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18 08:30:21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美术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美术教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尝试用滴洒的方法绘画,能表现冬天的雪景,感受滴洒画呈现的独特效果。

  2.能控制手部力量创作滴洒画。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水粉笔 水桶 水粉颜料 图片 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名作,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波洛克的作品,请幼儿观察特殊的绘画效果.教师:“你看到什么?这样的画见过吗?猜猜看画家用什么方法画出来?”

  2.教师讲述并演示滴洒画的方法。

  (1)教师出示画好大树的画纸,边用水粉笔演示滴洒边讲述。教师:“看,冬天的风呼呼地刮着,把树叶都吹走了,带来很多雪花。”(启发幼儿将滴洒的颜料想象成雪花。)

  (2)教师:“滴洒在树上的颜料像什么?让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幼儿使用其他颜色进行滴洒。)

  (3)找一找还可以在哪里滴洒颜料。(鼓励幼儿在树上、树下、空中、地面上洒上各色颜料。)

  (4)教师鼓励幼儿用水粉笔滴洒,并注意控制手部力量及甩动方向。

  3.教师强调活动注意事项,幼儿创作。

  (1)教师:“这种作画的方法有意思吗?你想不想试一试?

  (2)教师:“试一试向不同的方向甩,画面会出现怎样的不同的'变化。(引导幼儿向不同方向甩)

  (3)教师:“在滴洒过程中颜料不要太多,使颜料滴下来画面就不美观了 。“

  (4)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作画。

  4.欣赏与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感受画面的特殊效果。

  (2)教师:“谁来说说你分别在哪些地方进行滴洒?这种绘画方法给你怎样的感受?第2篇、中班美术教案设计:冬天里的树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设计:冬天里的树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曲直、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冬天里的树,探索树枝由粗变细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观察,了解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征。

  3、感受大树在深冬的变化,并愿意用画笔表现。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在深冬季节落叶树的叶子会落光;幼儿已欣赏过四季中树的图片。

  2、冬天里的树的图片多幅。

  3、小号水粉笔,水粉颜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笔筒,画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

  (1)教师:冬天到了,大树妈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教师:树叶都掉光了,剩下了什么呢?

  2、引导幼儿欣赏树的图片,整体感受树干和树枝的不同造型。

  (1)教师:光秃秃的大树给你什么感觉呢?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你喜欢哪棵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征。

  (1)教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树干在哪里?树枝在哪里?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枝呢?

  (2)教师:这棵树上的树枝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用手臂的动作表现树枝的不同)

  (3)教师:靠着树干的树枝和最上面的树枝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4)教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由粗变细的树枝呢?

  要点提示

  1)在探索树枝由粗变细的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笔的侧面进行作画,或用笔的力度由重到轻,类似于“提”的感觉。

  2)画大树时一定要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按生长的方向进行绘画。

  4、幼儿绘画。

  教师:你想画一棵什么样的树呢?像什么?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枝呢?

  5、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棵树?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①带领幼儿到户外对落叶树或者常青树进行写生活动,感受大树的丰富造型。②带领幼儿到公园里观察大树的树皮和树结等并尝试表现这些特征。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提供黑色纸,让幼儿撕出大树的树干和树枝并进行拼贴,造出树的剪影效果。②科学区:提供各种不同的树的图片,幼儿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如落叶树、常青树)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师: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幼:花、贺卡

  2、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教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样的?

  3、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活动反思:

  1、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从学习过程来看,这节课应该是最大限度的把学习的机会放给了学生。学生自主探究从课前追被就已经开始了,搜集相关材料,自读自悟自演自创,自己组织活动内容,自己编排主持词,连成展示活动,全体同学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

  2、 正确处理了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

  整节课大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自己展示,自己主持,我认为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同学们,应该把他们能力素养的提高作为教学首要的目标。教师要做的是引导组织学生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提高。

  3、 注重学科间的融合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应该有点艺术细胞,常听音乐可以使人更有灵性和悟性,因此,结合本次的主题,我选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感恩的心》为开课和结课的歌曲,让学生在温馨的旋律中开始心灵的旅行,最后又在深情的旋律中提升情感,给学生回味的余地。

  同时,鼓励学生配乐朗读,为此,向学生推荐节奏舒缓的《致爱丽丝》和《秋日的私语》以供学生选择。在学生习作时,放背景音乐,烘衬整个教学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百科:感恩,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1、《无笔画》一课是预备年级第二学期中的一课内容,《无笔画》教学设计。在美术创作中,无笔画是一种特有的绘画表现形式,也就是不采用画笔直接绘制,通过一定的技法来表现画面。

  2、无笔画有其偶然性即随意性的一面,又有其可控性的一面。我认为加强其可控性而削弱其随意性,这正是形成无笔画作品的个性特征而防止雷同化的关键。没有随意性不行,因为这正是无笔画的形式所在;没有可控性也不行,因为这正是感情渗透的一个根本环节。许多人想了解无笔画的秘密,其实作品的背后躲着画家自己。我主张无笔画"始欲人意,终于天趣"。

  3、课题《无笔画》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并通过操作练习,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掌握特殊的色彩技法,体会不同色彩技法产生的不同画面效果。

  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与美感。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不用画笔,利用排水法、对印法、粘贴法、喷刷法、化水法、吹法等制作方法来创作图案。

  (2)过程与方法:

  在制作图案中,发现肌理,认识肌理,创造肌理,从而获得无笔画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无笔画的乐趣,体验肌理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种图案制作技法的掌握。

  难点:颜色搭配与色彩浓度的掌握。

  二、教学设计:

  (一)演示导入(给学生演示一个小魔术)

  教学意图:

  利用生动而有趣的排水法来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对无笔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入我们的技法介绍,教案《《无笔画》教学设计》。

  师:先拿出一张白纸,用蘸满深色的大刷在纸上刷一遍后,白色的纸上就会出现一张漂亮的图案。(在白色的纸上,老师事先用白色的蜡笔或白色的油画棒画上了漂亮的图案)。

  (二)复习前面一节课学习过的图案技法

  教学意图:

  回想学过的图案技法,加深学生对线描法、平涂法的制作中必须用到笔的印象。从而与后面的.无笔画形成对比。

  师:学过的图案制作技法有:线描法、平涂法。

  (三)讲授新课

  教学意图:通过大量的演示与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掌握各种无笔画的制作技法。

  师:除了上述两种制作技法外,还有许多不用画笔来制作的技法,今天,我们就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技法。

  出示课题:《无笔画》

  (一)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那些不用画笔制作图案的技法。

  1.排水法:

  利用水与蜡不相溶的原理,用蜡笔画纹样,再用颜料涂在纸上。(教师演示)

  2.对印法:

  用颜料在对折的纸上印、拖、拉,产生出各种机理。

  3.粘贴法:

  用胶水画出纹样,并在其上撒上染了色的纸屑或沙子等材料

  4.喷刷法:用喷枪或刷子蘸上颜色后喷刷与画面上。

  5.化水法:用颜色点在湿润的深色画面,造成柔和或渐变的渗化效果。

  6、吹法:颜料滴于纸上,吹出各种图案。

  7、刮画:

  在自制的蜡纸上,用工具在纸上进行刮蜡创作。

  8、拓印法:用准备好的模具在画纸上进行创作.

  师:由学生总结:制作中,不用画笔,应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可以产生出许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堂练习:

  要求:不用画笔,参考以上图案的制作方法,或根据自己的工具材料,创作一张漂亮的图案。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展评、评比

  教学意图:

  通过评比,讲解学生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本课教学目的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师:1、谈谈你的设计意图。

  2、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3、你认为最好的作品是哪幅?为什么?

  4、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5、挖掘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第4课 真情对印(活动一)

  教学目的:(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1.导人: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住哪?

  3.:这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

  4.板书课题,有趣的对印画。

  二、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

  2.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三、反馈指导

  1.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

  (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像。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

  四、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

  (3)想像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

  2、引导幼儿懂关爱、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操,懂得保持水的清洁的情感。

  3、尝试用美工的方式表现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PPT(水生动物)、哭泣的鱼,有死鱼的污水图片、污水一盆,污水处理物

  幼儿:折、画、泥塑、剪贴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谈水生动物

  1、老师出示鱼和螃蟹:这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3、丰富水生动物(观看PPT)

  老师介绍不常见的水生动物的名称与特征

  介绍一些珍稀的'水生动物

  如:中华鲟

  二、讨论:关爱、保护水生动物

  (一)出示

  “哭泣的鱼”

  1、为什么这条鱼在哭?(幼儿发散讨论)

  老师引入:要关心、保护动物

  2、我们人类怎样保护动物?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①不要掠杀、猎杀

  ②不喂动物吃有毒、有害的食物

  ③国家建立了保护区

  ④保护好动物生活的环境

  总结:我们要做动物的朋友等

  三、保护水资源

  1、出示一幅污水与死鱼的图

  问:这些鱼怎么死的?

  这些污水是怎么形成的?

  水生动物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

  2、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3、演示污水变清水

  四、幼儿创作水生动物,布置环境

  “水生动物”

  1、幼儿分成四组“折、画、泥塑、剪贴”等方式创作制作水生动物

  2、将作品布置在墙面

  “水生动物”

  活动反思:

  活动中注重了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并促使幼儿有保护水资源,给水生动物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意识。

  一.活动中丰富了多种水生动物

  幼儿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认识,从他们的语言中表现,孩子们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特征有所了解。

  在进一步丰富水生动物中,我着重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荧火鱿,盲鳗等,并对一些有具体特征的动物进行了介绍,如:河豚有毒,但他有止痛的功效;

  又如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些方面丰富了幼儿对水生动物的认识。

  二.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从小鱼的哭声与死鱼、污水三方面层层入手,逐步激起了幼儿要关心爱护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生活的环境。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如:

  a:人类不要乱扔垃圾

  b:人类不要捕杀小动物

  c:工厂里的废水不要排入大海、河流等。

  三.多种不同的美工形式表现水生动物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鹅的颈项、翅膀线条所表现出的活力和动态美。

  2、体验作品中恰倒好处的构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优雅意境。

  3、能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或肢体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鹅鹅鹅》

  2、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鹅鹅鹅》

  *教师: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欣赏作品的色彩

  教师:这幅画里有许多的鹅,画家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示?这些白色都一样吗?有

  什么不同?画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还有什么颜色?深深的墨绿和少量的红色、土黄有什么作用?

  (画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现鹅的洁白,还通过画面下的.墨绿、上部的土黄和鹅头的朱红来衬托鹅的洁白,这样用色使画面的色彩单纯而又不失活泼。)

  *重点感受作品中鹅的形态美

  教师:这幅画中的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美在哪里?它们的翅膀美在哪里?它们张开大大的、美丽的翅膀想要干什么?它们的颈项美在哪里?你觉得象什么?画家是怎么画出美丽的翅膀和颈项的?我们用手来模仿一下?画家在画中画了很多的鹅,它们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画家笔下的鹅都扇动着自己美丽的翅膀,但同时又各具形态。它们在不同的动态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谐的韵律美。)

  *欣赏作品中鹅的布局。

  教师:画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鹅,他在画面上又是怎样安排这些鹅的呢?如果我们把鹅都挤在一起好不好?画家是怎么做的?哪里的鹅安排的密一点?哪里又疏一点?谁来指一指?这么多鹅像排着队一样,如果我们把它们排成一条直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画家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用手来指一指。他这样处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画家在布局上不仅把鹅群放在了画面的中央,醒目突出,与此同时还将鹅群排列成S型曲线,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在鹅群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画面活泼不呆板。)

  2、结合故事《咏鹅》欣赏作品。

  *教师朗诵古诗《咏鹅》

  教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教师:这首诗说了什么?和这幅画有相似的地方吗?画面的什么地方表现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请幼儿再次用动作表现对古诗和画面的理解。

  教师:谁愿意用动作表现“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是真么样子呢?

  *教师注意用语言营造意境,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的兴趣: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呀!

  洁白的鹅群游在碧绿的水面, 水里倒映着它们美丽的影子,红红的脚掌轻轻划着清澈的河水。它们向天空伸展着长长的、优美的颈项,唱着快乐的歌。

  *教师:你喜欢这幅画吗?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谁能用动作来表现?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也来画一画。

  *教师一方面鼓励幼儿大胆落笔、一方面重点指导幼儿表现鹅的颈项和翅膀。

  4、分享和展示作品。

  教师:说说你画的鹅美在什么地方?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

  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老师富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叶子。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像圆圆的苹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圆圆的轮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红的像火,黄的像金子,绿的像青草,蓝的像天空……真是美极了。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停顿一下后继续讲述)"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

  2、师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

  幼儿个别讲述。

  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那页纸上,依此类推。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

  4、利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画自己听过的故事或创编的故事。

  教学反思:

  主要还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善于提出问题。

  选择好的场所让幼儿亲自去亲近自然,幼儿能自主的去观察一年4季的变化,同时能让幼儿了解树变化的同时,对环境保护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案 篇8

  可爱的小鸡(水墨画)

  【设计思路】

  中国水墨画,是我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间美术,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温,挥洒自如,变化无穷,痛快淋漓,中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小鸡是小朋友喜欢,又熟悉的小动物,教他们画小鸡,比较容易,幼儿学得快、学得牢,也学得轻松。很适合幼儿作画大胆,构思夸张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习水墨画的握笔和用笔方法。用毛笔的侧锋画椭圆、中锋勾线和画圆点,表现小鸡的外形特征和不同姿态。

  2、能大胆下笔、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喜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群鸡”,带领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及动态。

  2、带领幼儿欣赏内容简单的水墨画若干幅。

  3、操作材料“小鸡”,活动贴绒小鸡、宣纸。墨汁、毛笔、洗笔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小鸡,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从盒子时拿出三只小鸡,让小朋友观察,并讲述鸡妈妈孵出了一群可爱的小鸡,请小朋友帮鸡妈妈看看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长得怎么样。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小鸡长得很可爱、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还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长着两条细细的腿。

  2、引导幼儿欣赏“群鸡”图。

  出示图画“群鸡”:提问:你们看这幅画家爷爷画的一群鸡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自已平时对小鸡的了解,理解国画中各小鸡的动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3、出示动贴绒小鸡,变化小鸡的各种不同姿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醒幼儿可画出各种神态的小鸡。

  二、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笔锋的基本用法

  1、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水墨画方法来画小鸡。它是用毛笔和墨汁来画的。

  2、教师示范:先用毛笔蘸上水墨,让毛笔躺下来,稍稍用力画出小鸡的头和翅膀,翅膀比头画得大一点,再用笔尖像走路一样勾出小鸡的嘴巴,胸,肚子和爪子,最后用笔尖(像跳一样)点出鸡的眼睛。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鸡妈妈现在要请小朋友给小鸡画像,它还想问问小朋友画的小鸡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幼儿先观察操作材料,后在其空白处作画,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指导幼儿掌握用笔方法

  四、总结评价

  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感谢小朋友为它的小鸡画像。游戏:“小鸡小鸡在哪里”。

  活动建议:

  教师的活动小鸡是磁性的,便于教师和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1、提供给幼儿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巩固小鸡画法。

  2、班级养植角,饲养小鸡。

  3、用圆形、椭圆形拼搭各种不同姿态的小鸡。

美术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艺术领域也明确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而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石头为主材料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的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大自然独立创作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大胆的想象,尝试借助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体验石头画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尝试运用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

  活动难点:能按自己的意愿制作石头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头。

  2、油画棒、棉签、皱纹纸、丝带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带来什么?

  师:我们和石头朋友玩躲猫猫的游戏,请小朋友猜一猜石块上究竟有什么?看小朋友们猜的准不准?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幼儿充分了解幼儿对石头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1、交流、想象。

  师:(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头,每人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脸蛋儿、乌龟、头、金鱼……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令老师都非常佩服。

  2、教师适时给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师:(出示两块石头)小朋友能用两块石头变成什么呢?

  幼:娃娃、长颈鹿、老虎、船、火车……师:你会把它怎样摆放变成娃娃、长颈鹿、老虎、小船……的呢?

  3、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并说说怎么样给它装饰成这些物体呢?

  幼:在石头上画上五官,用皱纹纸可以做头发;用橡皮泥做眼睛,把丝带粘在后面做尾巴就变成了金鱼。

  (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发现,原来利用石头的形状和一些辅助材料,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当孩子思索怎样把两块石头放在一起时,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1、师:(出示示范画娃娃)这个是已经化了妆的石头,现在变成了什么?

  幼:娃娃脸。那是怎么样把它变成娃娃的呢?再出示小鱼示范作品。

  师:刚才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给它化妆的呢?

  幼:水粉颜料。

  2、教师示范。

  3、欣赏颜料石头画作品。(放石头画图片欣赏)

  4、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1)、桌上摆好石头、颜料、棉签、垫板、抹布等作画用具。

  (2)、先让幼儿取石头在垫板上,再观察石头的形状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再进行装扮。

  (3)、安静操作,注意卫生。

  (先出示范画,在示范,最后观看有关石头图片,使幼儿获得技能技巧与表现形式的间接经验;让直接进入创作角色的机会,孩子在选择时就非常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四、作品赏析:

  提醒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陈列到展台上,鼓励没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引导孩子互相欣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此环节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即使没来得及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同时,让幼儿认识到在创造过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反思: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为了引发孩子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指导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览赏析,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萌芽开花和结果,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10

  课时设计: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图案的设计方法,并根据我国民间图案的表现形式,完成一幅能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美术作品。

  2、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运用创设情境、资料分析、学生探究、艺术实践等教学方法开展学习。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体验传统与现代图案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图案的设计方法进行构思、构图。

  学具准备:

  课前搜集图片资料等,沥粉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检测并导入新课:

  (一)猜谜导人。

  今天,先请同学们猜两个谜语:

  1.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蝴蝶)

  2.绿衣衫,套绿褂,住在房里爱上架,嘴尖舌快会说话,人家说啥它说啥。(鹦鹉)

  学生猜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出示蝴蝶、鹦鹉挂图。

  三、讲解新课:

  1.色彩分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挂图,(和课本照片相同,也可用投影仪放出)想一想, 蝴蝶和鹦鹉主要有什么色彩?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学生答。教师以蝴蝶为例进一步诱导:这些色彩所占面积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学生回答,教师迅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出色彩。

  2.教材分析。

  请同学们看课本。原来这些色彩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3.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组颜色涂绘。

  四、检测

  作业要求:

  (1)两只蝴蝶和鹦鹉的颜色任选一组。

  (2)颜色面积配置与自然物图片的色彩大致相等。

  (3)涂色尽量匀整。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拓展提升

  作业展评,小结。

  我国的图案因物寓意,物吉图祥,将情与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浓郁的民族特色。

  请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自己的老师、家长、邻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板书设计:

  学习图案设计

  (1)设计图案。

  (2)选择一组颜色涂绘。

  课后反思: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精选)美术教案09-16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美术教案[经典]09-17

(经典)美术教案09-20

美术教案(经典)10-06

【经典】美术教案10-05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