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让幼儿在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中去探索是最好的方法,因此,特设计了 《奇妙的影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究影子的成因,初步了解影子的变化与光之间的关系。
2、能合理进行光与影子关系的猜想,并乐于操作、验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光线较暗的教室、手电筒、各种玩具、布娃娃、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猜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事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
二、组织幼儿操作实验,了解影子的成因。
1、教师结合经验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在什么地方没有影子?
2、幼儿拿出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的实验,看看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其中)
理解影子的成因之一:有光的地方有影子,没有光的地方没有影子。
3、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实验,拿手电筒照玩具和手,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影子与物体和光三者的关系。
发现影子的成因之二:不透光的物体遮住了光才会有影子。
三、幼儿操作探索,理解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距离、位置有关。
幼儿两人一组,用手电筒做光源从远近不同的距离、高低不同角度照射布娃娃,观察布娃娃影子的大小变化,并做好记录。
小结:当光离物体近时,影子变大。离物体远的时候,影子变小,光从低处照相物体的时候,物体变大,从高处照相物体的时候,物体变小。
四、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
让幼儿知道有光才会有影子的.道理。教师小结:太阳光、月光、灯光、烛光等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五、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卡纸剪得西游记人物卡片、手电筒等,组织幼儿玩皮影戏的游戏,继续探索光与影的秘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首先抓住孩子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氛围,让孩子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通过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的秘密等问题。
其次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让幼儿获得了关于影子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并引导幼儿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使幼儿体验到了操作探索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蜡染感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小结: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
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1、幼儿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小结: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三、幼儿操作
1、用语言激发幼儿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周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老师制作的图片)
2、分组操作,指导。
3、分享作品。(幼儿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四、欣赏影片“中国蜡染画”,激发幼儿对中国蜡染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哦!而且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小动物之间的联络》是来自幼儿园省编教材大班上学期主题六《什么联络你我他》中的一节科学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小动物之间各种各样的联络方式。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对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陌生,而大班幼儿又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乐于自己探索问题,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先让孩子通过观看录像感受动物间相互联络的奇妙,再通过操作图片来相互讨论、探索并发现动物的多种联络方式。整节活动都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真正体现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动物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2、了解动物通过声音、振动翅膀、行为、颜色、气味等传递信息的方式。
活动准备:
ppt、各种动物的图片、展板
活动过程:
一、人类的联系方式
请小朋友跟老师做游戏,请一名小朋友上来,耳语告诉他用动作表现出他很生气,但不能出声音;用声音表现出自己很高兴;让其他小朋友猜猜看。“刚才小朋友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告诉我们他很生气或者很高兴,那如果两个人见不到面该怎样表达呢?”(打电话、写信、上网)
二、动物间的联络
原来,我们人类有这么多和好朋友联系的方式,我们能通过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传递自己的一些信息,那你们知不知道小动物之间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小动物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是什么。
依次出示视频:
小鸟:声音
小狗:气味、声音、(动作)
孔雀:颜色
大猩猩:行为(高兴、愤怒)
蟋蟀:振动翅膀
三、操作图片,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小动物的联络方式,今天是不是收获非常的大呀?森林里其他的小动物也听说我们今天学到了很多本领,都纷纷来到了我们幼儿园,想让小朋友们也来帮忙找出他们的联络方式是什么,你们能不能帮他们找到联络方式啊?”幼儿回桌,分组讨论,把桌上的小动物按声音、行为、气味、颜色、振动翅膀等分类并粘贴到展板上,粘贴好后展示自己的结果,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检验。
“大自然中小动物的联络方式是不是很奇妙啊,今天还有很多没有来到我们幼儿园的小动物,它们也都有自己特别的联络方式,比如:蚂蚁、蜜蜂,想不想也来看看它们是怎么产地信息的?那现在孩子们先去休息一下喝点水,之后,老师再给你们播放它们传递信息的视频。”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11-0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10
大班科学教案06-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1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8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2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