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时间:2023-02-16 10:57:56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4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4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1

  利用这个时间对这次两校的同课异构活动进行简单的小结,后续深入的总结等放到教研组进行。

  一、本次活动的组织过程可以用“完美”两个字概括

  1、全体参加活动的教师与开一相关的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学习开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研活动,特别是上课的五个教研组的.老师对备课、高考、上课等进行了沟通交流。

  2、校级领导分别就德育、教育进行深入的沟通学习

  3、两校对下一步的深度交流达成了共识,将互派老师到对方的学校进行工作学习

  二、对上课老师的上课的表现可以用“精彩”两个字概括

  1、每一位上课教师都发挥良好,超出了在学校准备课时的水平。

  2、对于各人上课的表现可以用,近乎完美、底蕴深厚、老道干练、灵动大气、生动实用。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的驾驭及课堂调控的能力。

  3、但是通过同课异构我们也发现在对教材的理解方面、教学活动设计方面、课堂活动的调控方面、教学问题的设计方面,双方都有值得学习之处。这就体现了同课异构的目的和意义。

  三、在这次聆听15位专家教师的评课可用“盛宴”来概括

  1、本次专家的评课既指出了课的长处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例如英语词汇教学的三种理念、语文选修教材的处理等。

  2、我个人体会是还要学习10年才能达到今日的水平。

  最后xx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讲话中对同课异构的同和异做了深入的阐述,“同”是指同一个课标、同样的能力要求、同样的学生。“异”是指异地、异本、异思路等。

  总这这次活动不是身临其境难以体会这次活动的真谛。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2

  本学期,我校参加展示课的教师共有八位,每一学科两位。这些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娴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显著,基于这些情况和优势,我们设计了本次同课异构的主题,我们希望通过同课异构来展示同一文本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不同的教学设计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展现教师对教材不同的理解和处理艺术,并启示大家从异同之间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途径。纵观这八节课,每一节都凝聚了教师设计的心力,每一节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这让我们在每一节课前都总是充满了期待!

  比如同是《敬业与乐业》,崔艳芳老师就着眼于教材的知识取向,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训练中学会理清思路,辨识论点、活用论证,借助文本,扫清学生初学议论文的障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高艳萍老师则侧重取向文本的人文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说辩议,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敬业和乐业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同时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郭建永老师从日常现象入手,抛出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验证比较,使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培养在不着痕迹中完成。而郭蕾蕾老师则以新鲜的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以快节奏、高密度的课堂展示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激情与活力,课堂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显示了物理的学科魅力。

  英语组的两位参赛教师,都是很久不教七年级英语的老师,但两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已经完全超越了年级的局限。一个突破平时课堂,设置较多的训练任务,让学生逐步适应即将到来的英语阅读实验;一个迅速转变角色,将教堂变学堂,将教材变学材,与学生一道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数学学科则体现了严谨与科学,两节课思路清晰,由旧知到新知,层层铺垫,步步拔高,环环相扣,教法重点拨,学法重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但是,同课异构,让我们在受益颇多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

  一、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

  需要强调:这里的“异”,既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

  二、厘清一种观念:

  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 可能有的老师会有一种疑惑:我们平时不是总提倡集体备课吗?为什么同课异构却与集体备课背道而驰,既然是同课异构怎么实施集体备课呢?

  其实,二者一点也不相违背,同课异构同样需要集体备课。起点与终点的相同决定了我们在育人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追求上的`一致性,确立目标就需要集体备课。确立重点难点就需要集体备课。不同的方法、途径哪一种才是最有效的?哪一种才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思维的?通过听课观摩,比较改进,从而寻找出最优设计,这也需要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其实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达成一种共识:

  同课异构应该是我们迅速提升自我的途径。

  1、现在很多我们讲课的课件经过反复修改,都已经很成熟了,但我们是否想过,课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结合学情,还可以再优化、再创新。知识点都明确了,能不能再艺术一点?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具有活力的课堂生成?我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应该是我们设计教学的原则,永不满足应该是我们追求卓越的动力。

  2、学习别人,成就自己。学习他人的同时,也是成就自己的一个过程,我们发现,那些在教学上始终走在优秀行列的,都是一些善于学习的教师,他们不断汲取了别人的优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了自己的业务专长。正是由于他们当初的善于学习,虚怀若谷,才有了今天的与众不同。同课异构就是一种学习,如果你细心,就能发现自己能够得到远不止一节课的收获。

  3、积极教研,要向老教师学习。我参加过几个组的教研活动,发现我们的评课是很真诚的,对于讲课时存在的问题谈的透彻,建议也很有价值,尤其是老教师,他们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他们知道误区在哪儿,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知道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规避失误,规避低效课堂和无效课堂,我们的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想法,完全可以在多向老教师的学习中加速自己的成长。教育需要创新,教育也需传承,希望我们能立足课堂,锐意进取,释放自己的光芒!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3

  为了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对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对课改资源的不同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达到同伴互动,同伴互助,同伴共进的.目的,形成一个和谐共处,努力进取的教研教改共同体,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教研室安排,我校从本学期初开始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教改活动。现就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了组织机构,确定了活动主题。

  为了使这项活动井然有序,扎扎实实的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语、数教研组长为副组长、成员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协助督促此项活动顺利开展。确定了“以学定教、同课异构、彰显个性、注重实施、积极构建以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与学”为内容的活动主题,保障此项活动的有效性。

  二、确定了同课异构对象,开展了讲课、听课。

  我校在校内开展“同课异构”年级的是六年级语文,与西王、岭后联片开展的年级时三数、四语。“同课异构”对象确定先后所讲内容,再让每位任课老师认真备课,然后由组长组织分语、数两组认真听课。(六年级本校老师听、三数、四语联片听课),听完后让授课老师说课,最后集中听课。把每节课中的优点不足提出来,与授课老师交流,最后同课的老师再相互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了一个集同课老师优点于一身的整合教案。再分别在班上上课,效果很好。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4

  20xx年3月,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年级“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同课异构”是教研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了教师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

  本次活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课例点评,最后的部分是教学反思与总结。首先,由一年级的陈运娟、吴英和王祥坤老师执教同一课题《荷叶圆圆》。由于三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接着由执教者对自己课例进行反思,反思过后,由全组语文教师对课例做了精彩的点评,把这次的教研活动的研讨气氛推上了高潮。

  三位年轻的一年级语文老师陈运娟老师、吴英老师和王祥坤老师承担了此次讲课任务,他们经历了选课题《荷叶圆圆》——钻研课标和教材——课前访谈(学生)——独立备课——上公开课——说课——互动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三堂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研讨课,呈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与多样化。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说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并纷纷建议今后教研组要多开展此类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5

  这次活动,老师们在课堂上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通过听课,让我们近距离地领略到各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主要特点:

  1、绝大多数教师业务能力强,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功,而且认真负责,很敬业。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使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英语组年轻教师比较多,各位老师的口语水平显著提高。普遍都会熟练操作电脑,都能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思路清晰,都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们普遍备课认真,知识点的准备较为充分,课堂设计精巧,组织教学得力,教学方法多样,基础知识的讲解训练,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层层推进。

  3、注重课堂上师生互动,多数教师教学态度亲和力强,上课情绪饱满,注意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师生对答中彬彬有礼,有始有终,对同学温和耐心,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4、注重文化渗透,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在听课中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不够精细,课堂结构不够合理,设计比较粗放。

  2、部分教师课堂语言尚不够精练严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表现反应不够积极热诚。

  3、部分教师缺少组织课堂的'能力。进入课堂情绪不张扬,声音太小,力度不足,对学生没有影响力,始终抓不住学生。老师只重视成绩好的学生,上课提问次数多。对成绩差的学生不关心,上课提问次数极少,态度冷淡,甚至不管不问,导致某些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几点建议:年轻教师要切实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首先要求练声音,练发音,争取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说英语能热情奔放,富于感染力;多向老教师学习课堂管理能力,要主动大胆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干预学生的不良听课行为。要通过与学生交流,加深友情,来提升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威信;认真设计课堂,精益求精,通过课后反思、教学随笔的写作来雕琢自己的课堂环节设计。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6

  20xx年5月13日上午,xx市直八年级历史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市普教室组长黎老师主持下xx三中如期举行。xx市直及xx区八年级历史老师全员出席。

  此次开课的是xx三中曾令狮老师和厦大附中的林雅婷老师,开课课题为八下历史《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两位老师课堂风格迥然不同,各擅胜场,但殊途同归:均能突出重点,详略取舍得当,史实脉络清晰,课堂条理清楚。两位老师都投入巨大精力,准备大量新颖精当的素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精彩纷呈,学习目标明确。其中,曾老师教风稳健,紧扣中考考纲,与时政紧密结合,取材精确妥帖,突破重点,习题直击中考,课堂实效性强。林老师则温婉活泼,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亲和力强。语言富于魅力,措辞优雅精练,注重细节描述,漫画史料穿插独具匠心,练习小结趣味盎然,具有很强的教学设计技巧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

  诚如黎老师所言,本次教研活动不是比赛,而是给老师们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拓宽教学视野,拓展教学思路,使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7

  本周我们七年级进行了英语“同课异构”的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都展示了各自的风格,老师们受益良多。

  一、下面对本周的情况总结如下:1、

  每位教师的课堂目标能够依照教学大纲,进行细致分解,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周建华老师的学习目标分解到位,环节清晰,完成情况非常好。

  2、

  针对每个目标,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例如:让学生读背,默写来实现记忆目标。蔡宏伟、许丽娟老师围绕着学习目标,不停的进行强化记忆、强化练习,达到完成目标。

  3、

  教师针对目标设计一些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节课下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李延成老师的课堂对do/does的应用,设计了三类练习题。(1)有补全对话(2)有两人一组对话,(3)用动词适当形式填空。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练习。

  4、

  检查方法多样。有对桌互测,白板展示,教师抽测。1,2号学生到对组抽测等,是全班学生都动了起来,参与到学习中。范春红老师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检测,注重实效。

  5、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苏银萍老师的课堂学生积极踊跃,老师的方法层次不穷。

  6、

  课前演讲形成模式,充满激情。

  二、同时,也存在共性的不足之处:

  1、课堂上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是“三定”体现不够

  明显。

  2、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应多采取“兵教兵、兵练兵”的方

  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尾目标反馈不够到位,反馈反思应该有明确的指向、应

  该具体,使学生能明白本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4、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尽可能的备充足一些,要多注重细节。

  比如:课堂时间的把控没有做好,这和之前的备课时有很到关系的。

  5、激励学生。教师如何变用不同的激励话语,不同的激励方

  法来激励学生,这点需要老师们多多学习才对。6、在“让学生做思维的主人”方面多下功夫,多想一些方法

  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的大闹动起来。我们坚信:这样的活动,对提高课堂效率,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8

  据语文组教研活动安排,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时间定为11月16日,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通过互相听课,大家普遍认为,听课这样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教学人员提供了互相学习,采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机会与展示平台。听课、评课。它们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敏锐意识。通过听课活动,促使教师们对总体教学模式、教案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各教学环节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有益的。听课这一教学活动增强了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意识,也增加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从不同的教师那儿学到了可取的教学方法,为更好推动学校听评课活动,先总结如下:

  一、授课教师

  (一)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在课堂上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二)显示了语文教师在评课方面的功力

  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评课的水平——因为听课也是需要准备的,也显示了学科组教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三)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

  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反思错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显示了我校语文教师的积极进取精神

  1.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

  每位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课件水平提高。

  2.课堂设计精、结构巧

  语文课不同于语文课,往往比较枯燥无味,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有张有弛,学生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

  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学生思维的活跃。好的课堂总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气氛活跃还指课堂气氛的和谐,师生之间有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对学生的反应能正确引导和评价。只有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和谐。

  4.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课堂语言亲切

  成功的课不会是知识的干巴巴的罗列,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撑。大多数教师能对身边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关于课堂语言,比如声音清晰,语调沉稳,富有穿透力,善于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

  二、听课教师

  在听课期间,大家都做了听课记录,记录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之后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课程讲授做了分析评价,指出了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并及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的建议;也有个别老师的听课记录未能反映出听课的目的,评价较笼统模糊。

  从听课情况来看,几位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基本的教学素质都比较好,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有条理,语音清晰,对教材内容都比较熟悉,能合理安排板书,有教案,课堂气氛较好,与学生也有一定的交流。

  现以教研整体角度从以下几方面对这次活动做一下总结和评价:

  1.注重导教引练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环节清晰,明了。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弊病,使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财会教学的意识得到强化,全体授课教师都有课件,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张宁等两位青年教师做得更为突出。

  4.在遵循共性的教学模式前提下彰显了个人的教学风格,发挥了各自的教学特长。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突出的不到位,老师放手“放”的不到位,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还在牵着鼻子走。

  2.学生的小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小组交流应是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再与同学交流,达成共识。

  3.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评价时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的教师关注的不够,学生答错了老师却没有发现。

  4.有的教师课准备的不够充分,仍有知识性错误出现。通过开展互听互评课活动,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9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氛围,现将上段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授课者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言堂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并主动获取知识。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8、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入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习。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较严重,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个别课也有些作秀的影子,因为同学对老师全新的课型感到惊讶、木讷,回答问题好象是背下来的固定答案。

  5、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迷惑不解。

  优秀教师有:

  语文:于翠萍、张百艳

  数学:刘秀玲、傅秀华

  英语:葛德芬、郝明玉

  理化;孙娜、马立杰

  常识:褚秀梅、张效芳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结合学校活动安排,在本学期的第三周、第四周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

  活动亮点:

  一、授课教师导课形式多样,显现教师各异风采。

  “同课异构”活动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我们组因为情况比较特殊,七个班五位教师,所以我和魏金蕊老师一组,讲的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魏老师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我用的是情境导入的方法;第二组的赵凤雪老师、李艳艳老师和张汝华老师同授《毫米、分米的认识》,在导课上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在学习过程中均通过比一比、量一量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感悟,掌握有关毫米、分米的知识,尤其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1毫米”这一环节中,更是帮助学生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练习题的设计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魏老师这堂课运用“智慧闯关”的练习方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不仅掌握了课堂中的新知识,还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而且这种闯关形式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易于课堂的生成效果。赵老师、李老师、张老师的练习设计不但引导学生有序的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又一次的进行梳理,学生能用手势描述、在脑海中想像等方式来表达物体的.长度,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但我们也都知道,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也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反思,

  例如:时间的分配上,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把五到位都高效地完成)

  教学语言如何锻炼得更精练,更生动?

  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如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赵老师的一句:有两个很自信的孩子举手啦!)

  当然,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研讨与总结,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达成了如下共识:

  基础训练到位一定要有;

  教师引导到位强调备课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因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这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体验;尤其是引导着孩子们说思路,说方法,说体验和感悟,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自主练习到位考察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合作训练到位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强调孩子们要有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合作、探究精神,集中集体智慧,协同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拓展延伸到位是一种激励、一种拔高、一种提升。

  总之,“同课异构”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11

  20xx年12月15日,在教科所领导的带领下,由平凉七中、四中、八中、十中等兄弟学校的九位教师来到铁中,和铁中的教师一起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这次活动规模之大是平凉铁中建校史上未曾有过的:初中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九门学科全部参与,每门课都由外校教师和铁中教师共同完成。我校的张娟丽、马方方、肖萍、陈茸、仇进宝、任育文、张起和窦旭玲九位教师参与了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是教研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

  本次活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执教老师说课,最后的部分是课例点评。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校提前做好周密安排,按照教育局要求由本校教师按照授课进度确定九门课的授课内容,每门课分别由一名外校教师和一名本校教师分别进行备课。所有科目的课堂展示全部安排在十五日上午的前两节课。我校初中部的所有任课老师都参与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授课教师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整个教研活动,全校老师从备课到评课都积极投入,热情高涨,

  使这次活动真正起到了查找不足、确定方向的作用。现将本次活动的收获总结如下:

  1.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本次活动是由区教育局组织的,九位来自全区不同学校的教师,都是学科教学的名师,在各自所教的学科中都有所建树,这样高规格的的交流分享,对本校的青年教师是一次方向的引领,是一次很好的指导。我校本次参与讲课活动的九位教师中,青年教师有八位,占到总数的近90%,这样的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更加难得的学习机会,有优秀的同行一起备课、上课,共同参与研讨,面对面的指导交流,对上课的青年教师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对其他参与活动的教师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我校教研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我校的教研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每年的校内赛课,参赛选手之间都太多熟悉,很难有新鲜感。久而久之,教师难免会有倦怠感。而区教育局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的教研带来了一缕春风,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我们的教师更增添了激情与活力。例如在语文同课异构活动中,我校的'青年教师张娟丽在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精心备课,潜心磨课,教学设计简约,思路清晰,课堂上师生互动效果良好,而八中陈海龙老师是崆峒区名师,市课堂教学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几乎全部中学部语文教师都参与了听课活动,就连小学部的语文老师也有近十人慕名向名师学习。他执教的《小圣施威降大圣》设计独特,课件制作独具匠心,展示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功底和魅力,更是为七年级语文组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活动中,教师带着问题备课,带着问题上课,带着问题反思,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打开了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说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并纷纷建议今后教研组要多开展此类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12

  20xx年x月x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 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泽民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 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习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 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泽民老师的辅助性练习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

  扣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教研平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13

  为了落实中心学校的同课异构安排,也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法特点,研究熟悉语文课程的不同视角,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加大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语文教研组依照中心学校的安排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在第十二周安排八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同上《小石潭记》公开课。语文组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观课、议课活动,学习不同的构思和教法形式,取长补短,教研气氛甚浓。在议课时,大家毫不保留,畅所欲言,共同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快使,使同课异构活动真正落到实出,提高教研实效,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现将大家议课意见综合评议如下:

  张忠梅老师:朗读教学很成功,能分层次朗读(听读,齐读,分小组读)。板书详尽,突出重点。但有关知识(作者、写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记”)介绍过于详细,教师包办太多,会导致学生懒惰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老师不说不记。学习比较被动。由于时间关系,本课的教学内容偏少,这样安排,无疑会加重第二课时的负担。

  张雪蓁老师:课件制作情境创设较好,直观形象。结构紧凑,授课条理清晰,讲析详尽。作业布置能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有拓展。但一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时间紧,导致对重点的内容点拨不透。如:讲到潭中气氛时,应点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这与作者的不幸遭遇密切相关。朗读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在第二堂课的讲解中,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是一堂优质课、有效课。

  两位老师的课,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教法各异,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同课异构是集体备课下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下的不同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多样展示。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同课异构不仅仅是对比,更是交流互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课异构不仅能让教师拥有更多自我钻研的空间,而且更能激活教研组集体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14

  为了交流和展示我县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经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日,县教科组在渠口学区太阳梁二小举行了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我学区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我学区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我校马丹鹤,还有中宁一小的杨艳芳和中宁三小的胡淑霞三位教师分别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执教老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尽显不同的精彩。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引发了听课者的研究和思考,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总校领导精心组织,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学教研组成员都积极参与,执教老师精心备课, 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

  一、纵观这次教学活动,我们组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总结:

  1.方法、策略层面——教无定法。同样一节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有一定的差异。

  2.风格、个性层面——扬长避短。教师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或粗犷、或细腻,或简略直接,或曲折婉转。

  3.目标、内容层面——因材施教。教师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内涵之外,还要了解文本所处的学业阶段,教学单元,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设计、取舍教学内容,可谓“因材施教”。

  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惑:

  当然,有收获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这次活动中,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我们反思,例如:

  1、 学习型小组的教学方式,是否适用于低段的教学,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

  2、 习题的设计上,怎样设计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3、 数学教学语言如何锻炼得更准确精炼,更生动,生更易听懂。

  4、 如何鼓励学生发现更有意义的问题,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

  5、 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才会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获得知识,以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知识。

  三、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学到的(我们的进步):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教研组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分析,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达成了如下的共识。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会疑”,学生不仅要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有问题才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在这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体验。还要“会说”,在课堂中,不仅要学生说解题思路,说方法,还要说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更要“会议”,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与同学合作、探究、实验,用集体的智慧,协同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今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上完课后,开展了主题教研听评课活动,评课、议课环节由学区教研员李玉宝主持。首先,教研员李玉宝谈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要求,接着三位教师各自针对执教篇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做了反思, 三位教师们反思的都很到位,接下来是听课老师进行评课,并围绕“如何有效的上好一堂课”的主题进行研讨, 参与听课的各位老师和数学教研组长白老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研讨的教师发言积极、热烈,评价中肯、实在,参会教师不但了解了“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模式,而且从中得到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效果性的.、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尤其是最后县数学教研员白老师非常负责任的发言,更让老师们有遇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各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当然每次活动都不可能做到“踏雪无痕”,只要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能扬长避短,相信我们就会越走越远。

  小学数学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使老师们经历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普遍反映参加这次活动受益匪浅,大家在这样的互动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积极反思,在反思中得以提高。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02-11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1-19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02-02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5篇02-26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04-10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01-19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01-19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精选15篇)01-23

中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