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24 09:38:3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中班教案锦集(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PPT课件(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回忆已有经验

  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幼儿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结合PPT,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凹)读“aO”,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凸)读“tu”,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幼儿说出名称。)

  4.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正立、变长等)。

  5.幼儿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这次要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的,镜子里的你没有变样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人们还特意制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我们把它们叫做哈哈镜。

  三、观察图片,了解凹凸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转角镜,讨论其用处。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镜子吗?在哪里见过?

  师:老师有一双爱发现的眼睛,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地下车库、马路拐角、小区门口放上这个镜子呢?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猜猜有什么用?

  2.小结。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藏着的哈哈镜,还认识了道路安全转角镜。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镜、凹面镜,你想知道它们藏在哪儿,有什么用吗?老师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也有一双爱观察、爱发现的眼睛,所以,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活动点评

  方景融老师每一次展示的活动都会给我惊喜,这一次也不例外,整个教学给我的感觉是“轻松”和“高效”。

  一、“轻松”——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1.生活化。利用幼儿平时生活中已有的照镜子经验,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勺子进行观察探究,发现哈哈镜的秘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性。教学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显像的变形特点,都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的。同时,幼儿通过对记录表中猜想与动手结果的比较,自己不断获得科学的结论。

  3.游戏性。教师引导幼儿用“玩”的心态对待科学学习,如“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游戏”,“玩玩勺子,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始终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观察、发现。

  二、“高效”——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得到了恰当落实

  1.提升性。本次教学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不断挑战幼儿的思维高度,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高出幼儿原有发展水平的提问;教师介绍“道路安全转角镜”,让幼儿了解还未接触的知识;引导幼儿感受“凹凸”,给幼儿更加确切的概念支撑后面的探究表达等。这样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2.拓展性。当幼儿发现勺子里的本人变形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远一些和近一些,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以此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变化探究条件,发现不同的变形特点,拓展幼儿原本不会关注到的认知经验。

  3.持续性。在教学中,方老师不仅关注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幼儿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奠基。如特别注重幼儿“爱观察、爱发现”意识的培养;关注严谨科学态度的形成;尤其注意对幼儿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较高质量地支持、引导和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语:嘲笑、窃窃私语、欣喜若狂。

  2、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不同,学习欣赏差异。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简单的词汇。 活动难点:学习欣赏差异,懂得尊重别人

  活动准备:

  1、 挂图6号;《小朋友的书。我升中班了》

  2、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流程:

  一、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故事

  1、讲述故事前半部分,从开始至“那里没人取笑它们”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小朋友现在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老师要提问的,请你们认真听啊!

  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啊?刚才我们故事才讲了一半,那你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从“突然”到结束。

  师:刚才小朋友都猜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听一听故事的后半部分,是不是像小朋友们猜的那样呢?

  问:后来发生了什么啊?

  二、教师依次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挂图一。

  师:小朋友看看这幅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啊?提问:“奇怪的一对“指的是谁和谁?为什么说鳄鱼和长颈鹿是奇怪的一对呢?大家是怎么取笑它们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词语“嘲笑”、“窃窃私语”、它们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出示挂图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看看它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长颈鹿是怎么帮助小鳄鱼和鳄鱼奶奶的?长颈鹿和鳄鱼为什么能顺利救出被火困住的.小鳄鱼和鳄鱼奶奶?这一次大家是怎么看待他们的?

  师:刚才故事中提到“欣喜若狂”很多小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我们一起来学学,看看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三、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下这个故事。听完后我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鳄鱼和长颈鹿吗,为什么喜欢它们?

  四、教师总结

  师:鳄鱼和长颈鹿身高有很大差异,虽然看上去很奇怪,很特别,但是也很美。我们每一个认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本领和才能,我饿美女应该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善于利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别人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懂得要尊重别人的不同,学习欣赏差异。根据中班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5岁的儿童已基本上能对大部分简单句按句法进行正确理解,还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图片上的内容,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和复述故事,能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意见。

  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外表,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让幼儿知道要利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别人。

  这次的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对于一些较难词汇如“嘲笑”“窃窃私语”,理解不深入,还似懂非懂,个别幼儿在看图说话中,发音不标准,语句不连贯。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两人合作“抛接球”的基本方法。

  2、在两人配合时能做到手眼协调、反应敏捷。

  3、加强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报纸球和塑料筐4个

  活动过程:

  一、玩纸球。

  ——游戏“炒米花”。米花是用什么做的呢?(纸球)

  ——师:那我们今天来玩纸球,想一想,纸球还可以怎么玩,看看谁的方法多?

  ——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看谁的花样多,和别人玩的不一样。

  ——师幼互动,鼓励幼儿学习并尝试同伴的'玩法。

  二、游戏“你抛我接”。

  ——把幼儿分为两组,各组面对面分别站在场地两条相距2-3米得点上,教师发口令,两组幼儿把自己手中的球抛向对面幼儿,对面幼儿再把对方抛过来。

  ——教师用铃鼓声作信号,铃鼓响,幼儿抛球练习;铃鼓停,幼儿停止抛球。游戏重复练习。

  三、游戏“抛纸球”。

  ——游戏玩法与规则:幼儿分为四组,每人拿纸球抛进事先准备的框里,抛完后拿着纸球到队形后面接着排队,进行游戏。

  ——竞赛活动。幼儿分四组,开始抛纸球,每队请一位小组长负责拾纸球。

  每位幼儿抛五个纸球,最后看看谁抛进框里的球最多,谁就是优胜者。然后依次顺序,再开始游戏。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场地上的报纸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揉、搓、拧地方法制作“麻花”,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2、发展手部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大小适当的橡皮泥若干,泥工板,盛麻花的小盘子、麻花实物、猴妈妈头饰。创设“小猴麻花店“。幼儿具有玩泥和随意搓泥巴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戴着头饰扮演猴妈妈,以“帮助猴妈妈制做麻花“的游戏口吻引导幼儿制作麻花。如:”猴妈妈做的.麻花小动物们都特别爱吃,于是它开了一家麻花店,可是它自己忙不过来,小朋友帮助它一起做好吗?

  2、“猴妈妈”出示实物麻花,引导幼儿观察麻花的外形特点,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让他们描述出:它十一条一条宁在一起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又脆(家长可在家让幼儿尝一尝)等等。

  3、请幼儿选择彩泥进行制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泥,并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教师边搓泥边用形象的语言指导幼儿。如:“把一块泥放在手心上,两只小手来回搓,搓长了以后再放到泥工板上,再用手搓成长长地条,拿起两头捏在一起,扭扭扭,变成一个麻花了。”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时间去感知和体验麻花的制作方法。

  4、引导幼儿将麻花送到“猴妈妈”的店里,并向猴妈妈简单介绍自己是怎样制作的。

  5、“猴妈妈”感谢小朋友有的帮助,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体会到帮助别人做事的乐趣。

  活动反思:

  孩子总是喜欢新奇的东西,这是我们班第二节美工课,除了保持一贯的情绪高昂外,孩子们还有了一点点基础。作出的彩泥麻花虽称不上像样,有的甚至拧断了,有的只是把俩种不同颜色的彩泥粘到一块,总还是明白了做彩泥麻花的要领。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卡,知道它们的用途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愿意大胆交流自己对卡的认识,幼儿尝试自己设计卡。

  活动准备:

  PPT、卡片、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磁卡。

  意图:了解识别磁卡的方法识别交流

  1.请幼儿找找认识的卡讲述卡的`名称,在哪里使用过?

  2.怎样识别这些卡?你是从哪里看出这是××卡?

  3.小结:卡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从卡上的标记、文字、图案来了解这是一张什么卡。

  二、认识感知。

  意图:了解几种常见的卡,感受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用途。

  1.逐一引导幼儿观看实物磁卡这些卡的用处一样吗?它们都有什么用?

  2.银行卡--取款方便、便捷服务你看见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银行卡?

  银行卡除了在银行里用,还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

  3.交通卡--可以充值交通卡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观看卡后标记)卡中的钱用光之后怎么办?

  4.手机充值卡--只能使用一次什么时候需要手机充值卡?充值结束后,卡还有用吗?

  5.会员卡--可以积分和优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出示会员卡?

  6.磁卡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不能弯曲、卷折,远离手机和火源,可使用保护套。

  7.小结:各种卡的用途都是不同的,但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三、自我设计。

  意图: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卡并进行交流表达表现。

  1.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卡。

  2.作品交流:这是我设计的×卡,有了这张卡我……

  3.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卡的不同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都可以使用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真是有卡走遍天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精选)中班教案08-11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经典]08-05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经典)中班教案10-07

[经典]中班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