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16 08:20:4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语文教案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词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小实验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一次,一位科学家向几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一个叫玛利亚的小朋友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那科学家为什么要向小朋友提出这个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和课文中的汉字娃娃打打招呼。

  2、认读生字

  3、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读后交流

  (1)科学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

  (2)你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吗?哪儿奇怪?

  (3)指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来。

  3、小朋友是怎么议论的呢?

  (1)根据小朋友的发言,相机理解“抢着说”

  (2)你还有不同的'答案吗?刚才大家都争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哪个词语?议论纷纷。

  (3)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4、引读第三段

  (1)玛利亚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因此,她的心里充满了疑问,课文里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赶快去找找吧!理解“满腹疑惑”

  (2)妈妈怎么说?

  5、玛利亚动手实验,发现了什么?读第四自然段,勾画有关的句子。

  6、是这样的吗?我们也来做做这个实验。

  (1)演示实验。理解“水漫出来了”

  (2)这样的结果是玛利亚根本没有想到的。因此,她感到又奇怪又生气,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句子:哎呀,水漫出来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玛利亚这么生气,是为什么呢?

  7、第二天,玛利亚找到那位科学家,质问他怎么可以提错误的问题来骗他们,科学家听了,哈哈大笑。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后相机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读科学家说的话。

  8、玛利亚听了,高兴地说“哦,我明白了!”玛利亚明白了什么?指导读第七自然段,读出高兴。

  三、总结拓展

  生活中你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类似的事吗?讲一讲。

  四、作业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先说在请完成书上的最后一题。

  板书设计:

  不迷信

  25

  科学家的问题

  动手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初读课文,训练快速默读,了解课文大意。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训练快速默读,了解课文大意。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导人定向

  (1)从学生曾有过的委屈事说起,揭题。

  (2)阅读单元“学习提示”定向,交待本课学习任务。

  2.训练默读。

  (1)出示默读要求的灯片。

  ①“我”为什么而委屈?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②课文的中心是()

  A.批评阳阳只想挑瓜吃的。

  B.赞扬爸爸尊敬老人。

  C.说明阳阳是懂得尊敬长辈的.人。

  D.反映奶奶关心爱护下一代。

  学生3分钟独立阅读--全班汇报。学生有不同答案,特别对中心有不同认识,暂不反馈,留待下节课延时反馈。

  (2)明确顺序默读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记瓜--抢瓜--吃瓜)独立默读分段--全班交流统一分段。

  (3)第3次训练默读理解。

  ①出示句子灯片,独立默读3分钟。

  “我”先用手占住那只大瓜,死也不撒手。这是因为()。

  a.“我”想吃大瓜,想多吃一点。b.“我”下午记住这只瓜没长熟、不甜,不让别人吃。

  “我”吃的大瓜没长熟,一点不甜,但吃了“不后悔”。这是因为()。

  a.早知道这瓜不甜,自己抢的,妈妈、奶奶也常这样做。b.自己抢的,靠奶奶撑腰才从爸爸手里拿到,不甜是运气不好。.I,

  课文用“委屈”作课题,是因为()。

  a“我”吃的瓜虽然大但不甜,吃了亏,反而被爸爸批评一通。b“我”想让奶奶、爸妈吃好瓜,反而被爸爸当作只拣大瓜好瓜吃的人。

  ②全班汇报,深入讨论。

  哪些词句证明阳阳先用手占住那大瓜是知道这瓜不好,想让奶奶、爸妈吃好瓜?

  如果“我”当时不抢,这不熟不甜的瓜会由谁吃?为什么?

  为什么“我”吃了这瓜,受了爸爸的委屈一点不后悔?

  3.学习生字词。

  (1)自学与试听。自学--互查--抢记抄写--当堂试听及作业。

  听写课后第4题。辨字组词:浃-夹一荚,馅--陷--焰;

  找近义词:汗流浃背--大汗淋漓,后悔--悔恨,默不作声--一声不吭。

  (2)词语练习。

  ①作业本上第1题;②用“汗流浃背”、“默不作声”、“冷不防”、“后悔”造句。可以一词一句,也可以几词连一句,还可以四个词连成一段话。

  4.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作业本2、3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I.学习课文一、二段,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

  2.理解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背诵2、4自然段。

  理解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背诵2、4自然段。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教学第一段。

  (1)读第一段,思考讨论:文章的第一句话与课题有什么联系?第1、2自然段是怎样赞美庐山云雾的?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教师提示:①一开头就讲课文主要内容的写法叫开门见山。②“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个诗句本来是咏叹庐山的.面貌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此处用来说明因云雾的遮掩而不容易认识庐山真容的意思。③“一起千百里,一盖干百峰”写出庐山云雾的广阔。

  2.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思考:第3自然段开头的过渡句,哪句话是承上的,哪句话是启下的?

  (2)庐山云雾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列表,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庐山云雾的特点并把它写具体的。

  地点

  雾名

  特点

  主要词语

  主要句式

  九江

  登山路上

  牯岭

  大天池等

  (3)学生汇报,教师指点。

  (4)品析妙句,划出比喻、拟人、对比句,看看这样写好在哪里。

  (5)抓住文中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完成作业本第3、6两题。

  3.指导背诵第2、4自然段。

  (1)指导学生将第4自然段分为3个层次,总提云海,雨过天晴后,太阳照耀下。并找出背诵支撑点“尤其”、“每当...”只见“、”青峰秀岭“、”特别......更......“、”夕阳......将......“等词,试背第4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背诵第1自然段。

  4.作业:熟背2、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题。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

  推荐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准备

  写有词语、课文诗的小黑板各一块,背景音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

  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

  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

  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血液、滋润、肌肤、混沌

  (1)自由读词语。

  (2)小老师带读,读中交流

  ①第一组是反义词。根据实际理解“清、浊”并给“浊”字组词(混浊),“投降”读作xing

  ②XX的XX词,扩充此类词语3到5个。

  ③“血液”(流了一点血,血淋淋读作xiě)。

  ④“混沌”(理解“混沌”;找近义词“混浊”;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学习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能读成课文中的哪句话?把这句话画出来。

  2.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请学生自由读此句并思考,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创造)

  (1)教师板书“创造”,并提问:“创造”的“创”这为什么是

  力刀旁?(看字形并联系课文理解盘古是用锋利的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2)教师小结:是呀,创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话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盘古创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创造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进入神话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生字书写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五、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教学难点: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领会词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 一 课 时

  一、揭题导入:

  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谁能说说中秋节民间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学生畅所欲言)

  2.总结: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苏东坡),他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小时候,兄弟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真是手足情深。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极少见面。这不,一晃又有七年没有见面了。这天正是中秋佳节。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心绪不宁。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完成了。

  出示《水调歌头》词,教师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经过的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齐读。

  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①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各奔东西 偏偏 隐现 阴晴圆缺 吟诵 婵娟

  后鼻音:躺 朝廷

  翘舌音:玩耍 苏轼 苏辙 婵娟

  ②读谁下列多音字:

  各奔东西 屈指算来 似乎

  3.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检查:

  ① 朗读下列词语:

  品尝 玩耍 埋怨 观赏 但愿 宽慰

  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皓月当空 心绪不宁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各奔东西

  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

  4.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1)指导读好下列长句,注意停顿: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三、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课题。

  介绍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四、指导书写生字。

  躺:左旁最后两笔不能写错。

  缺:指导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作业。

  1.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耍( ) 赏( ) 陪( ) 偏( )

  要( ) 尝( ) 倍( ) 遍( )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读好下列长句: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二、导学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一段,你对苏轼有何了解?

  3.齐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一年一度”,说说词义。扩词:一年一度的( )

  3.出示“皓月当空”,说说“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当空”。

  板书:皓月当空(自读,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4.映示第二、三句,结合指导朗读。

  第二句:读好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美景。

  第三句:读出人们“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的团聚喜悦之情及苏轼的“心绪不宁”。

  板书:思念

  过渡: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心绪不宁”呢?

  第三自然段。

  1.默读,体会兄弟情深。

  2.议一议: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什么?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苏轼和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呢?

  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形影不离”,补充几个近义词:朝夕相处 如影随形

  板书:形影不离

  出示:“各奔东西”,说说词义。

  动作演示,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描述教师的动作(掰着手指头计算数目--“屈指算来”)。

  4.对比朗读领悟: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经有七个年头了。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

  指名朗读,引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讨论:中秋佳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观赏明月,苏

  轼为什么会埋怨明月呢?

  板书:埋怨

  映示并朗读:“无情的明月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此时此刻,苏轼的心情怎样?

  3.小结:苏轼因思念弟弟苏辙而难以入眠,因久别的亲

  人不能团聚而满怀惆怅,于是竟埋怨起中秋圆月。请同学们通过朗读,把苏轼的'这种思念、惆怅之情表达出来。

  4.反复朗读,尝试背诵: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师范背,指名背诵,小组比赛背诵,齐背。

  小结:月亮渐渐西沉,银色的月光洒到床前,苏轼因思念心切,竟埋怨起月亮来。

  板书:月亮西沉 床前银光

  5.延伸:出示《水调歌头》词,并指出:这段内容是词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意境。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熟读课文,试背第五、六自然段。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五至六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1.引读: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哪里会……但愿……虽然……也能……。

  2.再读,思考:人世间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呢?

  板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指导朗读:“……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读准反问语气。

  板书:此事古难全

  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读出苏轼祝愿离人彼此生活愉快,

  在皓月之下共赏美景的美好希望。

  板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齐读。

  小结:苏轼转念想到这些,因此心进而似乎宽慰了许多。

  板书:转念 宽慰

  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上文找出解释这几句词的意思的话,对照着读一读。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此事 婵娟

  齐读词,并背诵。

  三、指导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互背,引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

  四、练习。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悲( ) 离( ) 阴( ) 圆( )

  美( ) 亮( ) 远( ) 留(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亮(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3.课外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 调 歌 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语文教案 篇6

  一、导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一起告诉老师。

  生:竹子。

  师:竹子小的时候,可以叫做……

  (出示卡片“笋”)

  生:笋。

  师:你们看这就是笋。

  (出示:食物笋)

  师:笋的偏旁是,请你仔细看看。

  (竹子头)

  (多媒体演变竹)

  师:笋的下半部分怎么写,我们也仔细地来看看。

  (多媒体演示笔画)

  师:你们会写吗?拿起手来咱们一起来试试。你们要注意这一横要写得特别的(长)而且右边得出头。你们观察地真仔细。

  师:笋再小一点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笋芽儿),大胆地说出来。

  (多媒体出示:笋芽儿)

  师:你们看老师把笋芽儿给带来了,你们看小小的、嫩嫩的,谁想来和它来打招呼。请你好吗?

  生:笋芽儿你好!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笋芽儿说它很喜欢你。还有谁愿意来跟它打个招呼?

  生:笋芽儿你好!

  师:你真可爱,真会交朋友。笋芽儿想和你握握手。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和笋芽儿来打招呼。

  师:你们好,小朋友,笋芽儿的名字中“笋芽”这个词是个生词,你会写吗?

  (会)

  师:请你们轻轻打开课本,翻到第11页。找到田字格了吗?找到“笋芽”这个词语吗?请你拿出笔来,在“笋芽”这个词语后的田字格里认真地把这个词语写一写。陆老师看看谁的写字姿势最端正。

  师:你写的真认真呀!是的,你看清楚了笋芽“笋”的一横在横中线上。

  师:注意:“笋”和“芽”的偏旁是不一样的:

  笋的偏旁是(竹子头)。

  “芽”是(草字头)。

  师:看得很仔细,真好。已经写好的小朋友请举手,请你自己看看你写的正确吗?还有的小朋友没有写完,请抓紧时间。

  师:已经写完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的怎样。你说。

  生:我觉得他写的特别好,就是用笔太粗。

  师:用笔粗了一点,如果能再细一点就好了,是吧。

  生:这个同学写的很好。下边的竹子头一个太宽了,一个太窄了。

  师:是的,一个太宽了,一个太窄了。但是陆老师觉得他有一点写的很好,你看他看清楚了笋的这横应该在(横中线上),芽的哪一笔在横中线上(竖折)竖折的折,对吧。说明他看田字格看的特别认真。(如果再小一点就更好了。)陆老师也希望小朋友看清楚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我们不仅能把字写的正确,而且能把字写的漂亮一点。请你轻轻地把笔放下,把书也合上。

  二、初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就叫(笋芽儿)。陆老师想请大家自己先来读读课文。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读课文。

  师:第一遍读的时候,请你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课后的拼音,想办法把这些字音读准确。

  师:如果是读第二遍,请你用这样的手势告诉陆老师,这样陆老师就知道你在读(第二遍了),第二遍读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把课文读的通顺,如果有时间你可以读第三遍。明白了吗?开始读,抓紧时间。

  师:好,轻轻地听下来了。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已经在读第三遍了,说明他的阅读速度非常快。有的小朋友第二遍读完了。有的小朋友虽然只读了两遍,他们读得很认真。

  陆老师这里有些词语,看看会了没有,男女轮流读,谁先读,女孩子先读,女士优先。

  生:呼唤。

  师:陆老师可以读的更好听,呼唤,好听吗?

  向上钻这个“钻”是平舌音,对“滋润”的“滋”是平舌音。“山冈”是第几声看看书。好象没有读出“自豪”。

  师:同桌两个小朋友读读这些词语,如果不会请教同桌小朋友,老师打断一下,好吗?

  我发现你们特别会学习,刚才发现有的同学你读一个我读一个,有的是两个一起读,有的是一个读完另一个再读,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已经会读的小朋友眼睛看着陆老师。陆老师发现这位穿绿毛衣的小朋友特别会学习,同桌读完后自己又读了,而且一边读词语,还加上自己的动作。

  三、研究课文

  师:通过刚才的读,我们不仅会读词语,而且还感受到笋芽儿慢慢地长大是一件(高兴)的事,陆老师认为还觉得笋芽儿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困难,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幸好在它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朋友,听听他们是谁?

  (播放声音)

  师:春雨姑娘,雷公公都是笋芽儿的(朋友),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呼唤)笋芽儿。

  (出示卡片“呼唤”)

  师:再读读课文,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呼唤有什么不同?

  (生读)

  师:谁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春雨姑娘莎莎的叫着笋芽儿,雷公公是轰隆隆的叫。

  (师纠正)

  师:声音完全不一样。

  生:春雨的声音是很小的,雷公公的声音是很响的。

  师:你怎么知道春雨姑娘的声音是很小的,课文中哪个词语告诉你?

  (低声)

  (板书:低声)

  师:春雨姑娘是低声呼唤笋芽儿,雷公公是……

  (粗重的嗓音呼唤)

  师:他们呼唤笋芽儿的声音是完全不一样的。春雨姑娘怕惊吓了沉睡中的笋芽儿,所以它是低声,陆老师想当笋芽儿,是一棵沉睡当中的笋芽儿,你们都是春雨,请你们来低声呼唤我吧!我是笋芽儿,我睡着了。(生读)我听见你们的声音了,是轻轻柔柔的,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一遍,起。(生读)听了你们的低声呼唤,我就从睡梦中醒来了,这里还有一些笋芽儿,让我们再来呼唤他们。听了你们的呼唤,笋芽儿也(醒了),你们这些春雨可真了不起。跟春雨姑娘不一样,雷公公的声音却是粗重,雷公公用它粗重的嗓音也在呼唤笋芽儿,这两个字你会写吗?我们仔细看一看。呼唤是同一个偏旁,发现了没有?(口字旁)

  师:“唤”字注意,陆老师也在旁边写一个唤。你会写吗?能写的比陆老师更好吗?

  (生写“唤”)

  师:谁的背最挺?已经写完的小朋友,想一想雷公会说些什么?

  (生准备)

  生:笋芽儿醒醒呀,春天来了。

  师:声音的确非常粗重,笋芽儿不是已经醒了,雷公公会说些什么呢?

  生:笋芽儿快快出土吧,春天已经来了。

  生:笋芽儿快快出土吧,春天已经来了。

  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听了春雨姑娘、雷公公的话,笋芽儿是这样说的。自己读读。

  (指名读)

  师:陆老师看出来了你是高兴地说的,有不同的语气吗?

  我听出来了,你是个小懒惰,你是生气地说的,

  你不明白是谁在叫你,所以你是奇怪地说。

  到底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课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撒娇”。平时你会和谁撒娇?

  (妈妈)

  是呀,笋芽儿是个小不点儿,小不点儿最爱撒娇,我们也学着笋芽儿的样子来撒娇。

  我看到了那个小女孩扭动身体,再来试一次。听了春雨姑娘的话,笋芽儿是撒娇的说,就醒了;听了雷公公的话,笋芽儿

  怎么样?谁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读读。

  (指名)

  师:再请一位小朋友力气用的不够。他刚才有个词语读的特别好。

  (一个劲)

  师:我们一起来读。我们的手就是笋芽儿的身体

  (表演地读)

  师:对钻呀钻呀,不停的钻,使劲的说,妈妈忙给它穿上一件又一件的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妈妈在说些什么?

  (生答)

  师:笋芽儿的妈妈和我们的妈妈关心我们一样,他时时刻刻在关心笋芽儿,有了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帮助,有了妈妈的关心,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哪一自然段写了笋芽儿钻出地面,赶快读读第六自然段,笋芽儿钻出了地面看到了什么?

  (生读)

  师:笋芽儿看到了什么?

  生:桃花笑红了脸。

  生:柳书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的叫着。

  师:课文中没有写的,他还会看到什么?

  生:草都绿了。

  师:小草宝宝从地里钻出了,露出了小脑袋。

  生:他还会看见彩虹。

  师:雨过天晴,天上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

  师:所以笋芽儿它是“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怎么也看不够,笋芽儿是太喜欢这个“世界”了。“世界”也是今天要写的字。小朋友可以把

  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世界真是_______。

  (反馈)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奇妙的世界吧!看到这么美好的世界,小笋芽的心情特别的(高兴),它会说

  什么,谁来试试?

  (指名读或齐读)

  师:课文前面有个词语提醒我们这句话怎么读这个词语是(高兴。)是的,春雨是低声呼唤,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撒娇的说,雷公公是用粗重的嗓音在呼唤,看到美好的世界,小笋芽儿是高兴地说,看来课文中人物怎样的说,这个怎样对读好这句话是很有帮助的,非常重要的朗读方法。

  四、表演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把1~6自然段演一演:

  谁来做春雨姑娘,大家帮他们想想哪些动作。

  谁愿意做雷公公,雷公公可以做什么动作。

  其他小朋友做笋芽儿,该你醒来的时候你就得醒来,该你撒娇的时候你就得撒娇,该你使劲往上钻的时候,你可不许偷懒。把你看到的世界跟旁边的小笋芽儿听听。

  其他的话陆老师来读。

  我们还缺一位妈妈,全班表演。

  师:还有哪些内容要在下节课学习的,和同桌小朋友说说。

  【评析】

  1、老师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如教学中的这些环节: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读课文,第一遍读的时候,请你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课后的拼音,想办法把这些字音读准确。如果是读第二遍,请你用这样的手势告诉陆老师,这样陆老师就知道你在读(第二遍了),第二遍读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把课文读的通顺,如果有时间你可以读第三遍。我发现你们特别会学习,刚才发现有的同学你读一个我读一个,有的是两个一起读,有的是一个读完另一个再读,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发现这位穿绿毛衣的小朋友特别会学习,同桌读完后自己又读了,而且一边读词语,还加上自己的动作。课文前面有个词语提醒我们这句话怎么读这个词语是(高兴)是的,春雨是低声呼唤,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撒娇的说,雷公公是用粗重的嗓音在呼唤,看到美好的世界,小笋芽儿是高兴地说,看来课文中人物怎样的`说,这个怎样对读好这句话是很有帮助的,非常重要的朗读方法。从这些细节中可以发现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渗透,善于抓住一位孩子的优点,将他放大。包括最后让学生帮着教师想还有哪些内容要在下节课学习的,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老师向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决定还需要学什么?让课堂真的变成学生成长的摇篮。

  2、尊重孩子,鼓励孩子:

  我在做这堂课实录的记录时,发现了陆老师有许多鼓励孩子的话。如刚开始进行师生问好,陆老师就表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多,如:你们真会学习,你观察的真仔细,你们读的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一遍等,陆老师的这些话和她甜美的笑容一直陪伴着学生度过这段学习生活,让学生始终成长在学习的快乐之中。

  3、将字词教学与文章的教学融会贯通:

  识字教学与阅读如何结合是我平时感到困惑的,而陆老师的行为告诉我,识字教学可以和阅读很好的结合,更不会破坏文章的教学的气氛。我非常佩服陆老师的随文识字的方法,在她的教学中使我感受到了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就拿本教学为例,陆老师三次安排写字。写“笋芽”“呼唤”“世界”将识字教学贯穿课堂,但并没有使人觉得枯燥。

  4、教师的语言是否可精练:

  在为陆老师做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陆老师的有些话是多余的,似乎对学生不放心,导的太多,如果能更精练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更好的说完整自己的话,这堂课会更出色。如就是让学生写笋芽两个字,陆老师是这么说的,请你们轻轻打开课本,翻到第11页。找到田字格了吗?找到“笋芽”这个词语吗?请你拿出笔来,在“笋芽”这个词语后的田字格里认真地把这个词语写一写。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而已。

  总的来说,陆老师这堂课是十分优秀的一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多媒体运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尊重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