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时间:2023-03-13 19:09:0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

  教材分析:

  《美丽的生命》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编写思路是从“欣赏”生命、“感知”生命的美丽入手,唤起心中对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本课的设计主旨是通过呈现大自然各种生命共生共存的美丽图画,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命,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命,感受身边的生命之美和生命带来的美丽,领悟“世界因生命而美丽”,引发学生对生灵万物的情感,为本单元后两篇课文做铺垫。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身子女,在家受到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加不懂得珍惜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体,甚至以摧残其他生命体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为荣,这种现象说到底是道德的缺失,而这种道德的缺失其根源在于对生命教育的轻视。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其生命需求,感受生命的丰富与意义,让他们在交流中受到触动并给予其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使“关爱”落实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设计思路:

  本课从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谈起,丰富多彩的生命使世界变得生动、精彩,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值得珍爱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主动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生命,感受到生命为世界带来的生机、活力;从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以达到教学的高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最后将“热爱生命”的意识从小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初步感知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

  3、行为与习惯目标:懂得关爱、善待身边的`动植物,学会和它们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感受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懂得关爱、善待动植物。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要善待每一个生命。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在这广阔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星球,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其中的一颗,你知道地球与其他星球有什么不同吗?(生答:地球是有生命的。)师边播放图片边讲述生命起源的传说?提问:你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吗?

  板书:美丽的生命

  二、探究新知

  1、欣赏: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欣赏有关大自然的生命视频)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早在3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现在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和40多万种植物呢。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有生命的地方。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生命,我们的世界才如此多彩。

  提问:①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在这幅图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

  ③通过欣赏,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师:小草在风中飞舞,鲜花在竞相开放,小鸟在树林里歌唱,松鼠在枝头跳跃,鱼儿在水中玩耍,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它生生不息,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五彩斑斓,正是由于它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美丽。

  2、交流:我看到的生命

  (1)、通过学习,大家想一想在你们身边,你知道的生命还有哪些?说说它,并上一幅画。

  (2)、说到这里你是怎么对待身边的生命的呢?

  (3)、请在记录卡上把你的做法写下来。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师:大家说的很好,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人们的呵护和关照才能健康的成长,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3、体验:没有生命气息的世界

  (1)师:如果当这些生命都不存在了,我们的生活会变的怎样?整个世界又会怎样?播放凄凉的音乐,让学生想像在没有生命的世界里将会看到什么?(生答)

  (2)观看无生命的图片(课件出示《干涸的土地》),提问: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感受师小结)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只有黄沙、只有恐惧、只有荒凉而毫无生命气息的世界。回想刚才那个美丽的世界,看看现在这个世界,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学生探究交流)

  (3)师:通过大家的探究交流,我们发现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的如此生动和精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珍爱我们的世界。

  三、拓展提升

  回忆校园、田地、村庄、小河里都有哪些生命,并完成下面表格

  有声生命无声生命

  会飞的生命

  会游泳的生命

  爬行的生命

  四、小结

  整个世界的存在就是生命的存在,大自然的生机就是生命的体现,生命没有了,世界也就没有了!下面,就让我们以一首小诗结束本节课内容。(配乐朗诵)

  生命如此美丽,

  她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

  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

  让我们

  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一切生命!!!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生命

  生命如此美丽

  她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六、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渠道之一,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起着奠基作用。

  我认为生命的原则不应当仅仅适用于人类,而应当适用一切生命。人类应当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一切的所有的生命。我还认为道德教育应以珍爱生命为出发点,教育我们的学生对所有的生命应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伤害生命并救助生命;我们的道德教育应当教育学生以向珍爱自己生命那样对待一切生命,让学生在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同时体验到所有的生命的存在。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为了“激活”学生心灵深处沉睡的生命意识,提前一周我让学生在校园里、在家里以及社会上寻找有生命的动植物,让他们认识到动物、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生命。他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课上我让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生命。并每生画一幅有关生命的想像画,在班上介绍自己的画,比一比谁的想像力更丰富。

  整节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了生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我们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不足之处:

  1、课后没有及时和学生进行反思。不论是老师或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结束时,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让反思成为下一次课取得成功,进步的前奏。

  2、课堂内学生动的还不够。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2

  主题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学校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2、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重点:

  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

  活动难点:

  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彩笔、铅笔、纸、相机、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活动课时:

  2课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

  3、学习利用学校的设施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

  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

  活动难点: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学校的哪些情况呢?

  2、师:刚才我们和自己的学校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在参观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合作完成。

  3、“我的发现”汇报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2)、高年级的同学挑战小朋友,让小朋友回答问题。

  4、设计展示

  (1)、让学生自己将作品贴在“我的展示台”上

  (2)、学生互相观看交流,并评议。

  5、活动延伸:

  (1)、将学生各种形式的汇报展示出来,办一个墙报或编成一个册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封面、装订等。(2)、开展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的画展、作品展等。(3)、与美工课、语文课以及其它班级活动结合进行。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3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2、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安排了三个主题,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的学校;主题三,我生活的社区。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1)、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2)、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3)、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4)、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5)、学习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3、教材地位与逻辑联系:承上启下;从前一课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到本课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到后一课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逐步体现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4、核心功能与价值:对三年级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学生喜欢在这里生活,能够体验到爱和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使得他们多数人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

  2、学生前面学过《我爱我的家》,学会了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了体会爱和感恩,为学习本课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创设了条件。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2、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孩子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到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幸福的。

  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做人的基本道理,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准备:

  投影片《儿歌》。学生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准备一个长鼻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长鼻子”出示

  1、哭丧着脸的一名学生向老师诉苦—张出长鼻子了!

  2、谈话—做什么错事了吗?

  撒谎了!

  你呀,真是个一个小皮诺曹!

  活动(二)故事屋

  1、老师讲故事《木偶奇遇记》

  2、听完故事,你觉得皮诺曹怎么样?

  活动(三)“长鼻子”客星

  1、讨论:如何去掉“长鼻子”?

  2、交流:

  只要改正说谎的坏习惯,长鼻子就会变短了!

  把橡皮泥拿掉,鼻子不就变短了吗?

  3、对话,通过同学们与“长鼻子”同学的对话,展示学生帮助“长鼻子”的过程。

  活动(四)皮诺曹剧场

  1、过渡:老毛病又犯了!

  2、指

  3、学生演

  4、提问

  第二课时

  活动(五)你乐我也乐

  祝贺“长鼻子”同学恢复正常。

  活动(六)--小小故事会

  1、说谎的坏习惯尽管很讨厌,但也不是不能远离,古往今来,有关诚实的故事太多了!老师知道同学们收集了好多故事,谁来讲故事?

  2、是呀,诚实的人是会得到人们的赞许。书上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大家读一读,前后座位也可以演一演。

  3、出示投影,指导学生读《儿歌》

  活动(七)--我看“成长的烦恼”

  1、虽然,同学们都知道说谎话,害处大,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但实际上,大家遇到事情的时候,有时还会犹豫,比如---吃药。

  2、最怕吃药的盼盼就遇到难题了。同学们,看看书上的两幅图,要是你,你会怎样做?

  活动(八)--为假“长鼻子”平反。

  1、过渡:改掉说谎的坏习惯确实不易。所幸xx同学已经改掉了。

  不过,有一点要宣布,要为xx同学恢复名誉!xx同学为了让大家上好这一刻,特意扮演了一个说谎的角色,让我们向他表示感谢!让我们每个同学远离“长鼻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回顾成长历程,勾起生活的回忆,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揭示主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1、师生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有这么一位同学,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特别关心、照顾她的人,她是谁呢?

  2、生谈感受。

  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3、师小结揭题:是啊,郭殷子心小小年纪就能获得这么多荣誉,离不开她妈妈全身心的关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爸爸妈妈抚育我》,好吗?

  二、联系实际,合作探究

  通过交流、辨析和观察,了解并理解自己父母亲养育呵护自己的由衷,体会父母为了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讲述父母关心他们令他们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是怎么关心你们的呢?

  (1)小组活动。(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参与小组内活动,提升、指导)

  (2)在班上交流

  2、师小结过渡:是啊,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可我们还常常习以为常,还不知道他们为我们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和负担。老师建议,让我们走进他们,看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真正了解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真情触动,实话实说

  1、观看录像谈感受。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父母的一天”的作息时间,引导体会他们抚育子女的辛苦。

  师:世麟妈妈的一天是这么得辛苦和忙碌,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呢?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3、针对“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爸爸妈妈全部的爱,那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生实话实说自己对待父母这种做法的态度。

  师:大家都认为,父母长辈这样做,是对我们的关心,是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平常他们这样做,你们觉得满意吗?我们来个实话实说。

  5、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抚育我们成长(出示板书),无私地奉献与付出着,可我们有许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他们。大家想想,这样对吗?( )那你们就想想看,今后该怎么做呢?

  6、师小结并过渡:老师明白了,你们也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出示板书:爱),你们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那好,借此机会,老师建议大家动起手来,亲手做一份礼物,献给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四、敬献礼物,以表心意

  通过向父母长辈赠送礼物,表达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制作礼物。

  2、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展示。

  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停下来。做好的先上来展示,还没完成的我们课后继续完成。

  3、师生共舞《让爱住我家》轻松结课。

  师总结:爱心之家收到这么多礼物,老师会转交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收到礼物后一定会很开心。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学会互相关爱,让爱永远驻我们的家!同学们,站起来吧,让我们随着《让爱住我家》的音乐,一起唱吧,跳吧!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份爱带回你们的家吧,再见!

  五、课后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6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板书课题。

  1、要求根据课前的调查访谈提示的准备,每人选择其中一个选题,在所在的小组里发言,并选出代表,准备在班里汇报成果。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录像、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把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

  3、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

  4、集体汇报展示、交流。

  小结: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课件出示)

  二、互动活动。

  A、(乘上“生命”号列车)

  1、活动准备:教师在教室中选择不同的位置,分别代表一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如生命的产生、来到世上、成长的各个时期(会爬行、学走路、上幼儿园、上学、戴红领巾……)

  2、提出游戏规则:①、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组成乘车小组。大家作为列车员,各组列车员选出本组的列车长。同一乘车小组在教室里表示自己所选的生命阶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学生担任“生命”号列车的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驶。②、列车行驶到不同的阶段时,有相应的小组为大家讲解。

  3、活动要求:游戏中,教师就帮助列车长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列车行驶完全程后,学生进行讨论:考察我们的生命轨迹之后,有哪些收获。各个列车长组织列车员用图画、书写卡片、写感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根据各位的表现,评选出最佳列车长和优秀列车员。

  B、(制作成长册)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面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制作一本成长册,并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名字。(课件出示)

  1、把家长讲给自己听的那些感人故事简单写下来,个人或者小组、小队合作。编成一本故事集。

  2、根据课前调查访谈的内容,将自己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用图画表现出来,制作一本连环画。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几个重要阶段、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如出生、满月、周岁、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天上学等的照片,来制作一本照片集。

  4、采用其他更好的,你更喜欢的方法。

  C、(关于生命的探讨)

  1、通过阅览书籍、上网,了解人的生命过程。

  2、我与老人话生命。寻找身边年长的人,询问他是怎样看待人的生命的,对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对自己生命的过程有哪些感受。

  3、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可以通过回忆故事,谈谈你对这些故事的看法,你认为可信吗?生活中真的可能发生吗?D、(收集资料)

  1、查询一些资料,了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们,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公益事业的看法。

  2、根据学生找到的故事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召开“爱心使生命更美丽”的故事会。

  E、(制作宣传栏)

  1、学生分组制作一期“献爱心、延续生命”的宣传栏。通过绘画、诗歌、倡议书、剪报、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血液库、骨髓库、器官捐献的情况,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以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在全校进行宣传栏的展示,请其他班的同学参观、阅览。

  三、知识巩固练习:

  讨论:

  1、生命是否有限、是否只有一次的活动?

  2、在抗非典中,我国的白衣天使是怎样发扬舍己救人的英勇无私精神战斗在第一战线?

  3、①、[填一填]急救电话是;

  报警电话是;

  火警电话是。

  ②、[选一选] A、不开门B、打电话给父母C、有礼貌地请他进门D、告诉他父母马上就回家A开窗通风B。开灯检查C点燃煤气灶D关闭煤气开关(1)火灾的地点。

  (2)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

  (3)自己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等。

  四、课后延伸在这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生命的感悟,把它写在心形卡上,你可以把它留给自己作为你的生命箴言,也可以把它赠给同学和朋友与他们分享。(播放歌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背景音乐。)

  五、知识拓展。

  制作一份“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的调查表,分别调查你的长辈和师友,体会不同的人对生命的体验及感悟。

  板书:

  2、我们的生命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献出爱心延续生命第三课呵护我们的身体(1)

  教学目标:

  1、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3、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教学重点:

  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

  知道怎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教学关键点: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

  收集有关生活习惯的资料。

  准备一个情绪表演节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人都有一个身体,你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怎样?(板书:身体)(瘦、胖、高、矮)形成这样的体型,与你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你们的生活习惯又是怎样的呢?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三方面说。

  小结:你们的生活习惯很多,其中有良好的习惯,有不良的习惯。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就是呵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呵护我们的生命二、学文明理:

  讨论:他们的习惯好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书上图)

  学生总结发言:“我是怎样克服不良习惯的。”过渡:从这三幅图看,这些小朋友都没有自觉性,随便放纵自己,使自己不经意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你看,他用手拿东西吃,手上的细菌就会跟着往肚子里跑。这样,后果是怎样的呢?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7

  一次有趣的哑剧表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达对人物动作、神情的细致观察,用心揣摩人物语言,进而练习写对话,将对话写得生动具体。

  2、通过有趣的哑剧表演,引导学生玩中悟写,培养习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细致观察人物动作、神情,揣摩语言

  【教学准备】事先排练哑剧小品:农民与店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过哑剧表演吗?(板书:哑剧表演)你觉得哑剧表演和一般的小品表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个哑剧表演,大家有兴趣吗?

  二、观看表演明确要求

  教师板书:看

  1、课件投影要求:(1)请大家仔细观察,注意表演者的动作、神情。(2)用连贯的话说说哑剧的情节。

  2、学生上台表演

  [一位农民样子的人走到一家烤鸭店门口往里面看了看,店主见了,露出微笑,对农民招招手,示意农民进去。农民犹豫了一下走了进去,走近一只烤好的鸭子,仔细端详着,然后凑上去闻了一下,咽了一下口水。农民指了指烤鸭,又伸出5个手指比划了一下。店主摇了摇头,也伸出五个手指,然后将手反了一下。农民耸了耸肩,很失望的样子,转身要走。店主生气了,拉住了农民,指了指烤鸭,然后又指了指农民的鼻子,又伸出五个手指头。农民先是疑惑不解,既而又很愤怒,店主却死活不让农民走……]

  (到此,哑剧戛然而止。)

  三、引导交流揣摩对话

  板书:说

  1、说动作和神态。

  大家看得非常认真,谁能说说农民和店主的动作和神态?

  生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动作:

  农民:看端详凑上去闻咽指伸耸肩

  店主:招手摇头伸拉

  神态:

  农民:犹豫无奈疑惑不解愤怒

  店主:微笑生气

  2、说情节。

  大家观察非常仔细,谁愿意用自己的话把哑剧的情节说一说?

  (请几位学生说哑剧情节,引导学生将表示农民和店主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用进去。)

  3、说对话

  那么,那位农民和店主到底在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动作和神情来猜测一下。

  (1)学生再次观察小品,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农民和店主的动作和神态来揣摩他们的对话。

  (2)写一写。要求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揣摩语言。

  (3)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评议。

  (4)各组推荐同学代表进行交流,教师引导评议。

  评议重点:用上表示农民和店主动作、神态的词语。要根据动作和神态来揣摩语言。

  四、猜测结果拓展思维

  过渡:同学们,这位店主蛮横无理,说农民如果不买的话也要赔5元钱给他,因为农民将他的烤鸭的香味闻走了。你猜猜看,那位农民将怎么办?

  板书:猜

  投影出示要求:先说出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再演一演。要注意动作和神态。

  1、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在组里演一演。

  2、集体交流:假如你是农民该怎么办?(引导全班交流,请点子比较好的组演一演)

  提出要求:这次老师要让大家来说说,我们在看的时候要做些什么?

  (观察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并揣摩人物的语言)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几个小组精彩的表演,你更喜欢哪个组的表演呢?下面,老师要让大家来写一写。好吗?

  五、趁热打铁指导习作

  板书写

  补充课题:一次的哑剧表演

  1、明确习作要求:

  写什么:同学们,看了课题你知道老师要大家写什么吗?

  怎么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这次哑剧表演写好呢?(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语言)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写些什么呢?(同学们观看哑剧的反应、自己的想法、感受等。)

  那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这一次哑剧表演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精彩。

  这一堂作文指导课,重点是引导学生练习写对话。我采用看哑剧表演的形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写对话的情景,二是哑剧的表演形式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剧中的情景容易激起了学生想要观察叙述的愿望,使学生想写、乐想。我先让学生演,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故意设置了悬念,让学生尽情“猜”,然后再演,让学生沉浸在思绪飞扬中……此时,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展开了,说的愿望必定很强烈。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要说的写下来,可谓水到渠成。因为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习作也就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常见之道路交通标志,了解各种交通标志标识所代表的意思,提高学生安全交通的意识。

  2、了解什么是交通标志以及交通标志的分类。

  3、增进学生交通知识,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及确保交通安全的能力。

  4、培养学生思维、说话、分析、判断、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师收集各种交通标志图片、创编儿歌。

  2、生观察生活中常见交通标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交通事故图片

  师:这是20xx年6月22日的早上5点,在建阳城郊狮子山加油站附近,一辆运输石灰的大货车和一辆电力物资抢险车,在转弯处相撞,货车的司机当场身亡-----,而另两名伤员,身负重伤,在消防官兵的及时营救下,才成功获救。

  如果他们在行驶到此处时,都能注意下此处的转弯警告标志,都能减速让行,我想,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而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据统计

  2、课件出示全国交通事故统计

  据统计,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20xx年,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而我们中小学生也深受其害,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

  综观全国形势,20xx年全国中小学生共死亡4205人,平均每天死亡就有12人,就是每三四天,全国就有1个班的孩子消失了!

  3、课件:建阳交通事故统计 分析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悲剧呢?大家再来看看这一统计数据。据处理事故民警介绍,车辆违反交通标志、标线,随意在实线处变更车道,在双黄线处违章掉头,或是闯单行线的行为不仅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且容易造成道路交通堵塞;由于驾驶人不遵守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定频频导致车辆相撞、刮擦、追尾事故的发生。

  4、引出课题,板书:认识交通标志。

  同学们,因为人们无视交通标志,交通规则,,酿成了多少人间悲剧,

  我们小学生应该要有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了,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重要的“道路语言”——(学生齐读)交通标志,

  二、新课。

  1、什么是“交通标志”?

  那什么是“交通标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一起读出啦。

  它通过图形、颜色、文字以及其他符号向人们传递特定信息,所以有人将交通标志称做“道路语言”。同时由于它在马路上从不间断地指挥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又被称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察”。

  2、分类

  嗯,那大家在生活中认识哪些交通标志?说说看

  好的,我们把常见的交通标志大体分为三类: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3、学习各类标志的特征

  各类标志都有不同的特征,我们一起来了解。

  警告标志主要用于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黒图案。形状为三角形,顶角朝上。

  利用课件出示。解释标志的作用。板书,黑板贴上标志

  禁令标志是用于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颜色一般为白底、红圈、黑图案,图案上压一条线。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颜色为蓝底、白图案。

  复习板书,教师手势,整理特征:黄牌警告,红牌禁令,蓝牌指示。

  4、巩固三类标志知识,让学生复述、小结。

  5、交通标志起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爱护交通标志,不损坏、遮挡交通标志)

  6、活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小组竞赛)学习新知

  刚才,我们了解了各类标志的特征,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能否猜出新标志的作用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请看大屏幕,这游戏就是,大声读出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课件出示,出示游戏规则,小组抽题目,进行猜猜的 游戏,对的给小组加2分

  现在先分组, 1组,2组3组、4组贴黑板上。

  利用课件,把36个标志学习完。

  7、活动:挑战无极限(气球闪现,说标志 )检验新知

  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是的,刚才啊,同学们玩的一定不过瘾,这是飞行棋,如果哪组或得冠军,老师就把它送给哪组的同学哦。让我们继续来比赛,一起(出示课题,学生读)来挑战无极限

  要求:带有交通标志的气球飘过后,(这些标志都是前面有认识过的,)抢答,说出正确意思或名称的,给小组加1分,错的,反扣小组积分1分。

  禁止驶入、禁鸣喇叭、减速让行、步行、禁止行人通行、注意危险、慢行、人行通道、慢行、禁止非机动车驶入。

  7、活动:幸运冲冲冲检验巩固新知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比赛,哪组的成绩最好,不好的组要努力哟。

  下面我们还是用抢答的方式,看看哪组的同学认识的交通标志最多,学得更扎实。

  三、布置任务

  同学们,今天学得开心吗?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课后小任务,希望大家一样能出色的完成。一起看大屏幕:1、搜集更多的交通标志,画出一两张2、你觉得学校附近还需要哪些标志呢?动手设计看看。下节课共同交流。3、把你认识的交通标志和知识,考考爸爸妈妈。

  结束语:

  标志标牌看仔细,生命全在一线系。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希望大家牢记心中,遵守交通规则,最后谢老师祝大家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今天咱们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9

  教学目标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

  (二)引导对比

  1.师:(同时出示对比照片)瞧,这些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

  (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

  (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三)交流感悟

  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播放录音)

  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父母工作辛苦,应该为他们减轻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

  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1)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

  (2)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

  (3)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

  (4)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录像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片断和对父母的访谈)。

  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

  7.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你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意呢?

  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采访父母

  1.师:听到同学们都这样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要为爸爸、妈妈分忧,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看来你们不仅长大了,而且懂事了,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真棒!今天还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他们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法?你们想去采访一下他们吗?

  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

  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4.师:你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

  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

  (五)全课总结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选派代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再过三个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

  (六)布置作业

  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

  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0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过去的生活用品,了解过去的生活。

  2、认识简单的事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课时:一个课时。

  二、教学活动与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请先阅读书本32页的.内容,看看这些东西你都认识那些,他们有什么作用

  2、小讨论。

  下面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图上这些东西的作用。

  3、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举手发言,讲讲这些生活用品的作用和用法,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介绍。

  展示其他生活用品的图片及简单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生活。

  (幻灯片展示各种生活用品并和现在的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比较。)

  4、同学们,这些生活用品虽然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是了不起的发明和创造;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

  5、学习制作年表。

  先学习看年表。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是什么东西(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了什么(不同的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把书本的年表补充完整。

  6、课后作业。

  制作一个简单的年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2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己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三、家乡的骄傲

  1、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五、美丽的传说

  1、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

  六、浓浓的家乡情

  1、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欣赏古诗《静夜思》

  2、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

  3、学生各自练写。

  4、写后交流

  七、课堂小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探险对于人类历史进步的重要意义。

  2.学会全面地思考和历史事件。

  3.粗略了解一些著名的探险事实。

  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学生有关哥伦布、麦哲伦的内容,请他们就自己了解的内容进行发言。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发言,并告诉他们在今天的课上将会了解得更多。

  2.探究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46页的课文。教师强调:“课文告诉我们,欧洲有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是处于宗教统治之下的,发展非常缓慢,也相当落后,但是到了14―15世纪开始发生变化。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就是重要的标志。为什么他们的探险那么著名,一直到今天还被人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进行探究。”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引导他们得出括号中的结论,鼓励他们在讨论中教科书。教师还可以将地球仪或自制的代用品发给学生,鼓励他们在思考和发言时利用地球仪。教师也应充分地利用地球仪启发学生。

  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得到了什么结果?(“发现”了美洲大陆,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学生,为什么发现要加上引号?(因为美洲大陆本来就存在,只不过当时的人们不知道。)教师可以参照资料库的有关内容对这两位探险家做简要介绍,并注意对学生在导入活动中的发言做补充或修正。

  “海洋不再是障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过去人们对于自己居住的陆地以外的地方并不了解,不知道海洋的另一端是什么,也很难直接与居住在遥远地方的人们相互交往,但是在哥伦布和麦哲伦的伟大探险之后,人类可以在海洋中航行,往来于各个大陆之间。)

  在哥伦布、麦哲伦之前,各个洲居住的人们有没有来往呢?是怎样来往的?(有来往,主要是通过陆地上的.道路。)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到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将的丝绸、瓷器等带到了阿拉伯国家,然后又带到了欧洲,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比较一下陆地交流与海上交流有哪些不同?(利用地球仪,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首先,使得交流更加方便、直接,比如,从到埃及、从到欧洲、从欧洲到印度都是不可能直接到达的,因此往往要通过许多国家一次次交易,价格会越来越贵,而且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有战争,交流很容易中断。其次,用来交换的物资数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在没有火车、飞机的时代,一艘木船也可以运送几千千克的物资。但如果是陆地交流,只能用马、骆驼等,是无法与之

  比的。又如,速度加快。过去骑马每天最多走几百里,而且晚上必须休息,而在海上只要几个人轮流工作就可以昼夜航行等。)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像。

  海上交流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教科书第46~47页的内容得出答案。

  为什么本课题的名称是“血与火的时代”?(欧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掠夺财富、贩卖奴隶、不平等交易、侵略等,给非洲、美洲、亚洲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3.教师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4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交通方式的不断更新,体会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能力:调查了解本地区的交通方式,能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使用本地区交通运输设施。

  知识:通过调查,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及其特点,了解本地区交通运输设施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自我发展相对比较独立,相比城市孩子显得更懂事更自立一些,他们很多都开始独立面对现实生活的具体任务,包括很多家务劳动,家庭副业生产等。在进行这些劳动与活动中,他们都会具体接触到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如公路、水运等,感受到这些交通方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时,他们也对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更多新的交通方式充满好奇与向往,期待能使用这些交通方式,开阔视野,接触外面的世界,不断改善现实生活。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交通方式多跟他们生活地区实际交通状况有关,比如骡马运输、公路运输、船只运输等。那些生活在铁路边的学生,能感受到铁路运输的`快捷高效。尽管他们出远门的机会不多,缺乏乘坐火车、轮船、飞机、城市地铁等一些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体验,但通过电视、络等大众媒体,农村学生多少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自的特点有所不同。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运输设施的作用,感悟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更新,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调查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及交通运输设施。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就要从活动中入手。通过观看“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通过了解这些交通设施的用途与不同特点,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通过了解“交通运输的集散地”,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交通方式不断为人们的生活着方便。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运输设施的作用,感悟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更新、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调查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及交通运输设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调查表,火车站、码头、飞机场结构示意图及各种功能示意牌。

  学生准备:调查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及交通设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交通运输的集散地”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1.[播放视频: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知道哪些运输方式?在这些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熟悉哪些交通工具?我们这里有没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交通运输方式?(板书: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2.[播放课件:管道运输]、[播放视频: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和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交通运输十分发达,除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外,还有管道运输。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受各种地形限制,因此,在一些地区,传统的运输方式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设计意图: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传统的运输方式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动二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播放动画:该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

  根据情境让学生按照上述表格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一下,看看合理的选择有哪些,重点说明思考过程。

  :汽车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适合运输量不大的短距离运输;火车运量大,适合较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船舶的运量也很大,运费便宜,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飞机的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费高,适合较长距离的客运以及贵重、鲜活品的运输。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根据这四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所需运输货物的特点,以及发送、接收货物的地点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

  2.[播放动画:如何选择交通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两个人在选择交通方式时考虑了哪些因素?使学生感受到正因为有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人们才可以从不堵车、时间灵活、便宜、省时这些方面进行选择,考虑自己的出行方式。

  3.[出示图片:春运图文数据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通过分析和比较,你从图表中发现了什么?帮助学生发现共同的规律,了解目前人们最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

  设计意图:知道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提高学生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 交通运输的集散地

  1.[出示图片:火车站设施]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火车站的作用以及它的主要设施有哪些?使学生知道交通运输不仅需要有交通线路,还需要有交通站点,如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港口……它们连接着不同的交通运输线,集散着旅客和货物。

  2.[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集散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设施?它们能给我们哪些服务呢?(板书:交通运输的集散地)

  3.模拟活动:学生分别扮演某一交通运输站点中的不同服务设施中的角色,开展模拟活动。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站点内各种设施和工作人员是如何为人们服务的。在活动中不但学会一些乘车、坐船、乘机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们工作的艰辛,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们。

  设计意图:了解火车站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主要设施,并感受这些设施是怎样为人们方便的。

  板书设计

  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交通运输的集散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人。

  “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身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同学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同学:“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同学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依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存—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需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干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

  教师引导同学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身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局部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

  教师引导同学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身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身的家长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5.总结。

  家庭作业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02-2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08-27

《品德与社会》教案11-29

《品德与社会》教案11-1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08-27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11-28

品德与社会教案12-02

品德与社会教案09-16

品德与社会优秀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