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09 09:51:5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经典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牙齿的作用,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刷牙的习惯。

  3、学习在集体活动中表达和倾听同伴表达,初步形成乐意帮助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初步了解刷牙的小常识。

  活动方法:

  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重点难点:

  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刷牙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用纸盒做一个(嘴里有龋齿)面具,嘴能开合;

  2、小牙刷人手一把,毛绒娃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嘴巴又大又怪,(出示面具)就象这个模样。它特别贪吃,每天都要吃很多又香又甜的东西(教师边说边摆弄的嘴部)。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想要吃东西,谁愿意喂我呀?

  让幼儿口头喂食,并与幼儿交流,如“你给我吃的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表达出“我给你吃×××”。

  2、教师: 嘴巴不停的开合,作吃东西状,并且不停的开心地说:“啊呜,真好吃!真香呀!”

  突然,嘴合上了,不吃东西,并且不停的发出痛苦的叫声:“哎呀,哎呀,好疼呀!我的牙齿”,反复的以疑问的口气询问幼儿:“我的牙齿怎么这么疼呀?”

  3、教师: 让幼儿分析突然牙疼的原因,引导至是因为没有刷牙而引起食物残留在口腔和牙缝里,腐烂变质,损坏牙齿,最终造成龋齿和牙疼。

  请幼儿帮 想办法,“小朋友,你们快帮帮我吧。我该怎么办呀?”

  二、让幼儿自由表达,引导至刷牙。

  教师教刷牙歌《大家来刷牙》。然后共同唱小牙刷,手中拿,我们大家来刷牙。上面上面刷刷刷,下面下面刷刷刷,里面里面刷刷刷,外面外面刷刷刷。这边刷,那边刷,刷呀刷,刷呀刷,最后喝口清清水。啊,牙齿好舒服呀!老师扮演:谢谢你们!现在我又可以吃东西了。大家快给我东西吃啊。

  1、 教师: 再次让幼儿口头喂食,并与幼儿交流,如“你给我吃的`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表达出“我给你吃×××”。

  嘴巴再次不停的开合,作吃东西状,并且不停的开心地说:“啊呜,真好吃!真香呀!”

  突然,嘴再次合上了,不停发出痛苦的叫声:“哎呀,哎呀,好疼呀!我的牙齿又疼了”,并且以疑问的口气再次询问幼儿:“我的牙齿怎么这么疼呀?”

  2、教师: 让幼儿自由发言,引导至是刷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和刷牙马虎不认真,所以牙齿又疼了,进而告诉幼儿刷牙要科学、认真,办任何事情都要科学认真。刷牙的基本要求,每天三次牙,每次饭后三分钟刷,每次刷三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的动作,并让孩子一起边唱儿歌边做刷牙动作。

  老师学着口气说:现在我的牙不疼了,又能快快乐乐的吃东西了。谢谢小朋友们。

  3、教师: 进行最后课堂总结:小朋友,刚才你们教之后,提议师幼一起把创编的刷牙歌再唱一遍。

  小牙刷,手中拿,我们大家来刷牙。上面上面刷刷刷,下面下面刷刷

  刷,里面里面刷刷刷,外面外面刷刷刷。这边刷,那边刷,刷呀刷,刷呀刷,最后喝口清清水。啊,牙齿好舒服呀!)

  延伸活动:

  让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唱刷牙歌及把握刷牙的正确方法。

  教学反思: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的实际情况,我选取了《大家一起来刷牙》这一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创设和谐、活泼的氛围,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我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引幼儿入境

  本课教材开始我以故事导入,幼儿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及时抓住了幼儿的眼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再加上富于幼儿气息的语言,并和幼儿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幼儿就有了学习的渴望,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当起学习的主人。

  2、让幼儿的手动一动,脑动一动

  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去喂,自己去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幼儿作为主角,幼儿当然感兴趣,当然也学得起劲了。

  3、师幼互动,共同演一演

  一首生动活泼的儿歌《刷牙歌》,让它更显幼儿情趣。当我拿出牙刷,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读儿歌边表演的时候,孩子们都笑了。于是,我就让幼儿和我一起表演刷牙,感觉特别亲切。这样,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也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幼儿。

  另外,这堂课上,我设计了一个课外延伸的内容。这个内容是让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做,但是,我没有注意到及时的反馈,以致于一些孩子未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我想,如果我可以把家长请到课堂来,和幼儿一起参加活动,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加好。

  有反思才会真正得到进步。今后我将在教学中重视和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幼儿从学习中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 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说出春天的变化。

  2. 会简单的使用电话。

  3.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动物的话,并能够进行角色表演。

  4. 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二、活动准备:

  1.提前要求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

  2.道具电话。

  3.小松鼠、小熊、小兔、小青蛙、小公鸡头饰。

  4.挂图,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利用问题导入课题:现在是什么季节?小朋友是从哪看出来的?(天气变暖,换上了薄衣服),请幼儿简单描述春天的变化。(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迎春花、桃花等都开了……)

  2.出示小动物过冬的课件,让幼儿回忆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有哪些动物是冬眠动物?

  3.春天来了,天气变暖活了,小朋友开始锻炼身体了,小动物们也该出来活动了,我们用什么方式通知小动物们呢?(打电话,写信……)引出故事内容。

  4.出示挂图,首先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针对每段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春天的'变化,再完整的讲述故事。

  5.分角色表演故事。

  (1)引导幼儿分角色学说动物的话,并戴头饰进行表演。

  (2)表演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话和礼貌用语,并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句的完整。

  (3)幼儿分组进行表演,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表演中。

  6.结束时让幼儿想像小动物还会打电话给谁?会说些什么?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尝试用爸爸妈妈的电话,给自己的好朋友打一个电话。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魔术技法:“假动作”。

  2、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教学准备:

  彩色纸若干、背景音乐、教学课件、幼儿观看过各种魔术表演

  活动重难点:撕小兔和探索魔术表演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法、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纸,看,我把它变成了一只小兔子。我是用什么办法把它变成兔子的?(撕)

  2、 请小朋友们也来撕一撕,把它变成这样一只兔子。”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适当帮助操作中有困难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撕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先撕完的小朋友可以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

  3、交流与探索。

  师:你用了什么办法使兔子耳朵动起来?(可以吹、用手拨动、跑起来等方法)

  小结:你们想了很多办法,可以用风的力量让兔耳朵动起来,还可以用手,真动脑筋!

  二、变魔术游戏。

  1、教师示范变魔术。

  师:今天我要用魔术让小兔子耳朵动起来,(教师假装从空气中抓了一根线)你们猜我手里抓了什么?

  师:这是一根神奇的透明的线,(穿到兔子耳朵里),现在我要拉动这根线,你们觉得兔子耳朵会动吗?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提问: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啦,我的魔术厉害吗?请你为我鼓鼓掌。我是怎样让兔子耳朵动起来的?

  师: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这个魔术表演?

  2、幼儿初次探索“拉线”,讨论操作结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做出“引线”的动作,感受表演的乐趣)

  师:为什么你的兔子耳朵动不了呢?

  教师展示小兔子的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除了纸没有全部撕下来,还有一个什么秘密?(拇指在动)。

  3、再次操作,探索让小兔耳朵动起来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个魔术的秘密,刚才纸撕掉的可以去换一张纸,看看这一次你的小兔子耳朵能不能动了?

  幼儿再次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表现,收集问题。

  师:我看到有个小朋友的也用手去拨中间的纸片,可是兔子耳朵还是不动,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要往下拉动纸片才能使兔子耳朵动起来。

  4、探索控制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这次我们要让小兔子听话,请你试试让左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右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两只耳朵一起动。

  集体表演:我们学了新魔术,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三、活动延伸。

  1、 师:我看到大家都成功了,大家都很棒!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老师要说引一根神奇的线呢?

  师小结:那个神奇的线是魔术师们经常在变魔术时做的假动作。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魔术表演,请小朋友也来火眼金睛,找一找魔术中的假动作。

  延伸与小结:大家可以回家以后把这个魔术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中班教案 篇4

  一、看看说说——认识水果。

  1、看看说说各种水果的名称。

  提问: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水果呢?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小结:苹果,生梨,香蕉,橙子,橘子水果宝宝排好队。

  2、介绍自己最爱的水果。

  重点提问: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水果里面会有什么?

  幼: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回应:你观察的真仔细红红的苹果圆又圆,生梨

  回应:生梨苹果的肚子里面还会有什么呢?

  提问:苹果生梨是全都吃掉吗?有东西不能吃要吐出来吗?

  小结:原来这些水果中,有的是有籽的,有的是没有籽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细细长长的。

  二、籽儿吐吐——说说自己的想法。

  1。看图说故事《籽儿吐吐》

  1、图一:胖胖猪已经把木瓜都吃进肚子。

  重点提问:小猪在吃什么?

  哪一只猪吃得最快?它怎么会吃得这么快?

  木瓜的籽能吃吗?吃下去会怎样?

  幼:吃了会肚子痛

  回应:为什么会肚子痛呢?

  有细菌不能吃

  回应:里面洗不干净会有脏东西师:水果籽太硬了,没办法消化会藏在我们的肚子里面,这样就会肚子疼。

  小结:小胖猪吃得太快,把木瓜籽吞进了肚子。

  2、图二:小猪头上长出一棵树来。

  重点提问:猜猜,小猪把木瓜籽吃进肚子,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头上长出一棵木瓜树会怎样?

  想想头上真的会长木瓜树吗?为什么?

  幼:可能会的回应:可能种子吃下去会长大就从小猪头上长出来不可能的就在肚子里你们猜的都有可能,到底为怎么样呢?

  小结:小猪猜想自己的头上长出了一棵木瓜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3、图三:小猪大便里有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木瓜籽吃进肚子,最后会到哪里去?

  看看小猪在干什么?

  幼:大便回应:他肚子疼想要大便了坐在马桶上回应:仔细看看他的大便里有了什么东西呀?

  小结:最后小猪发现在自己的大便里发现了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小猪吃下去的籽最后从哪里出来啦?

  小结:原来小猪吃下去的籽会从大便里排出来,可不会从头上钻出来哦!

  三、说说尝尝——知道吃水果要吐籽。

  重点提问:谁能说一说水果里的籽可以吃吗?有籽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小结:你们说的可真好,有籽要吐掉,不能吃,千万不要吃进肚子里,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别担心,它会从我们的便便里排出身体。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这节活动是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因为在我园发简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对水果的大小进行对比,并互相讨论大和小。为了更加明确的区分大和小,我组织幼儿进行这样一节活动。并为幼儿提供比较的材料。

  活动目标

  1、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大小。

  2、幼儿对比较大小感兴趣,乐于进行操作。

  3、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比较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能够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可以用来进行大小对比的材料。游戏场地,动物头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兔妈妈带领小兔去果园帮助羊伯伯收果子。对比大苹果,小苹果,说明采收水果的要求。

  二、基本部分:

  1、果园到了,采收水果,

  2、讨论交流:幼儿互相讨论,你采到了什么水果,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3、比较大小:老师也采了很多水果,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那些大,那些小?

  4、总结:区分大小的方法。

  5、学习儿歌:《大和小》

  6、课中操: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运动一下。

  7、动手操作: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大和小的对比与区分,幼儿可以小组合作。

  三、结束部分:

  区分大和小的重要作用。

  四、活动延伸:

  故事《孔融让梨》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精神,0~9数与量的对应是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教具和操作方法能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逐渐形成数学概念。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纺锤棒与纺锤棒箱,首先直观地吸引幼儿,再让幼儿根据纺锤棒箱内的数字,按照从0--9的顺序依次取放相应数量的纺锤棒,让幼儿练习数量与数词的对应。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互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到数量、数名和数字对应的实际意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做准备。

  活动目标:

  1、理解0-9的'实际意义,能按数取物和按物说数。

  2、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锻炼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理解0~9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

  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指令,独立地按数取物和按物说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会手口一致地点数。

  2、物质准备: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纺锤棒共45根,纺锤棒箱2个,9根皮筋,砂数字板、汉字三段卡。幼儿每人一个托盘,托盘里分别放有0-9的小数字卡片,9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

  1、播放音乐《雨的印记》走线

  2、组织幼儿玩《拍手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

  二、教师展示工作:

  1、介绍工作名及材料:

  2、教师展示工作:

  (1)学习1~9数字、数量与数词的对应:

  A、根据纺锤棒箱内的数字,师幼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1、2、3、4的纺锤棒,放入对应的箱内。

  B、请个别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5、6、7、8、9的纺锤棒,放入对应的箱内。

  C、教师导入"0"的概念:

  "0"就是表示"没有了"的意思。

  D、根据纺锤棒箱内的纺锤棒数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2)整理工作材料,并送回原处。

  三、组织幼儿游戏:《小棒找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A: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砂数字板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小棒。

  B:教师说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取对应的小数字卡片及相应数量的小棒。

  C:幼儿根据小棒的数量匹配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

  每位幼儿到教具柜取托盘,并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游戏,教师及时纠正、指导个别幼儿。

  3、小结:

  小朋友帮助小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也认识了0-9,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都有数字,现在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去找找哪些地方都用到数字。

  活动延伸:

  1、数学区活动:引导幼儿用吸管、木棒、牙签或筷子代替纺锤棒,用橡皮筋将其按一定数量捆好,结合数字卡片做对应练习。也可准备一些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玩数字接龙游戏。

  2、日常活动:引导幼儿点数图书、玩具的数量。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写生汉堡借形想像汉堡爷爷,并添加情景。

  2、知道各种食物都有营养,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重难点

  根据写生汉堡借形想像汉堡爷爷。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米罗可儿课页、油画棒。

  2、教师自身经验准备:汉堡的照片;积累对多种食物营养价值的认知。

  活动过程

  1、讨论激趣,导入课堂。

  出示汉堡包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汉堡包)你们都吃过吗?宿老师没有吃过汉堡包,我好想吃啊,你们能告诉我汉堡里面都有什么吗?;(肉、蔬菜、鸡蛋)对,有肉,吃肉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吃菜可以让我们更健康。所以,小朋友们要养成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吃肉,做一个不偏食不挑食的好宝宝。

  2、画汉堡

  今天我们来勇敢的尝试画汉堡包,我们先尝试从上往下的顺序画汉堡包。先画第一片面包,它是半圆形的,上面还有一些小芝麻呢!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画一个半圆,上面再撒一些小芝麻,下面是一片大大的肉块,孩子们咱们一起加肉片,不要忘记还有新鲜的蔬菜哦!来,咱们用波浪线画蔬菜,盖上最后一片面包,我们的汉堡完成啦!来,孩子们咱们一起来盖上最后一片面包吧!

  3、添加想象

  ——孩子们,汉堡包还会变魔术呢,请闭上眼睛,(3、2、1)汉堡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了,变成了一位汉堡爷爷。好,那今天我们来动手画一画汉堡爷爷。

  ——汉堡爷爷是有眼睛、鼻子、嘴巴的。观察爷爷的表情,添画上去。

  ——瞪着圆圆的眼睛说明汉堡爷爷很严肃。笑成弯弯的眼睛就想在告诉我们,汉堡爷爷今天可高兴了。

  ——汉堡爷爷喜欢穿什么衣服呢?大家想一想,最好每个汉堡爷爷的衣服都不一样。有格子衬衣、条纹衬衫、花衬衫都非常漂亮。

  4、作品评价

  ——你们最喜欢哪个汉堡包?为什么?

  ——这个小朋友画的汉堡爷爷真特别,开心的表情很生动,衣服也很其他人不一样。

  ——你对食物的认识真多,好吃的都画到画面上来了。

  ——小朋友们都画了自己心中最喜欢的汉堡爷爷,还给汉堡爷爷设计了漂亮的'衬衣。可是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也想认识汉堡爷爷,让我们一起把画好的汉堡爷爷送给他们吧。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与同伴的交流中,能够从五官、发型、服装等不同的方面表现妈妈的特征。

  2、以歌曲和绘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对妈妈的爱,愿意主动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情感。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感受作品《妈妈》的美感。

  活动准备:

  1、记号笔、油画棒。

  2、幼儿已会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3、幼儿用书《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引出话题。

  教师:你们爱妈妈吗?我们一起唱一首歌送给妈妈吧!

  (二)引导幼儿从五官、发型、服装等方面抓住妈妈的特征进行描述。

  1、教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妈妈呢?说一说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妈妈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长头发还是短头发?卷的还是直的啊?披着还是扎着?眼睛大不大?戴不戴眼镜?妈妈个子高不高?是胖还是瘦?她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最喜欢妈妈穿什么衣服?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妈妈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三)教师分发幼儿用书,鼓励幼儿抓住妈妈的特征并在作品中体现。

  教师: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她有哪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试着画出来。你画的妈妈正在做什么事情呢?画好以后给妈妈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四)展览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回到家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并为妈妈唱一首歌。

  小百科: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班的主题活动为《我在马路边》,本周是进行的最后一个星期。在前期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们来到小区边的马路上进行了实地观察,发现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车辆充满了好奇,他们能叫出许多车辆的名称,一些不常见的车辆也在同伴的介绍下加以了认识,开阔了眼界。在观察中,孩子们又发现了马路上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标志,标志又代表什么意思?带着这一个个问题,我将带领孩子们走进标志的世界。

  在这个活动中,考虑到中班上期幼儿刚从小班升上来,注意力较容易分散,所以在活动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我都安排了律动,分别为《乘车去》和《我是小司机》,这样他们就能在很宽松的氛围中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再者,考虑到年龄关系,让幼儿认识的标志不能太多、太难,而且活动的提升部分是让幼儿尝试给标志分类,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通过这个活动,相信孩子们不仅能增长一些知识,更能养成从小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做个文明的上海小公民。

  活动目标:

  1、 认识马路上与幼儿生活相关联的标志。

  2、 尝试给标志分类。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将幼儿收集来的各种标志布置成一个版面、律动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情景表演:我是小司机

  1、 将教室布置成马路,教师扮演交通警,幼儿扮演司机。

  2、 汽车开在马路上,司机看到前方的标志,判断该怎么开?

  (红灯停、绿灯开、左转弯、不能按喇叭、减速等)

  二、 认识标志。

  1、 出示幼儿收集来的各种标志布置成的版面。

  2、 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收集的标志名称。

  3、 其余幼儿猜猜该标志的含义。

  4、 如果猜错的'话请该幼儿公布正确的答案。

  三、 标志分类。

  1、 寻找、讨论这些标志有什么区别?(形状不同、颜色不同)

  2、 不同的标志代表什么含义?

  红色圆形的标志代表禁止,黄色三角形的标志代表提醒。

  3、 幼儿给标志进行分类。

  4、 和幼儿共同检查分类情况,并纠正个别分错的。

  5、 总结: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 律动:《我是快乐小司机》

  幼儿听着音乐,扮演小司机,在场地上进行开车的游戏,看到不同的标志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目标紧扣主题,并且过程清晰。活动中让孩子介绍自己收集的交通标志,由于这些标志都是孩子自己收集来的,同时也是他们关注和最熟悉的,同时创设的这种交流的氛围也比较自由宽松,所以他们大都愿意上前将各种标志较为完整地表述出来,交流的气氛较浓,并且语言很规范(如我带来了什么标志,是一个怎样的图案)。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我的提问还不够精炼,不敢让幼儿多说,不经意中就会替他们说。比如说在某个环节中,当幼儿对“禁止通行”和“禁止驶入”的标志似懂非懂时,有的幼儿已经理解但是还不能正确表述的时候,我就急于将答案告诉他们了。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的教案04-06

(经典)中班教案11-19

(经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精选】11-02

中班教案(精选)11-12

中班教案(经典)11-26

中班教案【经典】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