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优秀

时间:2024-03-24 08:43:4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水》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水》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水》教案优秀

《秋水》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

  2.进一步体味庄子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

  课前准备:

  完成第一课时词语疏通的教学并要求全文背诵,请同学们以四人为组查找庄子最有名的寓言故事。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1.导入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诸子百家散文,其中著名的有哪几家?

  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师: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便是庄子。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庄子思想对于我们或许更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和意义,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庄子的精神世界。

  师:庄子是一个善于用寓言讲故事的人,他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现在常用的“井底之蛙”就是其中的一个,有哪位同学能讲给大家听听?

  生:井底之蛙对东海的大甲鱼说:我快乐极了,出来时在井栏上跳跃,回去时在井底休息;在水里游的时候,水会浮起我,到水底的时候呢,有泥巴来按摩我的脚,可看看旁边的小蝌蚪、小螃蟹它们就比不上我了。我独据一池井水,跳跃其间,无比自在,你也进来享受享受吧!可是甲鱼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膝却已被绊住了。它缓缓地说道:东海有一千里长,八千尺高,即便连年旱灾水灾海水都不曾为之减少或增加,这才是它真正的快乐呢!井底之蛙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可简要讲述)

  师:庄子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不要自以为是,天外有天……

  2.领悟课文《秋水》中庄子的思想含义

  (1)师:那么课文《秋水》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呢?请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以河伯与北海若的一段对话说明要谦虚,不能自满;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

  (2)师:我们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请同学们散读文章的第二段,从文中找出最关键的词句。

  (3)师请生一边回答,一边自己出示板书:

  水——海——天地

  小石小木大山

  中国——四海——天地

  小米粒—大粮仓

  小洞穴旷野

  人——万物

  毫末马体

  (4)师总结归纳: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这几个比较,“百川之水,莫大于海”,四海与天地比,好似小石小木与大山,中国与海内比,有如小米粒在大粮仓中,四海在天地之间,犹如小洞穴在旷野里,人与万物比,又如毫末在马体上,同样的“四海”因为所比的对象不同,也被比成了“大粮仓”和“小洞穴”,同一个事物,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我们很自然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物的大和小是相对的。(出示板书)

  水——海——天地

  小石小木大山大和小

  中国——四海——天地是相对的→

  小米粒—大粮仓

  小洞穴旷野

  人——万物

  毫末马体

  3.由课内知识延伸至课外,进一步理解庄子思想的深刻含义。

  (1)师点拨:由前面我们所得出的“大小是相对的”结论,很容易能想到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相联系的相对论,空间的大小是相对的,时间的长短是相对的,《秋水》中的“少仲尼之闻”也反映出了另一种相对性,同学们想一想这指的是哪方面的相对性?(知识)

  (2)庄子有句与此有关的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件物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出不同的印象。在庄子看来,一样事物可以是大,又可以是小,可以是贵,又可以是贱,事物没有确定不变的标准,所以他提出了大小、贵贱、生死、物我等同的观点,即齐大小、齐贵贱、齐生死、齐物我,这就是庄子思想颇具特色的“齐物论”。(出示板书)

  水——海——天地

  小石小木大山大和小齐(以…为同)大小天地与我并行

  中国——四海——天地是相对的→齐生死→

  小米粒—大粮仓齐物我万物与我合一

  小洞穴旷野

  人——万物

  毫末马体

  (3)师:这些看来很深奥的道理庄子也是通过讲寓言故事的形式来告诉大家的`,上节课后,我布置大家回去找一些庄子最有名的寓言故事,有没有同学找到庄子讲的有关生死的小故事?

  生讲述“鼓盆而歌”的故事,师同时放幻灯。

  师点拨:这个看起来有点无情的故事恰恰体现了庄子的生死观。人一旦死去,埋掉、烧掉化为泥土,散为尘垢,甚至连意识也没有,这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恐惧,无怪乎王羲之要说“岂不痛哉”而庄子则认为人开始是没有生命的,只有气息形成“形”,“形”变成“生”,“生”又变成“死”,最后又归为气息。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象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自然。这样的观点不是让人轻视生命、一心求死,而是要人呵护生命,不因为死亡的到来而忧伤生命。

  (4)师:下面我们要讲的故事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关于庄子做梦的故事,请查到这个故事的同学为大家讲述一下。

  生讲述故事,师放幻灯。

  师点拨:以梦喻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著名的有南柯一梦、黄粱美梦,都是些平生穷困潦倒的人,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旦梦醒,一锅黄粱尚未煮熟,而南柯也不过是一个蚂蚁窝。他们梦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求之不得就产生破灭感。而庄子的梦更奇异、更优美,翩翩而飞的小蝴蝶徜徉在大花园中,蝶儿飞舞在花丛间,逍遥在阳光空气下,在这里天地万物与我合二为一,达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庄子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精神上无限自由的世界,从整体处观察事物,从各个角度作全面的透视,不以人类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取消了天地万物和我对立的宇宙观,达到万物合一的境界。

  4.讨论体会庄子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师;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欲望、名利都可以是牵制我们自由的东西,照庄子看来,人、物欲、自然等等都应该是一个和谐自然的整体,人类的行为与行事都应合乎自然的运行。对于现世人类无止境的贪欲与物化,庄子的思想无异是调剂人心的清凉剂。下面请同学们的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例子是可以体现庄子思想的时代意义的。

  生讨论略(可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物欲过度的追求而失控浮躁等方面展开)

  5.师小结: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一节课的时间只能“蜻蜓点水”,其中的睿智与哲学还需要我们在课后进一步感悟与领会。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曾经说过,在我们心灵生病的时候,会需要进进药店,可是任何药也不能吃得过量,否则也会有负面的效应,所以关键的是对度的分寸拿捏。

  《秋水》反思

  今天下午上《秋水》一文,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引用了南怀瑾的一句话“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介绍了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对于心灵生活的滋润。又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的“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一句,指出了《庄子》著作的的艺术风格,学生感到很新鲜。然后又让学生试着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庄子的生平事迹以及《庄子》中的有关故事等,从学生的介绍来看,他们对庄子其人其书的了解是很有限的,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里是一级达标学校,是全市最好的生源;可见他们在初中时候的课外阅读是比较狭隘的)。为了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其书产生点兴趣,我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扼要地概括介绍了庄子的生平与思想,介绍了《庄子》一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基本艺术风格。然后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型的能体现庄子个性风采的故事片段,如鼓盆而歌,拒不为相、路遇骷髅等介绍给学生,从他们的惊讶的反映可见出他们对庄子这个人是有点兴趣了。接着顺水推舟。转入对《庄子·秋水篇》的全篇思想内容要点的介绍,强调原文全篇的主要意图是在于表达“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但是如果单独将其开头部分抽取(即课文的节选部分),它还给人以关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能骄傲自大”“人贵有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等等的启示。上述启示在赏析中,学生基本上能说出。

  本课计划用一节课教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只用了30分钟多一点,前面近15分钟用以课前口语训练以及对第22课《寡人之于国也》一课的总结性复习问答。这学期文言文快要结束了,我想得告诉学生学会自己分类整理语言点,即按照易错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知识点来梳理,以便复习巩固,因此这节课在赏析的同时向学生提示、点拨了本课的重点的字词句,在黑板上板书了部分语例,并将此项工作布置为课后作业。课后找了几个学生谈话,了解对这堂课听课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表示听得懂,这篇课文比较浅易。这让我有点担忧:因为感觉浅易,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问题了,可能只是知之皮毛。这篇课文是节选,只是原文《秋水》篇的一个开头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内涵在读者的阅读理解来看又会存在一些出入。

  在〈1〉班讲这篇课文时,我把课文中的提到的伯夷与孔子这两个人的用意作了个具体的解释,介绍的了庄子的“知量无穷”的观点。指出文本中海若与河伯的象征蕴涵,如果说海若是庄子的自我写照,那么河伯则是儒家门徒之类的投影,孔子及其门徒们在这个文本中是一个被奚落和挖苦的对象,这是庄子的诡秘之处。(1)班的叶莹莹同学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一句如何理解提出了疑问,这是我事先估计到的。在讲解过程中,我对此也做了简要阐述:《秋水》的主体是河伯与海若的七次对话,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河伯与海若在后面的对话中也曾提到孔子与伯夷,原文是“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与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意思是伯夷辞让君位以成就好名声,孔子大谈天下事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他们的自满,不就好像你刚才在秋水面前洋洋自得样子吗?通过这样的补充介绍,学生对节选部分的思想内涵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秋水》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庄子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2、培养学生阅读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自学庄子作品。

  3、德育目标: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难点:

  1、理解庄子思想的特点。

  2、知人论世,正确解读作品。

  教学重点:

  1、掌握并巩固“泾、涘、望洋、少、轻、殆、大方”等实词和“于、而、焉”等虚词。

  2、理解并掌握庄子文章的主观创作意图和文中蕴含的广泛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秋水》。

  初中时我们学过庄子故事两则,还有人记得这两则故事的大概内容么?

  ……

  惠子相梁、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我们已经对庄子有了初步的感知,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庄子。

  1、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他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

  2、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3、《庄子》一书: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当然“道”是贯穿于他的始终的。在天地生成之前,有一个混混沌沌的`东西,它生成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就是所谓的“道”。所以庄子认为政治上应该“无为而治”,生活上应该“安时而处顺”。

  二、听朗诵,欣赏画面

  三、文言知识积累

  1、注意下面字的读音:涘(sì)渚(zhǔ)殆(dài)

  2、你能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吗?

  ①泾流之大:“泾”通“径”,“泾流”,指直流的水波。

  ②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3、参考教科书给文言文加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为《秋水》标号的内容加上注释。

  时至:按时令来到。时,时令,这里作状语

  百川灌海:众多河流灌注入黄河。百,众多。

  泾流:畅通无阻的河流。泾,通“径”,直,通。

  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

  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尽在己:全在自己这里。

  4、翻译这几句话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这时候,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以为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5、加注后面的几个词语或句子

  北海:北方的大海。

  东面:脸朝东。

  旋其面目:转过他的脸来。旋,转。

  望洋向若:对着海神若一片茫然。若,传说中的海神。望洋,仰视的样子。

  野语:俗语。

  闻道百:听到很多道理。百,众多。

  莫己若: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句子属于后置宾语,莫若己。

  少仲尼之闻:小看仲尼的学识。少,以……为少,小看的意思。仲尼,孔子的字。

  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轻,以……为轻,轻视的意思。伯夷,商朝末年人,他认为周王伐纣是不义的,商朝灭亡后,他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最后饿死。所以古人称他是义士。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现在我亲眼看见您的广阔。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见……于,固定句式,被……

  6、翻译这几句话的意思

  他顺着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面朝东一看,看不见水的尽头。这时候,河伯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迷惘的感叹说:俗语有一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四、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含义。

  1、思考:《庄子秋水》是一篇寓言故事,你从中感悟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

  明确:“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人都不应该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2、河伯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

  明确:骄傲自满,但有自知之明。

  3、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

  明确: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味为尽在己。

  面对黄河的雄壮、开阔,河伯夜郎自大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面对北海的波澜壮阔,通过比较,河伯认识到了自己的夜郎自大了!

  4、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

  明确:闻到百,以为莫己若责己狂妄。

  曾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己浅薄。

  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结合上面的分析,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突出了河伯的形象并揭示寓意的。

  ……

  a、对比:黄河与北海的对比;河伯前后认识的对比

  b、比喻。

  6、本文出现了几个成语?你能找出来吗?

  ……

  望洋兴叹:原指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因力所不及或条件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指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大方:即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也作“见笑大方”。

  五、小结: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语言和比喻,我们学到《惠子相梁》《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秋水》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他的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寓言博大精深,人人都可能从不同的视角读出不同的意味。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作家的人生之路;庄子的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着现代人潮湿的心灵。”

【《秋水》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秋水》教案03-01

秋水读书笔记01-28

秋水广场周边美食攻略05-08

秋水明眸的眼部护理心得04-30

南昌秋水广场导游词06-05

南昌秋水广场导游词4篇08-20

南昌秋水广场导游词5篇08-19

优秀的教案11-10

雷雨优秀教案优秀11-22

优秀幼儿故事教案优秀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