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退位减法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的退位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的退位减法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感受100有多少,建立数的概念,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学会数数的方法,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通过对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的估计,感受100以内各数的意义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体现数可在生活中用来表示与交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数的兴趣及估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数100以内数及掌握数的组成,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
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接近整十数时的数数(拐弯数)。
三、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幸运星、花生、爪子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教学主题图:
1、(课件出示动态主题图10小羊):美丽的大草原上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羊儿,知道有多少只?我们数一数。看谁能做到数的与点的速度同样快。
2、学生数数(1-10)
3、师:你是几个几个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0只羊?(课件演示10只圈一圈)
师:10里有几个一?(10个一)也就是说10个一是十。
师:10只是这么多?看,又来了一群,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羊?我们接着数一数吧!(11-20)20里有几个十?(2个十)原来20是这么多呀!
[设计意图]通过数小羊这一亲密的素材,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回顾与感受一个一个地数数方法,知道10、20究竟有多少,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数数应做到一一对应,手口一致。
4、(课件出示走动的100只羊)看,草原上又来了这么多的羊儿,估一估现在大约有多少只?(学生估数)
5、师:大家估的数都比20多得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比20多得多的数及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感受了20实际有多少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估一估百羊图上的羊有多少,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
(二)操作与探究
1、教学例1
①师:到底有多少只羊?今天老师给你们每组准备了一份与小羊只数同样多数量的物品,我们就用这些物品代替小羊的只数一起来数一数,看哪组又对又准地数出是多少?并能让大家一眼看出。
②学生分组数物品。
③汇报交流:你们组一共数了多少个?怎么数的?(取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数的小组各一份给大家展示)
[设计意图]用学具代替小羊只数,渗透数学符号感的'数学思想。通过小组合作数100以内的数,以给学生创建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本性的潜能,允许他们用不同数法合作数出100个物品,关注其个性差异。
④师:刚才你们数的结果不一样,老师也准备了一份与小羊只数同样多的小棒,我也来数一数。
⑤(老师出示43根小棒)你知道老师现在数了多少个?我们一起来往后数吧!
⑥指导数数:首先从43-49一根一根数,数到50时,问:49后面添上1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演示满10根捆一捆过程)然后从51-59一根一根数,数到60时,再问:59后面一个数是多少?你又怎么知道的?(再演示满10根捆一捆过程)数到62时接着一捆一捆添加让学生一十一十数到92,最后从92一根一根数至99时,问:99后面一个数是几?把你想的给大家说说!
⑦师:原来100是这么多,我们再来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100里有几个十?板书:10个十是100。
[设计意图]通过有目的地指导数数,让学生经历100以内数的数序,并知道数数方法的多样;演示10根小棒扎一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10个十是一百,建立数的计数单位;想想后面一个数是几,让学生在直观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以解决接近整十数时的数数的教学难点,从中充分去感受100究竟有多少。
⑧数100只羊。
师:100根小棒代替的是小羊只数,你数对了吗?希望你们在数数时一定要做到拿一个,数一个,拿与数的速度一样快哟!
这100只羊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来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每10只圈一圈)再一十一十地数
⑨小结并提示课题:今天数的都是100以内的数,看来,数100以内的数不仅可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不仅可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2、教学例2
①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师:数数有意思吧!现在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课件演示)学生一个一个数到四十时,课件演示满十捆一捆,知道39的后面一个数是40。
②数数练习(开火车)
a、接着三十八数到五十;
b、从六十八数到一百
[设计意图]充分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对拐弯数直观地加强记忆,再利用有趣的开火车游戏进行脱离实物由具体到抽象地数数训练。体现其层次性,同时也扩大数数的范围,达到人人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3、教学例3
①师摆出五十二根小棒(学生闭眼)看谁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板书:三十五)
②你怎么知道是五十二的?()个十和()个一(学生回答后再出示)
③完整说一说:五十二里有(5)个十和(2)个一。
④练习:(出示p33做一做)
图1反馈:
a、图中有几支笔(46)你怎么知道的?(一盒一盒数一数)。
b、46里有()个十和()个一。
图2反馈:
a、这是()个十和()个??
b、(2)个十和(4)个一组成()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动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
(三)练习与升华
1、百球图出示:首先估一估有多少个球?再让学生交流数的方法并演示不同的数数方法,最后选择数得又快又方便的数法。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打乱放的100个球,让学生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的意识,然后再出示整理的百球图,让学生交流数的方法,让学生拥有多种数数方法,最后经历比较选出自己喜欢的数数方法,提高学生选择合适数数方法的技能。
2、填空:
a、五十六、()、()、()、()、()
b、()、()、80、()、()
[设计意图]完整地数出五十六后面5个数,是让学生去经历数序与拐弯数。拓展练习是把今天学的数数方法进行运用,融会贯通。
3、生活中的数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知道几个十是一百,还知道了几十几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用到了这些数,如:今天我见到了81路和82路公交车、这节课我们上了40分钟课你在哪儿也见到过这些数
[设计意图]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可用来表示与交流的作用。
20的退位减法教案2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
二、看一看,说一说你的教室
1、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自己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全班同学交流。
三、想一想,说一说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1、想一想,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
2、说一说,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介绍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五、介绍火车站路线。
1、出示火车站的挂图。
2、学生用箭头画一画去火车站的路线。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用上前后、左右、上下。
六、巩固练习
1、书上63页第3题,看图回答问题
2、完成随堂练习。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20的退位减法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15 9+()=18
15-9=()18-9=()
9+()=14 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
十几减8。
教学内容:
教材例2、做一做及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9+()=16 8+()=13 9+()=15 8+()=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巩固破十法)]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巩固“想加法算减法”)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了十几减9一课作基础,学习十几减8就减低了难度。孩子们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圈一圈,摆一摆,从而使学生建立了减法的模型。为今后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个别同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有待提高,平时要加强口算训练。
20的退位减法教案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
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4、反思。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习中,有的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20的退位减法教案5
【教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能用画图策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猫吃了18个,小猴吃了9个,谁吃得多?多几个?
教师提示: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
你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吗?(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6、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怎样解答?
[小华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几个?怎样解答?]
7、小结: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还是求两个数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小林家养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的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中理解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题意,确定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减法的模型,明确了要用减法计算的原因。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练习五1-9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条件和问题,排出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本题中的多余条件“我们已经走了15分钟了”写在旁边,便于学生发现。学生能很快选择出题目中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本题中多余条件和有用条件写在一起,位置隐蔽,需要。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引导学生学会多次运用有效信息,体会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让学生将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清楚,再列式解答。
[然后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化问题结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七、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P23第5、7、9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这一思维方式逐渐得到了认可。
20的退位减法教案6
第1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9。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1、做一做1-3题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十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破十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第2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11-12页练习二。第3-9题。
【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第1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3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8。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巩固破十法)]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巩固“想加法算减法”)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2 –8 =
10 –8 =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了十几减9一课作基础,学习十几减8就减低了难度。孩子们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圈一圈,摆一摆,从而使学生建立了减法的模型。为今后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个别同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有待提高,平时要加强口算训练。
第4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7、6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3、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想加算减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7=3 7+6=13
3+3=6 13-7=6
[谁有不同的想法?让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想: 10-6=4 4+3=7
还可以这样算;
7+6=13
13-7=6
13-6=7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观察比较使学生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个加法算式。]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7、6
13—7=6 l3—6=7
10-7=3 7+6=13 10-6=4
3+3=6 13-7=6 4+3=7
还可以这样算;
7+6=13
13-7=6
13-6=7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四种算法的比较中,学生已习惯使用想加算减法来口算,体会到了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化。
第5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15-16页练习三3-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3、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巩固十几减8、7、6的计算,熟练掌握“想加算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看谁都能算对。
[及时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以提高退位减法的计算速度。]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读懂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和问题,从图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完成P16页的第9题加减混合运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总结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10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关于十几减8、7、6的练习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个别同学在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还不够准确,还需加强口算训练。
第6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5、4、3、2。
【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4、做一做的内容、思考题及练习四第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计算方法能完成十几减5、4、3、2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究讨论,展示汇报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你任选一道题口述思考过程。如:计算12-4,想“4+8=12,所以12-4=8”,若学生提出“因为12-5=7,所以12-4=8”也是允许的。]
(3)小结。我们在计算十几减几时,学生会逐步喜欢“想加算减法”,已达到熟练计算,直接说出得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引导学生思考:被减数增加了,减法算式的数量怎么减少了?算式12-2、13-2和13-3还是退位减法吗?]
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5、4、3、2
12-5=7 11-4=6
12-4=8 11-3=7
12-3=9 11-2=8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开学一段时间的学习,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选择“想加算减法”的越来越多,越来越熟悉这种计算方法,这节课的学习,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算法,收到了很好的想过,计算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7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练习四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3、培养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能力。
【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计算方法,能直接说出得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练习口算减法,出示教科书Pl8第3题。
3 6 7
11-4= 13-7= 15-8=
5 8 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并记录“捉小鸡”的过程,逐一写出相应的算式,再观察算式中的变量与不变量,你发现了什么?]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练习课是为了巩固所学,熟练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为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注重了学生数学思考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了题意,快速地口算解答。
第8课时
【教学课题】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练习四7-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能灵活运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1-3= 12-6= 13-7=
12-8= 11-2= 14-5=
[学生任选一题说说“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4+8+6= 11-3-3=
15-7+6= 5+4+7=
8+7-9= 19-5-8=
12-4+5= 17-2+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下面每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同,你能填出被遮住的数吗?]
()+9 7+() 12-()
6+() ()-5 ()+4
5+8 11-2 15-7
[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举例说明得数相同是什么意思,然后观察每组中的三个算式,确定算式的得数,再让学生尝试填出所缺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可让学生看图,自主观察收集信息,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四第10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这一思维方式逐渐得到了认可。
20的退位减法教案7
一、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分三个小小节编排。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变化及变化原因
这一单元最大的变化就是减缓了坡度。
实验教材在编排上直接由“十几减9”过渡到“十几减几”,在实验中显得跳跃性过大,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很短,不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鉴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必要途径和要求,我们在修订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十几减几”分为“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两部分编排,以减缓坡度,增加练习时间。这种结构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结构(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是相对应的,形成了结构上的节奏美,也方便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
(二)教材呈现(6个例题)
从总体来说,这一单元计算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适当突出“想加算减”的方法。
1.十几减9(例1)
(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将主题图与例题进行了整合,主题图中只呈现问题,未出现计算方法,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
(2)从卖气球这个小情境引出15-9后,让学生自己先探索怎么算。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仍利用圆片图显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算理的理解)还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说其他的算法。
2.十几减8、7、6(例2、例3)
例2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算十几减8。例3由“学生观鱼图”,从不同角度引出13-7、13-6两个算式,教学十几减7、6,仍然呈现两种算法:只不过破十法不再呈现直观图;想加算减法则利用前面一图三式(四式)中的直观图,想加计算两道减法算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适当突出了想加算减的方法。
3.十几减5、4、3、2(例4)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并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中有明显的体现。
4.解决问题(例5、例6)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2个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一些新的数量关系、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1)例5
●从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上来说,“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解决问题重在理解图意(或问题),例5则侧重于检测步骤——“解答正确吗”。并呈现了检测的方法:重新回到情境中,看看没来的人数与已经来的人数的和是不是要来的人数。
●教材借助了求另一个加数的数量关系,并且有多余条件“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使学生体会到:当信息比较多时,可以通过画图表示出信息,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来解决。
(2)例6
●教材借助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会应用所学计算解答实际问题的乐趣。
●使学生体会到,当问题不好理解时,可以通过操作表示信息的方法帮助理解,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5.整理和复习
这套教材我们在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与原来的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相比,我们在具体编排上增强了整理性: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整理好的表让让学生观察)。
让学生先把所学的减法算式写在卡片上进行整理,再根据整理结果回答一些问题。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经历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既巩固了所学的计算,又能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体验和感受),便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三)教学建议: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按《课程标准20xx版》P53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题。这个目标不是轻易而举就能达到了,需要老师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有计划、有效的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这方面老师都有经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
20的退位减法教案8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20的退位减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20的退位减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的
教学设计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下表。
[这个设计独具匠心,利用课本提供的材料加以改造,让学生找规律填空。有利于诱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动手。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能正确的填出所缺的所有算式。]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这时学生一般只能直观地感知规律,如回答第一列第3格为什么填12-9,学生会说:“因为上面是11-9、12-9,所以下面应该是13-9。”不经提示,就能自觉地用比较概括的语言来总结规律的学生毕竟不在多数。]
3.讨论(出示已填完整的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这里,教师先让学生说出竖看每一列得数的规律,再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差会从小到大依次增加1,从而让学生发现每一列的减数都相同,被减数从上至下一个比一个大1,所以差也依次增加1。这样引导,学生容易发现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感悟被减数、减数与差的依存关系。类似的,横着看也这样引导。]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教材提供的这一教学设计,既可以起到巩固强化已有认识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尽管学生对这个表的`规律已有所认识。但要他们自己重新构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实际教学时,还需要教师通过巡视,提醒学生如有困难可以先看看书上的表再排。但一般不要照着书上的表格来排。]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一开始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的退位减法上来。]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的第2题。)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的第3题)
教学设计说明
这是一节复习课,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没有直接出示已整理好的减法表。而是让学生看不完整的减法表,根据已出示的算式找出内在的规律,尝试填出所缺算式。说理由时也不必很完整,就题论题,只要有道理就行。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整体的观察,从结构出发,找出一系列的规律。最后,通过利用减法卡片重建表格的活动,进一步巩固知识。这样安排,不仅使学生清楚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利用这张20以内退位减法表,找出差是6、7、8、9等的算式。在引导学生找规律时,横着看、竖着看,减数和被减数的变化规律都较容易找到。所以这里的引导重点放在从得数着手,看表找出结果相同的算式,学生会发现得数相等的算式总是排在一条斜线上的。
第三部分是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特别是口算,熟练的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专家评析
这节复习课的重点是整理和寻找规律。教学设计的重大特点是充分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加以适当的处理。
其一,为了突破规律的概括、表达这一难点。教师先出示一张有空缺的减法表,让学生根据已知的算式寻找规律把表填完整,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积极投入。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填的理由。先描述出一列或一行的具体规律,进一步再引导他们由发现列或行的得数规律入手,去寻找、去归纳列或行的算式规律。这样,填表说理由→看表说规律→重新构建表格,螺旋反复,逐步递进,学生印象更为深刻,且能有效强化对整个表格的认识。
其二,对教科书练习六第一题的处理也比较细腻。顺应学生的思考特点,因势利导,使整个练习过程由开放、发散(不限制得数是6的减法算式范围)到集中、略有收敛(把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限定在20以内退位减法范围内),然后再略加开放、发散(“你能想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从而充分发挥这道习题的功能,同时也使斜行的规律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20的退位减法教案11
教学课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15 9+()=18
15-9=() 18-9=()
9+()=14 9+()=17
14-9=() 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20的退位减法教案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23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和用数学进行一番回顾与,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发展个性,概括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归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和复习。
板书:和复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1、口算:
我们先进行口算练习,开火车回答。哪列火车来开呢?(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第一行和第一列共15道算式)。
提问:这道题(15-9)你是怎么口算的?谁有不同的想法?
2、初步感知规律:
⑴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口算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现在老师把这15道口算算式卡片排成两行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可以按什么规律来给这些算式排排队呢?(先独立思考,后小组组织讨论)
⑵第一行算式的被减数都一样,可以按减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队。第二行算式的减数都一样,可以按被减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队。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给15个算式排排队。请小组长拿出黑色的袋子放在桌上,里面装的就是这15个算式。各个小组的同学要听从组长的安排,有的找算式,有的贴,分工合作,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配合得最好,排得又对又快。
⑶学生动手操作。
⑷小组展示,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⑸:同学们真厉害,经过你们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了这么多种排法,真了不起。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还有21道算式,为了排列起来比较直观,我们先按照这种排法(③)来排(学生排法中:①排成两行的:;②差相等的;③排成倒“7”字型的:…)你们能按照这种方法很快地排列出来吗?好,看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又整齐。是这种排法的小组,就讨论一下,接下去怎么排?
3、运用规律,完成表格:
⑴谁能说一说刚才我们排的`这一行一列有什么规律呢?
⑵接下来该排哪个算式呢?(师指11-8下面那一格)。
请小组长拿出第二个袋子,里面装的是其余的21道算式卡片,小组合作,按照规律继续排下去。看看哪个小组排得又快又整齐。
⑶学生动手操作。
4、,引导学生说出“20以内减法表”的规律。
⑴竖着看,算式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怎么知道差是从小到大的?
⑵横着看,又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知道差是从小到大的?
⑶除了这些,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怎么知道斜着看,差都一样?
⑷掌握了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计算的时候做到又对又快。
三、应用规律,完成练习。
1、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相同的所有算式。
2、学生自由选择,想写差是几的算式就写差是几的算式(要求:差是相同的所有算式)。
3、课件出示游戏:摘苹果
开放性计算练习:13-()=613-()=11-214-()=()-()13-()〈616-()〈7
四、在本节课中,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通过复习,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课堂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练习五1——3题。
20的退位减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20的退位减法教案14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14-9=5
4101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E、14-10=4,4+1=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课间休息)
三、巩固提高。
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鸟找家。(课件五)
(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
(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
(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
(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
(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
(5)这些小鸟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十几减9),你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特点呢?
(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看图列式。(课件六)
详见教材P16。
4、发散练习。(课件七)
()-()=7
四、全课。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同学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节课学习了几节课的内容,你们真是太棒了。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能熟练的计算,让我们在后面的课堂中再多多练习,争取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20的退位减法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为此,计算和应用要结合编排。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个层次是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
第二个层次,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例1是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摆弄学具、独立思考,展示多种计算方法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具有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基础,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呈现“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方法。在“做一做”的练习中,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在综合练习中,除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外,还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让学生不断体会数学的作用。
第三个层次,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例2利用学生喜爱的“小猫观鱼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13-8和13-5两道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用不同思路思考,得到不同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的已比较熟练,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快捷,又能同时计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由选择计算方法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另外,综合练习中,还突出了练习形式的灵活、多变和富有童趣;以及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如例1中渗透集合思想;练习二中的第4题、第5题,练习三中的第3题、第9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五中的第7题初步呈现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内容。
教材中“用数学”的编排,除少量穿插在练习中编排外,还特意安排了一幅情节引人,“资源”丰富,题材多样的大情景图(例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巩固口算。在解题要求上,从根据题意直接计算,到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再计算。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出现了扩大开放性、增加信息量、给学生更大思维空间的综合情景图──“美丽的大自然”,引导学生根据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鹿、河里游的鱼为素材,独立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练习中,有关“用数学”的内容,一般都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图理解题意,进行计算;或结合情景图提出问题,再进行计算。
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具体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充分发挥潜能的情况下学会新知识,记得牢,形成技能也比较快,运用起来更自如。教材在设计方面已经体现了这方面的意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自觉地创造性地发挥和设计。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例1,12-9。由具体情景引入后,先让学生想,想不出来,就拿出学具来摆,摆明白之后再互相交流,在比较、吸收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计算方法。在练习的初始阶段,也要强调多摆、多圈、多说,以表象来支持学生的思维。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吸取好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适时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在自觉比较、批判中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方法。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减”、“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和争辩后,再加上在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他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实际是把教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更深刻。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达到流畅、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子达到,是到学期结束时逐步达到。到那时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具体练习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一年级小孩特点,多用游戏方式、比赛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对口令”等方法进行练习。练习的面要广,注意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练习过程中,要不断了解情况,根据不同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积极性,提高练习效率。(2)练习一个阶段后,要筛选数目比较大和经常出错的题目,如17-9,15-8,14-6等,做成卡片或结合应用,细水常流的练习,稳步提高口算的水平。(3)对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同学,首先要弄清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是道理不清,还是记忆迟钝,针对问题想办法。再是对他们要耐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育周围的同学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也有成功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站在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强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例如,例3后面的“做一做”,教材中提供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图,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教师教学时,可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0的退位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03-1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04-09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精选21篇)02-2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通用18篇)03-0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4-2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4-08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3-2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4-1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简短02-01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