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案

时间:2023-08-09 22:41:15 丽华 教案 我要投稿

《合欢树》教案 (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欢树》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欢树》教案 (精选10篇)

  《合欢树》教案 1

  预习目标:

  1.搜集作者有关的常识。

  2.阅读课文,积累字词,理请课文的结构,层次。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

  一.导入:

  录音《烛光里的妈妈》导入课题并板书,共同交流作者及其相关常识。

  二.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学生读文,说一说本文讲述了哪些事?并简要概括。

  三.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

  四.教师整合问题布置精读课文。出示以下问题。

  1.说一说本文描写了怎样的母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交流,辅导阅读)

  2.作者写合欢树与写母亲有啥关系?

  3.你觉得用“合欢树”作题目合适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后小结:合欢树虽没有在第一部分出现,但是,通过母亲对合欢树的照料,通过写合欢树的生长,母亲的内心世界得到进一步的展示,母子的情结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母亲的形象随着合欢树的生长而凸现出来,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深深的情愫也伴随着合欢树的.生长而升华。

  五.学生试写,母亲去世了,作者非常思念母亲,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无微不致的关怀,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期望和爱戴……请你替作者抒发此时此刻的心情,并给作者写几句话,来安慰他。

  《合欢树》教案 2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从细节描写中体味母亲对我的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4、基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采用由散入整的组合法,在内容主旨理解的同时,对散文写作有初步的认识。

  5、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合欢树在史铁生的心中挥不去、抹不掉,永远烙在他的心中。

  二十岁,对你意味着什么?

  二十岁,对史铁生意味着什么?

  二十岁的儿子瘫痪了,对母亲意味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题目为合欢树,那么作者有没有一上来就写合欢树呢?哪些地方提到了合欢树?

  提示:作者一共四次提到合欢树:(7—12自然段)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

  (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

  (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

  (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3、后半部分才提到合欢树,那么前半部分写些什么内容?仔细阅读1-6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我"和母亲的句子。

  我母亲性格

  十岁作文比赛得第一最美的女人聪明争强好胜,率真可爱

  二十岁两腿残废后母亲有了白发处处对儿子隐忍退让,坚强

  三十岁小说发表母亲已经去世早早的离世因操劳而早逝

  母亲的变化:

  从一位"好看的母亲"变成早生华发的母亲,从一位能为自己作"蓝底白花的裙子的母亲"变成了生活中只有儿子的母亲,从一位争强好胜的母亲变成处处对儿子隐忍退让的母亲。

  4、开头写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冲突,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1)、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起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2)、展现母子间曾经有过的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合家欢乐的生活,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夺魁的'气氛形成对照。

  (3)、回忆母亲,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染力。

  6、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呢?

  学生课文中圈画,后交流发言。

  明确: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往往显得真实,和有感染力,

  1)给"我"治病:

  "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v无私无怨、v坚强执着、v宽厚仁慈、v牺牲自我的爱。

  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1、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2、为什么课文在第7段才提到合欢树?

  3、史铁生为什么没看成合欢树?

  4、"她心里太苦了",母亲到底苦在哪里?

  5、作者多次写到那个刚来到世上"瞪着眼睛看树影儿"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6、由题目"合欢树"的"合欢"二字,我们首先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比如:合家欢、合家欢聚、合家团聚等等。

  7、文章以"合欢树"为题,却几乎处处写"悲伤"。

  那么文中有体现欢乐情绪的内容吗?有表示欢乐心情的词语吗?

  首段:母亲的率真、我的顽皮,一家人的和乐融融也莫过于此了;"悲伤也成享受"(为什么?)1234 123、问题:能回忆怀念母亲的物品想必有很多,史铁生这篇文章为什么选择合欢树来悼念母亲?

  明确:母亲对合欢树的精心照料是她呵护关心我的写照。

  交流要点:

  对合欢树希望的表现: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会,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对"我"的希望表现:

  ●对治好"我"的希望: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对"我"从事写作的希望: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母亲的话中体现出的小心翼翼又满怀希望,一方面尽力维护残疾儿子的尊严,一方面激励和鼓舞儿子写作的信心。

  比较第一段和第三段母亲对我写作的表现的不同态度。

  交流后明确:母亲对"我"对合欢树都抱有无限的希望,希望合欢树能开花,希望"我"由写作闯出一条路以获得生活的信心。

  合欢树象征什么呢?合欢树其实就象征着史铁生,象征着母亲的儿子"我"。"我"的残疾,母亲的用心照顾;体现在合欢树虽然没有发芽,母亲叹过气,"还舍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合欢树茂盛了,母亲认为是好兆头,兴许儿子的病从此有希望呢?于是"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在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找到"寄托"时,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抱了希望。鼓励着"我"去做"我"喜欢的事情:"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只是担心着儿子,不知道儿子的前途在哪里,他什么时候才能走出一条息的路?她担心着,访问演出好像念叨着"合欢树几年才开花一样。"

  合欢树虽然象征看"我",都得到过母亲的喜欢,受过母亲的照顾,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我的小说如今常获奖,我"走"出了一条路了,但母亲已不在了。最想看合欢树开花的人偏偏不在,最愿意看到"我"获奖的人偏偏不在;如果说合欢树开花是对母亲的报恩,"我"的获奖不也是对母亲的报答吗?作者期望借一个小男孩长大后,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想起他自己的妈妈,跑去看看那棵树,替自己完成未了的心愿。

  3、我为什么回避一直想看的合欢树。

  要点: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

  合欢树是我的象征,承载了母亲的关爱和希望,却一度让母亲失望,不理解母亲,觉得愧疚和后悔。如今,树已枝繁叶茂,我已功成名就,而昔日百般呵护我们的母亲却已撒手西归。睹物思人,近乡情怯,作者回避的不仅仅是树,更是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一份永远还不清的恩情。我只能用文字一遍遍忏悔,向逝去的母亲志哀。

  4、重点: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小的合欢树,凝聚了史铁生如此深沉浓厚的情感,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乏细节的感动,当心中某根柔软的琴弦被触动,不要吝惜,把情思凝于笔端,美好就会在一刹那收藏。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接着,作者追忆合欢树的由来,从追忆可见,母亲无意栽种合欢树的时候是"我"已两腿残废。想来那时母亲内心的伤痛是难以言表的。她挖回这棵"刚出土的绿苗",很大程度是寄予了一种生命常青的愿望。因为绿是生命的象征。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这段话"母亲从来喜欢这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甘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叼,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这似乎是母亲全心为"我"找药方到支持"我"写作的过程的写照。我想这位母亲在料理合欢树时定是充满了对儿子的痊愈的希望的。

  合欢树被弃置在路边,在被无意栽种的一年里,无人打理。然而第三年却"长出了叶子",还比较茂盛。这是一个顽强的生命,在逆境中生存了下来。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勇于面对才能拥有充满阳光的将来。

  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爱。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母爱永恒。

  《合欢树》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叙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过程:

  导入

  导语: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恋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对母子,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

  学生自由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了解作者及背景,帮助理解主题

  感知课文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

  1、 勾画生字词

  2、 引导提问

  (1)课文都写了哪些事?

  (2)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理清文章思路

  品味语句,品味感情

  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

  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4、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5、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师生互相交流

  1句:“全副心思”“到处”“总能”体会母亲为了治疗而奔波不厌其烦的态度。

  2句:“惊惶”“昼夜守着”及语言描写的语句都很好地表现“我”病情不好时母亲的心情及她奋力同病魔抗争的形象。

  3句:“到处”“顶着风或冒着雪”表现母亲看到“我”对生活有了新的企盼,又是希望又是无奈。鼓励我写作,也是对人生的激励和劝勉,只不过能让我摆脱精神上的痛,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4句:“她心里太苦了”表现了母亲的艰难,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深深的理解、思恋和怀念。

  5句:此时合欢树是“我”的化身,是母亲希望的寄托,对生命的期待和憧憬。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母爱

  看书质疑凿深作品

  老师师引导补充:

  1、母亲去世后,为什么“我”开始不愿看合欢树,后来又想去看合欢树?

  2、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

  3、课文写合欢树的树影,写刚刚出生的瞪着眼睛看树影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4、有同学说既然写的是母亲,干脆就以《我的母亲》为题好了,你怎么看呢?

  (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1、“我”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想去看看合欢树,但是又怕睹物思人,几次都借故走开了。最后终究抵挡不住对合欢树的牵挂,对母亲的怀念,又去看了合欢树,从这一“离”一“去”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深的眷恋。此时的合欢树已经成了母亲的化身。

  2、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

  3、有衬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树影会触发童年的记忆,混合着幻想的诗意,关联着难忘的亲人!

  4、合欢树寄托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母子同欢的期望,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施情感教育

  拓展延伸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母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我们的记忆中,赞扬母亲的故事、诗文、名言警句有哪些?

  故事: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名言警句: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诗句:《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培养学生多搜索、多积累的习惯

  歌曲升华主题

  《烛光里的妈妈》

  欣赏歌曲

  情感教育

  布置作业

  屏幕显示保加利亚作家海托夫的文章:《趁双亲还在》。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和惋惜之情。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我就给他买些苹果。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在我家居住的巴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直到现在,在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面对至爱自己和自己至爱的亲人,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要趁早。

  作业:

  结合学习本文的感悟,写一篇《重读的爱》的随笔,500字左右。

  生读海托夫文章

  课下完成随笔

  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

  提高写作能力。

  《合欢树》教案 4

  【设计意图】

  夏日里满树鲜艳绚丽的合欢花,以及满地的落英缤纷,总是吸引着孩子们欣喜、探究的眼球。基于他们表现出的对合欢花的浓厚兴趣,我决定安排一堂综合认识合欢的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合欢的花、树、皮。

  2.简单了解其各部分的功用。

  3.培养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及想象思维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查资料,搜图片,制作幻灯片。

  2.纸笔、颜料、胶水。

  3.合欢的花、叶若干(分别放在小筐里)。

  【活动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引导发现法、操作法等。

  【活动过程】

  先放幻灯给孩子们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组织全体聚到合欢树下,从观察入手,一步步来引导他们认识合欢树,了解合欢树。

  1.提问幼儿合欢树的名称,简单了解它的别名: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扁担树、芙蓉树。

  2.对照实物,观察、讲述、认识。

  树干:树干的颜色一般是浅灰褐色。

  树皮:树皮轻度纵裂。

  树枝:枝粗而疏生,幼枝带棱角。

  叶子的颜色:绿色;

  叶子的特性: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

  叶子的生长方式: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互生。

  花的形状、颜色:花美,形似绒球,花丝上部为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簇结成球。

  花的气味:清香袭人(让孩子们亲自闻一闻,说一说。)

  果实:果实为荚果,成熟期在十月。(留下悬念:小朋友可要留心观察啊,看它什么时候结荚。)

  (对于知识点比较难的地方只让幼儿简单了解。)

  3.简述其价值。

  合欢树姿态美观,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气味芳香,可供观赏;

  木材坚实,纹理通直,结构细密,经久耐用,可供制家具、农具、建筑、造船之用;

  合欢树阴阳有别,被称为敏感性植物,被列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

  合欢皮、合欢花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4.捡落花。

  老师和孩子们一块捡拾落在地上的合欢花,一边捡一边数数。

  5.粘贴、添画。

  让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利用花、梗和叶片进行粘贴、添画。

  6.展评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继续观察合欢树,并做简单记录。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合欢树各部分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练。

  《合欢树》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意蕴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不论年长年少,也不论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不尽思念。母爱、母子的深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身体健康的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对母爱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篇《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课文分析

  二、研习新课

  (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做裙子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 聊起合欢树 已死多年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2、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

  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

  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2、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为“我”治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

  小结:可以看出母亲不仅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精神,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3、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句子(略)

  4、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全文还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乐观、坚强、执著 聪明 美丽 善良 热爱生活

  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 句子(略)

  重点分析内疚之情。

  (1)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爱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所以,对母亲,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

  (2)对母亲住过的房,栽种的合欢树,作者的态度是有变化的。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没早看。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想去看,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

  2、句子理解

  理智起来的作者可以静静回忆与母亲曾经的事情,所以文末写道“悲伤也成享受”可见对母亲怀念之深。

  小结: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内疚之情并不是完全隔离开,也没有先后之分,两种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理解合欢树的象征含义

  1、文章主旨是母爱,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有联系,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运用的是象征的手,也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写人的手法。

  2、你认为合欢树象征的是谁,为什么?

  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所以象征着母亲。同时,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

  3、作者有没有成长起来呢?让我们来看史铁生的介绍,请大家注意作者的笑脸。

  小结:史铁生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在最该张狂的时候突然瘫痪,这是他的不幸,但他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又是他的大幸,难怪史铁生在好几篇文章中满怀深情的回忆母亲,让我们一起阅读相关资料。

  三、课外拓展(出示课件)

  提问:这些片断反映了史铁生对母亲怎样的感情,与课文中的感情是否一致?(明确:一致,感激与内疚)

  小结:史铁生的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的原因是他写的是真人真情,是肺腑之言,所以,我们作文时要抒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文章,体会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2、亲情是永恒的主题,学习本文以物为感情载体的写作方法。

  结束语:

  阅读是一颗心灵与另一颗心灵的握手。今天,用我们一颗纯真之心,与作者的悲苦之心握手,与母亲的慈爱之心握手。一头握着对亲情的感悟,一头握着对母爱的歌颂。希望通过我们阅读,能够读出史铁生静若止水的语言下深藏着的深厚情感,能从波澜不兴中一窥潜流汹涌。但愿我们都有一颗善于感悟真诚的心灵!

  《合欢树》教案 6

  教学目标

  1、梳理文中的多次“错过”,通过换词、析词、补词的方法揣摩体会作者几次错过中的情感流动,通过补写诗歌、习作交流来探究作者选材表达之妙。

  2、借助关键语句品析、师生经验交流,把握“合欢树”、“孩子”中对母爱、生命的哲理思考。

  3、通过拟写比喻反观自我,回味母爱,表达真实感受。

  教学重点

  1、通过换词、析词、补词揣摩把握作者几次“错过”中的情感流动。

  2、通过补写诗歌、习作交流探究作者选材布局之妙。

  教学难点

  1、借助关键语句品析、师生经验交流,领会“合欢树”、“孩子”等重点语句中对母爱、生命的哲理思考。

  2、通过拟写比喻、课外阅读来反观自我,回味母爱,真实表达。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推送:微课《寒潭里盛开的花》,学生预习了解史铁生生平及作品。)

  一、导语(以史铁生身残志坚的事迹启发学生的感悟和憧憬,3分钟)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走近作者(检查预习,学生自主发言谈自己了解的史铁生及作品,7分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在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1972年因病致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后转回北京,1971-1981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

  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散文:《我与地坛》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阅读回答:《合欢树》是一篇写的文章?

  要求:如果你赞同这一观点,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如果你不赞同这一观点,也在文中找出依据。

  四、精读课文——错过,就是过错!(20分钟)

  Ⅰ:寻“我”与“母亲”的错过

  (一)心心相错——抓对话

  1、不相让的斗气

  找出10岁时的母子对话,体会母亲话里“呢”的作用和我的回答中修饰语“故意”的内涵。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母亲的得意、孩子气)

  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我的任性,针锋相对)

  ——体会“我”少年时的叛逆。

  2、不理解的隔阂

  找出20岁时的对话,尝试在两个“说”之前加上修饰语。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

  3、不体谅的心痛

  找出20岁时的另一次隐对话,分角色诵读,体味其中情感。

  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自暴自弃)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自责自悔)

  补充材料:“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与地坛》)

  ——借助填补修饰语、诵读、补充材料,体会青年时对母爱的不理解。

  (二)生死相错——抓虚词

  不复见的永别。

  读读删掉虚词的第四段,体会修饰语所表达的情感。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奖,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

  ——借助对虚词的品析,体会作者随时间流转对母亲的理解和歉疚。

  (三)作者以现在的眼关注往事时,为什么挑选出的都是与母亲相错的时刻?

  1、源于“我”的感情(错过=过错)

  在错过中犯下的过错,成为悲伤愧疚的源头。

  根据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补写诗歌,师生交流。

  世界上最伤痛的距离,是生与死的距离,更是当我就在你面前,你不能体会我爱你。

  世界上最伤痛的距离,是当你就在我面前,我不能体会你的爱,更是。

  2、彰显“我”的表达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引入同龄人习作帮助学生理解。

  习作片段:

  她问我要是把诗的意境展现于微电影的镜头形式,有哪些景可取。我没有仔细思考,然后态度也不太好地教训几句:一首诗就那么几个字,拍成视频不就是一两秒的功夫?

  随后她说不劳烦我了然后我也下了。这不是什么大事,要说就说家常琐事吧。但是我却慢慢感到不安。麻麻肯定因被我冷落而伤心。

  我也想到前几天的事。我妈有个缺点,在她讲课的时候老是要黑我,比如是什么吸引了我家的小胖子天天在杭外跑步之类的。然后不知为何传到了同学耳朵里然后我就跪了。

  那天和麻麻吃饭我义正严辞地批评了她一顿:你这是强烈干涉我的人生自由!她一脸委屈:我以儿子为自豪嘛。自豪你妹,你要自豪我就不要混了?

  一如麻麻再怎么染发也遮不住的白鬓,再怎么化妆也盖不了的皱纹,岁月如诗如歌如童话,如狼如虎如尖牙。慢慢的慢慢的麻麻也会忘事儿,也会叹息,也会悲伤。而她始终默默地搀着我成长,在我的身后,一脸猥琐且幸福。

  母爱并不总是温情脉脉,“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世俗的母爱更多时候是争吵、责备、埋怨、哭泣、唠叨、代沟。而能在这样的不和谐中发现隐秘的和音,在隔离之中找到跨越,即是“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通过补诗和作文示例,引学生理解文中的人、事、物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特殊的人、事、物,因此阅读本文不仅仅在于了解母亲,更要体会“我”通过人、事、物映射出的对母亲的感情。

  第二课时

  Ⅱ:寻“母亲”、“我”与合欢树的错过(25分钟)

  (一)错过花开——抓虚词

  诵读第8段,抓住五个虚词,仔细品读,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领会这一段与“我”的成长虚实相应的关系。

  那年竟(惊喜)

  第二年还(不放弃)

  又过一年才(期盼)

  再过一年都(自责)

  ——抓住几个虚词,以少胜多,细细咀嚼,把握合欢树这一虚实相生的象征。

  (二)错过相见——抓关键词

  文中有几次欲看合欢而错过?请找出来,仔细揣摩表面的“不愿”、“不能”之后的不想、不敢。

  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不愿中的不敢)

  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我心里一阵抖(痛),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不敢中的期待)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伤痛后的面对)

  想摇车进小院真是不能了。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不能中的纠结)

  ——对文本的理解不能从字面滑过去,要发现潜行在字词之下的情感涌动,体会表面平实的文字与内在强烈的感情间形成的巨大张力。

  (三)为什么作者反复描述合欢树与“我”一次次错过?

  错过不仅是过错,也是另一种相遇

  1、对合欢树一遍遍的思量和回味,使他和合欢树在精神上相遇。

  有一天那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1、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

  2、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问:两处“那棵树”含义一样吗?

  那棵树1:“孩子”的合欢树,孩子感受到的母爱。

  那棵树2:“我”的合欢树,我感受到的母爱。

  生命流转,母爱轮回,合欢树对于“我”的独特意义,“我”对生命的独特体验,不会消亡。

  ——理解反复出现的似与文本无关的孩子是教学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为攻破重难点,此处紧紧抓住“孩子”最后一次出现的语句,对重复的“那棵树”作深入剖析,挖掘相同的`表象所指下的不同深层语意,帮助学生顺利理解作者通过孩子表达的对母爱和生命的思考。

  2、对合欢树一遍遍的思量和回味,使他得以和自己相遇。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五、艺术拓展(15分钟)

  1、展示蒋子丹对史铁生作品的评价“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请同学们结合《合欢树》说说“起伏”、“平静”各指的是什么?

  提示:文字(平实),起伏(感情),宁静(思考)

  2、回顾“这是一篇关于的散文”的问题,再次填充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理解。

  提示:生命、人生、母爱。

  3、师生共同填写小诗总结全文。

  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错过

  生命是一幕又一幕的相遇

  生命是一回又一回的凝眸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的挥别

  生命是一笔又一笔青春任性的墨迹,在岁月的宣纸上慢慢变淡发黄——以蒋子丹对史铁生文字的评价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推向理性认知,由一课走向一类,开阔视野,帮助学生打开阅读史铁生作品的一扇门。

  六、作业(5分钟)

  1、好的比喻和好的散文一样,需要融合“我”的情感、“我”的思考、“我”的表达。以此为标准,比较下列比喻的优劣,并写一个关于母亲的比喻,表达你所感受到的母爱。

  学生作品示例比较:母亲就像一把雨伞,为我遮风挡雨。

  母亲就像一只鸭子,嘴是硬的,心是软的。

  母亲就像一缕阳光,刺目但却温暖。

  2、推荐阅读《我与地坛》,读出其中的“起伏”和“宁静”,把它写下来,在微博上分享。

  七、教学反思

  《合欢树》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合欢树》的作者、背景与主题。

  2.理解《合欢树》中的情感描写与意象。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合欢树》的情感描写与意象。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合欢树》中的情感描写与意象。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

  1.讲解与讨论相结合。

  2.个人阅读与小组合作。

  3.创作与分享。

  教学过程:

  一、引入(10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学习的内容,即《荷塘月色》。

  2.引入新课《合欢树》。介绍作者、背景和主题。

  3.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对《合欢树》这个名字有什么想法?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

  1.让学生个人阅读《合欢树》。

  2.分组讨论,理解文中的情感描写与意象。每组选择一段文字进行解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汇总讨论,让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解读。

  三、创作与分享(30分钟)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情感或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诗歌、散文、绘画等形式。

  2.分组分享,让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可以让其他组进行点评。

  四、总结(10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2.提出问题:你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讲解、讨论、个人阅读、小组合作、创作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既注重了学生的听力与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作,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描写与意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合欢树》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深沉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4.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文章中用平淡朴实的语言,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真挚的感动展现出来,这正是学生应学会以小见大、平凡中见真情的写作方法,所以我把“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作为教学重点,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象征的写作方法较生疏,把“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高效课堂重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基于此,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点拨、引导、释疑等,而学生发挥自主权,可以写写划划、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流程:

  高效课堂的标准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老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学生能自己完成的,老师决不包揽,所以我设计的课堂流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一)情境激趣:

  出示一张图片,介绍图片上的人物以及代表作,既让学生了解作者,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我设计的导语是:这就是《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领奖典礼上,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主人公史铁生。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代表作有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这篇文章,看看母亲是怎样来帮助这位残疾人的,同时来感受一下他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出示课题《合欢树》)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对于一些基本的`字词以及理解,学生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字词典在课下独立完成,在对课文内容感知的基础上,简单的问题是不成问题的。我布置的预习题如下(出示幻灯片):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呛( ) 敷( ) 熏( ) 灸( ) 虔( )诚 瞎逛( )

  2.解释下列词语:

  茂盛: 虔诚:

  安慰: 惊惶:

  侥幸: 侍弄:

  3.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并根据这些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三)、读悟结合,自主学文: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好文章内容,我把课文的两部分分开来讲。

  1.默读1-6自然段完成如下表格 (出示幻灯片):。

  时间事件对母亲的描写母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完成表格,既能明白课文的写作顺序,又能理清文章事件,还能通过对母亲的各种描写体会到这种深沉伟大的母爱,这样学生自己能完成的东西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可以进行补充,矫正。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7-12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在自学中获得的多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和小组其它成员进行无拘无束地讨论交流,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很自由、很轻松。也就解除了往日课堂上常有的那种压抑感,使他们敢于问、乐于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课堂是自己活动的天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教师要巡视参与,成为小组中的一员,或倾听学生的见解,或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师生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不断的讨论交流中,学生渐渐消除了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渐渐“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气氛自然变得十分轻松、活跃。我设计的讨论问题如下:

  (1)合欢树是怎么来的?

  (2)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生长过程?

  (3)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又是怎样的?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补充矫正,明确:其实可以说合欢树就是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料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也可以说合欢树相当于母亲,合欢树就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那么大家认为合欢树象征了什么?(教师归纳补充并板书)

  (四)延伸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肯定引起共鸣,学生肯定想畅所欲言,这样我设计综合性题,引发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请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感触。

  (五)小结:

  利用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是这样设计的:课文以平淡朴实的语言,运用各种描写方法,以合欢树为媒介,既蕴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又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其实母亲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身上,就像《懂你》歌词所唱“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让我们珍惜这份深深的母爱吧。播放《懂你》这首歌,再次以情感收尾,留有回味。

  《合欢树》教案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深刻领悟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协作能力。

  (2)因情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2)揣摩作者的悔恨之痛思考母子平等主体的社会角色确立独立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由情感体验的感性活动过渡到象征手法的知识点的落实,使修辞学习由感性层面内化为理性认知。

  教学方法

  课堂剧、小组讨论法、 换位体悟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入题(多媒体播放歌曲)

  以周杰伦歌曲《听妈妈的话》导入,引起同学们的兴奋点与对母亲关系的联想,老师在曲终提问:"你现在还总是听妈妈的话吗?"引入本文母爱话题。

  二、作者介绍,知人论世(用多媒体屏幕出示,重体字用彩色字标出)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三、轮读课文,处理字词(要求同学们有感情朗诵,幻灯片出示课文生字词)

  针灸(jiǔ) 虔诚(qián ) 惊惶(huáng)

  侥幸(jiǎo) 瞎逛(guàng) 够呛(qiàng) 侍弄(shì)

  四、初步感知,回答问题

  1、文中最感动你的'是哪里?

  鼓励同学们自由发言,目的在于激励同学们投入情境。

  2、你对合欢树了解多少?这种树名字很多,为何本文取"合欢树"?(多媒体出示合欢树简介和图片)

  纪念主人公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3、为什么作者在母亲去世后,不回小院去看看?

  悲痛悔恨之情。视学生回答情况,引入对文章内在情感的分析。

  五、搜集信息,梳理线索(多媒体出示填空题,学生个别回答,老师填出答案)

  1、合欢树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时,在_______挖来的,种在________里。

  第二年,合欢树______,母亲______。

  第三年,合欢树_______母亲__________。

  第四年,合欢树长在_____________。

  第五年,我们搬家合欢树__________。

  2、我十岁时________________。

  二十岁____________。

  三十岁______________成名之后______________。

  3、母亲小时侯________才能优秀。

  年轻时会为自己________________。

  中年为儿子的病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儿子写作到处_____或____________。

  儿子小说发表后母亲________。

  答案:

  1、母亲、给我找工作、路边、花盆、没发芽、叹息、长出叶子、茂盛 、高兴、窗前的地上、被忘记

  2、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双腿残废学习写作、小说发表获奖、思念母亲

  3、写作、做裙子、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已经故去

  同学们答案大致正确即可,主要为让同学们树立文章主体意识。

  六、小组讨论,深化理解

  1、母亲为儿子做过什么事?(对应上1题)

  治病、借书、看电影、生活起居。

  2、儿子为母亲做过什么事?(对应上3题)

  无。

  3、"合欢"是"一起快乐"的意思,本文中母亲与主人公共同生活的岁月快乐吗?(对应上2题)

  十岁时与母亲为获奖之事使气逗乐,可以讲是快乐时光。自从主人公腿残后,母亲更多的是为儿子担惊受怕,日夜操劳。

  4、假设母亲没有儿子后半生会怎样?

  可能是轻松平和地健康长寿。

  5、假设母亲没有儿子后半生会怎样?

  可能很早就活不下去,更别说成为作家。

  6、儿子对母亲的印象和态度发生什么变化?

  小时侯和年轻时不理解,中年后失去母亲才领悟珍惜母爱的珍贵。

  七、概括文章,把握线索(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儿子 母亲 对母亲印象 对母亲态度

  十岁获奖 警戒勉励 年轻美丽 故作轻慢

  二十残废 治病助学 尽心尽力 冷淡轻视

  三十成功 阴阳两隔 含辛茹苦 感恩铭记

  八、布置作业,加强感悟

  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将本文情境改编为四幕剧组内同学进行剧本编写、道具准备、排练排演的分工合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巩固语基

  对字词和本文线索进行回顾。

  二、表演情境,体验深情

  (一)获奖之后

  道具:书包 奖状 桌椅(桌子一侧绑竖起小黑板) 乒乓球及球拍

  铁生背着书包手举奖状一步三跳,母亲坐在缝纫机前踩着踏板

  铁生蹦到母亲眼前,把奖状送到眼前(铁生简称为"生"母亲简称为"母"下同)

  生(得意地):看!100分!我是第一!

  母(抬起眼睛眼神喜悦后迅速转为不满):你们这才多少人参加呀,我小时候比你强多了,老师拿着我的作文到家来问是不是你姥爷替写的。那时我比你还小,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生(放下书包和奖状对墙打乒乓球,淡漠地笑):切!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母(焦急地):你这孩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舞台只余生打球声。

  (二)偏方治腿

  道具:椅子 毛巾 水盆 热水瓶 药瓶

  生坐在椅子上挽起裤腿,露出变黑的小腿,母亲蹲伏在地上,把毛巾从水盆中拧出,敷在生腿上

  母(关切地):现在感觉好点没有?

  生(不在乎地):没感觉,(烦恼地)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

  母(耐心地):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又加了一点热水把药瓶的药水倒到水盆里,又把毛巾从水盆中拧出敷在生腿上)

  生:唉呦,烫死我了!别弄了!你要对我好,就让我去学写小说!

  母(赶紧拿开毛巾,惊惶地小心查看):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

  (三)助儿成材

  道具:轮椅 书本 男式 放围巾的衣架

  生坐在轮椅上,手拿书本,与观众成45度角。看着远方,若有所思.母亲从反方向上,身披围巾,风尘仆仆

  母(欣喜地):铁生,你要的《约翰o克里斯朵夫》我借来了。走,快收拾一下,我们去国图剧院。

  生(低缓地):妈,咱别去了。今天雪多大呀,我们都感冒了,就不合算了。

  母(生气地):还想学写作呢!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凭什么能写出好小说啊!

  生(激愤地):我就不是这块料,还写什么写?!上次的稿子多少天了,还没结果,一定又没投中。

  母(和颜悦色地):你小时侯,作文不是得过第一?没有付出,哪来收获?我们只要好好努力,总有希望的。走吧,妈排了三小时队才买到的票。人家说是这个导演的巅峰之作,我们去瞅瞅,也知道现在的观众都喜欢什么口味。(自己把围巾围到头上,拿过围巾,给铁生围上,给他戴上帽子)

  母推生轮椅迅速走下。

  (四)成名思母

  道具:马扎 报纸 轮椅 水杯

  一群老太在聊天看报纸。生由一边缓缓摇轮椅上

  老太一(指着报纸惊呼) :呀!这不是小生子吗?坐在主席台上开会呢?

  老太二(自豪而坚定地) :哪是开会,看您这眼神儿?颁奖!打我们这大院儿出去的,就数小生子出息。人家现在是作家啦!昨儿电视上都播了!

  老太三(感慨地):只可惜他妈走得早,受了那么多罪(唏嘘) 。要是看到这一天,不知该多高兴呢?

  众老太:就是,就是啊。

  老太一(突然站起,惊喜地) :那不是小生子吗?你怎么有空来了?(众老太拥上前,递茶送水,嘘寒问暖)

  生:谢谢,谢谢。您老身体都还好吗?

  老太一:硬朗着呢。敢情你还记得我们,想这儿就常来走走,我们也都想你呢。

  生:好啊,我这不来了么?

  老太二:小生子,到小院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多媒体屏幕背景出现合欢树)

  生(沉穆):不,不去了,手摇车不好进。

  老太三:你们那个小院,现在还很整洁呢。现在住了小两口,刚有了个儿子,不哭不闹,跟你小时侯似的。只看窗户上树影儿,真讨人喜欢。

  生慢慢把轮椅摇出,注视屏幕上的合欢树图片。

  四、融情入景,设计独白(老师巡回指导,待同学们大部分写完,进入下一环节)

  五、深情朗诵,升华感悟(配以《懂你》背景音乐)

  示例:亲爱的妈妈,您现在还好吗?您在生前为我做了那么多事,从未得到儿子的报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儿子怎能忘记又怎舍得忘记您的恩情?现在儿子大了,也能体悟到作为一个成人要承担许多角色与责任。可是,仅仅我自己就让您承担了一切,我真是太自私了。您若地下有知,会原谅儿子吗?

  选两三个学生朗诵,让同学们在同龄人的感情抒发中产生共鸣。

  六、提出问题,分析内涵

  1、原文为何没用内心独白?文章以什么景物结尾?

  含蓄淡雅的文风。合欢树。

  2、合欢树与作者有无相似性?合欢树凝聚了哪些感情?

  (1)从生命起源来看,是母亲给了"我"和合欢树生命。(合欢树代表了主人公)

  (2)从成长过程看,都倾注了母亲的心血。(合欢树沉淀了母爱)

  (3)从合欢树与我们相处的时间看,是母子同在的时光。(合欢树见证了母子深情)

  七、引出手法,体悟妙处

  1、这种"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叫做什么?

  象征。

  2、象征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用合欢树表达丰富的感情,以少胜多,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八、布置作业,实现迁移

  1、通过写一件东西来表现你和母亲的感情,深化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阅读《我与地坛》,进一步了解本文写作背景,明晰作者心理变化,深化母子感情认知。

  九、板书设计

  合欢树

  象征

  母爱 母子情 儿子

  《合欢树》教案 10

  夏日里满树鲜艳绚丽的合欢花,以及满地的落英缤纷,总是吸引着孩子们欣喜、探究的眼球。基于他们表现出的对合欢花的浓厚兴趣,我决定安排一堂综合认识合欢的活动课。

  教学要求:

  1.观察认识合欢的花、树、皮。

  2.简单了解其各部分的功用。

  3.培养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及想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查资料,搜图片,制作幻灯片。

  2.纸笔、颜料、胶水。

  3.合欢的'花、叶若干(分别放在小筐里)。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引导发现法、操作法等。

  先放幻灯给孩子们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组织全体聚到合欢树下,从观察入手,一步步来引导他们认识合欢树,了解合欢树。

  教学过程

  1.提问幼儿合欢树的名称

  简单了解它的别名: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扁担树、芙蓉树。

  2.对照实物,观察、讲述、认识。

  树干:树干的颜色一般是浅灰褐色。

  树皮:树皮轻度纵裂。

  树枝:枝粗而疏生,幼枝带棱角。

  叶子的颜色:绿色;

  叶子的特性: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

  叶子的生长方式: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互生。

  花的形状、颜色:花美,形似绒球,花丝上部为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簇结成球。

  花的气味:清香袭人(让孩子们亲自闻一闻,说一说。)

  果实:果实为荚果,成熟期在十月。(留下悬念:小朋友可要留心观察啊,看它什么时候结荚。)

  (对于知识点比较难的地方只让幼儿简单了解。)

  3.简述其价值。

  合欢树姿态美观,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气味芳香,可供观赏;

  木材坚实,纹理通直,结构细密,经久耐用,可供制家具、农具、建筑、造船之用;

  合欢树阴阳有别,被称为敏感性植物, 被列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

  合欢皮、合欢花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4.捡落花。

  老师和孩子们一块捡拾落在地上的合欢花,一边捡一边数数。

  5.粘贴、添画。

  让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利用花、梗和叶片进行粘贴、添画。

  6.展评幼儿作品。

  继续观察合欢树,并做简单记录。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合欢树各部分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练。

【《合欢树》教案】相关文章:

《合欢树》教案01-23

合欢树的教案01-07

【推荐】《合欢树》教案4篇03-06

有关《合欢树》教案(通用6篇)02-24

《合欢树》教案集锦五篇10-17

合欢树的教学反思04-22

合欢树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17

《合欢树》阅读理解及答案06-14

《合欢树》阅读练习及答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