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善用马蝇效应

时间:2022-04-28 12:19:33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管理者如何善用马蝇效应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管理者如何善用马蝇效应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

  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林肯 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事实证明,这位银行家的话是有根据的,蔡思的确是个狂态十足的家伙。

  不过,蔡思也的确是个大能人,林肯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财政部长,并尽力与他减少磨擦。蔡思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而且嫉妒心极重。他本想入主白宫,却被林肯"挤"了,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想当国务卿。林肯却任命了西华德,他只好坐第三把 交椅,因而怀恨在心,激愤难已。

  后来,目睹过蔡思种种形状、并搜集了很多资料的《纽约时报》主编亨利•雷蒙特拜访林肯的时候,特地告诉他蔡思正在狂热地上蹿下跳,谋求总统职位。

  林肯以他那特有的幽默神情讲道:"雷蒙特,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么 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

  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我吆马,他扶犁。这匹马很懒,但有一段时间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连我这双长 腿都差点跟不上。到了地头,我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身上,于是我就把马蝇打落了。

  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要打掉它。我回答说,我不忍心让这匹马那样被咬。我的兄弟说:'哎呀,正是这家伙才使得马跑起来的嘛!'"

  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现在有一只叫'总统欲'的马蝇正叮着蔡思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思的那个部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林肯对待蔡思先生的故事,或许真的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既然我们的经营目标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挑战更高的管理绩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马蝇效应”,学习林肯,把那些像蔡思先生一样又“刺头”又有强大能力或特殊资源的人充分利用起来呢?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类型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会轻易满足!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或既得利益,或权势,或金钱。不会轻易满足, 所以他们才会表现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需要给领导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希望由此而得到更多的满足,因为他们的身上都叮着些不断刺激他们积极进取的 “马蝇”。

  作为管理者,善用“马蝇效应”,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组织冲突,而且可以让这些拥有各种资源和能力的人积极效力。

  对于那些有背景的员工来说,他们身上的“马蝇”就是稳定的既得利益以及某种心理上隐秘的满足感。从工作能力上来讲,这些人不一定比其他同事强,但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一般好于他人,做人做事方面更自信,加上背景方面的优势,更能发挥出水平。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若即若离,保持一定的距离。

  林肯对待蔡思先生的故事对管理者用人很有启发。越是有能力的员工越不好管理,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或既得利益,或权势,或金钱。如果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们要么会跳槽,要么会捣乱。要想让他们安心、卖力地工作,就一定要有能激励他的东西。这种激励因素不就是那只"马蝇"吗?

《管理者如何善用马蝇效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管理者如何善用马蝇效应】相关文章:

如何善用光线准确曝光06-03

管理者如何授权12-20

如何有效应用保养品06-02

如何成为优质管理者?04-30

管理者如何作出决策04-30

管理者如何培养下属12-20

如何让管理者欣赏自己04-30

中层管理者如何开会06-03

如何打造优秀管理者06-03

管理者如何提升自我?04-30

管理者如何善用马蝇效应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管理者如何善用马蝇效应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

  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林肯 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事实证明,这位银行家的话是有根据的,蔡思的确是个狂态十足的家伙。

  不过,蔡思也的确是个大能人,林肯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财政部长,并尽力与他减少磨擦。蔡思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而且嫉妒心极重。他本想入主白宫,却被林肯"挤"了,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想当国务卿。林肯却任命了西华德,他只好坐第三把 交椅,因而怀恨在心,激愤难已。

  后来,目睹过蔡思种种形状、并搜集了很多资料的《纽约时报》主编亨利•雷蒙特拜访林肯的时候,特地告诉他蔡思正在狂热地上蹿下跳,谋求总统职位。

  林肯以他那特有的幽默神情讲道:"雷蒙特,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么 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

  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我吆马,他扶犁。这匹马很懒,但有一段时间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连我这双长 腿都差点跟不上。到了地头,我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身上,于是我就把马蝇打落了。

  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要打掉它。我回答说,我不忍心让这匹马那样被咬。我的兄弟说:'哎呀,正是这家伙才使得马跑起来的嘛!'"

  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现在有一只叫'总统欲'的马蝇正叮着蔡思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思的那个部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林肯对待蔡思先生的故事,或许真的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既然我们的经营目标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挑战更高的管理绩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马蝇效应”,学习林肯,把那些像蔡思先生一样又“刺头”又有强大能力或特殊资源的人充分利用起来呢?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类型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会轻易满足!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或既得利益,或权势,或金钱。不会轻易满足, 所以他们才会表现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需要给领导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希望由此而得到更多的满足,因为他们的身上都叮着些不断刺激他们积极进取的 “马蝇”。

  作为管理者,善用“马蝇效应”,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组织冲突,而且可以让这些拥有各种资源和能力的人积极效力。

  对于那些有背景的员工来说,他们身上的“马蝇”就是稳定的既得利益以及某种心理上隐秘的满足感。从工作能力上来讲,这些人不一定比其他同事强,但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一般好于他人,做人做事方面更自信,加上背景方面的优势,更能发挥出水平。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若即若离,保持一定的距离。

  林肯对待蔡思先生的故事对管理者用人很有启发。越是有能力的员工越不好管理,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或既得利益,或权势,或金钱。如果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们要么会跳槽,要么会捣乱。要想让他们安心、卖力地工作,就一定要有能激励他的东西。这种激励因素不就是那只"马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