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9 11:59:39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目的: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准备:

  1.“主蜡烛”一支。

  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等。

  过程:

  活动一 看蜡烛燃烧

  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或小瓶子里。)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点燃蜡烛?

  3.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火焰会随风“跳舞”;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等等。

  活动二 自制蜡烛花

  1.幼儿手持燃烧的小蜡烛,将蜡烛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里。

  2.观察“水中蜡烛花”,说说它像什么,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它会像荷叶那样飘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3.尝试将蜡烛油滴到黑纸上、蓝布上,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活动三 蜡烛熄灭

  1.请幼儿先将两支相同的蜡烛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块上。

  2.请幼儿分别点燃蜡烛并罩上玻璃瓶,观察并介绍看到的.有趣现象,如瓶身会发烫、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灭的,等等,鼓励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3.请幼儿两人一组,再次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一大一小两只玻璃瓶,观察蜡烛熄灭的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结果。

  活动四 水中的蜡烛

  1.在托盘内倒人浅浅的一层颜色水,然后点燃放在水中的蜡烛,再罩上玻璃瓶,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熄灭后瓶外的颜色水进入瓶子内壁的现象。

  2.引导幼儿讨论:这瓶壁上的水是哪儿来的?为什么?

  建议:

  1.材料中提供的“主蜡烛”由教师点燃,幼儿可以在“主蜡烛”上引燃小蜡烛,以避免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证操作安全。

  2.当幼儿解释错误时,教师切勿当场纠正,可引导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在再次实验或寻找相关资料后,再进行讨论。

  3.本活动适合在区角或分组活动中进行。因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故活动应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现象为主要内容,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交流。

科学教案 篇2

  一、设计背景

  周围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医院也不例外。而幼儿对医生的了解往往是建立在去医院看病的经验基础上的,对医生更多的是一种害怕的情节,尤其是那些经常生病的幼儿。为了让幼儿跟真切地感受到医生的本领以及他们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我将医生请到孩子们身边,与幼儿近距离地交谈,交流。并通过观看去医院“看病”的.过程和开展角色游戏,使幼儿知道看病要经过哪些程序。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医生的工作和本领,知道医生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

  2、通过开展角色游戏,体验做医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看病”。

  2、一名医生教育资源。

  3、“娃娃医院”的材料。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身穿白褂子,头带白帽子,你若生病了,找他准没错。”(医生)

  2、提问:

  医生是干什么的?你在什么地方看过医生?你们喜欢医生吗?

  师:“告诉你们,今天啊老师就请来了幼儿园的医生阿姨。瞧!她来了!”

  3、医生出场,介绍医生工作时用的工具,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医生阿姨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医生,我们班上有的小朋友总是生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容易生病呢?

  4、播放课件“看病”,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你们生病的时候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前几天啊,美子老师也生病了,我们来看看她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是谁接待了她?她又是怎么对医生说的?

  提问:美子老师先到了什么地方?在到了什么地方?

  5、播放流程图片,幼儿观看。

  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你们哪里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去医院看病的?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有时还会大针,你们怕打针吗?对了,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容易生病呢?

  6、游戏“看病”

  带领幼儿参观场景,并对场景进行介绍;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雨中的布料》是五上“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材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材料构成了大千世界。材料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不同材料有什么特征?面对繁多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选择和运用?怎样开发新的材料?这是材料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引领孩子们经历的认识过程。《雨中的布料》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从布料这一个视角,深入研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渗水性、吸水性这一类特征。教材由4个部分组成:

  1、观察雨中的布料;

  2、“毛毛雨”下的布料;

  3、“中雨”下的布料;

  4、布料的使用。

  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物品,对这些常见的物品对这些物品在使用材料特性方面进行研究是这节课的主要意图。衣服是我们最常见的物品,人们穿衣服除为了饱暖美观之外(这是主要功能),还要追求衣服的舒适(透气性)可能还要求衣服具有防水性能等特殊功能。本课选择布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以及透气性方面的不同,这些布料的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为下面开展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尽管进入五年级了,但是观察依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过我们追求的是在3、4年级培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不再单凭兴趣,而是要在经历模拟实验中经历一个连续的'观察过程,观察事物的不同变化,要力求体现观察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观察认真细致的精致性。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对几种布料的特性研究,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见有效的方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够对布料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3、科学知识:认识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些差异进行科学的选择。

  教学材料:不同布料每组四种共两份、放大镜、小型喷雾器、喷壶、橡皮筋、水槽、塑料杯、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供4种布料,这4块布料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说出4种布料的一些不同点,引出4种布料的名称,在屏幕上出示,认识4种布料)

  2、布料可以做什么?如果在这4种布料里选择一种做雨伞的伞布,你们会选择哪一块?小组合作,作出选择,并找出自己的理由。

  二、设计方案

  1、要知道你们的选择是否有道理,该怎样寻找科学的依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科学文件夹上写下要点(可以用图画或是文字)。

  3、交流小组的初步设计方案,阐述自己小组的想法、理由、可行性、缺失和改进设想;小组间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结设计方案,提出不足之处。

  4、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新的设计要点:自然界下雨的不同情况怎么模拟?如何做才能体现每种实验的公平?

  5、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下雨情况(毛毛雨或是中雨),选取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再设计。

  三、实验探究

  1、交流新的设计方案,理清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2、交流所收集到的实验信息,实验中的哪些现象跟自己的预想差不多?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

  四、延伸

  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渗水性在四种布料中最差,防水性最好;布料除了做雨伞外还有更多的用处,经历了今天的科学学习之后,你能自己设计其他的模拟实验对布料的其他性质进行研究吗?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5

  1通过讨论知道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是浪费能源的行为

  2.知道节约能源的和利用新能源的方法。

  3.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活动一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现象和行为?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课本图,结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找出浪费能源的现象和行为。

  2、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二讨论怎样节约电和燃气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课本图,结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进行判断,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

  2、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各组交流,训练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结合本单元的评价单进行记录。

  3、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三:怎样利用新能源?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课本图“未来的住宅”思考它在哪些方面利用了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利用能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未来住宅”上的标号名称,并说说未来住宅是从哪些方面利用新能源的

  2、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四;开发新能源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学课本62页,思考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有哪些?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图片,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2、评价、补充和总结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等。

  2.记录表:标明测量物体、测量工具与数据。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自己的身高、体重引出课题,知道测量要借助于工具。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多高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要想知道身高、体重(要想测量)就得借助工具。

  2.请幼儿以组为单位测量桌子长度,初步探索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1)请幼儿讨论,除了尺子还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如;小棍、绳子、手掌、脚步、书本等。(可为幼儿提供幼儿学习资源开拓幼儿思路)

  师: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长?咱们可以怎么办?(尺子量)

  师:除了用尺子,还可以用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用绳、小棒、铅笔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师:孩子们,我在每一组投放了一份测量工具,请你们商量一下,一名幼儿记录,其他的孩子选择工具进行测量桌子。

  教师提醒幼儿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都要记录好,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3)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测量方法,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师:哪位小朋友想来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你们觉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测量结果准确?

  3.教师示范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引导幼儿掌握其中要领。

  (1)重点请(运用首尾相接的)幼儿演示测量过程,讨论: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个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个点开始继续测量?

  (2)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强调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用小棒测量时,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线测量,记住总数。

  用绳子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做上标记。

  4.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运用正确方法进行二次测量。

  对运用不同测量工具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分布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越小)分步测量的次数越多。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自己探索制作"小鸟入笼"玩具,能正确把握小鸟身体的比例。

  2、会玩小鸟入笼玩具,发现转动速度与小鸟入笼的关系,体验视觉暂留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制造好的"小鸟入笼"玩具,硬卡纸、筷子、彩笔、胶水、其他会转动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鸟入笼"玩具,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吸引幼儿制作兴趣。

  2、教师将"小鸟入笼"玩具每组放一个,请幼儿自由探索制作方法。

  (1)在一张硬卡纸上画上小鸟,重点指导幼儿画小鸟时要掌握身体的比例。提醒幼儿给小鸟图上漂亮的颜色。

  (2)在另一张纸上画鸟笼,在两张纸的中间夹上筷子粘贴在一起即可。

  3、引导幼儿玩玩具,双手来回搓动筷子,即会出现小鸟入笼现象。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手的`转动速度与小鸟入笼的关系,体验视觉暂留现象的奇妙感受。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更多会转动的玩具,引导幼儿到区域中去玩,了解不同玩具转动的秘密。

《(优选)科学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9-01

[精选]科学教案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经典】科学教案10-15

(经典)科学教案09-10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科学教案(经典)10-0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优选)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目的: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准备:

  1.“主蜡烛”一支。

  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等。

  过程:

  活动一 看蜡烛燃烧

  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或小瓶子里。)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点燃蜡烛?

  3.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火焰会随风“跳舞”;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等等。

  活动二 自制蜡烛花

  1.幼儿手持燃烧的小蜡烛,将蜡烛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里。

  2.观察“水中蜡烛花”,说说它像什么,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它会像荷叶那样飘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3.尝试将蜡烛油滴到黑纸上、蓝布上,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活动三 蜡烛熄灭

  1.请幼儿先将两支相同的蜡烛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块上。

  2.请幼儿分别点燃蜡烛并罩上玻璃瓶,观察并介绍看到的.有趣现象,如瓶身会发烫、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灭的,等等,鼓励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3.请幼儿两人一组,再次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一大一小两只玻璃瓶,观察蜡烛熄灭的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结果。

  活动四 水中的蜡烛

  1.在托盘内倒人浅浅的一层颜色水,然后点燃放在水中的蜡烛,再罩上玻璃瓶,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熄灭后瓶外的颜色水进入瓶子内壁的现象。

  2.引导幼儿讨论:这瓶壁上的水是哪儿来的?为什么?

  建议:

  1.材料中提供的“主蜡烛”由教师点燃,幼儿可以在“主蜡烛”上引燃小蜡烛,以避免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证操作安全。

  2.当幼儿解释错误时,教师切勿当场纠正,可引导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在再次实验或寻找相关资料后,再进行讨论。

  3.本活动适合在区角或分组活动中进行。因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故活动应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现象为主要内容,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交流。

科学教案 篇2

  一、设计背景

  周围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医院也不例外。而幼儿对医生的了解往往是建立在去医院看病的经验基础上的,对医生更多的是一种害怕的情节,尤其是那些经常生病的幼儿。为了让幼儿跟真切地感受到医生的本领以及他们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我将医生请到孩子们身边,与幼儿近距离地交谈,交流。并通过观看去医院“看病”的.过程和开展角色游戏,使幼儿知道看病要经过哪些程序。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医生的工作和本领,知道医生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

  2、通过开展角色游戏,体验做医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看病”。

  2、一名医生教育资源。

  3、“娃娃医院”的材料。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身穿白褂子,头带白帽子,你若生病了,找他准没错。”(医生)

  2、提问:

  医生是干什么的?你在什么地方看过医生?你们喜欢医生吗?

  师:“告诉你们,今天啊老师就请来了幼儿园的医生阿姨。瞧!她来了!”

  3、医生出场,介绍医生工作时用的工具,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医生阿姨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医生,我们班上有的小朋友总是生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容易生病呢?

  4、播放课件“看病”,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你们生病的时候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前几天啊,美子老师也生病了,我们来看看她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是谁接待了她?她又是怎么对医生说的?

  提问:美子老师先到了什么地方?在到了什么地方?

  5、播放流程图片,幼儿观看。

  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你们哪里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去医院看病的?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有时还会大针,你们怕打针吗?对了,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容易生病呢?

  6、游戏“看病”

  带领幼儿参观场景,并对场景进行介绍;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雨中的布料》是五上“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材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材料构成了大千世界。材料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不同材料有什么特征?面对繁多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选择和运用?怎样开发新的材料?这是材料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引领孩子们经历的认识过程。《雨中的布料》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从布料这一个视角,深入研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渗水性、吸水性这一类特征。教材由4个部分组成:

  1、观察雨中的布料;

  2、“毛毛雨”下的布料;

  3、“中雨”下的布料;

  4、布料的使用。

  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物品,对这些常见的物品对这些物品在使用材料特性方面进行研究是这节课的主要意图。衣服是我们最常见的物品,人们穿衣服除为了饱暖美观之外(这是主要功能),还要追求衣服的舒适(透气性)可能还要求衣服具有防水性能等特殊功能。本课选择布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以及透气性方面的不同,这些布料的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为下面开展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尽管进入五年级了,但是观察依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过我们追求的是在3、4年级培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不再单凭兴趣,而是要在经历模拟实验中经历一个连续的'观察过程,观察事物的不同变化,要力求体现观察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观察认真细致的精致性。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对几种布料的特性研究,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见有效的方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够对布料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3、科学知识:认识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些差异进行科学的选择。

  教学材料:不同布料每组四种共两份、放大镜、小型喷雾器、喷壶、橡皮筋、水槽、塑料杯、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供4种布料,这4块布料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说出4种布料的一些不同点,引出4种布料的名称,在屏幕上出示,认识4种布料)

  2、布料可以做什么?如果在这4种布料里选择一种做雨伞的伞布,你们会选择哪一块?小组合作,作出选择,并找出自己的理由。

  二、设计方案

  1、要知道你们的选择是否有道理,该怎样寻找科学的依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科学文件夹上写下要点(可以用图画或是文字)。

  3、交流小组的初步设计方案,阐述自己小组的想法、理由、可行性、缺失和改进设想;小组间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结设计方案,提出不足之处。

  4、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新的设计要点:自然界下雨的不同情况怎么模拟?如何做才能体现每种实验的公平?

  5、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下雨情况(毛毛雨或是中雨),选取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再设计。

  三、实验探究

  1、交流新的设计方案,理清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2、交流所收集到的实验信息,实验中的哪些现象跟自己的预想差不多?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

  四、延伸

  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渗水性在四种布料中最差,防水性最好;布料除了做雨伞外还有更多的用处,经历了今天的科学学习之后,你能自己设计其他的模拟实验对布料的其他性质进行研究吗?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5

  1通过讨论知道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是浪费能源的行为

  2.知道节约能源的和利用新能源的方法。

  3.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活动一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现象和行为?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课本图,结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找出浪费能源的现象和行为。

  2、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二讨论怎样节约电和燃气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课本图,结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进行判断,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

  2、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各组交流,训练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结合本单元的评价单进行记录。

  3、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三:怎样利用新能源?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课本图“未来的住宅”思考它在哪些方面利用了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利用能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未来住宅”上的标号名称,并说说未来住宅是从哪些方面利用新能源的

  2、评价、补充和总结

  活动四;开发新能源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1、自主学习:自学课本62页,思考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有哪些?

  2、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后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一组交流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图片,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2、评价、补充和总结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等。

  2.记录表:标明测量物体、测量工具与数据。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自己的身高、体重引出课题,知道测量要借助于工具。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多高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要想知道身高、体重(要想测量)就得借助工具。

  2.请幼儿以组为单位测量桌子长度,初步探索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1)请幼儿讨论,除了尺子还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如;小棍、绳子、手掌、脚步、书本等。(可为幼儿提供幼儿学习资源开拓幼儿思路)

  师: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长?咱们可以怎么办?(尺子量)

  师:除了用尺子,还可以用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用绳、小棒、铅笔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师:孩子们,我在每一组投放了一份测量工具,请你们商量一下,一名幼儿记录,其他的孩子选择工具进行测量桌子。

  教师提醒幼儿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都要记录好,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3)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测量方法,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师:哪位小朋友想来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你们觉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测量结果准确?

  3.教师示范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引导幼儿掌握其中要领。

  (1)重点请(运用首尾相接的)幼儿演示测量过程,讨论: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个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个点开始继续测量?

  (2)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强调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用小棒测量时,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线测量,记住总数。

  用绳子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做上标记。

  4.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运用正确方法进行二次测量。

  对运用不同测量工具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分布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越小)分步测量的次数越多。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自己探索制作"小鸟入笼"玩具,能正确把握小鸟身体的比例。

  2、会玩小鸟入笼玩具,发现转动速度与小鸟入笼的关系,体验视觉暂留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制造好的"小鸟入笼"玩具,硬卡纸、筷子、彩笔、胶水、其他会转动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鸟入笼"玩具,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吸引幼儿制作兴趣。

  2、教师将"小鸟入笼"玩具每组放一个,请幼儿自由探索制作方法。

  (1)在一张硬卡纸上画上小鸟,重点指导幼儿画小鸟时要掌握身体的比例。提醒幼儿给小鸟图上漂亮的颜色。

  (2)在另一张纸上画鸟笼,在两张纸的中间夹上筷子粘贴在一起即可。

  3、引导幼儿玩玩具,双手来回搓动筷子,即会出现小鸟入笼现象。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手的`转动速度与小鸟入笼的关系,体验视觉暂留现象的奇妙感受。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更多会转动的玩具,引导幼儿到区域中去玩,了解不同玩具转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