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方案

时间:2023-04-18 10:15:48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方案(1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活动方案(15篇)

科学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颜色变化,对颜色变化感兴趣。

  2.识别几种基本颜色,提高感知颜色的能力。

  3.愉快地投入活动,喜欢操作或摆弄材料,愿意把自己的发现争诉同伴,与同伴分享。并丰富词语:绿色的、紫色的、橙色的'……

  二、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悬挂红色彩带、黄色气球、小蓝旗。

  2.红、黄、蓝的幼儿眼镜每人一副;红、黄、蓝橡皮泥若干。

  3.红、黄、蓝色水及透明瓶、调色板每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看一看,指导幼儿戴上眼镜观察周围的变化。

  2、说一说,戴上眼镜看东西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幼儿戴上有色眼镜看同色的东西颜色不变,看不同色的东西颜色会改变。

  3、玩一玩,让幼儿自己操作材料,把两幅不同色的眼镜合在一起,用两种不同色的橡皮泥合在一起使劲捏,或者把两种不同颜色的水混在一起,试一试,有什么发现。

  4、画一画,让幼儿把自己玩的材料所发现的结果画出来。

  四、各领域渗透

  美术:利用幼儿调出来的颜色装饰教室。

  语言:用各种颜色说一句话,如绿色的草地,绿色的树叶,绿色的衣服…..,比一比谁说的又快又好。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观察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用各种颜色点缀的,它使衣服增加美感。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室里,分别展示各种颜色;在美工区里,提供各种颜色水。让幼儿玩一玩、画一画、说一说。

  七、家庭中渗透

  在家中家长有意识地让幼儿运用各种颜色的词,可配合煮一些色彩鲜艳的菜,让幼儿感到色香美味。

  八、活动评价

  略

科学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探索有规律的排序方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能运用算式卡片迅速准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尝试用算式结果进行排序。

  3.通过“花儿与花瓣”游戏,激发幼儿对分类、排序和对应活动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椭圆形雪花片(替代“花瓣”)、自制有规律“花瓣”(雪花片)的花儿若干,展示在泡沫板上。

  2.色彩各异的圆形花蕊卡(其中一半反面写有10以内的加减算式),数量分别与幼儿人数相等。

  3.各种颜色夹子、10以内加减算式卡若干、彩色工字钉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给“花瓣”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1.出示自制有规律“花瓣”的花儿,引导幼儿观察花瓣排列的规律、特征

  (1)教师导语:这些花瓣中藏着一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2)教师引导幼儿从花瓣的颜色排列顺序找规律,并说说每朵花儿上花瓣的排列规律。

  2.幼儿给“花瓣”排队,感受探索排序的乐趣。

  (1)每组一桶雪花片(替代“花瓣”),幼儿给“花瓣”有规律地排队。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给“花瓣”排序的。

  (3)教师展示幼儿多种排序方式,通过反馈—讨论—归纳,引导幼儿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

  (二)“花瓣变变变”,复习10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1.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摆花瓣。)

  教师任意出示10以内加减的算式卡,幼儿按得数用相同数量的“花瓣”(雪花片)在桌上摆各种图形或图案,并用语言表达。(例:6+2=8。我用8片“花瓣”摆了一个正方形……)

  2.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算式结果进行排序。

  出示算式卡,引导幼儿迅速准确地算出结果,并用与结果相同数量的“花瓣(雪花片)进行排序。

  (三)幼儿游戏“花儿与花瓣”,进一步尝试用算式结果进行排序。

  1.每人一张圆形花蕊卡、每组一盒夹子,教师出示算式卡幼儿计算,并用对应的方法把相同得数的夹子按排序规律夹在花蕊上。(视幼儿掌握情况,重复数次)

  2.幼儿每人一张写好算式题的'花蕊卡,各自算手中花蕊上的题卡,把相应得数的夹子用排序的方法夹在花蕊上。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把与算式相应的夹子有规律地夹在花蕊上。

  (四)验证并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1.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例:10—4=6。我用6个夹子按红黄蓝红黄蓝的规律夹在花蕊上。)

  2.把幼儿夹好夹子的花蕊用彩色工字钉锭在泡沫板上,组成一幅美丽图画。

科学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 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 (生活)---边出示边说 这是---餐巾纸。

  教师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 你是怎么擦的?

科学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知道动物由于吃的食物不一样,所以动物分食肉动物、食素动物和杂食动物。

  2.让小朋友根据动物的食性进行分类。

  重点:

  知道动物的食性。

  难点:

  根据食性分类。

  活动准备:

  参观动物园,二张挂图(一张画有花草树木的图,一张画有肉的'图),各种动物的卡片、字卡。

  活动过程:

  1讨论:“参观动物园时有什么动物”“动物都吃些什么食物?”

  小结——动物有吃肉的,有吃植物的,也有既吃肉也吃植物的o

  2.分类游戏。

  (1)第一组:一张画有植物的挂图。

  要求小朋友将吃植物的动物卡片找出来,并告诉大家是什么动物,贴在挂图上。

  (2)第二组:一张画有肉的挂图。

  要求小朋友将吃肉的动物卡片找出来并说出它的名字,贴在这张挂图上。

  (3)第三组小朋友将既吃肉也吃植物的动物卡片找出来并说出它的名字,贴在两张挂图中间。

  请小朋友自由讨论,师生共同检查。

  3.小朋友表演游戏。

  如,小朋友:“我是森林之王——老虎,我喜欢吃——‘肉’。”跑到字卡“肉”旁边。

  小朋友:“我是小山羊,我喜欢吃——‘草’。”跑到字卡“植物”旁边。

  小朋友:“我是小狗,我喜欢吃肉也喜欢吃别的东西。”

  每位小朋友依次做游戏,众小朋友在进行评价,老师进行鼓励、表扬。

  评量:

  1.知道动物分食肉动物、食素动物和杂食动物c

  2.能根据动物的名称进行分类。

  活动结束:

  大部分小朋友知道常见动物的食性,少数小朋友能区分食肉、食素、杂食动物。

科学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2、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游戏快乐。

  活动难点:

  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投影仪、音乐《雨中旋律》、幼儿具备"影子"相关经验(事先准备好的寻找影子视频)、人站在太阳下影子图片一张、教师幼儿具备做各种手影的经验、画有每位幼儿影子造型的'长轴纸卷一个、蜡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音乐律动)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认真听,比比是谁第一个猜出谜底。我的谜面是: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是一种现象,有阳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

  基本部分:嗯,小朋友们很棒,都猜对啦!我们的影子这么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这有一段小朋友们寻找影子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那我们要带着几个任务去看,第一个: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么情况下找到的)第二个: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为什么?(幼儿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幼儿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我们表扬下自己。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张图片更进一步的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懂得在有光的情况下才会有影子,当光线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就变黑了,这就是影子)(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好,下面张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来玩影子游戏好不好?

  第一个游戏:手影游戏(老师先做出几个造型示范,幼儿猜并模仿,再请7——8名幼儿分别在投影仪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边做造型边学小动物叫声,其他小朋友来猜并模仿)

  第二个游戏:给影子涂色(教师将每位幼儿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画在长轴纸上,请每位幼儿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给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欣赏影子作品并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科学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 在探索中发现和了解喷泉形成的简单原理。

  2、 乐于探索,积极参与喷泉小实验。

  3、感受喷泉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材料:饮料瓶、盖子、一次性杯子、管子。(在饮料瓶身和一次性杯子上钻好洞) 2、 喷泉的视频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 第一次探索,交流发现。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喷泉吗?在哪里见过?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喷泉游戏。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的,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利用这些材料玩出喷泉。

  教师:师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操作。(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赏)

  教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玩出喷泉的?(幼儿回答)

  二、第二次探索,了解喷泉的形成。

  发书,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操作示意图。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玩出了喷泉,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示意图,看看刚刚小朋友的玩法是不是和示意图上的一样,然后仔细观察,研究一下:喷泉为什么会喷出水来?

  教师:现在杨老师在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按示意图来操作一下。

  三、喷泉的形成。

  教师:喷泉为什么会喷出水来呢?

  教师:原来水位的高低落差、还有水的压都会形成喷泉。

  教师:怎么样才能让你的.喷泉喷得更大呢?

  教师小结:原来,水的压力、水位落差,喷泉就喷得高喷得大了。

  四、欣赏各种各样的喷泉,感受喷泉的千姿百态。

  教师:老师这里有些地方的喷泉,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视频喷泉)

  教师:喷泉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美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人们都喜欢到喷泉下嬉水游戏,非常开心。小朋友们知道吗?喷泉还可以净化空气呢,在喷泉周围的空气特别干净,喷泉能把空气中的灰尘赶走,对我们的健康有利。

科学活动方案7

  设计意图:

  空气是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帮助幼儿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2、初步了解空气的.用途和特性。

  活动准备:

  气球、保鲜袋、针铜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气球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气球,小朋友自己去玩玩。

  师:气球怎么变怎样了。

  幼:变大了。

  师:气球为什么变大了。你们知道吗?

  幼:不知道

  二、空气的特性

  师:这里有一个秘密,其实我们把空气吹进去了。空气才会鼓鼓的。

  师:小朋友你们看周围幼什么啊?

  幼:

  师:其实我们周围还有空气。你们有没有看到啊?

  幼:没有[]

  师:这是什么啊?

  幼:针铜。

  师:(教师用针铜吸一下空气)你们感觉到了什么?

  幼:有风。

  师:空气在四周流动产生风

  教师小结:空气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师:(教师出示保鲜袋)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保鲜袋

  师:现在我们用保鲜袋去抓空气。(教师示范)

  幼:(小朋友自由的再周围抓空气)

  四、空气的作用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玩的开心吗?

  幼:开心

  师:你们玩的热不热啊。小朋友你们在很热的时候你会干吗?

  幼:用扇子。吹空调

  师:你知道风是那里来的吗?

  幼:不知道[]

  师:空气的流动都是制造风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对于我们重不重要的。人很动植物一样都不开空气。如果

  没有了空气,人类,动植物都会失去生命。

科学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尝试统计同伴们最喜欢的动物并能根据动物不同的生活区域、食性、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2.乐意参与活动,体会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制作自己最爱的动物朋友展板。

  2.幼儿用书第5册封二、第1~3页。

  3.动物统计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说说朋友们的最爱。

  谁愿意来分享下你最喜欢的动物?

  二、男孩女孩比一比。

  1.什么动物是大家的最爱?谁能立刻说出来吗?你可以借用什么方法?(了解统计的'方法。)

  2.统计数量,比较男孩女孩的喜好异同。

  3.那男孩、女孩分别最喜欢什么动物?请统计是什么动物,数量分别是多少。

  4.男孩、 女孩最喜欢的动物相同吗?分别是谁?喜欢的人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好办法? (帮助幼儿梳理:把相同动物放成-排,有利于统计。)

  5.请你统计全班孩子最爱的动物前三名是谁。(将相同的动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统计,并记录在记录表里。)

  三、数一数,比一比。

  1.自主发表分类意见。

  2.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3.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动物朋友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 (幼儿根据自己的标准独立进行操作。)

  4.教师小结分类方法:可以按照生活区域、食性、外形特征等。

  5.按某维度分类,并统计比较多少。(以生活场域为例。)

  6.比一比陆地上、水城里、两栖动物分别有多少,比比它们的数量多少。(可由幼儿自由选择分类的维度,进行统计和数量比较。)

  活动延伸:

  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分类,拓展相关的知识。

科学活动方案9

  设计思路: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因此,把生态与环境保护列入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儿从小就具有环保意识,知道大自然是个有机整体,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设计活动时着重对烟尘、污水两个方面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幼儿了解烟尘会污染 空气,能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2.引导幼儿能够关注周围的环境,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

  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污染的环境对自然界的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烟、房屋(幼儿用积木拼搭)

  2、录像:香烟弥漫的一间屋子、动物远离喧闹的`城市、汽车的尾气和废气等。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实验活动——看录像——幼儿讨论——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在快乐地游戏着,它们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树林里开演唱会,玩得真高兴。忽然,附近的工厂里排出大量的黑烟,它们一个个都显得无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动物们纷纷逃离了森林,躲到别的地方去了。

  二、实验活动

  教师:“咦,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走,躲到别的地方去呢?”

  1、现在我们做两个实验。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让幼儿从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把两条小鱼分别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观察小鱼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动情况。

  (2)出示幼儿拼搭的房屋,用一个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闭),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点燃的香烟,过一会儿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会发现房屋周围都是烟雾。

  三、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烟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注意大街上汽车驶过飞起的灰尘;车尾排出的烟尘、废气,以及香烟弥漫的房子;动物们远离城市等。

  2、提问:这些废气、烟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3、小结:动物和人需要清洁的空气。

  四、讨论活动:烟尘、废气会污染环境,怎样来预防这些危害。

  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小结:我们都需要清洁的空气,保持空气的清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五、延伸活动:《谁是环保好娃娃》

  小朋友请讲讲下列图中谁是保护环境的好娃娃,为什么?并给环境好娃娃画上一个五角星。

科学活动方案10

  活动设计: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

  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活动准备:

  1、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2、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3、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反思:

  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作者的此活动反思全面、到位,可以供我们借鉴。也验证了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科学活动方案11

  科学领域活动《数字找朋友》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感受10以内数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一个数大1,比它后面一个数小1。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与人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认识相邻数。

  三、活动难点:理解一个数总比它前面的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四、活动准备:

  1、红圆点1个,绿圆点2个,蓝圆点3个;1-9的竖长条点卡1套。数卡2套。

  2、幼儿人手一份《找朋友》题卡,贴画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五、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数序。

  1、出示点卡幼儿读出数。

  2、看数拍手。

  3、问答歌:复习数的形成。

  (二)、认识2的相邻数。

  1、将圆点散放到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来把颜色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还要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2、用数字表示圆点数目,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

  3、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关系。提问:圆点是怎样排队的?2个绿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2个绿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怎样?2比3怎样?

  4、小结:2比1多1,所以2应排在1的后面,2比3少1,2应排在3的前面,2的好朋友是1和3。

  (三)、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9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2、教师出示4的点卡:卡片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3、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4、引导幼儿找数字8的朋友。提问:8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5、小结:一个数总比它前面的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四)、游戏

  1、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张题卡(如图一),请幼儿按老师提供的图形的数目,用贴画贴出相邻数。对找的快又好的幼儿贴“红花”以资鼓励。

  2、数字找朋友

  老师将1-9的数卡发给幼儿,老师举起2-8任意数卡说:我是x,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邻数的幼儿答:嗨,嗨,你的朋友在这里。游戏反复进行。

科学活动方案12

  设计思路:

  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平时,孩子们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对武术有了一些小小的认识。同时,本学期的早操也是《武术操》,使得孩子们对武术更是充满了热情,于是,我们设计开展了这节音乐活动《中国武术》,让孩子们学一学做一做,进一步感受武术的气势。

  本节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观看录像引发幼儿对武术的经验和兴趣;第二环节,跟着学一学,做一做;第三环节,听音乐一起做,尝试听清音乐提示。

  活动目标:

  1、模仿武术动作,并尝试跟着音乐做一做。

  2、知道武术的作用,体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萌生爱国热情。

  重点:模仿武术动作,尝试跟着音乐做一做。

  难点:找准音乐提示,在音乐提示时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中国武术录像、中国功夫图片、中国功夫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1、师:(出示图片)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朋友,他们每个人都给我们摆了一个好看的姿势,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都是什么姿势,好不好?

  小结:原来,图片上的人是在打中国功夫。

  2、师:那孩子们想不想来看看真正的中国功夫?

  观看中国武术的录像(五步拳)

  3、讨论:我们在哪里看到过中国功夫,为什么大家喜欢中国功夫?武术有什么用?

  小结:中国功夫可以帮我们强身健体,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二、看看学学武术动作

  1、师:大家想不想来做一个小小武术家?

  看录像,模仿各自看到武术动作,交流做动作的体验。

  2、学一学:

  冲拳:手握拳,手臂平平地快快地冲出去。

  砸拳:手握拳,手臂快速向下砸。

  推掌:五指并拢,掌心向前,手臂平平地快速将手掌推出。

  亮掌:一手握拳收于腰间,一手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手臂伸直向上,将手臂收于耳朵的一侧。

  弓步:一腿向前一步跨出,同时弯曲前面的.腿,后面的腿伸直。

  马步:一脚向左(或右)跨出一步,与肩同宽,同时稍稍弯曲膝盖,呈半蹲状。

  3、师:学了这么多动作,请你们找几个伙伴一起练习一下,不是和同伴对打,而是和同伴一起练习。

  三、手与腿的协同动作

  1、再次观看中国功夫录像。

  2、两人结伴,尝试将学过的手与脚的动作合起来,模仿五步拳中的某一动作。

  3、交流各自学会的动作、共同纠正。

  四、听音乐学做武术操

  1、听音乐《中国功夫》和老师一起做武术操。

科学活动方案13

  活动目标

  1.知道放大镜的作用,会使用放大镜。

  2.乐意操作放大镜,对放大镜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材料,激起幼儿探索放大镜的欲望。

  出示各种探索材料:有放大镜、各种大的和小的图片,其中每种图片有大的和小的两张图片。

  2.说说放大镜的作用。

  师:你用过放大镜吗?放大镜是什么样的?

  师:你见过还有谁也用过放大镜,他们用放大镜做什么?

  3.幼儿尝试用放大镜观察图片。

  请4个幼儿取一只放大镜小心地握在手里观察。

  师:我们可以用放大镜的.什么地方观察?

  师:放大镜的镜片是用什么做的?

  师:我们在使用放大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小结:我们用放大镜的镜片来观察东西,在使用放大镜时我们要注意保护好镜片,镜片容易摔坏,不要太用力等。

  4.指导幼儿用放大镜探索。

  师: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小的图片,找一找和小图片相同的大图片,并将小图片粘贴在大图片的下面,比一比谁找到的图片最多。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鼓励幼儿要耐心操作。

  活动反思

  小班的幼儿对放大镜比较陌生,在向幼儿介绍了放大镜后,幼儿初步知道放大镜的作用。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幼儿都是先找好大图片后再找小图片,这样他们寻找很麻烦,用放大镜看了很多的图片还是没有找到相同的图片。因此我尝试着让幼儿先找好小图片,再找大图片,但是也发现他们寻找比较困难。所以他们需要老师的指导,这样就能比较容易找到。

科学活动方案14

  中班科学:种黄豆

  一、活动目标

  1、 明白黄豆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2、 明白手工种植黄豆的步骤及原因

  二、活动准备

  泥土、黄豆、纸铲、果冻壳、演示图

  三、活动进程

  1、 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上什么内容呢?我先不告诉你们。但是我要先来给大家看一张画,请你们来告诉我,你们看见了什么?”

  师:“这个图上有……,是一颗发芽的'黄豆。”我现在手上就有一颗 黄豆,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种黄豆,好不好?”

  2、 讲解。

  师:“种黄豆种黄豆,我们是不是先要给黄豆找一个小花盆呢?我现在先在纸上画一个小花盆,等一下我们就用这个当花盆(出示果冻壳)。”

  师:“我们花盆有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是放土还是放黄豆呢?”(黄豆宝宝直接睡在硬硬的果冻壳里,舒服吗?我们要放一点土,给他铺一层床垫,这样子它睡得才舒服。)

  师:“床垫铺好了,我们现在就把黄豆放进去,然后再给它铺上泥土棉被。这个泥土是铺的越厚越好吗(不舒服,易倒翻)?”

  师:“最后再给它浇浇水。”

  3、小朋友操作。

科学活动方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活动材料: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让幼儿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3、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方案04-17

科学活动方案15篇04-18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03-28

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04-12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01-11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方案11-06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06-22

幼儿科学活动方案11-30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