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4 13:32:5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锦集十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语文版《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 教时安排 2课时

  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课前热身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 学 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 轼 的《水 调 歌 头》, 到 迈 克 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 的阐述,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版《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 婵娟 共鸣 依赖 奠定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

科学教案 篇2

  一、引入

  1、同学们,老师刚进学校的时候发现那里有个大花坛,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仔细观察,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观察过,花坛里有些什么动植物?

  2、那么,你们说的是不是准确呢,是不是那里就只有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动植物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请同学们去全面地深入地实地考察这个花坛。

  二、观察植物丛里的生物

  1、我们应该怎样考察,才能准确而又尽可能多地考察到花坛里的动植物?

  观察花坛里或附近还有哪些小草和其他植物;花坛里有些什么动物,在哪里能找到它们——枝条上、叶子上、花朵上、根旁、土壤里;

  在这些小动物中哪些是栖息在这里的,哪些是过往的客人;它们是吃什么为生的……

  2、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不要破坏花坛里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不做考察以外的事情,不打闹,注意人身安全

  及时做好记录表格1和表格2

  3、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是否给提供放大镜。

  4、学生考察

  列队到下面再分四人小组考察

  5、组织学生列队回教室。

  三、整理完善考察记录

  1、你们在花坛里总共观察到了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在你们观察到的动物中,哪些是栖息在这里的,哪些是来往的客人?

  2、你们所观察到的小动物它们是吃什么为生的?

  看样子它们的`食物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同学们,动物吃什么就叫做动物的食性,动物食性分三种:植食、肉食、杂食。

  你现在知道你所观察到的动物的食性是什么了吗?请你把他写在表格上。

  四、课后延伸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在花坛里观察到了很多动植物,还考察了一些动物的食性,但是仅凭今天的一次观察是不够的,希望同学们在最近几天里能再来观察几次,把你的新发现记在表格里,这里我们就能更准确、更全面的考察结果!

  下应中心小学 王海平

  1、花坛里的生物

  我们观察到了这些动物和植物:

  植物:

  动物:

  共有( )种

  2、花坛里动物的食性统计

  动 物 名 称

  吃 什 么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相关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面将资料归类。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加以引导和评价,使交流活动有序进行。

  还可以采取演讲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文字及图片资料。采用演讲解说的形式应注意引导学生尽量避免重复资料的解说,提醒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逐步建构地球大气层概貌,形成对地球大气层的初步认识。

  二、提出问题

  先直接提出问题“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三、猜想假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论点的形式进行汇总。可以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研究主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相互借鉴,达成共识。如果学生没有找到或谈及月球或其他星球上环形山的问题,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展示出来,同时提出问题:“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讨论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环形山的'成因,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活动结束,教师可引导学生填写好下面研究记录。

  四、实施探究

  我的研究记录

  研究项目研究结果我的证据

  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大气层对动物的意义

  大气层对植物的意义

  大气层对人的意义

  我的研究结论:

  实例。在这一环节结束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将活动结果进行总结:一是汇总大气污染的治理建议与方案;二是总结评价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对优秀建议和方案的提出者给与肯定和表扬。

  按照“认识大气层概貌——了解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动物、植物、人的意义——大气污染及治理”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打破活动条块化的框框,设计综合化活动,将本活动环节中活动点合并,即活动一、二、三合并成一个活动。在课的开始,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看有哪些发现和收获。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开放式活动,充分交流自己的课前研究成果和搜集的资料,同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并将各组的研究成果汇总整理(如下表)。

  我们的研究记录

  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研究成果

  大气层的结构

  也可将本课活动整合成“我们的大气层”主题演讲会的形式,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进行演讲,也可以自主上台演讲。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演讲者的表现及演讲内容及时进行评价。

  五、展示交流

  活动结束,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各组研究成果。如果学生在整合的活动中没有涉及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内容,在活动结束时提出关于治理的问题,让学生就治理问题谈想法或方案。

  六、拓展活动:

  臭氧层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大气污染,这也是最受环保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方面的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成宣传版面,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宣传活动。

  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及课后搜集的有关臭氧层知识设计保护地球大气的广告语或警示语,并将它们制作成警示牌,悬挂于教室、学校、社区显眼的地方,以此提醒自己和他人时刻关注大气污染问题。

  先由小组交流资料,再在全班发布新闻。

  小组合作,探索研究,对于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合作小伙伴”

  学生按照不同的问题进行回答,同时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学生提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通过交流进行解答。对于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到课下或以后解决。

  作业设计:

  做一份我家周围的空气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发现问题、我的建议。

  板书设计:地球的面纱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逃逸层

  课后反思: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从学生对大气层的认识上看,还是浮在面上、笼统的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情况和地球上风的成因,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研究蕴藏在其中的科学道理,了解了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科学教案 篇4

  工具——人类的帮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分析某一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一种标准对知道的工具进行分类。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发现技术的发展对工具发展的影响。

  3、能对某种工具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方案。

  4、能根据生活或学习的某种具体需要,独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设计一种工具。

  5、能从不同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考察自己设计工具的市场效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是,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2、能把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ST-SE

  1、能从效率、省力、效果等方面说明使用工具的好处。

  1、 能说明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具的.发展——结构日益复杂化、功能得到了极大加强;同时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分类结果记录表、不同类工具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把你知道得写下来。

  每组一张白纸,小学生分组统计各种工具及对人类的帮助。(3分钟)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结果,师把各种工具用统计大表展示出来,

  评价并表扬优胜小组

  二、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

  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师提示:

  1、注意安全

  2、确保在比较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相同,只是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这组变量。

  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课上练习

  所做事情 是否需要工具 所需工具的名称

  开铁罐头盒

  冷冻食品

  去远方旅游

  观看星空

  随时了解国外

  小朋友的信息

  做健康检查

  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三、给工具分类

  师出示写有各种工具的统计大表

  师:工具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望远镜能帮助我们望得更远,飞机能帮助我们飞得更快更高,让我们试着把这张表中的工具分分类好吗?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分类标准,并设计记录表

  生汇报各组的分类标准,师相机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分类标准。

  学生在小组内分类

  交流展示分类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不需要统一或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

  四、小结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第二课时

  一、工具的发展历程

  课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师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发展史并讨论工具的发展趋势。

  师:工具的发展如此之迅速,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以自己选的工具为例,谈谈技术是怎样促进工具发展的。

  师生交流

  二、工具的改进

  师:工具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生活中使用工具时总会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把你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

  学生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各种工具的优点和缺陷

  鼓励学生得质疑精神,(列举一些科学家的发明就是从找缺点找问题开始的,引导学生向科学家学习)

  生完成自己的改进方案

  师生交流改进意见

  三、布置作业

  1、继续完善自己的改进方案

  2、市场调查,了解自己的改进工具是否受到欢迎。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天空是大自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孩子们置身其下是那么的自由、欢畅,多变的云朵犹如变换的玩具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挑逗着他们的好奇心。每天游戏、午饭散步等我班幼儿都会谈论这一话题,所以我设计了《千变万化的云》这一内容,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云彩的变化和奇妙,引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并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与人类的依存关系,懂得要爱护环境。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谈论对云的认识。

  2、通过观察、谈话、操作,使幼儿感受云的多种变化。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云彩的奇妙变化。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实验,感受云彩变化的原因,即:云儿变化需要风儿的帮助。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棉花、吹塑纸、课件、白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导言:小朋友我们一起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什么?幼儿答:云,今天啊,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你们一定要多想、多说,你们会变得更聪明、更厉害。

  二、 基本部分:

  1、小朋友你们看过什么颜色的云?幼儿说:

  今天老师也收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

  出示白色的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的是白色的云

  出示多种颜色的云:火烧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火烧云

  出示乌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乌云

  小结:云的颜色变化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2、云的形状是各种各样,小朋友看云都像什么啊?幼儿说:有的'像、、、、、有的像、、、、、、、

  出示课件:云的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说都像什么?

  3、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形状变化呢?因为风的吹动,风一吹动,云的形状就会变化。

  做实验:小朋友做能干的风,证实风吹动,云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4、展示作品:幼儿用棉花制作不同的云彩,并粘贴在不同的背景上。(晴天、阴天、天阳落山等天空背景)

  5、游戏:“会变的云彩”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玩游戏。

科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认识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等两课。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知道常见的几种运动方式,会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要求学生会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会计算物体平动的速度,会进行有关汽车、火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计算。还要求了解我国铁路发展的一些情况,比如我国铁路的发展史,旅客列车现在的速度等。

  本单元计授2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物体的运动

  教学内容:教材第51~56页。

  教学目标:会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知道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板书 物体的运动

  2、吟诵导语

  陀螺转转,秋千荡荡,雪橇滑滑,大家玩得多欢畅。

  动和静,快和慢,如何去判断,怎样来测量?

  3、物体运动简介: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鸟在天空飞,鱼在水里游,车轮转动,日月运行,有的物体运动方式简单,有的物体运动方式复杂。我们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在运动呢?比如你坐在火车上,看见旁边的一列火车在动,你可能一开始还确定不了究竟哪列火车在动。又比如你看到月亮在云朵间走得很急,有时甚至是向东走的,这是真的吗?要弄清真相,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运动”。(板书:物体的运动)

  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你走在马路上,汽车擦身而过,你会感觉到“汽车真快”,蜗牛慢慢爬上墙壁,你会替它着急,我们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呢?

  2、活动1 物体的运动(参看第53页图)

  你见过这些情景吗?图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点,位置在不断变化。位置在不断变化的物体就是在运动。

  3、观察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跳高过程中的位置变化(第54页图)。

  4、活动2 物体的运动方式

  常见物体运动方式有平动、转动、振动等。

  举例:轮船航行、运动员赛跑等是平动;机器、车辆轮子等的运动是转动;钟摆、秋千等的运动是摆动或振动。(鼓励学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运动的例子)

  5、填表(第56页)

  6、活动3 做各种方式的运动(参照第56页材料图,用图中材料做平动、转动、振动等)

  三、小结

  四、作业

  观察一个运动过程,并描述出来,说说物体的位置变化(如运动的悠悠球、行进中的.自行车等)。

  第二课时 物体运动的测量

  教学内容:课本第57~61页。

  教学目标:会测量平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会进行有关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初步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公里上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奔流不息,铁路上列车鸣笛飞驶。自行车和摩托车比,摩托车快得多。但摩托车究竟有多快呢?本节我们就要探究一个问题:物体运动的测量。

  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怎样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

  2、活动1 小车有多快?(参看第58~59页内容)

  3、活动2 比比谁跑得快

  在操场上量出50米的路程,记录每个同学跑完50米所用的时间,再计算出每个同学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4、速度的引出 经过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越高,运动就越快。(根据活动2的记录找出跑得最快的同学,计算出他的速度,并总结速度计算公式)

  5、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或“千米/小时”等,分别读作“米每秒”和“千米每小时”等。

  6、拓展 列车现在在哪里?(参看第60~61页图表,分别计算出列车到达长沙、武汉、郑州等的大致时间)

  ①先计算出T16次列车平均每分钟行驶多远,再计算出火车到各站的时间。

  2294÷1326≈1.730(千米/分)

  707÷1.730=409(分)=6时49分

  16:52+6时49分=23:41

  1069÷1.730=618(分)=10时18分

  16:52+10时18分=27:10(即次日3:10)

  1605÷1.730=928(分)=15时28分

  16:52+15时28分=32:20(即次日8:20)

  ②填表(把计算出的时刻填入下表)

  T16次列车到站时刻表

  站名 广州 长沙 武汉 郑州 北京

  路程(千米) 0 707 1069 1605 2294

  到站时刻 16:52 23:41 次日3:10 次日8:20 次日14:58

  根据这个表即可判断列车任何时刻的大致位置。比如中午12:00时,列车在郑州与北京之间。

  7、资料(上网查看) 我国铁路的发展

  铁路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1997年以来,我国铁路连续进行了5次提速。目前我国的旅客列车时速已经达到了每小时160千米,中国铁路正大踏步走向现代化。

  三、小结

  四、作业

  根据T16次列车到站时刻表判断晚上12:00T16次列车的大致位置。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 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

  (发散性思维)

  三、 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 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利用各种多面体展开图,制作有变化的多面体。

  2. 巩固做纸工的各种制作符号。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

  教学重难点:粘贴边与边时要轻,要粘贴平整。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做好的成品。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刻刀、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制作多面体?

  制作六面体:教师拿出六面体的手工材料。重点讲解粘贴最后一条边时要轻,要粘贴凭证

  学学做做:

  1. 学生制作有变化的多面体

  拿出手工材料,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有变化的六面体或其他多面体。

  指导制作时,需提出增添附加物的做法是在多面体做成后,再将附加物加贴上去的。挖去一部分或切折,压印都必须在展开图上先做好,然后再把展开图折叠成多面体。

  2.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习 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从掌握要领,外形美观,创新三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的。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能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与动手中探究、解决问题;能搜集、了解各种资料信息;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

  2.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敢于挑战,大胆设想,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观察,愿意合作交流。

  3.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知道自行车中用到了简单机械的原理。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行车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器材准备】

  1、教室外选择好场地一块,并为每一小组准备一辆自行车。(必用,可让骑车的同学准备)

  2、螺丝刀、钳子、锤子、扳手等若干。(供学生选用)

  3、自行车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 .回顾上节课发现的自行车上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及所起的作用。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的机械起什么作用

  龙头(把手) 轮轴 轻松地控制方向

  踏脚板与齿轮 轮轴 省力

  刹车 杠杆 省力

  大车轮与小车轴 轮轴 加快速度

  大齿轮与小齿轮 轮轴 提高转速

  螺丝与螺帽 斜面 省力

  2 .师:那么,这些自行车上的机械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省力或加快速度?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自行车上的机械问题。

  二、重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机械问题

  a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小组的研究问题。

  师提示可以参考课本、同学的发言。

  全班交流各组选择的研究问题。

  b .制定研究计划。

  让我们来写个研究计划吧!你觉得研究计划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内容?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引导明确研究计划应包括: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数据记录

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用各种感官、借助简单的观察工具进行纸外部主要特征的观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可以科学地描述一张白纸有哪些特点。

  2.经历并理解观察比较、科学观测等过程,会把这种观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迁移到其他的观察活动中去。

  3.对于新的发现能提出新的问题和有继续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白纸、放大镜4人1份书写纸、卡纸、报纸、挂历纸(4人1份),准备两本书(有一定厚度)。

  小组合作人员:每组4人。组长1名,负责领导组员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过程。副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纪律。

  教学过程:

  一、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引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张普通的白纸,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张白纸它有什么特点?

  比如说:这张白纸除了是白颜色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后,小组长汇报

  教师评价。

  (建议: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过于强调自己在学生探究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说出它的一更多些特征,因为在教材的一开始就有一位学生说自己一口气能说出白纸的10种特征。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学生探究活动的旁观者。描述白纸的特点是一个学生全部的描述。教师在这里要提高要求。分清学生的汇报是观察得到的还是以有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间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观察能力。)

  2.比较不同的白纸。

  书写纸 挂历<提供不同纸张的图片>

  卡纸 报纸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两张纸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比较两张纸的薄厚用什么方法?

  如果是两本书,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它的'薄与厚呢?(建议:这个环节教案设计的非常开放,但是比较纸的不同最好是两两比较,教案上要注明两种纸类的比较,三年级学生的比较思维水平还是处在萌芽阶段。)

  3.组织观察纸,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纸的结构(纤维),利用哪些工具,用什么方法。

  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

  教师评价。

  为下节课造纸做铺垫。

  (建议: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教学设计关键是讲清楚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此环节的设计是在上个关节设计的基础上的,比较两张纸与观察纤维是两个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前面学生对纸的比较中会发现纸上有很多毛,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

  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追踪记录

  学生搜集、整理《纸的纤维》的资料。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刷子09-20

关于科学教案11-03

《种子》科学教案09-30

科学教案范文07-21

科学教案优秀11-04

科学教案模板03-26

昆虫科学教案11-28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幼儿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奇妙的声音科学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