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9篇【实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中班幼儿操作观察,发现水、国画颜料、墨汁、油脂的表面张力现象,培养中班幼儿的探索兴趣。
2. 应用表面张力现象,在水中作画,制作各种想象图案,培养中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启迪中班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搪瓷盘,国画颜料、墨汁、牙签、肥皂块、宣纸。
活动过程
[活动提要]
本活动分三部分:
1. 发现颜料、墨汁、油脂在水中的表面张力现象。
2. 运用表面张力现象,在水中作画。
3. 用自己的画剪剪贴贴,进行美工创作活动。
[活动重点]
发现水的表面张力和水中作画。
[具体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
1. 用牙签蘸墨汁在水中轻轻一点,你发现了什么?指导中班幼儿操作,提醒中班幼儿可以用牙签多蘸些墨汁。
2. 用另一个牙签蘸些肥皂,再用牙签向水面墨汁的中心点一下,这时中班幼儿会发现墨汁向四周扩散。
3. 用上述同样方法,让中班幼儿操作发现国画颜料在水中的现象。
4. 用牙签在画面上轻轻搅动,使图案呈不规则形状。
鼓励中班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构思,在水面上画出美丽的画。
(二)试一试:水中作画
1. 想办法,怎样让水中的画变成纸上的画?
剪一块与盘子大小差不多的宣纸,轻轻地盖到水中的画上,待水中的画吸到纸上后,再轻轻地揭起。一张不用笔画的画就做成了。把画成的画放到干净的地方晾干。
2. 说一说,看看我们的作品像什么?(见本篇活页图5a、5b)
教师可组织中班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说一说自己的画像什么。
(三)做一做
1. 指导中班幼儿把自己的画裱一裱,写上自己的名字,把裱好的画挂起来。
2. 贴个工艺花瓶
让中班幼儿先用晾干的画剪出具有特色花纹的花瓶图案。再把剪出的花瓶图案贴在白纸上,再启发中班幼儿在花瓶上贴花。也可以用纸团沾上不同颜色的水粉在纸上按花。这样,一幅美丽的工艺花瓶就做成了。
3. 还可以制作其它许多的美工作品如热带鱼、山水画、家具等。
四、建议
在进行此项活动时教师要提醒中班幼儿,用牙签多蘸点墨汁,这样作出的画颜色才会深,图案会更鲜明。
活动结束:
作画用的容器最好选用方形的,里面的水可多放些,每次作完画后要把容器刷干净,再换上干净的水。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沿曲线走、爬、钻。
2、发展敏捷、灵活的行动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弯弯绕绕的活动场地(用线)
2、用圈圈做成的"长龙"
活动过程:
一、弯弯走
1、T:我们一起来看看地上有什么啊?
T:嗯,地上有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我们一起来在线上走一走吧!
2、幼儿和教师排好队,一起沿着地上的'线条行走。
3、T:看看,我们的队伍弯成什么了?像什么?(弯曲的蛇、长龙、蚯蚓等)
4、T:除了在这两条线上走,我们还可以怎么样来玩呢?
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
(还可以在线条上爬)
二、绕绕爬
1、T: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们一共分成6组,在线条的两端分别站好。听到老师说开始,第一个小朋友就马上开始爬过去,爬的时候要沿着线爬,一个小朋友都爬完了,第二个小朋友才能开始爬。一组上全部爬完的小朋友就赢了。听清楚了吗?
2、T: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先爬到终点。
三、弯弯洞里绕绕钻(男生女生两遍站)
1、T:老师这里有一些圈圈,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想想,它能怎么玩?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来玩。
(小朋友来试玩)
2、T: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来玩的?
(请用圈圈来钻的说)
3、T:我们一起来钻一钻
4、T:先请1、2、3组的小朋友,两个人一个圈圈,在地上放好,做好山洞,请3、4、5组的小朋友先来钻山洞。等会在交换。做山洞的小朋友可以把山洞做的弯弯的,这样就更像了。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区分左手和右手,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过程:
一、游戏1-----说说左和右
1、关键提问:你们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把话表达完整
2、热身游戏:<我说你做>
指导要点:关注幼儿对左右的分辨
经验提升:要听清楚指令,分清左右,做对动作
二、游戏2----看图猜左右手
(一)手掌图示
1、关键提问:
游戏规则一:当我点出一张手的图片时,你要仔细看了,这个手势是用左手做的还是用右手做的,如果你觉得是左手,就请你站到左边的蓝线上,如果你觉得是右手,就站到右边的红线上。
游戏规则二:当我说开始,才能走,5、4、3、2、1数到1时必须站好了,还在中间走来走。
去的就算输了
教师用关键词再帮助幼儿重新确认游戏规则
2、指导要点:
(1)让幼儿感受是手心向外还是手背。
(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不泄气,再接再励。
3、提升经验:要看清楚手心还是手背,而且还要跟图片做的'一模一样。
(二)手指图示
根据幼儿的意愿选择图片进行游戏
1、关键提问:看看和图片上的一样吗?
2、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大拇指,小拇指的方向
(2)关注幼儿左右手套圈的正确性
3、经验提升:除了要看清楚是手心还是手背,还要看清楚大拇指的方向二。
4、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看看今天你获得了几个圈?
三、游戏3――――――隔箱猜左右手
1、关键提问:
这个是什么呢?这个箱子是干什么的呢?
介绍游戏的玩法
2、指导要点:教师巡回观察幼儿两两游戏的情况,关注在上一轮游戏中获得圈数最少的幼儿。
已有经验,能以自身区别左右。
反思:
整节课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简单逻辑推理的过程,使他们感受逻辑推理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秋天树叶变黄了从树上飘落下来非常的美,有红的爬山虎叶,蜡黄的杨树叶,金黄的梧桐叶,半绿半黄的小草等,非常的美。于是利用这些美丽的树叶设计了一节科学活动《树叶探秘》。感受到树叶的美,初步了解落叶树,知道不同种的树的树叶是不一样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探究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初步了解叶脉。
2、了解树叶的用途,激发对树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感受树叶的美。
教学准备:
在回家的路上欣赏了美丽的树叶,收集各种树叶(形状、大小、颜色不同),柔和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秋天树叶的美丽。
教师(播放轻音乐)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落到了地上。(教师边讲诉边往空中抛树叶。)
二、探索树叶的特点。
1、观察比较,了解树叶的特点。
教师:请你挑选几片树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挑选几片树叶,引导他们在树叶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并与同伴轻声交谈。)--请个别幼儿描述树叶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树叶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2、摸摸树叶,发现正反面的不同。
请你挑选几片树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树叶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叶子的两面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颜色比较深,摸上去比较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颜色比较浅,摸上去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3、观察、发现叶脉的秘密。
请你拿起一片树叶,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这个细细的、像线一样的'东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叶脉”。
请你观察一下,自己手里树叶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和其他小朋友的叶脉长得一样吗?
教师小结:叶脉也有不同的样子。
4、引导幼儿发现落叶的其他秘密?(例如:落叶有什么不同的气味。)
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教师小结:原来落叶里还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每个小朋友的发现都不一样!
三、说说树叶的用途。
教师: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请幼儿想象、讨论。(引导幼儿讨论树叶的用途和玩法,如树叶拼贴画,在树叶上画画、把树叶做成艺术品等。)
教师小结:除了你们想到的,树叶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它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落下来的树叶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营养,让明年的树叶长的更茂盛。
四、爱心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作品,应该感谢树妈妈,怎样感谢树妈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做法。唱歌《小树叶》,加深对树妈妈的亲情感,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活动延伸:
1、把树叶放在科学区,供幼儿进一步探究树叶的特点,并互相交流新发现。
2、在美术区引导幼儿用树叶制作粘贴画。
3、运用幼儿用书3~5页的互动游戏,引导幼儿看图说说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叶脉等的特点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4、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幼儿到公园捡树叶。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增进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了解树叶最常见的几种颜色、形状,简单地知道树叶的一些用途。同时提高了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我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中班教案 篇5
一、目标的制定
我在师傅张老师和马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仔细分析教材后制定出三个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2、能连续观察多幅画面,体验胡萝卜先生和胡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3、能恰当表述阅读信息。)整节课上下来,第二个目标与过程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内容相关性很小,只有在第二环的“帮助鸟太太”中体现了第二个目标;第三个目标也没有很好的达成,“能恰当表述阅读信息”对幼儿来说难度较高。课后马老师对我作了课后评析,我知道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进行反思;张老师又耐心、细致地帮我重研教材,现将目标调整为两点:1、通过阅读,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2、能连续观察多幅画面,并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二、活动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手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激发幼儿的阅读故事的兴趣。教具黑色毛线是为了让幼儿有更直观的感受,帮助幼儿想象着胡子的作用。但是我如果能按幼儿说出的胡子的作用,剪下一段“胡子”来试试它的用处,幼儿可能会更感兴趣。
三、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部分:1、出示图片,引出话题。2、理解故事,想想体验。3、师幼共读,经验提炼。4、经验迁移。
1、出示图片,引出话题。出示胡萝卜先生胡子的图片时,我引导的太快了,在我听到有些幼儿在说他长了很多的胡子、像圣诞老人的胡子等答案时我就马上接过了幼儿的'话题,胡萝卜先生长着浓密的胡子,每天都得刮胡子。
我并没有对“浓密”进行解读,也没有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第三个问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放在这个环节不是很合适,因为幼儿已经说出了很多胡子的作用,后面环节一出示图片,孩子们就想到胡子会帮助风筝、帮助鸟太太等,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2、理解故事,想想体验。第一个环节中提问不是很开放,所以导致幼儿的回答跟随着教师预设的路在走。进行反思后我觉得应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看到了什么?风筝飞的高吗?为什么?但是为了服务第二个目标,我又把这一小环节改成和第二小环节形式一样,引导幼儿连续观察画面,并大胆的表述阅读信息。第二环节:教师先和幼儿一起翻阅23——25页,初步了解故事情节,让幼儿大胆的进行讲述阅读信息。这个环节设计的比较好,达成了第二个和第三个目标,体现了阅读的自主性,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师幼共读,经验提炼。在这个环节师友一起阅读时可利用看看、说说、师幼互动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的。体验经验时,“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有什么用?”这里请的幼儿太少了,应该让幼儿大胆地去表达,多请几个,满足他们表达想法的愿望。
4、经验迁移。
这个环节幼儿讨论的很激烈,但是我没抓住时机,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们去讨论,讨论完之后让幼儿充分地说说想法,利用同伴资源丰富自己的经验。
四、师幼互动
1、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课上,师幼互动的不多。
2、教师的教态。在课上,除了语言上与幼儿有互动之外,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种体态,这些教态都可以和幼儿有互动。而这恰恰是我的缺点,平时讲故事比较平,没有起伏。所以这个诙谐有趣的故事在我的讲述下比较平淡,幼儿的情绪始终没有被调动起来,从而第一个目标: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没有达成。所以我还得不断地学习,在讲述故事时,用语气、神情去影响孩子,多使用身体语言。
五、注意细节
1、大班的孩子已经比较懂事了,在上课前给他们敲警钟也会约束他们的,因为孩子们心中有顾虑,就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上课前敲警钟可以换成轻松的小游戏更适合。
2、上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会使你上课胸有成足。
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着客观的因素,也有着主观的因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抛抛乐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布质材料 ——长方形的彩色布块和用布缝制的沙包,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体能。
2.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形彩色布块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入场活动
整队带入活动场地,做好活动前准备。
2.展示活动器械:
(1)长方形彩色布块: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块布,说一说每一块布的形状和颜色,数一数每块布有几个角等等。
(2)沙包: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个沙包,并比较沙包的大小。
3.演示玩法:
(1)讲解玩法:两名幼儿抓住布块的四个角,另外一名幼儿负责喊口令,并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2)注意事项:抓住布块的两名幼儿注意听到口令后再向上抛沙包,沙包抛出后要用布块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儿要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安全)。
(3)演示:请两位老师帮忙演示一遍,然后请两名幼儿跟老师一起演示,最后请三名幼儿演示一遍。
4.游戏开始:
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发给每一组一个沙包和一块长方形彩色布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组的沙包接的准,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5.讨论: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玩一玩这个游戏活动,注意改进活动中出现的缺点。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成人的陪伴下,通过歌曲感受音乐的固定拍。
2、能在成人的陪伴下,配合音乐用简单的动作进行歌曲表演。
3、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猪的手偶1个;
2、《胡椒小猪》图片1幅;
3、胡椒小猪肚兜胸卡每人一个;
4、蛋沙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手偶小猪,想小朋友介绍好友"胡椒小猪"以及它的职业(厨师)
2、出示胡椒小猪的图片,讲述故事。
二、基本部分:
1、全体围坐,欣赏全曲,教师带领妈妈和宝宝一起在膝盖上轻轻拍出固定拍。
2、教师带领宝宝回顾歌词,并尝试在成人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歌曲的内容。
3、教师和宝宝们一起讨论自己喜欢吃什么食物,鼓励幼儿多吃蔬菜和水果。
4、教师清唱歌曲,带领宝宝在成人的陪同下一起做动作。
5、在老师的引导下,请宝宝和妈妈一起听音乐,传乐器(蛋沙铃)
6、在教师带领下,引导宝宝和妈妈一起用蛋沙铃为歌曲伴奏(固定拍),提示宝宝和家长可以拍打不同的肢体部位(肩膀、膝盖、脚等)。
三、结束部分:
1、请宝宝佩戴上胡椒小猪的胸卡兜兜,和妈妈一起在教室内进行表演。鼓励宝宝可以把蛋沙铃当做调味瓶进行道具表演。
2、听音乐,请宝宝在成人的带领下降乐器送回到筐中。
活动反思:
在“有趣的管子”这一活动中,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探索、了解管子的特征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一开始,教师以吸管毛毛虫来做客并带领幼儿进入管子王国引出课题,使幼儿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接着让幼儿自由观察、挑选、初步认识管子。让他们摸一摸、玩一玩,挑一个喜欢的管子仔细看,它是什么形状,什么材料?带着这些问题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索管子的特征。在观察中训练幼儿用一双面敏感和不断发现的眼睛。孩子们从管子形状、颜色、材料纷纷说出自己手上管子的特征。幼儿在自选喜欢管子的活动中,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和自发学习,从而支持他们的活动兴趣、挑战他们的活动能力。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触摸、倾听、讲述的基础上体验“软”和“硬” 两种不同的感觉。
2、尝试着用身体动作及绘画的手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3、在创设的情境中大胆想象、敢于表述。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幼儿有对生活中的感觉有体验、感受的'的经验。
3、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体验“软”和“硬”
1、 用小手摸一摸你的衣服,有什么感觉?(幼儿发散回答)
摸一摸你的身上还有哪些东西是软软的?(幼儿自由探索、交流)
摸一摸你身上有哪些东西是硬硬的?(幼儿自由探索、交流)
2、找一找,我们的活动室周围有什么东西是软软的,什么东西是硬硬的?
(幼儿自由寻找、探索、交流)
幼儿轮流讲述,其他幼儿倾听。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摸了窗户。我踩了地板。我敲了桌子。)
3、想一想,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软的?哪些东西是硬的?
二、倾听音乐、交流感受
1、仔细听,录音机里的音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2、闭上眼睛仔细听,你觉得怎么样?你听到了什么?好像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3、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身体动作?(让幼儿找一空位置自由表现)
4、:这段音乐听上去很柔软,很舒服,像寂静的夜晚,风儿柔柔地吹,树叶轻轻地飘,一切是那样地柔美,像进入了梦乡,做起了甜甜的梦。
5、再听一首曲子,现在你有什么感觉?
6、听了这音乐,你想干什么?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一起试一试,用力、硬硬的感觉)
7、两段曲子给我们带来软和硬的不同感觉,你喜欢哪种感觉,为什么?
三、绘画创作、交流
1、老师在活动室的周围准备了一些白纸和蜡笔,你喜欢哪种感觉,就用简单的线条把这种感觉画下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播放音乐、幼儿操作)
2、集中讲述:我喜欢软的感觉,我画了弯弯曲曲的波浪线,像水在飘。
我喜欢硬的感觉,我画了尖尖的三角,像鳄鱼的牙齿……
3、将作品放到语言区,有空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软”和“硬”的不同感觉。
活动延伸:
的欣赏材料,如:音乐《水族馆》、美术作品《艾菲尔铁塔》等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体验。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
2.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方法。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生活中常见的尖尖的物体等。
2.《幼儿画册》(第一册第46、48)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教师:贝贝的手受伤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二、出示图片讨论,知道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的事情。
图一:贝贝在教室里拿尖尖的棍子与同伴嬉闹。
图二:贝贝从家里的阳台上往下扔瓶子。
图三:贝贝在玩爸爸的`打火机;图四:贝贝在公园里从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师:贝贝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生活中你像他这样做过吗?
三、迁移生活经验,掌握避免发生危险的做法。
提问:在家和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容易引危险的东西?(如:尖尖的物体、易碎的器皿、煤气灶、电源插头等)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不受到伤害?使用尖尖的东西时要小心,不要将易碎的东西摔坏,不玩煤气开关,不把手指伸进插头,关门、时要手握把手轻轻地开或关上。
四、为班级制作危险警示卡,提醒大家遵守。
教师带领幼儿在班级教室和周围寻找发生危险的地方,引导孩子画下来作为标记,提醒大家注意。
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警示图,和孩子一起贴在相应的需要提示的地方。
教后反思:
在平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小伤难免的,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故事画面里,听得很专注。知道了以后哪些东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险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画面,孩子能准确判断是与非,增强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实,也提醒老师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