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远景图的教案

时间:2023-03-03 19:33: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梁远景图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9个生字,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味课文合理的想像,初步了解打比方手法的运用。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味课文合理的想像,初步了解打比方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桥吗?清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知识。(学生自由交流)

  2、出示课题,说说什么叫远景图?

  3、介绍茅以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理解的和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交流、讨论。

  2、课文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一座桥由哪三部分构成?

  二、细读课文、体会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 作者在文中设想的几种桥梁的特点分别是什么?选出一种它的特点你最喜欢的桥梁,并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将主要内容勾 、点出来,总结归纳)

  2、作者何以能设计出那么多特点新颖的桥梁的?

  (原因: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你认为他的想象是不是异想天开呢?为什么?(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

  3、初步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

  我们平时在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的`样子时,除了对这种事物具体描绘之外,为了说明得更清楚,更形象,常常会使用一些说明方法。

  出示句子,读句子,说说它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

  4、总结

  三、延伸创作

  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吗? 请同学们也设想一种具体的桥,并用图画和文字表述出来。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2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欣悦之情。

  ★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语言特色。

  ★放飞想象,展望未来。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体味本文的语言。

  方法措施:

  ★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各种桥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阅读文本。

  ★朗读体味法。以读代讲,以读助讲。

  ★讨论点拨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思辩能力,教师适当点拨。

  ★延伸拓展法。围绕课后“思考和练习”二、四展开说话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升、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说起。(抽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讲这个故事)。教师板书“鹊桥”,并引申,板书文题和作者。(播放黄梅戏《天仙配》片段,激趣)

  二、读一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圈点勾画,适当时作批注。(投影字词积累)

  2、齐读课文一遍。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交流,并与教师对话。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第1段:“鹊桥”——引入

  第2段:桥梁定义——打比方(形象化)

  第3~13段:未来桥梁——作比较

  三、议一议,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

  A、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B、未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未来的桥梁有哪些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点拨:桥梁的三个要素在文章第二段中已经说了,它包括:基础、桥墩和桥面(桥梁)。

  2、小结: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的现代桥梁,对茅以升先生笔下的未来桥梁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譬如作者在第7段中,写将来的桥梁造得很美,“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未来造桥变化很大,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便宜;讲究实用和美观。未来桥梁变化:一是桥身低,但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方便车船的过往;二是没有桥墩,即使有也是漂浮桥墩;三是桥身弯曲,讲究美感,“九曲十八廊回”;四是袖珍桥,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五是“无梁飞渡”。总之,作者笔下的未来桥梁,是集实用性、方便性、美观性于一身。

  3、默读课文,体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品味,并与同桌交流。

  4、小结:

  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形象化的打比方、作比较,恰当的引用,都为文章增色。

  四、拓展迁移,延伸教学。

  1、课外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看看作者的哪些“幻想”今天变成了现实,并谈谈你的感想。

  2、请以“ 的远景图”为话题,说一段话,展望某一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

  学生思考后进行说话训练,教师适当引导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嫦娥奔月,是我们祖先共同的梦想。而今,嫦娥一号腾空而起,奔向月球,带去了华夏五千年的梦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愿明天的你们收获理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六、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2、请以““ 的远景图”为题,写一篇文情并茂的作文。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2.分析体味课文合理的想像,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教学难点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运用辐射阅读教学方法,合理启发适时点拨,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以此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辐射材料《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投影片,图片(或vCD光盘)。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寻找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出示课题)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读词语,用词语复述课文片断)承载 颠簸 袖珍 小巧玲珑水涨船高 胜似闲庭信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圈点词语句子。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

  (1)用词语连缀复述课文片断,感知文章内容。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昧(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将主要内容勾、点出来,总结归纳)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提出问题:

  (1)我们平时在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的样子时,除了对这种事物具体描绘之外,为了说明得更清楚,更形象,我们最爱用哪一种修辞方法?

  (2)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了什么方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2.回答问题:

  (1)比喻、拟人……

  (2)把桥比喻成板凳,面是“桥梁”,腿是“桥墩”,脚是“基础”。

  3.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如:把桥比喻成板凳,我们很容易地能理解桥是什么样的;还能了解桥的构造,很形象;我们容易接受;使语言“深入浅出”……

  4.读课文,分析文中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作诠释。(说明什么是桥的语句)作比较。(现在的桥与将来的桥比较)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4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会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文章中运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学生仿造句。

  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一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二、科学幻想

  1.提出问题:作者的想像不乱想?请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同时参照课文前的彩图,理解科学的幻想与现实的密切关系。

  3.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时作者的设想已变为现实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三、辐射阅读

  1.要求学生阅读辐射文《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

  2.提出问题:本文在语言上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问题:结合两文说一下你对科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4.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再上加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吗?行动起来,查阅有关资料以“……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短文,展望一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板书

  22、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板凳”将来/什么样怎样造

  打比方科学幻想---现实

  反思:

  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两篇文章以后,能够喜欢这种科学幻想的文章,能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大胆而合理的想像,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为现实,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以“研究性学习”贯穿始终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了语文课,班级中以四个同学为一个研究小组,新授之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新授后让学生再去搜集各类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故事。然而对这些资料的搜集工作就由学生自己去做,并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研究、归纳、整理,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德育、智育、美育于一体进行教学

  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为此我们在两堂课上力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化。第一堂课上,教师出示茅以升未来桥梁设想的图画,在听录音的同时对八种桥有个感性的认识。设计“小蜜蜂勤采蜜”的环节,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交流、总结中体会科普作品的特点。第二堂课,学生在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桥梁时,配上了相应的图画,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采用“歌唱”的形式结尾,从美妙的音乐中进行情感的教学,再次领悟文章中心,升华主题。

  三、注重口语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在这两堂课上,我们紧紧围绕二期课改的精神,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如介绍茅以升的生平;“说古道今”对桥的知识交流;通过“小小辩论赛”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

  因为《桥梁远景图》本身就是一篇对未来桥的想象,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我们同样的,让学生以研究小组开展学习,在第一堂课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述说桥的模拟图;在第二堂课上,请学生设计除书上以外的未来桥梁,来一个“金点子”发布会;围绕“将来的桥梁”这个话题进行想象说话。我们力求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能使小组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承载 颠簸 袖珍 小巧玲珑 水涨船高 胜似闲庭信步

  (2)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层次。

  三、解读体昧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 (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 诱思导学

  1.分析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很生动,文中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中运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学生仿造句。

  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一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二、科学幻想

  1.提出问题:作者的想像不乱想?请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同时参照课文前的彩图,理解科学的幻想与现实的密切关系。

  3.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时作者的设想已变为现实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三、辐射阅读

  1.要求学生阅读辐射文《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

  2.提出问题:本文在语言上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问题:结合两文说一下你对科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4.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再上加这两篇的学习,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吗?行动起来,查阅有关资料以 “……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短文,展望一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四、本课小结

  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两篇以后,能够喜欢这种科学幻想的,能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大胆而合理的想像,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为现实,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相关文章:

有趣的墨迹图大班教案11-05

条形统计图教案03-12

《扇形统计图》教案03-10

桃柳春燕图教案02-18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01-24

大班语言有趣的墨迹图教案03-24

小班教案科学有趣的墨迹图03-25

《扇形统计图》教案(精选16篇)01-10

《扇形统计图》教案(精选12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