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抱母亲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探究文中人物的心情。
2、通过分角色感情朗读,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广博,进一步激发同学对母亲的敬重和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学习, 探究文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板书:母爱 爱母)
过渡:下面就让俺们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种母爱 爱母之情。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导读本自然段。提问:护士为什么要责怪俺?
2、指读护士、“俺”、母亲之间的对话,读完后谈谈自身的想法。
3、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有多重吗?文中的“俺”知道吗?这是不是说明他不关心他的母亲?你是从哪看出的?
引导找出:“轮流”“赶紧”“左手……右手……”
4、齐读本段。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本局部,边读边动笔找出表示“母爱”的`词句和俺“爱母”的词句,反复诵读,在有关词句旁边写上自身的感受。
2、汇报交流:
母爱:在俺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俺,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俺们长大。俺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俺们放下,让她来挑,俺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接受那么重的担子。
“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爱母:母亲竟然这么轻,俺心里很难过。
俺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先指名读一读,谈谈自身的感受。
再指名读,要求读出自身的感悟,并说说自身为什么这样读。
3、指导练习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对话。
4、引导联系“竟然”“愧疚”等词语,说说“俺”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5、集体朗读后质疑问难。
四、安排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把自身的感动和大家交流共享。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课文,感悟字里行间浓浓的母子亲情。
2、通过学习范文,让同学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教学重点:同学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由轻声地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想一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2、哪些语句最能反映母子间的亲情?怎么读?读给大家欣赏。
3、在音乐声中轻读第五、六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这种情感。
4、联系上文描写“俺”的言、行的句子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二、合作探究
联系上下文,通过说说“俺”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探究“俺”的心情。
说说护士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
三、读写拓展
1、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2、同学练写,教师巡视。写好后同桌交流。
3、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身声情并茂地朗读。
四、课外延伸
1、既然作品中的“俺”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2、安排同学为母亲做一件事。
五、歌曲欣赏《想起老妈妈》。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篇2
一、导入
1、有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2、通过上午的学习,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1)学生快速浏览回顾文章
(2)学生说:我是突发奇想地抱母亲。(这是你的感受,还有其他的吗?)
学生说:那天母亲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亲。
(3)我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这是你的记忆中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说: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么轻,我对母亲的关爱不够,母亲对我却很好。
学生说:我以为母亲很重。
3、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1)学生说:左手……差点仰面摔倒。
学生说:母亲天天都要挑这样的担子。
学生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
学生说;没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担子。
4、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很重吗?
(1)学生说;手里拉着我,还要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
(2)通过这句话,你们能看出什么?
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
(3)师生交流
(4)同学们想像一下,一个八十多斤的人,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5)师生交流。还能体会到什么?(她有坚强的意志、十分关爱我们。)
5、我们长大以后呢?
(1)指名读:课件出示: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母亲非常爱我们,心疼我们。
学生继续说。
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担子,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担子就是指挑的担子,第二个担子指的是养育我们的担子,保护我们,天天烧饭、洗碗……)
同学们这些都是母亲的担子,母亲的担子多重啊!
6、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游子……”出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时候,这样感受母亲的时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己先读一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再这名读
(3)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要这样难过呢?
(4)学生说;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关心过母亲。学生说理由。
(5)母亲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一直在我们操劳。
(6)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没有为母亲做些什么?
7、同学们当我们和母亲要钱交学费的时候,母亲是这样劳累。
(1)还有一个词语能够看出来,是哪个词语?
(2)“愧疚”
(3)是啊,从这个词语能看出作者很难过。
8、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2)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看看这位母亲的语言和表情,她是个什么样的母亲?
(3)大家看看这个词语“哪个”?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行为呢?
(4)师生交流
学生说;我的母亲不睡觉,陪着我学习。
学生说:母亲下了晚班,没有休息还帮着我们烧明天的饭。
学生说: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还为我忙着,忙那。
学生说:“下雨天,她把雨披披在我的身上。”
学生说:有一次,下火车……
9、同学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一天,为我们检查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
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
(1)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
学生说;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时高兴的泪水,这是感动泪水。这是爱的泪水……
(3)教师板书:无数次抱我
(4)小时母亲无数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亲,她就如此感动。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5)学生说;母亲为我付出的很多,我为母亲做得很少。
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长大报答母亲,我们不应该无理取闹了。
(6)我想说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拓展训练
1、吴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里的妈妈》)
3、学生练笔
学生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定会在长大的时候好好报答你。
学生说: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万丈深渊”……(这是多么“恰当”的一个说法啊?)
4、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吴老师我是母亲,下面听课的老师中也还有好多母亲。让我们为她们祝福吧。下课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无数次抱过我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一)体悟难过
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
3、激疑:儿子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了解母亲,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母亲?是这样的吗?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
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感恩母亲
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表现的如此坚强,不能不让人感叹母爱的力量。这力量实在是太伟大了,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不用说那亲生体验的儿子了。
(1)回顾课文,儿子开始抱母亲只是为了方便护士换床单,可是,等床单换好以后,为什么还要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入睡呢?
(2)齐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体会儿子难过、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
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4)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交谈。
2、激情:母亲是坚强的,母亲又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们苦着
累着。而我却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那
么重的担子。如今,母亲病了,病得不轻,连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对此,我的
心中充满了深深地内疚。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想对她说——(师板书
“愧疚))
师:望着母亲瘦小的脸,让我们深情地对母亲说一声……
(指名说两次)
3、师:所以我就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入睡。于是,在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先前的那一幕……
(1)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
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
流下来。(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感情积淀,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所进行的角度进行论说,在分享中丰富自己的想法)
(3)师:小时候,母亲从无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让我们再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3、自由表达,加深体验
(1)激疑:如果你是旁边的护士,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又会对母亲说什么?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对于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心,感受儿子动人的孝顺之情,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2)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本段。
三、联系生活,表达情感、总结课文
1、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无私博大的母爱。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朝夕相处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呀!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现在请同学们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或一句话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板书无私博大)
2、生练写展示结果
3、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设计思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的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四、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和母亲相处的文章。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准备:
VCD歌碟,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习课文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心中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学习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五、完成作业:
1、习字册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习到的诗句。
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3、读课题。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出示3: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4: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出示5: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6: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放FLASH)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五、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读
1、师板书课题,生随师书空写课题
2、教师质疑课题: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生: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3、师表扬具有质疑精神的学生
二、引导初读,感知课文
4、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声音不一定要大,怎样读进去就怎样读?
5、找到答案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6、明确初读要求:我最关心的是不是生字都认识了吗?课文读得通顺了吗?
7、检查初读:
(1)生字会读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2)现在不许开口出声,一起看这个字(教师端正书写“越”),会读的举手?
指名读后,问:“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呢?(生联系课文理解后解释:走过很多的山路)
(3)我让大家认一个课文中最难最难的字。
出示“愧疚”一词,指读后,追问:是什么意思?交流明确是“惭愧、内疚”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通
8、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9、检查再读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相机指导(其中一个学生读时偏快,教师马上作出反应,指导他读好句号)
10、当学生读完第3自然段时,表扬学生读了三遍就读得通顺、正确。
四、教师范读,以情激情
11、于老师备课时读了好多遍,但没有大家读得好,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谢谢大家坐得这么端正。
12、教师配乐范读结尾段(非常动情,非常感人,听课师生共同鼓掌)
13、教师激励学生读:
同学们,有人把“读书”称为“煮书”,刚才大家把课文只读了两遍就读得很好,很多地方给我以启发,比如有的同学甚至读出了表情,希望我们互相学习,练习读书,把课文读好,读出作者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披文悟情
1、明确悟读要求:听了于老师的读书,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能够读书,煮书,也就是边读边思,展开想象。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字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看纸背面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段
(1)当学生读到以下两句:
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我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马上予以即时性表扬:“赶紧”“责备”这两个词读得好,一起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2)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3)“责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责备”?
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因为这里不是抱怨,而是埋怨的意思
(4)再指名读护士的这句话
(5)学生仍旧读不好,师及时范读:要不要老师读?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读
3、读中学习第二段
(1)当学生读到“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时,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问:会读书的同学能透过这个词读出更深层的意思吗?
(2)教师深情地用古诗文来赞颂母亲,并小结:
母亲挑的不是一付重担,而是半边天啊!现在回想起来,你怎么看待“翻山越岭”的意思?(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谈了感受)
(3)相信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去体会课文,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当你们读书的时候,眼前要浮现出妈妈带着孩子翻山越岭的情景,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很有感染力)
4、读中学习第三段
(1)看黑板。教师板书一个“笑”字,并背诵课文中的句子问学生:你从母亲的表情和语言中,看出了什么?
(2)生一:从母亲“笑了笑”的表情中,看到了母亲把几十年的辛劳看得很平常,很不在乎,所以母亲的胸怀很宽广。
生二:从“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我看出了母亲很爱自己的子女。因为我从这句话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但遇到很累的'活却不让我干,比如我的书包很重,送我上学的路上总是帮我拎着,怕累着我,所以,课文里的母亲也是和我妈妈一样,是一位关心孩子,爱孩子好母亲。
(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
5、激趣学习第四、五段:
(1)“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谁来读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
(2)想一想,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生答:幸福、欣慰、激动、开心,是甜的
(3)师小结学生的答案
(4)教师板书第五段第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无数次”,让学生比较:与课题中的“第一次”比较比较,你想说句什么话?(生答:母爱无私、母爱博大)
6、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知道老师最想用你们学过的一首什么诗句来抒发此刻的情感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教师读自己的读后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象文中的母亲一样爱我的学生……
7、学生再分段读课文
8、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抄写作业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朗读,感受文中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并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从课文字里行间感受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的辛苦和儿子愧疚的原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生字卡片 录音机 心意卡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课
1、 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2、 这是赞颂谁的歌?(母亲) 赞颂母亲是千百年来永恒不衰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课文。(板书课题 : 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
1、 通过预习课文,你在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方面有那些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或难理解的词:重担 愧疚 翻山越岭 背上背着妹妹
2、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精读感悟
1、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心情?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交流。师板书:难过 愧疚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3) 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4) 我为什么难过?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5) 指名读
2、 课文中那些句子写出母亲很轻?
(1) 轻声读课文,从文中找句子,画下来。
(2) 生交流,投影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3) 指名读,其他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体会母亲的轻。
(4) 师结:母亲这么轻,跟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子却没有觉察到,所以他心里难过、愧疚。请同学们再来读写作者心情的两句话。
3、“我”的眼力这么差,为什么会把母亲看的很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请你反复读读这一段话,看看你会有那些体会?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把体会写在旁边。
(4)学生交流体会(先读读句子——谈体会——说说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出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翻山越岭”和“重担”暗含着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反复读出感情
(6)穿插教师的阐述和引申,引读最后一句:小时候,因为母亲能挑重担,儿子一直以为——;长大成人,有了重担母亲还是自己来挑,我还是以为——
(7)此时,你对这位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带着你的感情再来读读整段话。
4、母亲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她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呢?
(1)生读句子
(2)从这位母亲的神态和表情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3)生交流
(4)师结: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她们甘愿默默地付出,却无怨无悔。这就是母亲的胸怀。
5、此时的儿子突然有一种想法,想抱母亲入睡,以表达对母亲的—— 板书:感激
(1)指生读最后一段。
(2)师问:母亲留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图画,为图画命名 相机板书:爱
(5)让我们把这爱的画面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感情升华
同学们,母亲为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回报母亲的方式也很多。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心意卡上。(《烛光里的妈妈》)把卡片悄悄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享受一份感动和甜蜜。
五、拓展作业
1、搜集赞颂母亲的诗句和文章。
2、用自己的行动报答母亲。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 愧疚 感激
母←—爱—→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亲的辛劳以及“我”难过、愧疚的心理。
3、通过“我”抱母亲的场景,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艰辛。歌颂母亲也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诵不衰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师生同板题)生齐读课题体会“抱”,再读题。
二、精读悟情:
1、师指导读书方法(“煮书”)。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我”在抱母亲的过程中有哪些情感变化,并画出文中表示“我”心情的词句。
2、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难过、愧疚
3、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居然、没想到、出乎意料)作者没想到什么?(没想到母亲这么轻)从前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没想到母亲这么轻?
生交流,师课件出示: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差点仰面摔倒。
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②指导用“竟然”说一句话,要求说完整。
③男女生分别读这几句话。
4、母亲轻轻的,我为什么会感到难过和愧疚?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仔细想一想,找到相关的语句,把它划出来,想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生汇报交流。
②出示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③师相机课件出示: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指名读这段话。
B、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翻山越岭”、“年复一年”、“重担”等词语来体会。
母亲翻越的仅仅是那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有什么?
是啊,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子女、为了生活,还会面临种种的困难,走过许多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
母亲挑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担子吗?她的重担里还有什么?
母亲的重担里装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仅是100多斤的担子,她挑的实际上是辛辛苦苦把儿女养育长大的重担,是整个家庭的重担,是生活的重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母亲的不容易,肩负的担子重。指名读。
C、说起这样一位母亲,老师的心里也充满了敬意,充满了感动。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这段话。可以吗? 师配乐范读。
D、观察比较两幅插图:当年的母亲和现在的母亲有了怎样的变化?(用几个词来形容)这样年复一年,我们慢慢长大,生活的重担使母亲由当年那个较小俊俏的少妇变成了今天这个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瘦小病弱的老人。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回忆,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E、想起这样一位母亲,“我”的心中充满了难过、愧疚、自责。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怀着难过、愧疚和自责的心情再读这段文字——
F、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伟大的、了不起的……)
过渡:可是母亲却说——
5、课件出示: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①指名读这句话。母亲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②齐读。
师:是啊,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是这样的。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同学们,这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们的母亲,想起母亲在生活中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就像《母亲》这首歌中所唱的——(播放《母亲》这首歌)
6、让我们在回忆自己母亲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小事中,怀着对母亲的感激,再来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做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一起来看看这感人至深的画面。
7、出示抱母亲图,说说看到的图中的情景。
课件出示: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眼角流下来……
①师配乐范读。
②说说你心中的感受。指名读。
③母亲流下的是什么样的泪水?(幸福的、快乐的、酸甜的……)
“我”仅仅是一次抱母亲,就让母亲流下了激动、幸福的泪水,而母亲小时候曾无数次地抱过“我”。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满怀深情的举动,来抱抱我们的母亲吧。
齐读——
三、抒情练写:
同学们,你们被感动之后最想说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吧!可以是一段感受,可以是一首小诗,还可以是一首歌曲哦,让我们写起来吧!
(写完之后,请一两位同学念一念。)
四、结语: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让我们好好地爱自己的母亲吧!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播放歌曲《人间第一情》)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相关文章: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04-04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02-05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10-13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6篇05-30
精选第一次抱母亲教案四篇05-11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三篇05-12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八篇05-12
精选第一次抱母亲教案3篇05-16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通用21篇)09-20
实用的第一次抱母亲教案四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