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小朋友看,谁来了呀?(出示木偶小兔,告诉孩子今天小兔要来找朋友)”孩子都很受吸引。然后教师操作着木偶边唱歌边去找朋友,做做动作;孩子一下就跟着老师一起哼起来,很快就会唱第一句“找个朋友,找个朋友”。接着,老师又出示了第二个木偶——小狗,然后用两只手操作,让两个动物找朋友,这时孩子已经开始跟着唱歌了。再后来,老师弹琴,请小朋友学唱歌曲给小兔、小狗听,他们学的很带劲。后来,又请孩子唱歌,老师找朋友,让孩子进一步明白在找朋友的时候,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动作。
邀请舞“朋友,你好”在历来的小班教材中,是一个很受孩子和老师欢迎的教材。因为歌词简单,而且旋律很容易唱,所以孩子一教就会,也不串歌词,孩子学得轻松而快乐,老师也教得愉快。分析其中的原因,这个活动他本身的歌词非常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在唱什么?是什么意思?如:拉拉手,好朋友等词,对于小班孩子而言是有接触的经验的、而且还很美好,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在动作方面,只有简单的走步、拍手、拉手、拥抱,并没有很规范的要求,而找个朋友拉拉手、彼此拥抱一下,让孩子觉得很有趣,所以他们都很想去邀请朋友。因此,这则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以前,我在进行活动的时候,确实是象活动的计划中所准备的那样,请中班的哥哥、姐姐帮忙做示范。但是在活动的前一天,我看见了新买的木偶,再回忆以往的教学,我觉得请中班的孩子来做示范,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中班孩子的表演不一定能真正吸引孩子,也不一定能好的表达舞蹈的感觉;其次,他们不能陪伴我们整个活动过程,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活动要开展;最后,孩子毕竟和中班的哥哥姐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动用了木偶,希望借助这些形象生动的木偶来发挥优点,达到比中班幼儿来表演更好的效果。 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木偶真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小白兔一出场,就牢牢的吸引了幼儿的眼光,他们争着跟小兔问好,听小兔唱歌,坐得很有精神得等小兔来找自己做朋友。当另一只小动物也出来时,孩子可乐了。特别是两只小动物的表演,使孩子感受到了愉快,同时也体会了友好的美好情感。当然,使用木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走步、拉手等动作上,他就不能表达得很准确。所以,在后来的环节中,才有了老师的亲自示范,目的就是弥补这一不足。
综观整个活动,我觉得在小班教学中,教师真的可以动脑,大胆地将木偶等辅助教学引入课堂,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眼前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很重要。在本次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很集中,看木偶表演时的集中和表演给木偶看时的集中,使得这个活动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活动。
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疑虑:如果只是将这些辅助教具用在一开始的集中注意时,那么显得好象是在欺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没有兴趣。所以,现在,在用辅助教具的时候,尽量要注意让教具贯穿活动始终,与活动本身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上一篇:小班语言活动:《过桥》反思
下一篇:小班科学活动《打开来尝一尝》课后反思
最新文章
- 1《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 2呐喊读书笔记
- 3护理学护士优秀的读书笔记
- 4《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 5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 6《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
- 7二年级读书笔记
- 8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 9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 10绿山墙的安妮读书笔记
- 11《小王子》读书笔记
- 12西游记读书笔记通用
- 1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 14同桌冤家读书笔记
- 15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 16《感动中国》优秀的读书笔记通用
- 17《詹天佑》读书笔记
- 18《培根随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