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5 13:25:4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尝试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其过冬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激发对大自然中的动物的探索兴趣,能积极参与讨论和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头饰卡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出示挂图:"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2、寒冷的冬季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穿上大棉袄,戴上帽子和手套,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这样我们就再也不怕冷了,但是我们的动物朋友,松鼠、小燕子、蛇等会是怎样过冬的呢?小朋友想知道吗?那这节课,老师就告诉你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1、板书课题:动物过冬。

  2、倾听故事:《动物过冬》(略)3、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引导幼儿回答帮助幼儿理解储藏、迁徒、冬眠、换毛的词汇。)4、出示教学挂图。

  (1)、图上都有哪些动物?

  (2)、这些动物是以什么方式过冬的?

  (3)、出示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卡片。

  让幼儿加深对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储藏、迁徒、冬眠、换毛有一定的记忆。

  (4)、领读、教读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

  三、分组说说动物过冬的方式。

  总结: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各种船浮到水面上;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设计理念:由于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为此本着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的理念,设计这节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戏形式进行探索的活动。

  教学准备:1、七种(七种以上)质地不同、补救方式不同的沉船;2、辅助材料:泡沫、塑料、纸、卫生筷、铁丝、透明胶、皮套,盐;3、潜水艇模型。

  教学过程:

  1、出示潜水艇模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潜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潜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进行演示)

  2、探索做小实验

  ---出示七种质地不同的船,可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

  么办?让幼儿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抢、互相谦让。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伙伴,

  两个人一起选择一种船去玩)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儿走?一起想办法让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儿探索,教师引导,

  3、再探索、留作业

  ---拿出胡萝卜做的小船,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办

  法让胡萝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盐,把盐放入

  水中,让船浮上来。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试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美丽的伞”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雨,联想到下雨的季节。众所周知每个季节的特征。而“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的一个明显的气候特征。本活动以引导幼儿了解雨是怎样产生的开始,逐步迁移到对我国气候中“梅雨季节”来历的探究。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地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做小实验,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通过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节”的来历。

  3、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火柴等实验工具。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边看情景表演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像和猜测。

  2、幼儿做实验。但要注意安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2)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4、幼儿看幻灯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教师提问: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奇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5、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6、启发幼儿用所掌握的经验解释“梅雨季节”。幼儿思考: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下雨?引导幼儿知道梅雨季节是海洋空气与海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段时间里雨水十分多的现象。

  活动延伸

  梅雨季节时,请家长与幼儿一同观察和记录雨水、潮湿、物体发霉的情况。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科学小实验有兴趣,乐意参加变魔术活动。

  2、能仔细观察、思考魔术背后的秘密,并愿意动手操作和尝试探究。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与家长联系,收集"小魔术"题材或联系家长、幼儿参与。

  2、魔术师服装,实验用的容器、材料等。

  3、分区域准备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

  1、表演者以魔术师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由教师、幼儿或家长分别进行表演。

  2、魔术师表演。

  魔术一、不湿的手帕魔术二、妙笔生花魔术三、巧取纸张魔术四、浮起来的蛋3、幼儿结伴分散在区域里操作,尝试变魔术,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帮助。

  活动反思:

  魔术一直是充满着神秘,魔术表演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节目,把魔术带入教学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动从刚开始的魔术表演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单根皮筋的探索比较简单,孩子们学习的较快,后面的双根皮筋的探索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了两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两种层面的操作展板,让孩子探索操作。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很投入,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和操作,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小结语句上,对活动重点单根和双根皮筋的科学性原理解释的不到位。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认识空间方位,获得相关的经验,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针对这样的内容,活动要如何设计才能既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符合他们喜欢挑战的年龄特点,又丰富幼儿识别空间方位的经验,引导他们运用空间方位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呢?经过反复的思考与实践,我设计了"丽丽的房间"这一活动,结合大班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为丽丽布置房间的情境,运用提供部分线索的方式,引导幼儿通过推理、判断,最终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目标:

  1、能根据照片提供的多个信息进行分析、组合,还原房间的整体布局。

  2、在操作中能不断比对照片,寻找相关信息和参照物,正确摆放家具的位置。

  3、在讨论中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准备:

  1、教具:三张不同角度的部分家具陈设图(图1~3),一张全部家具陈设图(图4)。

  2、学具:将贴有门(绿色长方形积木)、两个窗台(贴有花台的小积木)、纸质钟等标记的长方形盒子当作房间,装在筐子里的家具模型人手一份(放在幼儿座位下方)。

  过程:

  一、进入游戏情境

  1、问题导入。

  师:丽丽是一名大班小朋友,妈妈决定为丽丽一个人准备一个房间。丽丽的房间是什么样的呢?我这里有她房间的模型,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贴有门、窗、时钟标记的"房间",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就是丽丽的小房间,她的房间是什么形状的呢?绿色积木表示门,这个花台表示窗。丽丽的房间有几扇门、几扇窗呢?(一扇门、两扇窗。)

  二、观察照片,了解房间里的陈设及其位置

  1、教师提出观察任务。

  师:妈妈帮丽丽把小房间布置得很整洁,她还给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拍了照片。丽丽的房间到底布置成什么样了?里面都摆着哪些家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图1~3,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里有3张照片,你能从这些照片里看出丽丽的房间有哪些家具吗?

  3、教师引导幼儿从照片里获取有关家具的信息。

  师:你说的XX(家具)在哪张照片上?还有哪张照片上也有?这样家具到底有几件呢?有两张照片上都有这样家具,你怎么认为只有一件呢?(从不同角度拍了同一样家具。)除了这样家具还有哪些家具呢?它们各有几件?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房间的整体布局。

  师:每张照片只能看到房间的一个角落,到底丽丽的整个房间是怎么布置的呢?这些家具都分别放在房间的什么位置呢?你们能不能对照这些照片把丽丽的整个房间布置起来呢?

  三、布置房间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现在发给你们每人一个"房间",你们要先在筐里找出丽丽房间里的`"家具",然后再把它们布置到"房间"里去。摆放"家具"时可对照照片,争取一下子就能全部摆对。

  2、幼儿从座椅下方拿出筐子挑选家具模型,教师提醒幼儿仔细对照照片挑选家具。

  3、幼儿根据照片在"房间"里摆放"家具",教师关注幼儿摆放的情况,寻找幼儿出错的地方。

  四、交流与验证

  1、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教师引导幼儿对照照片进行观察、分析。

  师:这是一位小朋友布置的丽丽的房间,你们觉得这个房间布置得对吗?哪里不对?你觉得××(家具)应该放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家具)就是放在这个位置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照片上的信息,共同讨论家具应该摆放在哪里才正确。

  五、调整家具的摆放位置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照片再次调整自己的操作结果。

  师:每个人仔细检查一下自己布置的"房间",是不是每件"家具"摆放的位置都和照片上一样?如果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想一想怎样调整才能和照片上一样。

  2、教师个别引导幼儿对照照片调整"家具"的摆放位置。

  3、教师出示图4(家具摆放全景图),引导幼儿验证。

  师:这是妈妈布置的丽丽的房间,请你们对照这张照片检查一下自己布置的房间对不对。

  反思:

  "丽丽的房间"这个数学活动,经过反复实践与修改,终于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欣喜之余,我也反复思考:这样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活动中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对此,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从贴近生活的内容入手,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

  良好情境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酝酿积极的情绪,还能激发幼儿主动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教师设计情境时不仅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还要考虑到他们喜欢挑战的年龄特点。

  大班幼儿即将面临小学的生活,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很多孩子已经或即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因此,创设一个按图纸布置房间的情境可以引起幼儿共鸣。那么如何让这一情境富有挑战性呢?考虑再三,我将原先的一张完整设计图改为三张房间局部家具摆放的照片,这样幼儿无法从一张图纸上就获得家具品种、数量以及摆放的信息,而是需要对照三张照片,经过不断思考、判断,才能获得正确的信息。这样的设计安排不仅增加了活动的挑战性,还能让幼儿在不断寻找、比对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有用信息的方法,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能够让纸发出不同声音的办法。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发展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

  2.每桌一份:瓦楞纸,蜡光纸,包装纸。

  3.各种纸制品若干如:纸杯、纸玩具、纸板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

  老师手上有一张白纸,我不想让它就这么静静地躺着,我想让它发出声音,那怎样才能有声音呢?

  (师甩甩纸):你们听到声音了吗?现在让你的白纸也发出声音吧,还要请大家仔细听一听,你的纸和旁边小朋友的纸发出的声音一样不一样?

  师:你们的纸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

  (因为纸的大小相同,让纸发出声音的方式相同,所以声音差不多。)

  [反思: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操作这一系列的过程,发现纸发出同样声音的奥秘,萌发了对纸的兴趣,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2.尝试让纸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师:这些纸只能发出一种声音,太单调了,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发出不同的'声音呢?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办法让纸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的?为什么现在的声音和原来的不一样呢?

  (因为手的动作不同,纸的形状、大小也改变了,所以声音不一样。)

  [反思: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幼儿让纸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通过给予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自由操作、尝试充分地表现、展示自己的方法,再利用集体活动给幼儿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3.再次尝试让各种纸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师:你们的桌子上还有许多纸,现在你可以让它们也发出各种声音,数一数你能让它变出几种声音?

  你的纸有几种声音?你能让大家听一听吗?

  师随意拿一张纸拍节奏x x |x x x||:你们听,我的纸还会拍节奏呢,你们的纸会吗?

  请你们选一张你喜欢的纸,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拍节奏吧。

  [反思:这一过程是在幼儿已经了解纸发出不同声音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起 一个巩固、提高的作用,同时结合音乐尝试让纸拍出节奏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4.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让各种纸制品也发出声音。

  师:小朋友,那边有好多纸玩具,你们可以去尝试让它们也发出各种声音,好吗? (教学反思:纸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但对纸的声音却没有真正注意过, 可以说幼儿熟悉它却不了解它,这是我选择、进行本次活动的主要原因。事实也证明幼儿确实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尝试——发现的过程,满足了自主操作的愿望,也满足了表现的欲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整个的活动流程我感觉还是比较清晰、自然的,不足之处在于活动 中层次转换的语言不够精炼,有些随机处理的话语表达不够准确,还有就是准备材料时没有考虑到硬板纸这一类,是个疏忽,今后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些。)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尾巴》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兴趣。

  2、通过探究几种小动物的尾巴,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

  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提高认知水平。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重点:

  1、重点:通过探究几种小动物的尾巴,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

  2、难点: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提高认知水平

  活动准备:

  1、主题课件。

  2、各种动物头饰、各种布艺尾巴。

  3、"找朋友"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启发谈话式)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幼儿:(喜欢)。师:你们都喜欢那些小动物呢?幼儿:(燕子、小羊、小鱼、小鸭子、小松鼠、孔雀等)幼儿模仿小动物的样子。你们观察过它们的尾巴吗?今天我们玩一个关于小动物找尾巴的游戏,好吗?

  二、准备活动(猜猜我是谁)

  1、出示课件。

  2、根据尾巴猜动物的名字。

  3、选择合适的尾巴,根据动物生活习性,判断各自尾巴的功能。

  三、游戏活动:"小动物找尾巴"。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根据所戴头饰的小动物在布艺尾巴投放圈中找到合适的尾巴,进行接力游戏,那组完成用时最短,尾巴找的最准确,那组获胜。

  1、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小动物。

  2、开展找尾巴接力游戏。

  3、宣布比赛结果。

  4、在游戏中穿插讲解不同小动物尾巴的功能。

  四、活动延伸

  (参观园内科学发现室)带领幼儿参观园内科学发现室,观察和了解关于动物的各种信息。

  本节课通过出示图片及观看课件,让小朋友认识了几种动物,这样激发幼儿课堂兴趣,并了解到每一种小动物的尾巴都是有作用的,而且不同的小动物其尾巴的作用是不同的,更不能没有尾巴。小朋友听得很认真,课堂兴致很高。

  在为小动物找尾巴这一环节中不是会都能做好。既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深透到里,也有对第一部分老师告诉他们知识的记忆体现。动手能力差的及没有仔细观察的幼儿,就较难正确完成这个作业。不过在老师的巡回指导与启示下。孩子都完成了。这样既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感觉自己也不错。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到科学课的趣味性,也可以发展孩子个性的空间。游戏中力争照顾每位,让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教室里充满了欢乐。愉快的气氛。

  最后,活动延伸把孩子带进无限的思考,让孩子带着诸多的思考去观察自然界动物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特性。但也有不足之处,在探索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扩散以外的动物,我的知识面也不够广,今后要加强知识能力方面的修养。

  活动反思:

  1、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别强,加之他们又都非常喜欢动物,但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的某一身体部位,比如说“尾巴”的了解就比较少。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对这方面的探究欲望。

  2、从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上,是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教学。作为教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另外,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幼儿从中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用途,同时克服活动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过观察、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游戏环节里,让幼儿在合作参与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热爱科学,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科学始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促使他们探索的内在因素,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爱上科学、迷上科学,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中,我没有讲枯燥的尾巴知识,而是努力创设了和小动物们玩捉迷藏游戏这一情境,让幼儿由尾巴猜动物,并大胆探索、积极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动物尾巴的特征,我设计了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大胆尝试和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活动,我明白——幼儿活动的设计,要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来组织教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二是如何做到以教材为范例,教给幼儿更多的知识,真正做到“小课堂,大生活”呢?在本节活动的设计上,我努力做到不局陷于教材,充分利用了教具、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拓宽幼儿的视野。另外,通过幼儿利用已往获得经验的讲述,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通过询问家长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欲望。通过本节活动,我明白,要想真正做到“小课堂,大生活”,就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兴趣激发到位,课后拓展适当、争取家长支持,我们的幼儿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的“原生态”、“自然美”!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米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米、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米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米?

  2、幼儿第一次运米。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米,并记录运米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米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米,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米: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米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米,验证。

  (1) 统计运米次数

  (2) 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米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米。

  (1) 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米,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 幼儿操作

  (3) 统计数据

  (4) 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米,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多种方法。

  2、体验参与实验操作活动的乐趣,感受事物的变化。

  活动准备:塑料杯;温度计;擦手干毛巾;冰块;湿毛巾;小脸盆(中间加水);调羹;扇子;每组一块记录板、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这儿有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我想让它快些冷却下来,有哪些办法呢?

  (幼儿介绍)

  二)、小组实验,记录结果:

  1、引导幼儿分组寻找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三人一组,把你们商量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就按照自己记录的方法进行实验,让热水变冷,看看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温度降得快。"

  (1)"现在我和你们来做个实验,我不用你们的那些方法,让热水自己冷,看它能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你们就按照你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热水的温度降得低

  (2)引导幼儿分工实验。

  (3)实验步骤:

  小组商量各自的实验项目寻找材料--倒好热水测量温度并记录--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5分钟后再次测量水温并记录。

  (4)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实验结束,请每组幼儿测量实验后杯中的水温,并记录。

  三)、交流讨论

  1、提问: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实验后的水温是几度?下降了几度?(幼儿介绍)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实验与非实验的不同。

  2、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1)为什么不断地搅拌热水,热水就会快点变冷水?

  (2)为什么在热水中放入冰块,热水也会快点变冷水?

  (3)为什么将热水倒在一个大一点的容器中,也会快点变冷呢?

  5、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让热水快点变冷的方法,用调羹搅拌、两个杯子相互调换、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气流通、添加冰块、放在冷水里,这些方法都能将热水的热量传递到冰块和冷水里,使热水的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作用,而没有实验的热水它只能将热量慢慢的传递到空气中,所以它的降温速度就会比较慢。(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或留疑)

  四)、延伸: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实验的欲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这些方法都能使热水变冷”,但是不同的方法又不一样的效果,使幼儿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学知识。对于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由于温度计我们小朋友平时接触的并不多,所以在课前我丰富了幼儿关于这方面的经验,而孩子们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基本都能用温度计进行读数。但是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中的语言要规范,特别是在科学活动中,提问需精确,对于幼儿的回答应回应给与提升,能让幼儿更清晰地理解教师提问的目的或实验的要求;提供的材料不应只限于3种,应给与幼儿更开放的探究空间,可把现在可以实行的方法都提供给幼儿,使幼儿有更开放更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好地体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记录表的设计有些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可以再开放些,不要把方法都事先展示在表中,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并记录下来等等。总的来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探索的特点,所以我选择生活中孩子们常见而又感兴趣的大树作为活动题材。让幼儿通过一些自然物来测量大树的粗细,通过教师准备的材料如卷尺、纸条、绳子,进行操作和探索发现结果,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思考。

  活动目标:

  一、 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的粗细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排序。

  二、 在测量活动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让幼儿体验到伙伴间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点:

  重点是正确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木粗细的方法,以及对树木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掌握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提前创设了适合本次活动主题的环境:自制四棵粗细差异不太明显的树并标有1—4的序号;测量用的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每组一张测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 播放音乐《郊游》,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扮演小司机做开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 课程主体:

  (一)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说出这四棵大树有哪些地方不同

  教师:小朋友们看我们这里有几棵大树?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回答(有四棵大树,它们有的粗有的'细,它们身上的数字不同……)

  教师:你们说这四棵大树哪棵最粗哪课最细呢?

  幼儿回答(三号大树最粗,一号大树最细。)

  教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幼儿回答(用眼睛看出来的)

  教师:有的小朋友说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老师告诉你们这种方法叫目测,可是在两棵大树粗细差距不明显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实用了,那谁知道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大树的粗细呢?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说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

  教师讲解每位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引导幼儿说出用各种自然物去测量树木。

  (三)教师为幼儿准备几种测量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还有记录结果的笔和记录表。

  1.幼儿自主的去选择测量工具,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和研究如何去使用自己手中的测量工具,并会把测量结果正确的记录下来。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测量大树的工具,现在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我们分组去进行测量,测量以后你们小组的几名成员一起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比一比几号大树最粗,几号大树第二粗,几号大树第三粗,几号大树最细。

  2.注意让幼儿在测量的同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体验到伙伴间合作的乐趣。

  (四)教师总结幼儿的测量结果。

  教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看哪组小朋友测量后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

  三、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要学会保护树木。教师为幼儿提供测量工具,带幼儿到户外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大树的粗细,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测量工具到外面去给我们幼儿园的每一棵大树量一量,比一比哪棵大树最粗,哪棵最细,好不好?(带领幼儿去户外进行测量)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安排。按照《纲要》的指导精神,使活动环节紧紧围绕教学活动目标,注重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的发展与提高。

  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自然环境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目测观察法有的放矢,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究环节,教师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或帮助同伴操作过程中有不同的体验。师生互动自然而默契。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使幼儿身心放松,在参与合作互助的气氛中逐步实现了教学活动目标。

  在每一小结中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进行适时适当的讲解或指导,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技能上有所发展。幼儿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帮的关系,营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的学习气氛。

  本次活动存在许多不足。教师语言语调有时把握不当,语言组织的不够灵活;在幼儿选择测量工具尺子时对尺子的刻度使用方法上欠缺讲解,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1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0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11-0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2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1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1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