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有幸聆听了嘉兴市英语教研员张健老师的专题讲座——“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我这位非英语学科的老师也是受益匪浅。张老师提出英语课堂教学规范八环节:学习课标,领会要求;分析教材,确定目标;了解学情,把握起点;创设情景,引出新知;关注过程,促进内化;及时归纳,巩固提高;多元评价,有效激励;精选作业,分层落实,这不仅对英语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其实对我们每一门学科都是相通的。张老师讲到的几个案例我记忆深刻。
案例一 “No”and“Sorry”
张老师讲到对于“Can I ……”的句式的回答,第六模块是“No,you can’t”,而第九模块的回答是“Sorry,you can’t”,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关注这种细微的差别,两者使用的场合是不一样,比如孩子要吃糖果,但是糖果吃多了对孩子没有好处,妈妈可能就会直接拒绝孩子,用“No,you can’t”;假如孩子肚子很饿了,想吃饭,而这时候饭还没有烧好,妈妈可能会觉得抱歉,对孩子说“Sorry,you can’t”。教学中,要让孩子了解两者的区别,并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案例二 “How old are you?”
有些老师在教孩子学习句式“How old are you?”时,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使用,往往是学生问,老师示范回答,把自己的年龄告诉学生。当然,学生知道老师的年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是张老师觉得这是一种文化意识的渗透,我非常赞同。成人一般很少问及年龄,这是一种礼貌,在这个环节中同样可以渗透礼仪教育。张老师的做法同样令我钦佩,让孩子问老师“How old are you?”,老师可以让孩子”Guess”猜一猜,大猜测的过程中学生既会使用这个句式,学会了交流,又明白了生活中的礼仪。
案例三“ I’m a pig.”
课堂上,除了多媒体课件之外,使用的道具、板书等都是媒体,张老师非常关注媒体使用的得体性。有一位老师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张桌子上放着一只小动物模型,小组内表现最好的才能得到这份礼物,然后大声说:“I’m a dog”或“I’m a cat”,但是一张桌子上放的是“猪”,孩子非常得意拿起来就喊:“ I’m a pig.”连喊三次,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在设想时并没有考虑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使用媒体时要充分考虑它的得体性,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听张老师的讲座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最新文章
- 1《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 2呐喊读书笔记
- 3护理学护士优秀的读书笔记
- 4《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 5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 6《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
- 7二年级读书笔记
- 8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 9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 10绿山墙的安妮读书笔记
- 11《小王子》读书笔记
- 12西游记读书笔记通用
- 1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 14同桌冤家读书笔记
- 15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 16《感动中国》优秀的读书笔记通用
- 17《詹天佑》读书笔记
- 18《培根随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