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7 08:12:3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例7”开放式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出示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师生共同画出线段示意图(图略)

  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知识求出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

  生1:我用方程解,数量关系是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所以设原计划用水x吨,得方程x- x=480

  生2:这样做是对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 x

  生3: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实际用水的吨数相当于原计划的(1-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我认为也可以这样列方程:x×(1- )=480

  师:这三位同学都是从列方程的角度求出了解,你们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生4:我用算术方法解。从线段图可以看出把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看作9份,实际用水比原计划节约 ,那么实际用水 的吨数就是这样的8份,这正好是480吨。480÷8×9,先求每份的吨数,再乘9,就得实际用水的吨数。

  师:对他的解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认同。

  生5:我同意生4的解法,当然也可以这样列式:480÷8÷ 。先求出每份是60吨,这60吨相当于原计划用水的 ,所以再除以 就是原计划用水540吨。

  此时,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他们私下小声地议论着,过了一会儿,生6面带疑惑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列了两个算式,不知对不?

  师:你先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生6:我的算式是480÷9÷ 和480÷9×8

  师:对这两个式子,你们议一议好吗?

  生7:这两个算式都是错误的。如果这两个算式是正确的,那么刚才列出的480÷8×9或480÷8÷ 就是错误的,而刚才的算式我们已经算过了,是正确的。

  生8:我来补充,我也认为这两个算式是错误的。从线段图来看,480吨与9份显然不相对应,所以480除以9是没有意义的。

  此时,生6略有所悟地点着头,表示接受。

  生9:老师,我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受到启发,480吨的对应分率是(1- ),直接列式是480÷(1-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利用原有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解法。真了不起!你们对刚才的这些解法还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10: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

  此时其他学生都惊讶地看着生10,老师也为之一怔,但还是追问了一句:你是怎么想的?

  生10:我列的算式是480× 。

  师:对480× 你们理解吗?

  生11:我能理解。这是变换了思考角度,如果反过来把实际用水的480吨看着单位“1”,那么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吨的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 。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

  [反思]

  在题目本身不具备明显的开放性的情况下,教师善于挖掘解题策略的开放性,大胆放手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思考空间,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综观上面的教学过程,我认为主要体现了:

  1、不唯解题模式,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地思考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教师往往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具体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而上述教学片段,教师一开始就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没有任何束缚,没有任何限制,有的只是民主的氛围,自由的放飞,唯此学生才会不断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加之教师的相机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致越来越高,思维也越来越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答案。尽管方式不同,但结果一样,这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目标。

  2、不唯师不唯本,允许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获得自信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有听讲的义务,而无评价的自由,唯师、唯上,这样大大地抑制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愿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我们认为,只有积极思考的学生,才会提出不同的方案,才会评价别人的方法。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敢于解除对学生的束缚,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时,教师总是巧妙地把解答的“包袱”抛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只是简要地搭条线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动画“混合运算”】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师提问: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如果有小括号,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计算74+100÷5×3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看到题目后你想给同学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①这道题包含哪些运算?

  ②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学生动手独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订正: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这道题的运算顺序读题吗?

  请学生两人一组用数学术语尝试读题.

  教师订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积,和是多少?

  (4)教师将上题变成74+100×3÷5和74—100×3 ÷5两题.

  教师提问:谁能按照运算顺序读出题来?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5)先说出下面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并订正)

  65-6×4÷2 38+56÷7×3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演算这几道混合运算式题,你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出示例2:计算(440-280)×(300—260)

  (1)学生自读题目:440减280的差乘300减260的差,积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边的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

  (3)学生试做.

  可能出现两种不同解法,板贴出来:

  让学生比较评议以上两种解法,哪种解法更简便?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的简便解法你联想到什么?这种格式与复习的哪道题相似?

  (4)教师让学生先按照运算顺序用数学用语读题再独立完成.

  (59+21)×(96÷8) (220-100)÷(15×2)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这三道题,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三、巩固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试着用术语读出下面各题)

  700-8×5×4 (275-35)÷(17+43)

  480÷(96÷16+6) (15×40—360)÷6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括号里有两级运算,同样先算乘除法,后做加减法,小括号要照抄下来.

  2.按照各图制定的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得数.

  填数后,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订正.

  四、课堂小结.

  要完成一道混合运算,它的计算步骤是:

  ①审题,看清运算符号、数字、有没有小括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计算.

  ③检验,包括运算顺序,计算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14+16×4-50 74+(96÷6-8)

  72-45+121÷11 2520÷18×(806-799)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课本7677页内容。两步运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彩色纸条。

  学具准备:

  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同桌之间,找一找,说一说。

  说说一共指的是谁和谁一共。

  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2.解决问题

  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学生列式。

  四、巩固练习

  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学生独立找解题所需要信息,并试着解答。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解答过许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步计算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并归纳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检验的方法.

  教师板书:应用题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3)怎样分步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4)怎样验证是否正确?

  2.汇报讨论结果

  (1)课件演示:一般应用题1(出示摘录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及线段图)

  (2)提问: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么?后3天做了多少套怎么求呢?已经做的套数怎么求?

  (3)学生列式

  分步:755=375(套)

  660-375=285(套)

  2853=95(套)

  综合:(660-755)3

  =(660-375)3

  = 2853

  = 95(套)

  (4)教师小结检验过程.

  方法一: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验每一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对.

  方法二:把最后结果当做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3.规纳概括

  (1)课件演示:一般应用题2

  (2)教师提问:这四步你感觉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

  (3)小结:解答应用题时,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题意上,因为解题思路是根据题意确定的.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思路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一)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级来浇,浇了5天.五年级每天浇多少棵?

  (二)李小胜拿3.2元钱买文具,买了4支铅笔,每支0.6元.剩下的钱买图画纸,每张0.2元,可以买几张?

  (三)新丰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四)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出示不同算法,请同学讨论是否正确.

  四、质疑调节

  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审题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检验呢?解答应用题为什么要检验?(讨论)

  五、课后作业

  (一)学校买来280千克大米,计划吃7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少吃5千克,这批大米实际吃了多少天?

  (二)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大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行6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

  (三)装订小组计划装订一批书,每小时装订180本,10小时可以装订完.如果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装订20本,几小时可以装订完?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方向意识。

  3、经历探究辨别方向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方向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借助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生活经验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辨别图片上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太阳升起位置的观察,辨别实际生活中的.四个方向。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师:谁会背诵《悯农》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

  出示情境图,谁能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师:第一幅图,你怎么看出来是早晨?

  生:公鸡开始打鸣。

  生:太阳刚刚升起。

  师:太阳从哪边升起?

  师:第二幅图你能看出是什么时间吗?

  这是太阳在哪个方向?

  师:第三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太阳要落山了,他在跟我们说“再见”。

  师:太阳在哪个方向落山?用手指一下。

  师:第四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师:北极星指向什么方向?用手指一下。

  刚才我们通过四幅图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谁能用这四个方向再讲一遍故事?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类化练习:老师这里有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东西南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正确的贴在我们教室的墙上?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农夫的一天

  ——方向的认识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北极星指向北方。

  第14课时自主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14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荐】01-23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12-15

【热】小学数学教案01-01

小学数学教案【热】01-01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1-01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1-02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01-02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