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
1、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
1、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过程:略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与科技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
教学小结:
第一次上科学课,学生们非常的喜欢,通过讲述,观察和实验,使他们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激发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我的五个好帮手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难点:
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教法:操作法课前准备:
1花坛图片、铃铛、闹钟、口琴等,水果糖、醋、酱油,各种质地玩具。
2口袋、蒙眼布、定时器、香蕉、书、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观察花的颜色(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2听声游戏(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3尝糖的味道(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4闻瓶中液体的气味(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5用手或脸布皮肤感觉,辨认毛绒玩具。(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活动二:
猜猜盒子里有什么?小组进行小结:
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们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板书:
1我的五个好帮手
眼、耳、鼻、舌、手
教学小结: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
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板书
搜集树叶生命特征
作业
寻找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彩笔.油画棒),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讲述等方法,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工具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用处;
2.幼儿能够正常的使用工具;
3.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各种工具,如漏斗.漏勺.镊子等;
2.准备所需材料米.沙子.石子.棉花;
活动过程:
一.先向幼儿布置本节课的任务;
1.师:“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因为老师收到了一个大礼盒,先让幼儿猜下礼盒中会是什么样的礼物,然后打开礼盒一起看下都有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四项任务;
2.先让幼儿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试着去完成这四项任务(放音乐,音乐开始,幼儿开始动手操作,音乐停,幼儿停止操作);
3.让幼儿说说在完成这四项任务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然后让幼儿想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从而引出所需要的.工具,并让幼儿初步认识这些工具的名称;
4.发放工具,让幼儿重新去完成这四项任务(放音乐,音乐开始,幼儿开始动手操作,音乐停,幼儿停止操作);
5.幼儿在工具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后,再提问幼儿在使用工具完成任务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而让幼儿了解工具的用处;
6.展示礼盒中剩下的其它工具及其用处。
活动小结:
1.本次活动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讨论与实践并在探索中获得快乐与成长,通过这一部分,孩子们不仅能识别各种工具的材料,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注意贯彻“做中学”的思想,引导孩子们亲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且互相交流,取得的效果还不错。
2.全班幼儿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而且可以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地动手操作,当说到自己用了什么工具的时候,孩子们兴趣更高了,说出了自己想到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污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2.培养幼儿对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活动准备
白醋、食用碱,热水。
带有茶垢的玻璃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垢
1.幼儿观察玻璃瓶内的茶垢,认识水垢 。
2.有水垢的玻璃瓶和没有水垢的玻璃瓶
教师分别将两个瓶内倒入白水,请幼儿观察水的清晰度。
3.说一说两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二、了解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1.请幼儿想一想,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过水垢?
2.教师讲解水垢的危害
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
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
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
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
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
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三、实验:除垢
1.认识食用碱
幼儿观察,白色、粉状的食用碱。
2.将食用碱放入有茶垢的玻璃瓶,然后倒入开水,摇晃瓶子。
请幼儿观察瓶壁发生的变化。
3.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4.教师小结:碱面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
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5.知道除了用碱面,还可以用白醋或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变化是生命体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方法比较叶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图片,带花苞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一、怎样观察植物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课外作业及学生精彩发现激发学生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果实又是怎样变化呢?
二、观察叶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叶子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汇报我们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 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 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 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 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知识与技能
● 知道云、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 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 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 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实验,制造云、雨、雾
1、造云
(1)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2)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3)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讲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
(1)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
(2)学生回答。
(3)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4)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5)讲解: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二、设计实验,制造露、霜
1、造露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方法。
(2)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2、造霜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易拉罐外出现了什么?这时的温度是多少? 通过结冰实验,学生可以认识水的冰点,同时认识霜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实验中包括液态的`水变成固体和气态的水变成固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到水的两种变化。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4、设计实验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6、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7、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精选]科学教案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经典】科学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