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早期阅读《贪吃的变色龙》二研反思

时间:2017-09-15 幼儿园小班教案 我要投稿
我很高兴在语言组的课研活动中,能有这样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幼儿集体大书阅读活动对我来说算是新的尝试,优秀的读本和马悦老师的精彩授课都让我收益非浅。通过仔细研读、推敲故事读本,我延用了马悦老师一些独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让幼儿逆向猜测故事情节、用背景色的对比帮助幼儿理解“看不见”的含义以及卷轴的运用等。
在此基础上,我尝试将阅读中的重点环节和一些顺序做了适当的修改:在带孩子读到第5页后(……它的脚就变成绿色的了),请他们猜猜“接下来变色龙还会吃什么东西?身体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让人欣喜的是,孩子的思维非常活跃,“我想变色龙又会吃紫色的葡萄、白色的雪……”接着请幼儿观察6页画面,引发讨论:“变色龙变成什么样了?是吃什么东西才变成这样的?”孩子们看到黑色的变色龙,又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见解:“变色龙可能是吃了黑芝麻糊、黑色的巧克力、黑色的棋子、黑色的纸笔……”不断的猜测和想象,增加了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的趣味性,使他们在活动中显得更为积极、主动;开放式的提问也让幼儿的主体性增强,不再拘泥于教师的“引导”;在讨论“为什么变色龙吃了影子后不见了”时,我通过层次性的问题意在帮幼儿理清思路,层层递进,从而轻松的理解“不见了”的含义。
活动后,老师们的讨论和建议让我更有所得,自己也做了及时的反思:在阅读活动中不应忽视强调阅读的方法(如封面、封底的介绍;翻书时的正确方法;对页码的关注等);在卷轴的运用上若采用横向卷轴更符合幼儿理解“多”的含义;在幼儿很快说出“贪吃”一词时,应进一步引导孩子讨论“贪吃”的意思;另外教师在活动时临场的随机性更是我今后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加强的。最后想以我曾经在论文《永不停下反思的脚步》中的一段感言和大家共同分享这次课研活动的收获:
“然而这一系列的改进直至最后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我们教师再三的实践和反思,一点点积累,生成的。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思索也遇到过困境,也有找到问题却一时想不出对策的窘境。但是我们没有就此放弃,半途而废,而是用心去思考,反复去推敲,最终群策群力,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当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由被动到主动,由消极到积极,由茫然到热情时,我们的心里着实感到欣慰。
我们每次不能仅仅满足于实践到反思的过程,而应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直到真正符合幼儿的发展的特点,让幼儿真有所得。很多时候,一次反思中的想法和建议看似合理,但一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就又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反思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如果我们每次仅仅满足于活动后的一次反思,就万事大吉,束之高阁,那么反思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成为中空的摆设。所以当我们反思过后,不妨投入再实践,在发现新问题后进行二度反思,甚至三度反思,把问题研究到底,研究透澈,那我们的反思就能在实践中发挥真正的效应了。如果我们还能把这种专心细致,不厌其烦,坚持到底的精神带入到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中,而不满足于表面形式或是蜻蜒点水的作风,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锤炼,那么我们的孩子也就真的收获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