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最新

时间:2023-02-15 20:44: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竹影》教案最新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竹影》教案最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影》教案最新

《竹影》教案最新1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体会文中“我”的父亲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3、初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方画的不同。

  教学重点: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美,了解中西方画的不同。

  教学设计:通过六个活动(找 感悟、思 体会、品 趣味、谈 不同、聊 童趣、归 中心)对课文进行讨论赏析,从而达到理解本文思想、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猜一猜: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打一事物 影子)

  2、 想一想:有“影”字的四字成语。

  形影不离、形单影只、形影相吊、顾影自怜 刀光剑影、

  3、 试一试:民间艺术:皮影戏(有千年历史)

  4、 说了那么多关于影子的成语、诗句、艺术,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影子的课文《竹影》。

  二、作家作品

  1、丰子恺 2、本文的基本内容 3、本文生字词

  三、探究活动一 快速阅读————找 感悟

  1、学生带问题,快速阅读

  问题:(1)填表格(多媒体示)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提示。

  四、探究活动二 片段欣赏———思 体会

  结合课文和生活谈谈你理解的“光”之美和“光”之用

  1、齐读1、2自然段

  2、讨论:“光”之美

  3、讨论:“光”之用

  提示:可以结合课文第1、2、7段及你生活中的经历。

  五、探究活动三 儿童天性———品 趣味

  1、文中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

  2、读读2、3段,你喜欢那些句子,读一读,说说理由。(提示:孩子们的童稚活动,眼中的事物)

  六、探究活动四 中西方画———谈 不同

  1、你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教师提示父母的.爱和引导作用)

  2、通过爸爸的讲解,“我”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谈中西方画的不同,欣赏名画)

  3、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中西方画的不同,不同在哪里?

  七、探究活动五 敞开心扉—————聊 童趣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游戏,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吗?又有哪些和艺术有共通之处,说一说。

  八、探究活动六 总结全文————归 中心

  九、作业设计

  写写童年的趣事

《竹影》教案最新2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品味生动形象语言。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学习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课时数:一课时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丰子恺的两幅漫画,并配以作者的话。)大家看到的两幅漫画一幅是“瞻瞻底车(二)脚踏车”;一幅是“建筑的起源”。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曾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像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竹影》,同时媒体出示课题1)

  二、出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2)(学生齐读领会)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媒体出示3)

  给下列生字注音

  qiètīngcēncīpiězhànchán

  惬意水门汀参差不齐撇蘸口头禅

  (一个学生读,学生齐读。)

  (过渡:生字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们还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认真的读了课文,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媒体出示思考题4)

  1、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一至两名学生回答,明确:1、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2、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了到美,

  四、研读赏析(品析语言)

  你觉得哪些语句给你的感受最深?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媒体出示问题5)

  (要求:分三步走①教师指定段落,学生分组朗读。②找出语句,小组交流。③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举1名同学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给予评价。)

  (过渡: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富有想象力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

  五、欣赏

  也把我们带入了艺术的殿堂,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欣赏之后,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来揭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多媒体动态展示6,配音乐)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刚才的图画,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重播图画。)

  教师小结:(过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感知了文章的内容、主旨;赏析了文章的语言;欣赏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魅力。文章中那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使我禁不住产生了联想:

  六、比较阅读(媒体出示7)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时的许多有趣的事,文章的题目是——《童趣》,谁能说出《童趣》中讲述了几件有趣的事?(学生答:将蚊子比作“群鹤舞于空中”、“鹤立云端”;“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我们试着来比较一下本文与《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明确:

  相同点: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不同点: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教师小结: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的方法,通过对两篇文章主旨、选材、语言、手法的比较,达到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并应用在平日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七、拓展延伸(媒体出示8)

  感受了作家童年时的童真童趣,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生答)

  其实,你留心一下,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让我们走进童年,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学生谈)

  八、全文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我们要细心品味自己的生活,学会欣赏美。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五、六个学生归纳)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把罗丹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媒体出示)

  九、布置作业(媒体出示)

  1、探究:。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

  2、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充分体现童趣。

  3、读散文《月迹》,与《竹影》进行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竹影

  丰子恺

  画竹影童真童趣

  中国画西洋画审美情趣

《竹影》教案最新3

  【设计原由】

  《竹影》原收录于《丰子恺文集·少年艺术》一章中。很显然这是给少年人讲艺术的,艺术是原文的主题。但本文先写了小孩子的活动,由活动引到艺术问题,这种对现实的真实描摹使我们读者发现了孩子的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正如席勒所说的:艺术起源于游戏。个人认为孩子的童心与艺术两个方面倾向于任何一方面都不足以表现原文的精神。于是根据丰子恺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根据丰子恺散文与漫画的特点,由本文入手,探讨丰子恺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学家朱光潜对丰子恺的评价。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本文有哪些美的地方?(明确:环境描写、孩子的`行为体现的特点、父亲的言行、中国画的特点等等,只要围绕课文谈美,言之成理,就予肯定。)

  2、独立思考三分钟。

  3、四人小组内交流,每人谈一点美的地方。小组内推荐出最好的一点建议,派代表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即时评价。

  三、课外拓展

  感知丰子恺艺术对美的追求。

  问题:仔细观赏幻灯片上丰子恺的漫画,说说你认为美在哪里?

  观赏两分钟,全班交流。

  四、总结

  1、根据对课文的阅读和漫画的赏析,请总结:你认为什么是美的?

  明确:可以归纳为生活、艺术、自然三方面。

  2、教师总结语:

  ⑴ 这节课所接触的知识;

  ⑵ 同学们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以及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⑶ 美是需要靠发现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宗白华《美学的散步》

《竹影》教案最新4

  【教学思路】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厚。要在一课时内授予学生,难度较大。所以我以为应该略枝叶而直取本根。此文收入《艺术卷》而非文学卷,可见丰子恺先生写此文主要目的是对孩童进行美育,所以我想在课堂引导学生反复探究“创造与模仿的关系”。

  【课前预习资料】

  丰子恺《儿童的画》、《学画回忆》、《图画与人生》,《素质教育在美国》节选,《倚天屠龙记》节选,朱光潜《谈美书简》文选。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文与可谷偃竹记》,郑板桥《题画诗》、《题竹石画》,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义

  弥漫 眼梢 惬意 汀 蘸

  缕 口头禅 硕士 参差不齐

  2、概括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出示图片“竹影”,讨论:竹影是谁画的?

  思考:

  1、我们四个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把月亮画的画——了一份。(填一词)

  2、在我们的资料中除描影外还有哪些复制图画或类似复制的方法?

  3、小结:描、印、放大、临摹都是复制的一种,不是创造。朗读黄全愈的一段话作为小结:

  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

  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4、讨论: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不过好玩罢了”。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几乎一样,这是不是绘画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画,讨论西洋画的优缺点,并用丰子恺的话小结: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顶多也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讨论:描、印、放大、临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绘画,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在做这些事,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为小结:

  a、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

  b、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潜。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1、设若一个人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

  2、如果是丰子恺的父亲站在他面前,他会说些什么?

  3、出示郑板桥竹图与真竹照片,比较照片与图画的区别,讨论:郑板桥对竹作了哪些改动?他为何作此改动?

  4、竹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文雅、清高、虚心、坚韧……有许多诗人赞美它;当然,也有人爱唱反调,说: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根细好钻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现在站在竹丛前的人是你。绿、红、黑、黄……眼前摆着无数颜料,你会选哪一种颜料?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五、作业

  把你心中所画的竹图写出来。

【《竹影》教案最新】相关文章:

竹影的教案01-23

《竹影》教案08-03

《竹影》教案15篇08-31

《竹影》教案(15篇)11-04

《竹影》教案2篇09-26

《竹影》教案(通用15篇)12-15

《竹影》教学反思04-11

《竹影》教学反思04-07

《竹影》课文教学反思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