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社会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排队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之一。在幼儿园中无论是洗手、喝水还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队。小班幼儿经过两个月的幼儿园生活,他们已经有了排队意识,个别幼儿甚至能用语言提醒身边的小朋友,但多数幼儿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复提醒。
《排队》以体验活动为依托,通过体验、感受,明白排队的好处,萌发对排队的'需要,同时在图画书的正面引导下,学习正确的排队方法,将排队的意识落实到行为中去,生活有序、玩的开心。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理解“一个接一个”和“最后边”。
2.愿意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活动准备:
教学PPT、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活动体验:玩滑梯,再现情境
师:滑滑梯,玩过么?好玩么?想不想玩?那就去吧!
二、谈话交流:观看视频,发现问题
过渡语:游戏结束的时间到了,孩子们,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师:看你们玩的这么开心我都想玩了!想看一看你们玩滑梯的样子吗?
师:咦?发生了什么事?
师:大家都不排队会怎么样呢?
师幼总结:原来玩滑滑梯不排队,后面的小朋友玩不到,也容易让小朋友受伤害。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故事牵引,提炼经验
过渡语:原来玩也是需要方法的。森林幼儿的小动物们也在玩滑滑梯,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师讲述故事,引发幼儿讨论
师提炼经验:一个接着一个,不推挤、不插队、不说话。玩过之后,排到队伍最后一个小朋友后面,这样每个小朋友就都可以玩到滑滑梯了。
四、运用经验、再次体验
过渡语:知道了排队的时候要一个跟着一个,滑完后,排到队伍的最最最后面,那你们还想不想再试试看,记得要用上排队的好方法哦!
五、经验迁移:生活中其他的地方也需要排队
师: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的?
结束语:想不想出去游戏?那我们就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到外面去做游戏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探索,学会打开几种食品包装,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继续深化“自己动手”的思想意识,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优良品质。
3、继续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学习新词“剥”(bāo)。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每人一份含有各种包装的糖果、一次性口杯;每组一份可供选择的动物贴纸。
2、教师准备:幻灯仪器、“生日歌”音乐磁带、录音机、“猪你生日快乐”歌表演VCD、狗宝宝家图片、狗宝宝毛绒玩具一只、装有各种包装的食品篮。
三、预设过程:
(一)“狗宝宝过生日”引入,带出活跃热烈的气氛。
1、播放生日歌,引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狗宝宝,引入游戏的主题。
(二)通过“狗宝宝送礼物”的游戏环节,在尝试中知道不同包装的开启方式。
1、出示礼盒,摸礼物。
①教师出示礼盒,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②让幼儿摸礼物,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欲望。
2、说说礼物,尝礼物。
①通过提问,让幼儿说说他(她)得到的礼物,引导发现包装的不同。
②通过尝试,让幼儿自己打开礼物品尝,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
3、讨论尝试结果,知道开启方式。
①通过讨论,让幼儿说说怎么打开礼物,从中学习科学的开启方式。教师结合顺口溜加深印象。
②通过比较,让幼儿感受较好的开启方法,从中学习较难的技能。教师结合讲解示范正确引导。
教师小结,引出学习新词“剥”(bāo)。
(三)通过“帮狗宝宝剥糖果”的游戏环节,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帮狗宝宝招待小动物,帮忙剥开糖果贴上(请谁吃的)小动物头像。要求幼儿数数剥了几颗糖。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现,继续深化“自己动手”的思想意识。
(四)通过歌表演“猪你生日快乐”,体验活动的乐趣。
师生共同参与歌表演,表演结束,与狗宝宝道别,活动自然结束。
个案观察:
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进入了活动氛围里,在环境的支持下,幼儿在情境中学习,他们乐此不疲。但在选择过生日礼物时,凯豪小朋友急着想去选“奥特曼”包装袋的食品,被屈毅建看见了,立刻对凯豪说:“不准拿,那是我的礼物!”凯豪没有反应,他再次发动“袭击”,抢先一步,过去把凯豪一推。这时,毅建对凯豪嚷道:“不准拿我的薯片!我要生气了!”凯豪还是不说话,他笑眯眯地招呼惠明一起去撞。惠明犹豫了一会儿,接受了凯豪的“邀请”。于是,凯豪和惠明一起去撞毅建。毅建看到心爱的“奥特曼”被抢去,气愤地拽过惠明的胳膊,闭着眼睛就要咬。这时我恰巧过来,看到这一情景,便阻止道:“毅建,你在干什么?”毅建听见后就松开惠明,低下了头。活动结束后,我就这个,教育毅建:“你为什么会去推人家!”几秒钟的沉默后,老师接着说:“你又怎么能咬人呢?”此时惠明一言不发。我又问:“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惠明和毅建都低着头,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我对毅建说:“你想想,如果你都把惠明咬出血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毅建低着头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惠明说‘对不起’。” 毅建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惠明道歉,说‘对不起’!” 毅建停顿了几分钟后才抬起头对惠明说:“对不起。”惠明回答说:“没关系。”我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毅建说:“以后再也不能推人家,更不能咬人了,听见了吗?”毅建点点头。“好了,去玩吧!” 在这个案例中,我及时有效地阻止了幼儿的打架咬人行为,而且都是通过提问介入的,我调解时的问话是指向攻击幼儿,方法是通过移情,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事情到此为止,没有再深入下去。我关注的是教给攻击的幼儿“打人不对”的道德观念,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我们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面对冲突时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否则便有可能重蹈覆辙,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在组织完教学活动后,我深有感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对什么样的对象发生兴趣。在《狗宝宝的生日》这个活动中,一开始展示的一个狗宝宝的玩具,就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跃了幼儿的思维,引起了幼儿的猜想和争论。当我说明问题后,这样的情境设置大大激发了幼儿说的欲望、说的兴致。
二、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在过生日活动中,直接产生了怎样过的想法,并利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有趣地过完生日。当我播放多媒体音乐歌曲时,幼儿都不约而同地大声唱起来,这种近乎真实又极具童趣的场面,不仅又一次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在活动中让幼儿探索,打开几种食品包装,幼儿都能积极动脑,这样,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三、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入一体。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课程”。在环境的支持下,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学习,他们乐此不疲。当生日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沉浸在过生日的喜悦之中,幼儿在自己的幼儿园甚至班中,真实地体会到了大家庭的快乐,使幼儿的学习真正地融入生活之中。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谦让的道理。
2、教育幼儿懂得礼让,知道尊老爱幼。
3、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幼儿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鼓励语:小手小手转一转,你棒,我棒,大家棒!
物质准备:图片2张、故事《孔融让梨》、儿歌《让座》、一盘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律动《爸爸瞧妈妈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孔融画面,引出内容。
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孔融让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听故事孔融让梨。
提问:你们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故事听到一半)
师:让我们继续来听听孔融到底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
提问:
1、孔融为什么挑最小的梨?他是怎么想的?
2、你认为孔融这样做对吗?好在哪里?
师:我们在来听一遍故事,听听孔融对爸爸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讲孔融的话)爸爸是怎么夸奖他的?
提问:你喜欢孔融吗?为什么?
小结: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是不是很懂事啊?古代的小朋友懂得谦让,我们现在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懂得谦让呢?
(三)听儿歌《让座》
导语: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座》,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儿歌《让座》)会唱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
提问:儿歌好听吗?儿歌中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这位小朋友也这么有礼貌,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她学习啊?
三、结束部分
小结: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好的留给别人,儿歌中的小朋友也懂得给老奶奶让座,大家都夸他们是好孩子,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兄弟姐妹之间要友好相处,有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顾自己。我们要学会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兄弟姐妹。
今天老师请大家吃梨,你挑哪个?为什么?小朋友排队上来拿。
附故事:《孔融让梨》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孔融,他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只有四岁,就知道让梨。上面让哥哥,下面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指导要点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初次进入一个陌生的大集体,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个别幼儿便出现了不合群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小班教育活动《大家一起玩》,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活动中我运用了四幅幼儿喜爱的形象生动的挂图,并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适合合作玩的玩具,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挂图、磁带、录音机、积木、玩具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做动作真开心呀。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看兰兰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
2、出示挂图,幼儿观看。
图一、这个小朋友叫兰兰,你们看她在干什么?(搭积木),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请看下图。
图二、兰兰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看看兰兰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小伙伴哄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兰兰听到小伙伴的道歉还生气么?对,不生气了。那后来会怎么样呢?宝宝们,你们猜一下?(幼儿自己说)下面我们看一下你们猜的对不对?
图四、兰兰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乐呀!
3、老师提问:你们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大家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搭好的积木时,你该怎么办呢?(个别幼儿回答)对了,要说对不起,要向别人道歉,这样别人就不生气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呢?
4、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5、请小朋友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乐吗?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乐,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块吃,现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活动结束:
宝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块出去做游戏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
1、教师用谈话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出示小客人)
2、教师清唱,声音响亮、清晰。
教师:歌曲唱完了,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啊?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请幼儿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4、播放歌曲磁带。
教师:小朋友的耳朵真厉害,这首歌曲很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吧。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歌曲。
5、老师弹琴,教唱歌曲一遍。
◆教师对幼儿提出要求,布娃娃要听听哪个小朋友唱的声音又大又好听。
◆分角色唱歌曲。请男孩唱"我来做爸爸",女孩唱"我来做妈妈",其余部分小朋友一起唱。什么地方男孩唱,什么地方女孩唱。
◆反复唱两遍。
6、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客人布娃娃要分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我们到区角继续玩扮家家吧。
活动反思:
这次设计的活动本班小朋友全部参加。在幼儿园孩子是特别喜欢角色游戏的。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参与进来了。《指南》也是引导教师应该活学活用。孩子对歌曲的`内容也非常的喜欢。正是因为这样才很容易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很快的进入角色中来表演。
在活动中我也运用了多种形式,比如分角色演唱,使用道具等。在创编动作这一环节,调动小朋友发挥想象力,他们的炒菜,闻香味,喂小宝宝等动作都做得很好,我看到了满意的效果。
不足的地方就是还有几个性格内向的小朋友没有参与进来。或许我的经验还是不够丰富。以后还是会不断学习,多多了解幼儿。争取有更满意的效果。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1-18
小班社会《眼睛》教案01-09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1-22
小班社会你好教案03-31
小班秋天社会的教案12-30
小班社会《春游》教案03-12
小班社会课教案11-16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的社会教案10-26
社会领域活动小班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