘托等方面。
六、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习作交流,作恰当点评。)
七、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运用①虚实结合,联想丰富②直抒胸臆③创设意境,流露深情④ 对比烘托等写法的句子各一个。
2、修改课堂小习作,誊写在练笔本上。
3、读课文2遍,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推荐课外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骆驼祥子》、《茶馆》
附:板书设计
总特点:温晴(宝地)——对比
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济南的冬天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美 比喻、拟人 冬天的济南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水: 温暖、清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下册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