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
一、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心理专家认为,如果是长期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情绪受到波动,必然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思维过程,使人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健康。而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来讲,不良的心理反应更易于形成和固定下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
心理研究表明,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而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譬如妇女和儿童就比较容易接受暗示。
因此,作为父母和老师,对于儿童的正常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尽量多给儿童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以及实际的帮助和引导。此外,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认知,更利于他们成年后在社会上找到正确的位置。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从二个方面进行:
1、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学会看穿孩子的心事,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一般会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1-1、易紧张、烦恼、焦虑,不敢与人交往,胆小害怕、怯懦,内心总有不安全感。
1-2、敏感多疑、过分克制、思虑过多、优柔寡断、注重细节、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具有强迫症倾向。
1-3、有的孩子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告诉家长或医生的却是头疼、失眠、胃不舒服、没劲儿等躯体化症状。
1-4、还有的孩子心理问题比较隐性,不易发现,具体表现为:该做的事拖着不做,遇到问题总是拖延,有的甚至去喝酒,把问题抛到意识之外不去解决。
1-5、一遇到解决不了的挫折和问题就发泄,用砸东西等行为发泄。
1-6、逃避现实的正常生活。比如,白天睡觉,晚上通宵上网;厌学,整天在大街上溜达或离家出走等;内向不说话,悲观的想法和行为。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就必须懂孩子,就必须理解孩子,就必须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必须知道孩子的感受。需要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时,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2-1、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掌握人际交流的技能。
2-2、不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3、不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2-4、不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与孩子相处时,要保持情绪上的克制。不能太情绪化,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2-5、不要欺骗和吓孩子,这样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2-6、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不要在孩子的同龄人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
2-7、培养孩子自我价值,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这个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孩子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
2-8、积极情绪的培养,父母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要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去培养孩子,因为这种情绪是让孩子心理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条件,家长以身作则的教育孩子,时刻保持这种情绪,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状态。
三、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1-1、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1-2、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3、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相应的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2、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2-1、尊重孩子,尽管他们年龄小,也要把他们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成员,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与家人融洽的关系。
2-2、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要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态度应是爱而不娇,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在这样民主自由、宽严适度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必然表现出热情、直率、活泼、开朗、自信、活动能力强、善与人共事、社会适应力等良好等优良品质。
3、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3-1、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动听的名字、短短的黑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行、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3-2、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3-3、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先让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过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让孩子扶着过马路。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4、抚养方式要正确——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5、环境的影响——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生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总之,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又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建设;即要注重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少数幼儿;即要幼儿园高度重视,又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参与。只有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希望小编能帮助到您。
【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健康的孩子10-24
5个培养孩子阳光乐观健康心态的办法10-27
如何培养员工的职业心态03-19
怎么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06-01
如何培养孩子的智力12-15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09-27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11-02
如何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09-23
如何培养孩子对识字的兴趣03-04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