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奥秘。)
2、教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胶水瓶, 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物体。而且物体必须是不能透光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秘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
4、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5、游戏:捉影子,测量影子
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把孩子们分6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能力强的孩子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其他小孩用手捕捉,用脚踩。之后用水彩笔去测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捕捉的影子有几支水彩笔那么长,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孩子观察幼儿园内榕树,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然后用粉笔将其影子的轮廓画下,再作比较。
2、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科学的奥秘、原理,现在还不被孩子们所理解,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会成为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巨大推动力。讲故事和观察教师操作实验能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自己亲身实践到小实验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这一节科学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无拘无束的“玩”中学习。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得到答案,拓宽孩子们的探索思路。真正体验到“我能行”的积极情感。应注意教师在幼儿自己实践时巡回指导,先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能力强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感受各种各样的鱼的美丽形态。
2.能撕出各种图形来装饰小鱼,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鱼的美丽形态
活动难点:
能撕出各种图形来装饰小鱼。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一块;各色彩纸;各种各样的小鱼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幼儿欣赏。
2.师:小朋友,你觉得这些鱼漂亮吗?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
二、我来撕一撕
1.师:你最喜欢的那条鱼是什么形状的`,它身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撕一撕自己觉得最漂亮的那条鱼。
三、幼儿进行撕贴
教师投放材料,幼儿进行撕贴。
四、作品展示
1.教师将海洋背景图片贴在黑板上。
2.幼儿将自己撕贴好的鱼随意贴在背景图上。
3.师:给你们自己撕贴出来的小鱼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观看各种各样图片的小鱼时都惊叹“:哇!好漂亮啊!”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氛围一下子就上来了。在第二环节个别幼儿上来撕自己的鱼,导致后面幼儿都照着上来幼儿的方法撕出很多同样的鱼。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子的作用。
2、会用简易的语言表述自个儿的发现。
3、探究石子的作用。
[教学预备]
1、提早让孩子体会、观测和察看石子
2、形形色色的石子
3、图片
4、成品石子例如:石臼、假山、磨轮。[教学过程]
1、展示种种成品石子。
今日,教师给孩子带来了些许好物品,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瞅瞅吧!
2、欣赏种种成品石子
(1)幼儿教师各自推荐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幼儿教师提问:这一些物品是用何物品制成的?
3、展示石子
(1)昨日我们玩过的石子均有啥外形的?
(2)昨日我们摸过的石子有何感觉?(请每一个孩子均可体会石子的.粗劣毛糙、光滑)
(3)石子均有啥色彩的?
幼儿教师汇总:石子的外形是形形色色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色彩亦有许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子有些是粗劣毛糙,有些是光滑的。
4、探讨
幼儿教师:石子均可干啥?5、展示图片——孩子欣赏图片清楚石子的作用
6、展示石子小道
(1)幼儿教师请孩子在小道上走、跳、爬,使孩子体会石子小道。
(2)提问:你踩在小道上有何感觉?7、游戏:“小小建筑师”
请孩子用石子搭物品啥都可施展孩子联想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内容:小雨点去旅行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雨水不见”的奥秘,并感受自然现象的变化。
2、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3、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雨水不见”的奥秘。
难点: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材料创设:
1、电暖气1个
2、吹风机1个
3、小手帕14个
4、雨点图片4张
5、插线板
6、曾让幼儿感受雨天的快乐及变化
活动流程:故事导入——讨论、理解——动手操作——表达表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T:今天,我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和我们大家一起学本领、一起做游戏,你们能猜出来他是谁吗?
(出示雨点的图片)
S:小雨点(雨点宝宝)。
T:这里有好多的雨点宝宝。既然你们和雨点宝宝是好朋友,那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S:帮助他。
T:小雨点呀,他很喜欢在外面旅行。可是呢,他已经旅行了好几天,他有点想云妈妈了,他想回家了。但是呢,他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从湿漉漉的地上回到云妈妈的身边。所以呀,他就想到了你们,想请你们帮帮他,看看你们能不能想出好的办法来帮助他。
T:那你们就替小雨点想个办法吧,让他赶快回到妈妈的身边。
二、理解、讨论
T: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一个人想办法,然后把你们想出来的办法告诉小雨点,让他快点回家。
(幼儿讨论)
T:谁能告诉小雨点,你想出了什么办法?
(请3—4名幼儿回答,最好能说出用太阳,风等自然条件。)
小结: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小雨点回家,小雨点真开心。你们的本领真大,真聪明。
T:对了,我差点忘记了,还有许多的雨点宝宝呀,他们在旅行的时候,都跑到了我的小手帕上,你们能不能也把这些雨点宝宝送回家呢?要是他们回不去家也会很伤心的。
S:能。
T:那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雨点宝宝回家呢?
(请3—4名幼儿回答,最好能说出用吹风机,电暖气。)
三、动手操作
T:你们想的办法真多,真棒。
T:刚才呀,小朋友们想出来的办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说用太阳照,有的说用吹风机吹,有的还说用电暖气烤一烤。那我们自己动手来试一试,看看你们想的办法能不能把雨点宝宝送回家,行不行。
T:老师呀,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个小手帕,你们用自己相出来的办法把雨点宝宝送回家,好吗?
四、表达表现
T:你们把雨点宝宝都送回家了吗?
T:谁能告诉我,你是怎样把雨点宝宝送回家的呀?
(请幼儿说明、演示)
总结:雨点宝宝都回家了,你们高兴吗?那你想想,如果雨点宝宝跑到我们的身上,衣服上,鞋子上,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为延伸)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为了增加孩子们对空气的认识,帮助他们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无处不在的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可以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准备
1、白色塑料袋、吸管用具与幼儿人数相等。
2、气球、蜡烛、火柴、小杯子、充气玩具。
3、大玻璃瓶、小塑料杯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透明玻璃杯,告诉幼儿玻璃杯里盛着非常宝贵了东西,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做实验,请幼儿细心观察,证明实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1、玻璃杯子里面放如一张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玻璃瓶中,过一会将被子垂直拿出来,杯子中的纸没湿。如果杯子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杯子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也会被浸湿了。
2、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和讨论,寻找答案。
三、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 为什么空气是宝贵的`。帮助幼儿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四、出示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寻找空气。
1、让幼儿用塑料袋在活动室的各处找空气。
2、请幼儿观察空气的颜色、闻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的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请幼儿为气球充气,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用塑料管吹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4、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皮球、游泳圈、轮胎、我们的身体了等等)。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思考:水里有空气吗?高空有空气吗?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2册第一页,继续进行空气的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科学区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摆弄各种镜子,有的孩子在相互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索镜子中的奥秘,我便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对镜子感兴趣,乐意探索利用两面镜子看清自己后脑勺的方法。
2.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活动准备:镜子40面、水果贴绒20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今天,我给中一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呀?(出示镜子)
2.照镜子请你照照镜子,你觉得镜子里的你漂亮吗?什么地方最漂亮?
3.小结刚才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从镜子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漂亮的五官,镜子的本领可真大。
4.第一次操作
(1)等一下老师再让你们来玩一次照镜子的游戏,这一次请你从镜子里去看看自己的后脑勺。你们知道后脑勺在哪里吗?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后脑勺。好,现在我们轻轻地拿好镜子玩一玩。(幼儿操作)
(2)你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集体交流)
(3)小结:从这面镜子里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
5.第二次操作
(1)呆会儿老师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好朋友,相互合作,用两面镜子试一试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吗?(幼儿操作)
(2)谁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的?(交流)
(3)小结:用两面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6.第三次操作(以游戏的形式)
(1)好,老师手上有许多的水果,等会儿老师再给你们每人一面镜子,请你自己用两面镜子来帮忙,看看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幼儿操作)
(2)你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呢?(幼儿回答)
7.延伸活动今天,我们又发现了镜子的一个秘密,用两面镜子能看清自己的后脑勺。等一下老师把这些镜子放在科学区,请你有空再去玩一玩,你还会发现什么奥秘呢?
活动反思:
幼儿玩两面单面镜组装好的镜子,发现两面镜子夹角大小与物体成像数量的多少的有关系。幼儿先自己探索镜子玩的方法,在第一次探索中,有的幼儿发现镜子能照到后面的东西;有的幼儿发现镜子平放照时,脸被分成了两半;有的幼儿发现镜子折起来照时,能看见很多个自己。
发现镜子中能看到很多个自己的幼儿将这种玩的方法与幼儿们分享。并进行第二次探索,让幼儿们数数镜子中有多少个自己,有的幼儿照到4个自己;有的幼儿照到了6个自己。想一想: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会变呢?让幼儿通过思考想到在照镜子时,手在不停地动,镜子也在不停地动,镜子中间的角也在动,从而使得镜子中的自己会有变化。同时告诉幼儿由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夹角,并让幼儿猜一猜夹角大的看到自己的多,还是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
而后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证明: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夹角大的看到自己的少。
在第一次探索中,有刚开始有5、6个幼儿发现镜子折起来玩的方法,而后一些幼儿看见好玩后,一些幼儿开始学习他们的玩法。
在第二次探索后,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发现,镜子合的越拢看到的自己越多。在猜测的环节大部分幼儿猜的是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
在第三次操作实验环节,我教幼儿如何记录时先在橡皮泥上打开,数数镜子中有几个自己;然后再橡皮泥上压一压,压出夹角的印子,最后在橡皮泥的下面写上看到几个自己的数字。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幼儿数了数后,在压得过程中镜子会移动。应该对实验操作的顺序步骤做出调整。先在橡皮泥上打开镜子,将镜子压在橡皮泥上,而后数一数镜子中自己的数量,并记录,最后再拿走镜子。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的完成度很高,也符合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的需要,但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都在一个维度,对于大班的幼儿简单了些。可以刚开始增加探索游戏的难度,用两面没有组装好的镜子,让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0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叠加05-02
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教案05-18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3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_中班教案06-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转动02-1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5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10-06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