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科学活动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会找出1和许多。
2、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电脑、图片若干、鸭妈妈挂饰一个、小鸭挂饰五个、小筐一个、小鱼五条。
环境布置:在教室内用物品围成一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教师播放许多动物的声音,以许多动物参加小猫的生日晚会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电脑演示
(一)教师让动物一个一个地出现,然后全部合在一起,帮助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
(二)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1"和"许多"。
(三)幼儿操作图片,找出"1"和"许多"的物体。
(四)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1、出示许多"小鸭"挂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分发"小鸭"头饰,让幼儿理解"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3、以"小鸭捉鱼"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师:一个鸭妈妈带着许多小鸭去池塘捉鱼。池塘里游来多少条小鱼?
(许多条)鸭妈妈请每只小鸭捉一条小鱼,再请小鸭把捉到的小鱼一条一条放入妈妈的`筐里。
4、以"小鸭游泳"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加深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师:捉完小鱼,我们现在开始学游泳了。鸭妈妈拍到哪只小鸭,那只小鸭就跳到池塘里游泳。鸭妈妈一个一个拍小鸭,小鸭一个一个跳入池塘里。现在池塘里有多少只小鸭?(许多只)天黑了,我们要回家了。鸭妈妈再一个一个地拍小鸭,小鸭一个一个的上岸,岸上就有许多小鸭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今天捉了许多小鱼,现在一起回家煮鱼吃吧。
鸭妈妈带着小鸭,唱着歌儿回家:"一条一条又一条,许多小鱼水里游。一只一只又一只,许多小鸭捉小鱼。捉了小鱼回家煮,回家煮!"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106页。
教学反思:
整合是为了动静结合,在这节活动中学说语言、激发幼儿兴趣,不只讲表面的知识,还应讲行动的知识(即经验)。
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和实现的,同时还要综合各领域。
在整合的同时要有一个偏重的领域,(即定位本节课的重点领域)。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一些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知道它们的特别功能。
2、通过自主设计的游戏活动,激发科学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对高科技产品的关注兴趣和从小爱科学的热情。
活动准备
1、图片-可视门铃、指纹锁。
2、房间图-小兔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发幼儿对高科技产品的关注。
1、出示一张可视门铃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他和我们家里平常的门铃有什么不一样?人们怎么会想到要发明这样的门铃?
2、出示一张指纹锁
提问:这又是什么?怎么这个锁没有插钥匙的锁孔?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为什么要利用指纹锁?
(它不用钥匙,很方便,而且提高了安全性。)
二、通过故事情景,引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想象和思考。
1、出示一张简陋的.房间图
提问:小兔搬新房子了,看!这是小兔家的房子,这个房子里有什么?(桌、椅等家具。)
小兔在新房子里生活,很多地方都不方便,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
2、教师讲解情景,感知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1)洗碗太累了,先要用洗洁精,然后再冲洗,再消毒,真麻烦。
(2)家里的脏衣服真多,小兔每天都要洗衣服真累。
(3)电脑太大占地方怎么办?能一直带在身边吗?
(4)上班回来好累呀,真想一到家,就能马上洗个热水澡,怎么办?
(5)夏天房子里太热,冬天太冷,怎么办?
3、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小兔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三、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各样的饿家用电器。
1、看图认识各种高科技家电产品,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小结:高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快捷,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
我们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发明许多高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好吗?
延伸活动
调查表:我家的高科技产品。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探索性活动是幼儿自发的、自主学习、自由表达的开发性活动,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能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往往比较局限,而教师此时就是他们的引导者、聆听者、推动者。小班幼儿年龄小,对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感兴趣,喜欢重复摆弄物品。另外,幼儿手眼协调较弱,因此选择此活动以发展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也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选择《会唱歌的瓶娃娃》这个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对探究声音感兴趣。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1.课件。2.黄豆、米、沙子、轻泡、碎布、棉花;人手一个空矿泉水瓶,勺子。3.每人一个瓶娃娃小卡片;黄豆、米、沙子、轻泡、碎布、棉花等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春雨沙沙》的音乐,边做动作边进入场地,找位置坐下来。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和吴老师唱了什么歌呀?(春雨沙沙)大家唱的可真好,那小朋友们记不记得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打击乐器给这首歌伴奏的?(沙球)那我们今天也用沙球来伴奏好吗?(好)可是我们班的沙球只有一个,怎么办呀?小朋友们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自由发言)
(分析: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由发挥想象,)
二、播放课件,‘瓶娃娃’:“我也有办法!我也有办法!”
师:“咦,是谁在说话?”
‘瓶娃娃’:“是我,是我,我是瓶娃娃,我还带了好多小伙伴来呢。”
师:“瓶娃娃,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瓶娃娃’:“小朋友可别小看我哦,我扭扭身体就能发出像沙球一样好听的声音哦。”
师:“哇,那我们欢迎瓶娃娃给我们表演一下”
(视频:瓶娃娃扭动身体)
师:“咦?怎么没有声音啊?”
‘瓶娃娃’:“嗯,我现在肚子里空空的,好饿呀,要请小朋友帮忙喂我吃点东西,我的身体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哦。”
(分析:我通过播放瓶娃娃的动画,和老师一起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就像是小朋友平时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年龄,可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喂瓶娃娃吃东西,让瓶娃娃肚子里发出声音,这样自然而然引出了下一个环节。)
三、猜想,哪样东西装在瓶宝宝肚子里会发出声音。
1.出示挂图。请幼儿按猜想把小卡片贴到挂图上。
2.幼儿操作,教师归纳幼儿的猜想结果。
(分析:挂图中各种物品的展示,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让幼儿猜想和操作等环节,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为接下去的活动作铺垫。
四、激发兴趣,让幼儿一起探索。
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我们用桌上的棉花、黄豆、沙子等来“喂” 瓶娃娃吧,瓶娃娃吃了东西就会“唱歌” 。
1.介绍材料和操作规则。
2.交代注意事项,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娃娃。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分析:针对托班幼儿喜欢动手摸索的学习特点,考虑到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的关键,在本环节中融合了动手拧瓶盖这一细节,喂瓶娃娃吃“东西”,先要拧开瓶盖,再将豆豆、沙子等从瓶口放进去,给瓶娃娃喂完后,再将瓶盖拧紧。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尝试将各种东西喂到瓶娃娃“肚子里”,幼儿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懂得了喂哪些东西瓶娃娃会发出声音,喂哪些东西瓶娃娃不会发出声音,一些幼儿也在操作中学会了将东西放进瓶子里和将东西取出瓶子的方法。小朋友们在喂完瓶娃娃后都迫不及待的摇瓶子,当听到瓶娃娃“唱歌”了,都非常兴奋,幼儿不仅动脑、动手、听觉上还得到了刺激,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收益很多。)
五、交流分享。
1.师:“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娃娃发出声音了吗?
2.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出示挂图,根据幼儿刚才的猜想和操作情况,总结出哪些东西放入瓶子会发出声音,哪些不会。
(分析:幼儿通过猜想到验证,体验了科学活动的神奇与乐趣,并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六、结束:在音乐声中,让幼儿摇动瓶娃娃为音乐《春雨沙沙》伴奏。
1.师:“今天瓶娃娃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了。我们谢谢瓶娃娃吧。(播放课件)‘瓶娃娃’:“不用客气,不用客气。”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每人手里都有“沙球”了,我们来一起用沙球为《春雨沙沙》伴奏吧。
2.全班幼儿一起边唱边用“沙球”伴奏。
(分析:这个环节让幼儿放松全身,再次体验活动的快乐。当音乐响起,幼儿都快乐的跟着老师动起来,摇响了手中的瓶娃娃。)
七、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拿着瓶娃娃回家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喂到瓶娃娃肚子里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分析:本环节是对幼儿进行教学的复习与巩固。更是将教学的效果融于幼儿日常的生活中去,激发幼儿去不断探索、发现周围事物的奥妙。)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昆虫挂图一张(昆虫的保护色:蝗虫、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瓢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的了解,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相互交流和教师介绍,丰富昆虫的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昆虫挂图,寻找昆虫。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昆虫图,这些小昆虫爱与我们捉迷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藏在哪里?
2、幼儿开始寻找图里的昆虫。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师: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哪些昆虫?为什么有的昆虫你没有发现?
2、师:你发现这些昆虫中哪些颜色最多?为什么?
3、师:你认识这些昆虫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三、倾听故事《捉迷藏的昆虫》,认识保护色。
1、师: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会想办法躲起来,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2、师: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虫就像一片破叶子,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3、师: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户自己变色的方法叫什么呢?
四、师幼交流,认识几种常见昆虫的保护色。
1、师:小朋友,你知道昆虫保护色的方式有哪几种?
2、师: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也可以向同伴介绍一下。
3、师归纳:有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相同相似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有身体颜色会随着环境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有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是有毒的,不要伤害自己的昆虫。如:瓢虫。
4、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请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磁铁能吸引铁之类的物体。
2、让幼儿感悟到磁铁不同磁极的相斥作用。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磁铁若干,幼儿钓鱼玩具,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材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吸铁石。
1.出示不同形状的吸铁石,请幼儿识别——它是吸铁石吗?(是或不是)
2.提问,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吸铁石的作用。(上课时黑板上要用,妈妈包包上的暗扣等)
3.主要问题:吸铁石能吸住什么?
二、实验操作,体验吸铁石的神奇魅力。
1.出示各种可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请幼儿猜一猜它们跟吸铁石相遇会产生什么情况?
2.让幼儿自主验证刚才自己的结论,两人一包材料。
3.让幼儿通过实验,将手上除磁铁外的材料分成两队,并请一名幼儿给大家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老师和幼儿帮他集体验证。
4.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可吸住的材料。
5.总结幼儿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了解吸铁石的相关知识及它的学名——磁铁。
三、玩具里的'磁铁。
1.出示幼儿常见的“钓鱼”玩具,吸引幼儿兴趣。
2.与幼儿一同分析该玩具中磁铁的位置及作用。
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出示两块有n、s标志的磁铁,演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利用小型的两极磁铁制作磁性小火车,让幼儿体验同极相遇和异极相遇的变化。
3.让幼儿实验,根据同极和异极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车。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了磁铁的哪些新本领。
五、活动延伸
1.通过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利用圆环形磁铁和长棍,制作弹簧磁铁。
2.找一找社区中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下次和小朋友分享,比一比谁找到的多。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大班已进入了《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的后阶段,幼儿常常会流露依依不舍的情感,还讲以后要来看看老师,为了满足幼儿情感需要,结合我班计算水平,我取了“破译电话号码”的教材,设计了这篇幼儿园教案《编译电话号码》,并把提高幼儿加减式题的口算能力寓于活动之中。
活动目标:
1.通过破译电话号码活动,提高幼儿进行加减式题口算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愿望和要求。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列式题的表格,记录电话号码的表格,笔
活动设计:
一、引起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了解破译的方法。
1.激发幼儿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
师:“再过一个月啊,我们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去了,你们会想老师吗?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和我联系呢?”(上网,写信,到幼儿园来,打电话)
小结:保持联络的方法有很多,打电话是保持联系的一种好办法,因为打电话非常方便也能非常快的找到你要找的人。
2.破译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师:“那你们知道严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出示表格)其实啊,我家的电话号码就藏在这些算数式题中,如果你们能按顺序算出这里的每一道题目得答案,那么我家的电话号码就被你们破译出来了。”
请幼儿尝试破译电话号码,并对应写出电话号码。
提问: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几位数的?编了几道题目?
小结:原来,8位数的号码就编了8道题目,每个数字对应了一道题目。
二、设计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1、看教师讲解如何编算式题。
师:你们真厉害把老师藏在算式题中的秘密都破译出来了,可是还有其他小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我们都不知道呢我们来一起来做个游戏(给电话号码编算式)
讲解编题的方法及表格的填写方法:
先在表格第一格写下你的姓名,再表格内依次写下你家的电话号码。然后给每个号码编一个算式(可以是加法,可以是减法。)并记录在对应的表格内。
2、幼儿尝试编算式题
幼儿人手一张作业纸进行操作。(作业纸设计成多层次的。)
幼儿操作,老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对幼儿进一步提出编题要求。(给同一个号码编写多个算式)
3、幼儿操作完后可以相互检查编题的对错。
4、讲评:
请幼儿说说你给自己家电话号码编的算式,同一个数字有几种方法?
三、给老师赠送电话号码
今天小朋友们非常能干,既破译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还学会了给电话号码编算式题,现在老师很想保留你们的电话号码,你们愿意把它送给我吗?
幼儿赠送电话号码,并跟老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自制小茶壶
二、活动目标
通过自制小茶壶,发现茶壶的壶嘴高度要比壶身略高一些,但不能过高;通过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技小制作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透明胶带、锥子、蚊香、牙签、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个小茶壶?
幼儿讨论:用盒子做茶壶的身体,用吸管做茶壶的壶嘴。
做一做:小茶壶。
戳洞:可提供蚊香、剪刀,引导幼儿用蚊香烫洞,用剪刀调节洞的大小。也可以用牙签、锥子等工具戳洞;安装壶嘴(用吸管作壶嘴);用橡皮泥(或透明胶带)封住洞口。
试一试。
(1)壶嘴口的高度没有壶身高。
(2)吸管在纸杯的上部,壶嘴口太高。
(3)吸管在纸杯的下部,壶嘴口和纸杯口一样高。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还没装满水时水就从壶嘴里出来了。
(2)水没有从壶嘴里流出来,壶嘴口太高了。
(3)倒水时,水正好从壶嘴里流出来。
六、注意事项
1.引导小朋友给塑料瓶戳洞时,要注意安全,可以让孩子用蚊香烫。
2.中班幼儿操作该活动,教师可事先在塑料瓶上戳好洞。
七、拓展思路
科学文艺:茶壶―一音乐律动(大班幼儿)
情节介绍:
几个小朋友看见一只大茶壶觉得很好玩,一不小心打烂了。大家一起来做小茶壶,小茶壶做好了,倒上水试一试。呀!糟糕!茶壶漏水了,快来想办法。经过大伙儿反复试验,茶壶终于做得既好看又适用,大家唱着歌为客人倒水喝……
动作说明:
前奏时,六个小朋友手拉手小跑步上场,发现大茶壶,大家惊奇地指一指茶壶。
第一遍音乐,大家围成圈抱起茶壶,你争我夺,一个小朋友摔倒在地,茶壶摔烂了。
第二遍音乐,大家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对他摇两次手,劝他别哭了,指一指小茶壶,拍一拍胸脯。
第三遍音乐,大家站成一排扮作小茶壶,前两小节左手叉腰两次,作壶把。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向上翘,身体随之左右微微摇摆两次。后两小节左手叉腰,右手屈伸两次,摆成小茶壶形状(壶嘴低一些)。
第四遍音乐,一个小朋友为茶壶加水,前4小节扮作茶壶的小朋友把手中的银纸屑随音乐节奏撒出,作壶嘴漏水状。后4小节大家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抬高,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调得过高)。
第五遍音乐,小茶壶向两边倾斜,作倒水状。前4小节小朋友把银纸屑从肩膀处摔出两次,作壶口漏水状。后5小节大家再次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降低些,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位置调得正好)。
第六遍音乐,前5小节大家边唱歌互相欣赏自己扮作的小茶壶。后5小节,随着音乐,向舞台四个方向随音乐作倒水请喝茶状下场。
附:音乐见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班艺术)p22l
八、背景资料
连通器原理: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通,物理学中把这种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这就是连通器原理。
活动点评
小茶壶方案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巧妙地设计了小茶壶的活动。从内容的选择上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目标确定恰当,活动过程以幼儿探究壶嘴位置为线索,不断改进茶壶的制作程序,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整个活动注重了幼儿主体作用,开发了幼儿的原创力。
在制作的基础上,教师在拓展方案中引导幼儿用舞蹈语言表现制作小茶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式新颖,是以艺术的'形式体现科技产品功能的一种尝试和创新。
下面就活动程序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活动总目标要围绕培养幼儿的设计思路、制作能力为主体目标。
2.活动过程:
(1)引入: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小茶壶实物、图片,并讨论小茶壶的特点。
(2)要制作的物品――小茶壶。
(3)幼儿设计小茶壶的方案。
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小茶壶功能目标:①壶嘴位置;②外观符合小茶壶的特点,组织幼儿讨论、设计,确定自己的方案。
(4)幼儿制作。教师提前准备做茶壶的各种材料,包括工具,由幼儿自由选择并制作。
(5)记录、制作过程(可用图示或记号表示自己的制作过程)。
(6)表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说明其制作过程。
(7)参观:小茶壶展览会。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成品摆放出来作为“产品”让大家参观。参加制作的小朋友可讲述自己制作的小茶壶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让幼儿体验从成品→“产品”→商品的过程。
3.拓展:茶壶――音乐律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鸡出生的过程
2、了解《小鸡出壳了》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对话。
3、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母鸡、小鸡、鸡蛋头饰,卡纸制作的母鸡翅膀
2、小鸡出壳及鸡妈妈领着鸡宝宝在田野的自制课件
3、《母鸡进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老师和孩子们随着《母鸡进行曲》进活动室,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一、出示小鸡,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师出示小鸡),看,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鸡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浑身毛绒绒的`。"老师再很神秘的问:"哎,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出生的吗?"让孩子们自由议论。这时老师再出示鸡蛋,说:"小鸡是鸡蛋孵化出来的(教师介绍小鸡孵化的过程)。在这21天的孵化过程中,鸡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进入下一环节.
二、按顺序出示幻灯片,了解小鸡是怎样出生和长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图,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小朋友们,这是最初的鸡蛋,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蛋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孩子大胆表达。然后老师再问:"在鸡妈妈的孵化下,过了几天,蛋壳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接着出示第二幅图,再引导孩子与第一幅图进行对比观察,说出鸡蛋里面的变化。依次进行,直到出示完小鸡出壳了的最后一幅图。
三、出示鸡妈妈领着鸡宝宝的课件,配乐欣赏故事
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们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鸡宝宝们快活的抖抖黄绒绒的毛,好奇的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
"这是青草。"
"青草是什么?"
"青草嘛,是让我们踩着走路的。"
"哦,那个圆点点是什么东西?"
"那是露珠。"
小鸡头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妈妈,露珠是甜的。"
"孩子,青虫的味道还要好呢!来跟着妈妈去找吧。"
小鸡跟着鸡妈妈,"悉沙悉沙"踩着青草。它多神气,生下来就会走路,还会唱歌:"叽叽叽叽!"它是在唱:"妈妈呀,我真快乐!"
欣赏完故事后,老师再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鸡妈妈和小鸡的对话。
四、师幼游戏"小鸡出壳",结束活动。
老师带着母鸡头饰,胳膊带着用卡纸制作的母鸡翅膀扮演鸡妈妈,幼儿带着鸡蛋头饰扮演蛋宝宝,模仿母鸡孵蛋的过程。幼儿随着老师的口令和翅膀的动作,完成小鸡出壳的过程。最后老师说:"哇,宝宝们都出来啦,跟妈妈找青虫去,叽叽叽叽…"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2-22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怎么写04-14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7-21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1-08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4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