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29 12:59: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范例9篇】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法,区分2-5样物体的厚薄,并对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通过分类合作比较,体验快乐。

  准备:木板,书,围巾,纸,袜子,毛巾,饼干,鞋盒,饮料,积木,篮子

  过程:

  (一)目测

  1、师: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们现在穿的要怎么样啊(厚)那现在的的呢(薄)

  2、出示木板师:我这里有一块木板,你们觉得是厚还是薄呢?

  师:那我现在在拿出一块,现在这块木板是厚还是薄呢?

  小结:原来一样东西是不能比的,要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才能比较厚薄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块木板厚的(用眼睛看)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3、出示书师:那请你们再来说说这两本书谁厚谁薄师:请你上来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啊

  4、出示鞋盒师:咦,那这两个盒子呢,请你上来指指看,你用这么办法啊

  小结: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比较东西的厚薄。

  (二)触摸

  1、教师出示围巾师:天气变得冷起来了,我要围怎样的围巾,那请你们想想看,这两条,我要围哪一条呢

  师:你们都觉得是这条厚吗师:那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呢

  师:对了还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请幼儿上来摸,上来区分

  师:那金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是哪条厚,哪条薄

  小结:我们刚才可以用自己的手来摸一摸,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3、在每张椅子下面放两样厚薄不一的东西

  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个篮子,请你来比较篮子里的东西,在最厚的东西上面贴上紫色的记时贴,贴好的小朋友把篮子送到这里,记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教师检验2-3样物品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触摸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二)、并放比

  1、教师出示两块厚薄不明显的肥皂(桌上地面上)师:那请你来看看,这两块肥皂,谁厚谁薄师:哇,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那底是谁厚呢,请你来想想办法比一比。

  师:恩真棒你的办法真好,是把两块肥皂,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师:咦,那里又有一块肥皂,跟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还是薄的啊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讲述比较厚和比较薄

  2、出示饼干盒师:现在的这三盒饼干谁最厚谁最薄,请你也来比一比

  师: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

  小结:对于有些物体厚薄不明显的,我们可以用并放比较的方法

  三、超市

  1、出示不同厚薄的东西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并放比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货员,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原来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东西需要整理,并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区,饮料区,食品区,玩具区师:等一下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们的家,然后再进行比较,你可以从厚到薄,也可以从薄到厚的给他们排排队。

  检验: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排的对不对,这一组,这是最薄的,这是最厚的。

  教师依次检验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种办法去比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四、寻找,操作师:我们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比厚薄,那现在我们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后,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采用了情景导入的'方法;小兔去买衣服,请小朋友们帮小兔选一件薄厚合适的衣服。果然,表演一开始就牢牢的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开始积极地给小兔帮忙,甚至在活动结束后一位小朋友还意犹未尽的和我说:“老师,我觉得你今天的表演太有意思了。”

  但是也有美中不足,我比较了三件衣服的薄厚,缺少严谨的数学语言去归纳,如哪件最薄、哪件最厚,哪件介于两者之间。同时,由于三件衣服比较之后已经是按顺序排好了的,所以再让小朋友们来排序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就没有让孩子们正逆排序,这里就忽视了目标2,其实可以问问孩子们:“衣服是按什么顺序排好的,还可以怎么排?”这样就会引出正逆排序。看样子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考虑的还不够周全,在处理课堂随机应变的方面还需要再加强锻炼。

  接下来我请孩子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较薄厚,因为缺乏生活经验,我也没有提供大需范例,所以一下子就把孩子们考住了,看样子平时生活中的教育还需多关注,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扩充孩子们的知识面。

  最后在分组操作的比较中,我将孩子们分成四个组,第一组比较书的薄厚,第二组比较衣服的薄厚,第三组比较板子的薄厚,第四组比较纸的薄厚。因为前面忽视了正逆排序,所以这里我直接让孩子们按照物体薄厚排排队,却没有先让孩子们比一比薄厚,直接过快的过度导致能力强的孩子独揽大局,能力弱一些或内向一点的孩子无所事事。其实如果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一件物品之后再和同伴们比一比,再来排排队,就会让孩子们动起来,再让孩子们交换组试一试,活动将会更加有趣。

中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此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培养幼儿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力求让幼儿在玩中学、想中学、议中学。

  二、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实验的方法和记录实验结果。

  2.萌发对实验活动的兴趣。

  3.初步感知斜坡高度、球的重量与速度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 有一定长度的木板、积木若干。

  2. 各种球若干:大小、重量相同的球;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大小、重量都不同的球。

  3. 图形记录表、笔每人一份。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进入活动室,看见场地中间放着木板和一筐球、一筐积木。

  老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用这些积木和木板搭斜坡,玩斜坡上滚球的游戏(老师与孩子们一些选材料,搭斜坡)。

  幼儿有的单独搭,有的合作搭,搭好后拿不同的球从斜坡上滚下,老师观察,并和幼儿一起玩斜坡滚球的游戏。

  小月:将木板搭成 形,让球从不同的方向滚下斜坡。

  明明:先搭一个小斜坡玩球,再不断垫高,使斜坡越来越斜,不断地将球从每一个高度的斜面上滚下。

  亮亮:再斜坡底端竖着放块小积木,防止球滚得太远,当每次球滚下来击倒小木块发出"啪"的一声时,他都得意地说"我成功了"。

  林林:因为几次球都从斜坡边滚落,于是他想办法,将积木、盒子围在斜坡地四周,防止球从旁边滚落。

  教学反思:由于给幼儿了自由探索地机会,每个孩子都在积极动手、动脑、神情投入,交流自然,他们有地不断变化斜坡地高度,有时不停地找各种球放到斜坡上往下滚。

  老师发现幼儿操作中地创造性思维,及时给予肯定,并对孩子玩同一个游戏但关注点不同,做到心中有数。

  2.老师在斜坡底端加一块小木板,一手拿一个球放在斜坡最上面,然后,同时松手,让球从斜坡上滚下,请身边地小朋友观察,哪个球滚得快。孩子们很快模仿老师,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比赛。

  这时,孩子们大部分从独自玩,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几个人一起合作玩,有地喊口令,有的拿球,有的做裁判,玩得兴趣更浓。幼儿都有好胜心,几次比赛如果失败,孩子们会比较自己的球与同伴的球有什么不同,根据第一次尝试的经验去换球,也有的改变斜坡的高度,力求使自己的球比同伴的滚得快。

  教学反思:在老师的隐性引导下,幼儿这一次的尝试更有目的性,对斜坡的高度、球的重量、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觉得活动更有趣味。

  3.引导幼儿讨论

  (1) 我们刚才玩了哪几种球?

  (2) 了哪几种斜坡?

  冰冰:玩了大球、小球。

  大海:玩了重球、轻球。

  民民:玩了彩色的球。

  小林:我们搭了高坡、低坡。

  红红:我们搭了不高也不矮的坡……

  教学反思:前面的尝试活动使幼儿对斜坡的高低和球的大小、重量不同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幼儿没有注意到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于是,老师拿了两个一样大小、不同重量的球让幼儿比较,为下面的实验做好相关经验准备。老师通过传送仪出示记录(如图),让幼儿对每组斜坡与球进行比较。

  比较图一

  幼儿能说出一个斜坡高,一个斜坡低,两个球是一样的。

  比较图二

  幼儿能说出斜坡一样高,一个球轻、一个球重。老师肯定是一个球轻,一个球重。

  比较图三

  有了前面两次的比较,幼儿很快比较出第三张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斜坡一样高,一个球大,一个球小。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进行以上三组实验及用什么方法做记录。

  教学反思:老师在逐步引导幼儿学会看图示的过程重,帮助幼儿理解实验条件和方法使实验能顺利进行。

  两个人一张记录表,一支笔。一人操作,一人记录,然后交换,并互相检查。

  老师参与孩子们的活动,观察孩子们的操作情况,并对有困难、操作不正确的幼儿给予帮助。

  喃喃:我和你一起玩,你玩球,我记录。

  万穗:我们三个人一起玩,你喊口令,我拿球、他记录……

  教学反思:学习按图中的要求进行实验,对孩子使一个挑战。实验中常有孩子顾及到一个条件、忽视另一个条件,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发现,对老师全面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个人一张记录表,让孩子们合作实验,使他们按表格要求,选择材料时能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不断交流,为孩子们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科学实践方法的能力了机会。

  4.交流实际记录结果

  明明:我拿两个一个的球,放在一个高坡与一个矮坡上,高坡上的球滚得快。

  红红:我拿两个一样得球,一个重、一个轻的球,在一样高的`斜坡上,让球滚下去,重的球滚得快。

  蓝蓝:我拿一个大、一个小的球在同样高的坡上滚,大球滚的快。

  青青:我拿一个大、一个小的球在同样高的坡上滚,小球滚的快。

  援援:老师我玩了两次,有时大的快,有时小的快。

  玲玲:我拿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在一样高的斜坡上玩,好像差不多一样快。老师耐心地听每一个幼儿的发言,又适时地提醒幼儿从怎样的条件下、怎样操作、记录的结果如何三方面,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讲述。

  老师:在第一张图中,所有的小朋友都认为高坡上球滚得快,早第二张图中,所有的小朋友都认为重球滚的快,第三张图中,有些小朋友认为大球滚的快,有些小朋友认为小球滚的快,到底是大球滚得快,还是小球滚得快,以后,小朋友再去试一试。

  教学反思:这个活动得全过程是通过对比实践得方法,让幼儿在试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议中学,体现了幼儿科技教育中尝试的和对待科学的态度。

  本次活动涉及到斜面高度、球的重量和速度的关系,前两个实验幼儿只要通过正确的操作不难出正确的经验,而后一个实验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他们很难分出大小不同的球的重量是否一样,老师也不点破,让这点疑点留在头脑中,等他们今后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产生联想,使认识更深刻。

  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搭斜坡时,由于个别孩子喜欢搭的很高,以致斜坡不稳,落地声音较响,影响了其他小朋友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提醒孩子注意。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表演性活动中,了解菜的特点。

  2、在多声部的朗诵中学习声部的配合,初步感受声部之间的和声美。

  活动准备:

  1、鸡蛋、母鸡、青菜、鱼等作品中有关的菜的`卡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你们去过菜场吗?去干什么?(买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有一个孩子今天要去买菜了,你们听!

  2、完整欣赏歌曲。

  二、学习有节奏朗诵歌词。

  1、学念第一段:

  ×××︱××︱××××︱×-︱××︱××︱×× ××︱×-︱)

  今天的 天气 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 去呀去买 菜 (边拍手边念,帮助幼儿把握节奏)

  2、学念第二段:

  ×× ××︱××︱×× ××︱××︱×× ××︱××︱×× ××︱××︱×× ××︱×× ×0︱×× ××︱×××0︱

  鸡蛋 圆溜 溜呀 青菜绿油 油呀 母鸡 咯咯 叫叫呀 鱼儿 蹦蹦 跳呀 萝卜 黄瓜 西红 柿 蚕豆毛豆 小豌

  豆 (出示菜的卡片,帮助幼儿记忆)

  3、学念第三段:×××︱×××︱×× ××︱×-︱××0︱

  哎呀呀哎呀呀菜儿 多又多 哈哈。

  三、分声部朗诵

  1、第一段、第三段一起表演。

  2、第二段分声部:第一声部念第一、三句,第二声部念第二、第四句。

  3、菜场里可热闹了,大家都热情地介绍自己的蔬菜。有时候一种一种介绍,有时候一口气介绍几种。

  4、尝试两个声部轮流表演,要求一个声部表演完了,另一个声部马上接上。

  5、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倾听声音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在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创、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节奏、拍子、旋律特点,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情感意境。

  二、学习并演唱《小河淌水》的前两句,感受《小河淌水》细腻、含蓄、深情、婉转的特征,表达出朴素真实的情感。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三、通过欣赏《小河淌水》了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体会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懂得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微课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前两乐句。

  教学准备:

  电子琴、微课、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微课:(8分钟)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中国民歌的相关知识,欣赏歌曲《小河淌水》,并学会演唱前两个乐句。

  二、课使检测:(11分钟)

  1、音乐感觉与表现。(4分钟)

  师:同学们,请你来模仿老师手中的纱巾,随着流淌的旋律,尽情舞动。(播放管弦乐曲片段2分钟)

  学生随老师手中的纱巾舞动。

  师:刚才的乐曲优美流畅,富有诗情画意,大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随音乐朗读。

  2、微课学习检测:(4分钟)

  师:请同学们结合微课的学习内容,完成微课学习检测。

  教师提问课堂学习任务单上的三个问题,学生回答。

  (1)什么是中国民歌?中国民歌按照音乐体裁可以分为哪三类?你能说出以前学过的几首中国民歌吗?完成《为民歌找家》

  (2)歌曲《小河淌水》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请同学们唱一唱歌曲的前两乐句。

  3、拓展练习:(3分钟)

  教师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的前两个乐句。

  三、进阶活动:欣赏管弦乐《小河淌水》(16分钟)

  1、介绍管弦乐曲《小河淌水》及作者

  师:民歌《小河淌水》被改编成多种版本的器乐曲,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聆听管弦乐《小河淌水》,看到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提问题

  师: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乐曲介绍。

  师:让我们带着三个问题来聆听管弦乐曲《小河淌水》

  2、初听感受:带着问题完整聆听管弦乐《小河淌水》,感受歌曲的.自由的节奏特点、变化拍子、旋律特点,情感特征,听完后回答问题。

  问题1:乐曲分为几个乐段?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2:请用一句话描述你听完乐曲的感受吧!

  问题3:你能听辨出几种乐器的音色呢?

  3、区分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黑管、长笛、小提琴、竖琴)

  师:管弦乐主要用到哪些乐器呢?请学生回答西洋管弦乐器种类并列举几种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弓弦乐器)

  学生回答

  老师这里有四种乐器,请同学们听辨。

  4、复听感知:观看维也纳管弦乐演出视频。

  师:请同学们观看维也纳管弦乐演出视频,揭晓正确答案。

  四、协作探究:(5分钟)

  小组协作选择乐曲的一个乐段创编情境,并结合旋律特点设计彩纱挥舞的动作,时间5分钟。

  五、课堂展示:(6钟)

  再听体验:选出三个小组分别表演三个乐段。(语言+彩纱动作)

  六、拓展延伸:萧敬腾改编演唱的《小河淌水》片段(2分钟)

  民歌新唱,弘扬中国民歌文化。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训练。

  3、感知不同的音乐节奏,并自己用手拍出来。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龟兔赛的音乐磁带,铃鼓、串铃、乌龟和兔子的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

  1、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情境操作乌龟和兔子的手偶,看完之后提问:你们知道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吗?(龟兔赛跑)

  2、哪一段音乐是乌龟,哪一段音乐是兔子来了,最后谁赢了。(放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哪一段是谁)

  3、请小朋友将其节奏拍出来,什么样的节奏适合乌龟,什么样的节奏适合兔子。

  4、请一部分小朋友当乌龟、一部分当兔子,听音乐表演。

  二、引出小乐器(不光是我们小朋友喜欢表演,还有人想来参加,你们猜一猜是谁呀?)

  1、请小朋友来判定一下,哪一种作乌龟,哪一种作兔子,较适合。

  2、如:乌龟适合用铃鼓,那请你们用手把乌龟的.节奏拍出来;兔子也一样,也请小朋友用手拍出来。

  3、请小朋友自选乐器: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让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

  4、听音乐用自己的乐器伴奏,看着老师的手偶:乌龟来了就用铃鼓敲,兔子来了就用串铃。

  5、交换乐器,饰不同的角色。

  三、表演

  请几个小朋友来分别饰演小乌龟和兔子,其余的人来为他们伴奏。最后交换。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3)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提问:

  1、刚才你做了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老师将xx戴在xx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长在哪里?(手掌)

  (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怎样保护手?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提问: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延伸:

  1、让幼儿继续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导入法、观察发现法、游戏巩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对手有感性认识,产生活动兴趣。然后通过观察,孩子们自己发现手上有什么,有几个手指,并进行手指和手的比较。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与孩子们共同搭建认识的平台。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孤独、笔直”等词汇的意思。

  2. 学说角色对话,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能大胆的表演故事内容。

  3. 懂得遇到困难不放弃,体验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迷路的经历。

  2.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桌面操作教具,角色头饰,房子背景。

  活动过程:

  一、引发回忆,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提问:你迷路的时侯心情怎样?会怎么办?

  二、完整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完整讲述故事,幼儿简单了解故事内容。

  1.提问:

  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老鼠为什么要去找大老鼠?

  ③你知道什么是“孤独”?

  ④迷路的小老鼠用了什么办法找到大老鼠的`家的?向谁求助了?

  三、分段讲述故事,学说角色对话,理解故事内涵。

  配合桌面操作道具,分别讲述2、3、4、5段:

  1.欣赏故事第二段,提问:小老鼠最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小老鼠是怎么说的?

  2.欣赏故事第三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公鸡是怎么回答的?“笔直向前走”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3.欣赏故事第三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狗熊是怎么回答的?“继续往前走”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4.欣赏故事第四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狮子是怎么回答的?在他家的后面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5.小老鼠在问路的时候,反复使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是什么?别人回答了他,他又说了什么?

  6.请你用这个好听的词跟小老鼠(青蛙、公鸡、狗熊、狮子、大老鼠)问问路。

  四、引导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1.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2.小结:小老鼠聪明、勇敢、有礼貌、乐于交往、遇到困难不放弃、迷路后知道向路人求助,并且很认真的记住了去的路线、房子的方位和颜色。

  3.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活动区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讲述故事。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幼儿掌握节奏型及初步进行合乐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比较熟练、有感情的演奏节奏乐。

  (2)培养幼儿正确使用乐器

  (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欢快的情绪

  活动重难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乐器

  活动准备:音乐、图谱、各种打击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到来的时候是不是有许多的鲜花开?那你们喜欢鲜花开放吗?(喜欢)嗯,那小朋友能不能为鲜花开编一首有趣的儿歌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小朋友刚才都根据春天里鲜花开编了一首首儿歌,今天老师也编了一首鲜花开的儿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天里鲜花开到底是怎么样的?

  (二)出示图谱

  (1)X XX X X

  春 天里 花 香

  我 喜欢 红 花

  小 朋友 快 来

  (2)XXXX XX X

  春天 春天 多美 好

  鲜花 鲜花 朵朵 开

  桃花 杏花 樱桃 花

  (3)XXXXXXXX

  春天的阳光多明媚

  我们的心情多么好

  我们的生活多幸福

  (三)学念图谱

  师:小朋友,现在让我们来学年这首儿歌把。我们先来学念第一段,念的时候要注意用好听的声音听,要有节奏的念。

  学念儿歌三遍到四遍

  (四)学习用打击乐器

  师:嗯,小朋友刚才都会念这首儿歌了,那你们知道用打击乐如何来为这首儿歌伴奏呢?你们先来看看老师是如何用打击乐为鲜花开伴奏的。(教师示范)

  师:小朋友刚才都看明白了吗?现在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用打击乐练习第一段,看看如何用打击乐为鲜花伴奏的,要注意节奏的变化,边打击的`时候要边念这首儿歌,注意节奏不要混乱。现在第二组的小朋友用打击乐练习第二段,看看如何用打击乐为鲜花伴奏的。现在请第三、四组组的小朋友用打击乐练习第三段,看看如何用打击乐为鲜花伴奏的。(打击三遍到四遍)

  师:刚才小朋友都分组练习了打击乐,那现在请小朋友一起合力用打击乐为鲜花开伴奏。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打击乐为鲜花开伴奏,那现在老师请能力比较好的四个小朋友上来演奏,小朋友认真听。

  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分别交换乐器,然后大家一起用欢乐的心情为鲜花开伴奏。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发展走、爬、跳、拉、抓等技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训练上肢力量,初步掌握节奏体位(前后左右)的感知觉能力。

  3、培养克服困难的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大小垫子若干、毛巾若干,自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寻找“鳄鱼”。

  在游览“鳄鱼湖”的情境活动中进行热身运动,带领幼儿进行走、跳、爬等动作练习。

  二、游戏活动—“鳄鱼”来了。

  1、“鳄鱼睡了”(诱导幼儿克服困难,用不同方式“越”过“鳄鱼”)

  引导幼儿在不触碰“鳄鱼”的情况下,用跳、跨、爬等方式从“鳄鱼”身上过去。随着“鳄鱼”变换不同的睡觉姿势,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行进方式。

  2、“鳄鱼醒了”(鼓励幼儿与鳄鱼进行勇敢有力地对抗)

  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抓住垫子与“鳄鱼”进行对抗。

  幼儿依次一列横队躲到“围墙”——垫子后面,用双手牢牢抓住垫子,防止“围墙”——垫子倒塌,要求幼儿守护好“围墙”——垫子,承受推搡、牵拉、冲击、击打等力量。

  3、“鳄鱼上岸了”(引导幼儿练习各方位行进走、跑动作,发展上肢力量)

  轰隆隆,快下雨了,撑起“小伞”——垫子,训练上肢力量和同伴合作行进跑。以“鳄鱼”上岸,引导幼儿练习各方位的行进走、跑动作。

  三、放松运动,呼吸调整,自然结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经典)中班教案10-07

【精选】中班教案10-04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经典]中班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