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纸张的可塑性,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2.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纸弹资的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纸弹簧对比教具、小纸人一个、纸弹簧作品若干、纸弹簧玩具一个、纸条若干、剪刀、胶水、双面改、手工纸。
学具准备:瓶盖一个、纸条两条、手工纸、剪刀、胶水、双面改、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示课题
1.观察小纸人的变化(捏住后松开弹起),发现小纸人的特点(会伸缩、会摇晃)。
2.问题讨论:小纸人会动的部分在哪里?它像什么?给它起个名称(纸弹簧)。
二、探究如何制作纸弹簧
(教师发给同桌一个两头一样大小的白色纸弹簧。)
1.感受纸弹簧的弹性及活动的特点(摇一摇、捏一捏)。
2.同桌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的纸弹安,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
3.请个别的`制作成功的学生介绍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学生互相帮助)
三、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
1.对比观察自己制作的彩色纸弹簧和老师发给的纸弹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彩色纸弹簧一头大一头小,白色纸弹簧两头一样大)
2.为什么制作小纸人的纸弹簧需要一头大一头小?自学课本找原因并添加小纸人的头及胳膊(提醒学生添加部分如何讲究技巧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学生互相帮助)。
四、欣赏同学的作品
完成作品的学生将自己的小纸人拿到台上展示。
五、延伸
1.会动的纸玩具哪几个部分用纸弹簧制作?
2.纸弹簧还可以作成其他造型吗?欣赏其他纸弹簧造型作品:龙、小猫、毛毛虫、小蛇、小鹿,认识纸张的可塑性。
3.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弹簧?(手电筒、自动笔、弹簧秤、床垫、沙发)
六、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什么,你怎么学,向谁学?制作小纸人的方法很多种,学习方法也很多种。
课后笔记:
教师的思考:
1,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纸人的制作,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具体做法:
1.每两个学生发给一个纸弹簧,在拆中观察发现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引导同桌一起探究、向自己的同伴学习、互相帮助。
2.教学生学会看书上的步骤图,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习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情况记录: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看得出学生已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小老师”──白色纸弹簧学会纸弹簧的折法。聪明的同学能很快总结出折纸弹簧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将纸弹簧拆开看看是怎么做的,只要拆一小段就能学会。”
2.教学氛围较为轻松活泼,许多学生能互相帮助,如有的小朋友不仅自己学得快,还为全班同学作示范,而且乐于帮助他人。
3.学生自学小纸人的脑袋和胳膊的添加,许多学生并不完全根据书上的步骤图制作而有自己的创新。如安装脑袋的方法有三种以上,有的学生还给小纸人加两条腿,有的小纸人有两个脑袋。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看书上的步骤图学会了基本制作方法并且有自己的创新。
4.课的延伸部分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不同的纸弹簧作品,同时让学生明白纸弹簧作为折纸的基本方法还可以进行不断地变化和创造。如:当老师问学生纸弹簧还可以做成别的造型吗?就有同学说什么都可以做。的确,只要动动脑筋还可以创造出许多不同的作品。
本课的收获:
1.本课的问题比较集中在纸弹簧的折法上,适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2.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种知识与技能。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书本的交流中不仅锻炼了交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来自于教师、学生、书本,甚至是作品本身(如纸弹簧),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态度、情感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材分析:工具和资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同学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
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小朋友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示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保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资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胜利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资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资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资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协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 考虑 发现新的工具和资料课件展示: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资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同学感悟工具和资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同学明白工具和资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保护这些工具和资料。
课件:工具和资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保护工具、维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同学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资料有( )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保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资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考虑
1、 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资料。
2、 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资料。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二、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评:由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游戏的内容又是学生计算5以内加法的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评: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重点,这里教师没有硬性灌输,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在猜测中主动地思考,自主探索,认识和理解加法,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的活动余地,使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评: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但教师并不急于将最优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找出 不同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开拓宽了大家的思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在书上填得数
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评:在想想做做第1、2、3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
五、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说说图意
(2)根据这幅图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只要符合图意,都要鼓励)
(3)根据这幅图说一个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吗
如1+2=3,学生会说天上1只小鸟加上2只小鸟,一共是3只小鸟;还会说1个跳绳的女孩加2个摇绳的女孩一共是3个女孩
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评: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空间,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进一步加深了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并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发展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评]
5以内的加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导入阶段,激发兴趣,做好知识准备;探索阶段,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了新知,训练了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探究的能力;应用阶段,层次清楚,在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总之,这节课始终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环节设计紧凑,过渡自然,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有序地展开,把握了重点,尊重学生的实际,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达到了优化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学会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通过听音乐、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并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
2.能在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程中,感受国歌的庄严、雄伟,知道爱国旗就是爱自己的国家。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了解我们在奏唱国歌时应怎样做。
教学用具:升旗的录象、准备的国旗旗面和未粘贴的五角星、电脑多媒体、相关音响资料和音乐CD、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聆听国歌
阶段目标:通过学生描述国旗;自己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会升国旗、奏国歌;聆听国歌;分成不同的角色来扮演观看升国旗时应怎样做,层层深入,让学生了解升国旗、奏国歌时的相关情况。
学生描述国旗
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
生:见过。
师:那谁能为老师描述一下国旗是什么样的?
生:国旗是红色的;国旗是长方形的;国旗上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
2.学生思考什么场合升国旗、奏国歌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
生1:每周一学校都会有升旗仪式,就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生2: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都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生3:当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就会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生4:在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得冠军的时候,就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50~51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材简析]
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是在前面一图两式的基础上,通过一图四式组织学生学习,初步建立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既要处理好一图两式与一图四式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使学生比较自然地理解一幅图所列的四道算式,又要引导学生联系一幅图的图意,把列出的四道算式对照起来看,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从一道算式推出相应的另一道算式的结果。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内容较多,在练习过程中要多创设形式活泼、学生喜爱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对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说说图意,感受生活的情境,并联系实际生活的经验,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游泳活动的情境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
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
(板书:5+3=□,3+5=□)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2)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板书:8-3=□)怎样想8减3等于几
(3)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8-5=□)怎样想8减5等于几
[评: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相互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计算得数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评:从一图两式自然地过渡到一图四式,让学生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四道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4 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 想想做做第1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第二幅图只列出了两道算式
2游戏巩固
游戏一:帮帮小河马
出示□+□=8,说明:小河马遇到难题了,看它多着急啊!你能帮帮小河马吗
让同桌一起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游戏二: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中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同桌相互交流
游戏三:放鞭炮
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答。如回答对,其余学生发嘭、啪声;如答错,则发嗤声
[评: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持久性较差的特点,教师创设了形式活泼、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
3 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4 想想做做第6题
小组合作探讨: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评: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了不同学生需要,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总评]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参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实现了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求,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在练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了多种练习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数学活动过程。设计开放题,培养了学生灵活、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3-2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有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激励每人学生说出计算4+1=5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有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五、教法、学法
⑴情景教学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重组,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导入新课时,我先创设一个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动感画面,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处。
⑵直观演示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直观的画面。所以,我设计的练习都凭借直观的画面,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活泼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发展。
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再巩固、内化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具准备:
树林情景图、P24-做一做的图片(做成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先出示一个多媒体的动感画面;然后老师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树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最后交流汇报:①大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②我看到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起来就是5只,列式为:4+1=5(只)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1=5(只)。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老师导入:4加1等于5,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流程: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②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③全班交流,代表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的说法:
第一种: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
第二种:我是数手指头或小棒算出来的。
第三种:我会心算。
第四种: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了。
第五种:原来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小鸟,合起来就是5只小鸟,4和1组成5,所以4+1=5。(给予高度的评价)
(2)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后提出质疑:一道题有很多的算法,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重点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3)最后小结:老师介绍自己喜欢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因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快。
(三)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一层练习:教科书24页上做一做的第1题。把左、右两幅图制成电脑课件,直观展示猫的活动情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再填上数,并说说计算方法最后,可将算式3+2=5 2+3=5 排列起来,如:{3+2=5。}让学生比较异同,使学生直观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24页第2题也是通过(看图说图意填数说计算方法)的过程进行练习,最后把算式排列起来,加深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27页第4题的练习方式和前面两道题基本相同。
(2)第二层练习: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如:①今天早上我吃了2个苹果,下午又吃了1个,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②今天妈妈买了3条金鱼回来,爸爸又买了2条,合起来有几条金鱼?
(3)第三层练习:分组进行拼图比赛。要求:先算出图片上算式的得数,然后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图画拼得最美,最后由学生互相评选出优胜小组,奖励一面胜利红旗。
(四)总结、归纳:
先询问学生学会了什么?最后质疑。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5以内的加法是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册计算教学部分的突出特点是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所以,根据这一理念和现代教学观念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以下的教学思路:1、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画面,导入新课。2、分小组互相交流,探究发现。3、结合教学内容分层练习,巩固深化,加深对加法的理解。4、总结、归纳,提出质疑。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这一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让学生用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并且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百鸟争鸣,引入课题
师:每个人都有好多希望,希望好比夜晚的明灯,希望产生前进的动力,没有希望的生活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但希望种种,大到拯物物济世,小到得到一块硬币,那么这篇散文的作者的希望是什么呢?他的希望真的很小吗?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
2,根据拼音对照汉字读课文
3,读自己喜欢的话
4,找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师:谁想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指生读)
师: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我”告诉小鸟不要到那片树林去,那片树林里有举弹弓的人:不要到这里来,这里有捉鸟的网。
师:还有谁读懂了这些内容?
生:我也读懂了“我”告诉小鸟有人要捉它们,小鸟不要过去。
生:“我”告诉小鸟要注意安全。
师:你们见过听说过哪些捕杀鸟类的事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自由畅谈)
师:教师引导:“我”为什么要保护小鸟?
(学生利用资料:鸟类是捕虫能手。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消灭了那么多的害虫:而且小鸟长的多可爱呀,叫起来好听,给人类带来许多的快乐。可是,却有人要捉它们,我们要告诉它们什么?(学生自由说)
生:小鸟快跑
生:小鸟,有人要捉你,你快飞呀。!
生:坏人来了,小鸟快逃!
………………
师:那就让我们快来告诉小鸟,远离弹弓和网。
5,师生齐读课文
6,畅谈希望,升华主题
说说你见过听过哪些捕杀鸟类的'现象,你打算怎样保护鸟类,保护身边的环境?
(学生畅谈)
7,检查文中会认的字
多媒体出示:本课需要认识的字
出示字卡:听讲弓捉
带拼音,指学生认读。
去掉拼音,学生读。开火车读。
三、大屏出示:文前提示(学生说说)
文中小朋友的希望是保护鸟类,共建美好家园的希望:
(他希望能与小鸟对话:希望可以提醒小鸟避开危险:希望与小鸟共同生活在一个到处是春天是树木是花朵的花园里。)
四、总结本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很好,并能在读中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希望和情感。你们可真了不起。老师相信同学们今后既能不去伤害小鸟,同时又能保护我们的朋友_______小鸟。我追求的不是彼岸,而是大海。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学写“几用鱼”.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背诵课文会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自由读生字
2、教师抽查
3、开火车读生字
二、复述课文
1、在情境中背诵。
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介绍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吗.﹙指名﹚
2、齐背.
三、学习生字
1、“几用鱼”分别与熟字“儿同角”比较,让学生观察,小组说.
2、重点指导:
“几”,共有2笔,第二笔是横折折钩.
“用”,外边不用写得太大也不用太小,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为长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练写,学生再次练写.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生字读一读.
小鸡会画﹙﹚小狗会画﹙﹚
小鸭会画﹙﹚小马会画﹙﹚
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五、: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们用自己的脚丫在雪地上画了美丽的画,老师相信,小朋友也是了不起的小画家,请你们回去后,可以光着脚在沙滩踩一踩,看看你们的脚丫能画出什么画来.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题以及练习十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月饼图、题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单元主题图
1、观察图画,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2、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相机引入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引入新课
谈话:中秋节快到了,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习惯要吃什么?(月饼)
(1)如果有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个?学生口答后,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8÷4=2(个)](2)如果现在有80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同时出示月饼图。
三、探索新知
1、提问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学生回答后板书:80÷4
2、学习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计算。
(2)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
3、巩固练习:口算卡片。
四、学习例2
1、分析题意月饼图,学生观察。让学生明白要把这3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2.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36÷3。
3.探索算法提问:试试看,你能计算出36÷3的得数是多少吗?
(1)小组讨论,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讨论结果:①看图分一分。先分整盒的月饼,每组1盒(10个),再分单个的月饼,每组2个。两次合起来每组一共分得12个。②竖式计算。抽生板书: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分3盒月饼,就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30)去除以3商是10(1个10),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表示1个10)。30减30得0,这里不需要写出来。再分剩下的6个月饼,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去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表示2个1)。6减6得0,表示全部分完。
4.及时巩固练习竖式计算69÷3=86÷2=48÷4=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
五、提高练习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
要求:先独立计算,再小组讨论。提问:比较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1)你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11-12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03-21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5-14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12-27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06-0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5-15
数学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2-21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1-22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1-02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