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手形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2、尝试在手套上画,贴的技能。
重点: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手形象的造型能力。
难点: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即在对手的造型进行大胆夸张的装饰、涂画,能打扮出美观,鲜艳的图案。
活动准备
1.课前教幼儿学做好玩的手形游戏。
2手套每人2个(事先打足气)记号笔每人一支。
3手工纸若干,铁丝若干,牛皮筋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1)听音乐做音乐游戏进入教室就坐。
(2)师:咦,这是什么?这是一只手。这只手会变魔术呢。老师变一个魔术。
(3)小朋友想不想试试看?
(4)小朋友变魔术,用手套做各种不同的造型。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造型是什么,怎么变的。教师让幼儿一起来学一学。
2明确特征丰富表象
(1)老师也来变变魔术。小兔(粘贴没用的手指,指出两个手指是小兔的耳朵。画五官)章鱼(用铁丝缠住,手指是章鱼的脚,画五官。)螃蟹(粘贴两个手,画五官)孔雀(画五官,粘贴手工纸)
3、创设情景,联想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别人不一样的手套画。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指导
(2)提示幼儿可以利用左右两个手套拼在一起作画。
(3)让形象更美丽
4、综合总结
(1)师:来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引起幼儿对老师的注意。
(2)师:手除了变魔术外,它还能干什么呢?(穿衣,扣纽扣,吃饭做作业,写字,画画等等,原来手还有那么多的.用处啊。)
(3)师:让我们带着打扮得很漂亮的动物到教室里去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吧!唱着歌一起出教室。
活动反思:
美术课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现在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手也越长越大,学会了许多的新本领。活动开始运用手指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作画时,大家都能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只是由于第一次使用记号笔,很多小朋友画画时会将小手弄脏。因此,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还将继续指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作画工具,帮助幼儿养成干净作画的良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多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意思并能大方的表演。
3、鼓励幼儿根据儿歌的模式创编歌词。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儿歌《伞可以做什么?》
2、各种漂亮"伞"的`图片。
3、蚂蚁、小鸟、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伞,启发幼儿思考:伞可以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遮雨。
2、出太阳的时候遮阳。
3、还可以用伞柄弯钩取物品等。
二、请幼儿想象伞的特别作用。展示蚂蚁、小鸟、长颈鹿的图片,让幼儿想一想:如果蚂蚁、小鸟、长颈鹿有一把遮阳的伞,它们会把伞当做什么呢?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地表达。
三、小朋友们,老师把你们想象出来的结果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告诉我好吗?
四、当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容时,可以尝试将先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原有的词句,尝试仿编儿歌。如:伞可以做什么?钩东西;伞可以做什么?当鸟巢;伞可以做什么?帮助蚂蚁过小河……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幼儿基本能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了解了伞的作用。完成了教学目标。
3.幼儿的参与面较广,但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4.在仿编儿歌时,幼儿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将注重孩子语言表述,还有语感的培养。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开放"和"封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经常发现幼儿反复地开关活动的门。画圆时又总是不能封口……《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幼儿身边的、启蒙性的内容。我选择"开放"和"封闭"这一活动,内容和情节是幼儿所熟悉的,身边能够接触到的,又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选择这一课题同样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易于接受和力所能及的;选择中班幼儿,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总之,本活动课题贴近幼儿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2、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感知"开放"和"封闭",初步理解其含义及两者的相只于"
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探求知识的兴趣及思维的灵-活性、可逆性。
活动准备
课件一个,幼儿操作图纸、操作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了解"开放"和"封"
"1.(出示课件)甜甜小朋友养了一群小鸡,小鸡们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玩,可是没有栅栏,不听话的.小鸡会走到小河边去,这样就有危险了,怎么办呢?(教师操作电脑:竖一圈栏杆)栅栏围好了,小鸡走不出去了,(教师点击电脑:突出图形)像这样全部围起来,
一.最开谬的地方也没有,小鸡们会觉得很安全,瞧,它们玩得多心啊。
"2.一1-鸡们饿了,甜甜要给小鸡喂食了,怎么进去呢?(教师操作电脑:栅栏上开小门)哦,开了小门.栅栏开放了,甜甜就可以进去了。小鸡吃饱了。
"3.那小门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呢?(需要开的时候开,需要关的时候关,这样小鸡在里面就很安全了)"
4.甜甜问:"褥我要带小鸡出去玩,再开一个门,让小鸡可以走得快点,可不可以?"那么开三个门、多个门呢?
"5.小结:全围起来,没有开口的是封闭,开一个口或几个口的都是开放。我们在需要开放的时"候开放,需要封闭的时候封闭。
"二、理解'开放"和"封闭",拓展幼儿思路"1.甜甜刚才设计的是什么形状的栅栏?她还想设计其他形状的栅栏,你能帮助她吗?(随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哎呀,这些图形有的是开放的有的是封闭的,甜甜都搞不清楚了,我们来帮她分一分吧。
3.分类游戏看图形分类我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选那个做分类图形的标志?哪个做开放图形的标志?
"好,现在请你们拿起自己的"小篮子,对好自己的号码,把小篮子里的设计图根据开放和封闭的不同排在标记的两边,记得要自己看,动脑筋想好后再摆放若我会"用音乐等你们,音乐结束了,就告诉大家做好了。
4.幼儿操作,教师小结正确的操作结果。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今天我带来了一瓶矿泉水,看我嘴唇都干了,我把原来封"能够喝到里面的水。喝好了,我还"要把它关好,封闭瓶子,这样里面"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有的时候需要封闭,有的时候需要开放,请大家想一想还有那些事例。
2,刚才大家想了许多生活中的开放、封闭的事例。(出示操作图)现在就请你们试着操作一下:小剧场的门要造几个,造在哪里合适呢,为什么?
幼儿操作、介绍后活动。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生活中了解更多的开放与封闭的相对状态,及其相互转换;了解人的心情也有开朗与郁闷的时候,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常往好处想,变得心情愉快、活泼开朗。
活动反思:
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索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了解图形。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造纸
二、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
(二)技能目标:1、通过造纸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发展创造力。
三、探索要点:引导幼儿了解造纸的过程
探索路径: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简单了解造纸的原料,以及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四、准备材料:
(一)教师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报纸
(二)幼儿材料:纸巾、透明杯、木棒、纱网、纱网架
五、本节难点:使用搅拌棒把餐巾纸搅拌成纸浆,要慢慢搅拌,餐巾纸搅拌的越碎越好。
六、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小朋友们好,有趣的莱博瑞实验课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件东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纸张,可以用来写字,印书)
2、教师提问:
(1)那么,在遥远的古代,还没有纸张的时候吗,人们是怎样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的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根绳子,上面打了很多绳结,用来记录数量)
(2)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吗?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了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称为石文和甲骨文。
(3)但是把字刻在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太费力气了,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把字体刻在了竹简和木简上。注:竹简和木简就是把柱子或者木头削成相等大小的条形,中间用线连接好。可是,竹简和木简太重了,每次搬运起来很费劲,于是,有一个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原来啊,他的名字叫做蔡伦,生活在离我们很遥远的东汉时期。蔡伦经过长期的实验,发明出了一种更好地制造纸张的方法啊,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5)看,这位老奶奶正在造纸呢,首先把竹子、稻草等物品剁成碎屑,然后浸泡在水中制成纸浆,再用纱网在含有纸浆的水中过滤,最后晾干,纸就制作好了。
(6)因为制作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树木,一颗大约5-6岁的大树,可以制作大概750张左右的纸,所以,大家要节约用纸,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森林哦!
3、那么你们知道造纸术是由谁发明的'吗?(蔡伦)同时引导幼儿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请幼儿探索各种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形状、材质等,并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见到)
(2)探索材料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纱网和纱网架之间有什么关系?纸巾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水杯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实验中呢?木条的作用是什么?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制作造纸过程:将纱网套在纱网架上,把纸巾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浸湿,用小木棒将纸巾搅碎,使其变成纸浆,把搅好的纸浆倒入水盆内,水盆里装少量的水,用做好的纱网架从盆壁慢慢下滑,把纸浆捞上来。放置在平整的地方晒干。
(三)互动课堂
1、彩页上:下面的几种材料哪些能造纸呢?(纸、木头、大纸箱)
2、PPT上:下列物品哪个不是四大发明?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纸是由含有纤维素的原材料(如:木头、稻草、亚麻、麻、棉花等)制成。纤维素是一种植物性碳水化合作,由大量互连接着的的分子构成。在生产纸张的过程中,人们行用像碎木块这样的黏稠混合物煮成纸浆。然后把一层层薄纸浆铺在滤网上,滴干,最后,将干鸡东浆压成一张张的纸。
2、提问:彩页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1)谁发明的造纸术?(蔡伦)
(2)纸里面含有什么呢?(纤维)
(3)纸都有哪些种类呢?(打印纸、纸巾、包装纸等)
3、作品展评:明天我们比一比谁制作的纸可以用?
(五)总结延伸: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物品来造纸?试一试!
(六)成品装进袋子带回家。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爸爸胡子的样子,能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2、引导幼儿尝试用画短线或者点的方式进行简单描述。
3、让幼儿感受体验画胡子的乐趣,增进爸爸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1、丝巾、镜子、牙刷若干
2、幼儿每人自带一张爸爸的照片
3、画有爸爸面部形象的图画纸每人一张
4、水彩笔、蜡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丝巾、镜子和牙刷,请幼儿分别感受并分享触感。
(1)他们碰到脸上的感觉是一样的吗?
(2)哪一个碰到脸上会有些刺痛、有些痒?
(3)爸爸妈妈亲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2、请幼儿出示自带的爸爸的.照片,并介绍自己爸爸的样子。
(1)你的爸爸长什么样子?他有胡子吗?他的胡子是什么样的呢?
(2)爸爸的胡子是黑色的,短短的,有点硬,还有点刺,他长在爸爸的嘴巴周围。
3、教师讲解画法,引导幼儿根据照片中自己爸爸胡子的特点逐步添画爸爸的胡子。
(1)请幼儿找到黑色的彩笔或者蜡笔。
(2)教师引导幼儿在爸爸面部形象的嘴巴周围画出一条条短线或点。
(3)请你看看照片中爸爸的胡子是长的还是短的?是粗的还是细的?如果很短,可以用很多小点来表示,如果很长就用短线来表示。
(4)你觉得爸爸的胡子像什么?
4、教师鼓励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爸爸胡子的样子。
四、活动延伸
教师在作品上写幼儿的名字,请幼儿离园时把作品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爸爸。
五、资料库
爸爸的胡子
爸爸一脸大胡子,
好像一把毛刷子。
刷子老想刷我脸,
我偏不让它来刷。
刷的我呀咯咯笑,
我爱爸爸大胡子。
六、活动总结
爸爸的胡子是黑色的,短短的,有点硬,还有点刺,他长在爸爸的嘴巴周围。在活动前教师告知幼儿的爸爸准备一张能清晰呈现自己胡子的照片,并让幼儿提前在家中观察、触摸爸爸的胡子,这样既能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音乐《小蜜蜂》,黄、红、白各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师:小蜜蜂可爱不可爱呀?你们喜不喜欢小蜜蜂呀?(可爱,喜欢)那有没有能干的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么本领?(会飞,会采蜜等等)师: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小蜜蜂飞的样子,教师总结:
①飞的时候高高的,小脚尖点地,后跟离地,手臂平举形成飞的样子。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
(2)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老师一起来表演小蜜蜂飞。
(3)学习儿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苦,不怕累。
采花蜜,勤劳动。
二游戏1、学小蜜蜂飞,学蜜蜂采蜜。
小朋友排好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 学蜜蜂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边飞边唱儿歌。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苦,不怕累。
采花蜜,勤劳动。
2、小蜜蜂一起去采蜜。
小朋友排着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飞到黄色的`花朵边,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然后在飞回来。
(1)到黄色的花朵上采蜜。
(2)到红色的花朵上采蜜。
(3)到白色的花朵采蜜。
三、结束。
师:小蜜蜂们!我们采了那么长时间的蜜,都累了吧,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橡皮泥、火柴若干;课件;背景音乐;背景桌面。
二、活动过程:
1、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先出示泥工蜗牛的身体,"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出示蜗牛的壳,请幼儿接着猜,"我们接着往下看"--"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小蜗牛"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蜗牛图片。
--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身体、壳、眼睛)--小蜗牛用什么材料做成?谁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幼儿发言)2、示范讲解--教师示范讲解,注意要点: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把它捏软,团成球,搓长做蜗牛的身体;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在头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3、渗透教育:小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那这一只自己有些孤独,我们来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吧!
4、幼儿操作--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火柴头很尖不能对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配班教师分发橡皮泥)--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
--请幼儿帮做好的小蜗牛再做一个小伙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鼓励。
5、游戏:蜗牛搬家设计一个桌面:蜗牛的'温馨小家,请幼儿将做好的蜗牛搬到小家里来。
6、讲评幼儿作品三、活动结束:,听音乐表演小蜗牛。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塑料袋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不能拿来玩耍,特别是不能因好玩套在自己或他人的头上。
2、对塑料袋的危险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不透气的塑料袋》、各种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好看的塑料袋让孩子说出塑料袋的用途。
2、引出故事《不透气的塑料袋》观看课件。
3、讨论:小老鼠为什么吃完东西出不去?结论:因为它把自己装进了塑料袋里。
4、根据课件继续讨论:小老鼠为什么憋得脸通红?结论:原来塑料袋是不透气的。
5、教师小结:塑料袋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些塑料袋本身也会有有害的气体,同时还可能引发窒息,所以是非常危险的,切不可拿来玩耍。
活动延伸
有的孩子喜欢用嘴去吹气球碎片这也是非常危险的,让孩子知道塑料袋和气球都容易引发窒息,蒙头睡觉也会阻碍空气流通,进而影响正常的呼吸。
附儿歌:塑料袋
红塑料袋儿装饼干,
绿塑料袋儿装糖块儿。
小小老鼠嘴巴馋,
钻到袋里吃得甜。
吃完东西出不去,
憋得红头又红脸。
小花猫,笑眯眯,
蹲在一旁看好戏——
“塑料袋里真危险,
看你以后敢不敢!”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的认字能力差,通过字卡,图片,下雨时小朋友需要打伞等。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2.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3.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想像。
2.巩固认字识字。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出示字卡“顶”、“蘑菇”)
3. 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 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 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 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 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
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各片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还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条街”把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陈列出来,很受小朋友喜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少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值日生轮换制”,让做值日生的孩子负责发蜡笔、分点心,摆椅子……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
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1.此活动中的录像内容可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绘制成图片或编排成情境表演。
2.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如:阳台上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经典)中班教案10-07
[经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教案(经典)09-26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经典)11-26
中班教案(精选)11-12
(经典)中班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