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时间:2023-11-16 16:05:04 管理 我要投稿

管理信息系统[实用15篇]

管理信息系统1

  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依赖型产业,旅游业的波动性和旅游产品的易折性决定了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先导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行业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从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全方位提高了旅游行业管理的质量。

  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是一项十分依赖信息的产业,旅游行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旅游业信息化的产物,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旅游业务运作效率,改善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和绩效,也加剧了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及特征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Touris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T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对旅游信息进行采集、存贮、运输、模拟、处理、分析、应用和表达,以企业战略竞争为优势,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并能为企业进行决策、控制、运作的人机系统。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其内容基本涵盖了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它一般具有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边界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一)以旅行社为例。

  1、我国旅行社内设部门

  2、在旅行社中的企业资源计划(ERP)

  旅行社的ERP战略一般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流程看作信息处理流程。

  (2)面向市场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数字化存档;企业信息流应保持一致性和共享性。

  (3)企业信息管理由专人负责,实行集中管理、分权使用。

  (二)以酒店为例。

  先进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不但可以有效地管理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完善酒店内部管理体制,提高酒店决策水平,提高酒店的管理效益及经济效益,从而提高酒店的竞争力。因此,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酒店管理的核心之一。

  1、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基本已经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有许多一、二星级酒店在使用。

  我国自主开发的酒店管理信息软件主要用户还是我国本土的酒店。目前国内主要有杭州西软、北京中软等软件厂商开发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2、使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所带来的优势

  (1)为酒店的管理经营者提供较为详尽的营业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及时把握正确的酒店经营方向。

  (2)可以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3)降低酒店的劳动成本。

  (4)能够提高酒店个性化服务和互动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能够提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6)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酒店对客服务水平。

  三、发展和完善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从宏观层面看:

  (1)更新观念、转变态度。不能因为有畏难情绪而将国外先进信息化应用模式拒之门外将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2)全力推进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CIS)、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等现代化信息管理设施使得旅游信息化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3)善于利用专家咨询队伍。将各行业专家等整合起来,形成旅游信息化的智力核心。

  2、从技术角度看:

  (1)虚拟TMIS

  虚拟旅游,游客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足不出户游览旅游景点。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将旅游景观动态的多视角呈现在人们面前,使旅游爱好者身临其境,根据自身的习惯和爱好选择旅游地点、时间、方式等,达到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统一。

  (2)智能TMIS

  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是建立在知识库和推理机基础上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它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给出完整的解答,它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通过辅助和引导来为用户服务,用户对内部复杂的推理不必了解,只要给出完整的条件.系统自动进行分析,同时一步一步的引导用户将问题深入。

  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管理者提供迅速、准确、可解释的信息,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与盲目化.这对提高企业管理及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和有效性有一定帮助,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准确及时的分析竞争环境。为做出合理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加强对营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管理信息系统2

  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操作系统,其中人是系统的主导因素,而计算机是一种辅助性的信息化手段,财务管理系统的目的是提升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并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从而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信息系统强调人的主导作用,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升级,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公司的财务数据都会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到电脑中,实现了财务数据分析的信息化,重要的是借助分析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公司财务中存在的风险漏洞。此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了对于不同层次预算管理的要求,在不同的管理阶段编制相应的财务明细表,把具体的财务要求分解成不同的财务任务,并根据公司自身对财务管理需求来调整公司财政。

  二、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是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提高公司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就需要相应的电力公司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也要求公司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确保电力公司内的各个部门合理科学的运行。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的各个部门较多,同时需要以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这就需要电力公司明确信息系统的开发重点和开发目的,提高财务信息化的开发水平。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可以保证各个部门都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并准确地计算出每个部门需要的运营资金,防止出现资金的短缺和资金的闲置。再者财务管理可以预测各个运行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收益情况,有利于公司更充分的了解自身资金的运行状况,有助于公司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实现投资的利益最大化。电力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实现公司的预算执行、预算控制、成本控制、采购等方面的信息化,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的各个经营部门的运行状况,增强对各个部门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行。

  三、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实施对策

  1.强化财务职能部门

  首先要秉承一把手的管理原则,由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涉及到整个公司内部,并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地域的系统开发,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职能部门领导、全员参加的开发体系,提高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执行力,同时要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组,克服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再者要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保证财务管理各项政策的推广和执行,要建立职责问责机制,对于公司内部的财务信息管理进行约束和监督,提高财务部门的决策和经营效率,减少财务问题的出现。此外要对公司的财务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实现财务系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加强对于公司资金运营、资本支出、融资方式、成本结构等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开发,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模式

  实行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要优化计算机管理软件,全面升级业务体系、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采用渐进式的优化方式,综合考虑电力公司财务、电力用户以及软件公司的实际状况,在管理软件中体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要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和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控制电力公司的成本支出,借助于网络信息来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财务人员应当把市场调查数据纳入到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提高信息系统的整合性和包容性,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别,切实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3.规范信息系统开发软件的应用

  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应当逐步进行财务系统软件升级,扩展软件管理的职能,并注重财务管理硬件的升级和革新。此外要规范软件操作平台,这也是财务信息系统开发的核心内容,统一管理软件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最后要充分发挥财务咨询功能,把公司财务的管理需求和软件开发结合在一起,通过财务咨询功能来实现财务信息管理的升级,为公司的战略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4.注重数字化营销方式的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销售模式也悄然改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升级要立足于电力经营系统,数字化的营销方式有助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开发和业务扩展,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电力公司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电力公司生产安全、资本运行安全、控制资本风险等,同时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四、总结

  总之,电力公司的财务管理正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式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势在必行,这就需要电力公司明确信息系统的开发重点,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全民性,切实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基层图书资料室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可替代。面对日益完善的网络阅读,基层图书资料室要加强资料室的现代化建设,从资料的资源来源、储存整理到查找服务等方面都要进行现代化改革。本文对当前网络以及网络技术大发展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服务的现状与变革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网络;基层图书资料室;建设;服务

  0.引言

  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冲击。而由于先前旧的文化体制的制约下,基层图书资料室有着经费、场地、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当前形势下对图书管理的要求迫使过去的传统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必须发生转变,所以,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服务需要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1.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现状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基层图书资料室存在着馆舍老化、资金不足、设备稀缺等问题。近年来,网络技术兴起,无疑是对传统基层图书资料室管理的巨大冲击。网络阅读方便快捷、占用时间少、图书储备量丰富,成为大众对图书阅读方式的优先选择,更促使了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改革。因此,改变传统的基层图书资料室为现代化的管理刻不容缓。

  2. 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改变

  2.1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来源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来源要由购入型变为输入型。过去的资料来源以购入型为主,也就是图书储藏量基于资金的提供。将购入型变为输入型,用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方式来增加图书的储藏量,这种改变对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极大的支持了图书资料的建设与服务。

  2.2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储存形态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储存形态由静态变为动态。过去传统的资料储存是以实物进行储存,静态的摆放在书架上以便于查找与阅览。但网络技术被投入使用后,可变这种静态的储存为动态,也就是由网上输入所获取的资料是动态的。图书资料的储存不再以实体书籍资料作为储存的标准,通过网络获得的资料也包括在内,所以是动态的。

  2.3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整理方式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整理方式由手动操作变为电脑智能操作。由工作人员进行的手动整理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冗杂,而且人工的整理还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差错,效率低下。然而利用计算机对网络所输入的资料进行网络控制与操作,整理资料就变得简便而快捷,比如,对于输入书籍或资料的登记、分类与查询都由计算机进行,工作效率十分高,节省工作人员大量时间与精力。

  2.4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检索形态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检索形态由卡片型变为数据型。过去读者查找所需要的书籍资料都通过索引卡片进行查找,若不知道所查找的资料的准确名称便无法进行查找,十分繁琐。但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检索式数据型的,无论是不知道准确名称的资料还是某一方面相关的资料,只要知道与此资料相关的一个要素或是关键词就可以查找到所有与之相关的资料,这对于读者与工作人员都是相当便利的。

  2.5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效能的改变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效能由独享型变为共享型。基层图书资料室虽然是公共的,但是当一本书被借走时,在此期间其他人都无法阅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传统的资料室的资料效能是独享的。网络条件下的资料在网络上是共享的,在同一时间可以供一人或多人阅览,不会因他人的阅览或下载影响到自己的阅览,更不会发生损坏或折旧。在这一点上,比传统实体的图书资料室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地位与重要性

  在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在资料来源、资料储存、资料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共享等方面都有着传统的资料室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服务范围与方式上都向着综合性发展。但基层图书资料室并不是可以完全被替代。

  3.1基层图书资料室有着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

  不同的图书资料室有着不同的专业性资料,可以根据科研需要,对资料室的资料进行多次资料搜集,查找这些资料的科研人员可以在整理与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并且掌握最新的消息及动态。而同一资料室的读者专业往往相同或是兴趣相近,资料室恰好可以成为一个可以供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增加学术氛围,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专业学术交流中心。而资料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科研人员对资料的需求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便于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资料室所有的实体藏书有着专业针对性、书籍质量高、拒借率低的特点,这些有利于读者的阅读与阅读需求。而这些优点,是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

  3.2基层图书资料室作为资料资源共享的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读者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图书资料的网络共享,但无法消去不同对象对资料需求的差异。资源共享并不是简单的、表面上的将全部的图书资料几种在一个地方供读者查阅。譬如综合性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于各个专业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并不具备某一专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在进行专业性的服务时难以达到读者的要求水平。虽然综合性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基层图书资料室难以企及的,但对于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却不如基层图书资料室。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所能提供的专业性的周到的服务是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所做不到的,但如果让读者自己去查找资料又背离了方便快捷这一初衷,反而不利于科研工作。

  3.3基层图书资料室设有自筹资金的支持

  一般来说,综合性图书馆这类大型图书馆在进行图书资料的引进时,要依据整体情况作为参照制定购买计划,而对于较小的课题或较冷门的方面缺乏针对性。基层图书资料室依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重点,对不同的需求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从这一点来说。正因为综合性图书馆过于综合的原因,在某些方面就不如基层图书资料室细致入微,可以说,基层图书资料室自筹资金选购书籍资料就是一种对这种情况的补充。

  4.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要顾及到各个领域各个专业,以满足对图书资料的不同需求。

  4.1专业性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必须要具有专业性,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料才是基层图书资料室所需要的。对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精选来挑出最具代表性、专业性、质量高的资料,这样才能使读者及时的了解情况、提升自身的水平。

  4.2适应时代要求

  在信息时代,人们不满足于实体书的阅读,在众多信息资料面前更倾向于在网络上搜集各种资料。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应该延伸到最新的信息领域,这些资料往往能体现一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信息量更大,使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处于最新的位置,更好的为读者进行服务。

  5.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服务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服务无论在方式还是手段都要变为现代化的服务。要求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网络条件下,不同专题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内容增加,要求工作人员对这些专题的服务内容也要有针对性,这对于前来查阅资料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不同的读者,服务的方式方法也是不一的,要运用以往经验对不同需要的读者进行周到的服务,已发挥资料的最大作用;在对这一专业或课题知识十分了解的前提下,可以对读者进行的项目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使读者对所处的水平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还可以在读者遇到问题时,提出较为可观的建议或解决方法,进行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6.结语

  从当前网络发展形势来看,网络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服务的改革是必须的,需要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系资料室工作之我见[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2):3~4

  [2]论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资源利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3):8~9

  [3]关于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建设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xx(06):10~11

  [4]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建设问题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03):18~19

管理信息系统4

  摘要:对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构建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实现基本信息系统的功能,后期依托新技术进行功能拓展。研究结果为路政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使路政管理行为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

  关键词:路政管理;信息系统;高速公路

  1、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1.1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⑴基本建立了基础架构体系。省、市两级数据中心、业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全省行政许可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了基础信息资源库,路政许可管理实现信息化,包括办理流程,相关统计报表、台账的信息化,实现与省厅网上审批平台的数据对接。

  ⑵规范了路政行政处罚管理业务。实现了对路政巡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巡查过程记录管理,相关统计报表的管理;实现了对路政人事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维护、人员离任管理、人事报表管理;实现了对路政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安全设施(标志、标线、交叉道口和安全信号灯)、路政装备、服装发放情况的管理。

  ⑶初步建立路政执法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固定治超站点执法现场的监控管理,惯用以电子地图为界面基础的集地图目标定位查询和目标属性数据查询、报表查询、图表查询和数据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查询。

  1.2问题分析

  虽然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此体系可以为现在及长远的路政信息化建设奠定发展思路及基础技术架构平台。所以在进行具体的路政信息化研究建设之前,首先需要依据全国和各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指导尽快确立完整的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

  ⑴相关路政应用管理的空白亟需填补。目前大部分路政业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进行,在准确性、科学性及办事效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⑵现有各种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基本处于“孤岛型”运作状况,各个运作实体与行业内的信息交换缺乏有机的纵横联系。

  ⑶外业管理因路政信息资源数据库不全在路政执法中暴露诸多问题,如路产不明晰、路政许可管理困难等等。

  ⑷路政人员素质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有差距。虽然近几年,通过加强学习培训,执法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目前信息专业培训缺乏系统性,部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电脑不会用、使用不规范、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2、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2.1系统构建原理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可以分为内业管理和外业管理,目前内业管理繁重又不系统,外业管理存在漏洞,有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引进并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直接改变传统的纸质管理,人力型管理,让内外业兼顾效率效能,让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驶上“快车道”,并且降低运营成本。

  ⑴将繁杂的内业管理分门别类的存储于电脑中,随时方便查询。

  ⑵将路政巡逻中的路产、建筑控制区等建成电子地图和信息化档案系统,为路政外业管理升级奠定基础。

  ⑶路政管理信息系统基于B/S模式,以平面地图为核心,实现路产、建筑控制区的显示、查询、统计功能。

  2.2 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日常处理、台帐管理、数据查询、统计报表、公文处理、基础数据、系统管理、功能拓展八个子系统。

  ⑴日常处理子系统主要进行路政日常业务的处理,包括路政许可、挖掘占用、违法建筑、其他路产损失、行政复议诉讼、超限运输查处、超限运输审批、公路施工路段、公路路政装备、公路技术、桥梁技术、路政执法人员、公务车管理、投诉举报、公路巡查、重要情况通报、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路政工作日记、路产损失赔补收据、路网调度等20多个功能模块。

  ⑵台帐管理子系统利用日常处理子系统的业务数据,自动生成各种路政台帐。包括路政许可台帐、违法建筑台帐、挖掘占用台帐、其他路产损失台帐、超限运输审批台帐、超限运输检查台帐、公路技术台帐、桥梁技术台帐、路政执法人员台帐、公务车管理台帐、路政投诉、举报台帐、路政综合台帐等。

  ⑶数据查询子系统提供对路政业务所有数据的在线查询。每种查询都支持多条件组合的模糊查询。

  ⑷统计报表子系统能根据执法单位和时间段的设置,自动生成全部月报、季报、年报。包括路政管理统计月报、超限运输管理统计月报、路政执法统计季(年)报、交通安全设施统计年报、公路施工路段管理统计报表、公务车管理统计报表、路政人员结构统计年报、路产损失统计年报、路政装备统计年报等。

  ⑸公文处理子系统实现了网上通知下达、查阅通知、路政信息发布、路政信息查询、文件上传下载、公文原件影象查询等。

  ⑹基础数据子系统统一管理路政业务专用术语、规范词等,支持在线更新维护,使得系统的数据录入更加规范、便捷。

  ⑺系统管理子系统提供操作员管理、权限管理、操作日志审计、数据备份、系统初始化等功能,是系统管理维护人员的主要界面,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⑻功能拓展子系统是基于新技术的开发,如目前的物联网技术、GIS“GPS“GPRS等技术,实现更多的功能,从而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提供更多的`辅助手段,提高路政管理水平。

  3、结语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是公路外部行政管理的集中体现。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路政事务,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基础性统计,使之便于各级部门间数据的交流,提高数据和报表的准确度。使路政管理决策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本系统预留了较大扩容的空间,预留空间一方面利用新技术可以实现的功能支撑系统的规划、管理、决策,另一方面则考虑到各省局开发的其他系统的挂靠,以及以后管理系统的业务扩展。

  参考文献:

  1、李建龙,金文瑞.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M].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xx.

  2、黄开元,王小中.安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J].技术与工程,20xx,(1):94-96.

  3、吴泉.试论以信息化推进路政管理[J].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20xx,6(14):34-35.

  4、张增科,孙进财,韩广华.浅谈公路路政管理[J].公路,1995,(1):18-20.

  5、杨琦,郗恩崇.基于基本属性的高速公路公共政策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xx,7(1):122-126.

  6、金艳.公路路政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焦点,20xx,(3):15-16.

管理信息系统5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网上进行的商品交易以及企业盈利模式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各类型企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商环境,以适应不断网络化的市场交易趋势。而这一转变需要依托强大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可以说,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兴起是市场环境进入新阶段的印证。

  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概念介绍及其必要性分析

  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对物的流通的管理,传统物流管理理念的着眼点在于对货物时间、空间上出现的变化过程所进行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而现代企业所应用的物流管理理念则侧重于更加精细的市场分工。可以说,与传统物流理念相比,现代物流管理需要考虑的层面更多、范围更广,物流管理体系中设计的物流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这就需要处于现代社会的各类型、各规模企业加强自身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系统能效性。从概念上看,现代物流指的是以符合客户 必要条件为前提所发生的从生产到销售的流动过程,此外,还包括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流动性为的较高效率为管理目标所进行的计划和控制举措。现代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令现代社会环境中的企业物流管理方式更加多元化、效果更加清晰化、步骤更具有针对性。随着现代社会物流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诸如供应链、第三方物流等先进管理思想也逐渐浸入企业物流管理体系中,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给辅助支持。

  现代社会中有关信息与管理能效性之间的关联的研究已有很多,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可以发现,针对信息与管理之间的影响,目前研究领域已经达成共识:信息是管理的基础,同时管理有效性又受到信息质量好坏的直接影响。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各类型企业信息、数据规模呈现膨胀式增长态势,企业在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类型信息时,常常无从下手。物流管理正是帮助企业有效进行信息整合的有效途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而言,承担着抽取企业业务相关有效信息、辅助物流管理参与者做出正确决策。从深层次看,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对于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且长远的。

  二、现代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介绍

  目前企业常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含的主要模块有用户相关、仓库相关、运输相关、查询相关等信息系统。

  1.用户相关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作为企业营销的对象,其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模块位置。可以说,用户管理模块是现代企业整个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在用户管理功能模块中主要包括托运方、收货方、中间承运方三大主要内容。托运方指的是包括生产商、供应商、企业本身在内的产品信息来源提供方;收货方则是指负责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的销售商,其承载着将企业产品推向市场的责任;中间承运方指的是物流公司及其下属部门,以及一些运输代理组织。

  2.仓库相关信息管理模块

  仓库信息管理模块是企业产品的存储区域,其占据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核心的位置。仓库管理模块在信息数据方面需要掌握产品的在库数量、入库数量、出库数量等等。从数量级上看,仓库信息管理模块的工作量相对较高,这就需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要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3.运输相关信息管理模块

  从经济角度看,货物产品的运输占据企业物流成本中的较大份额,因此这一部分也是现代企业可以借助相关对策降低成本的重点环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恰恰实现了这一功能,对于运输相关的接单、发货、签收等过程可以实行电子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运输环节工作的效率,更保障了运输信息的准确性。

  4.查询功能模块

  查询功能模块是实现物流信息共享的主要途径,用户界面以及企业界面均可以在查询功能平台上完成基于货物实时状态查询为核心的相关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查询功能随时查询所需信息,并及时对于信息给予反馈。这些数据可供企业调整销售计划,有效的控制物流过程。

  三、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示例介绍

  1.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ERP系统中的物流管理系统包括物流构成和物流活动的具体过程等小模块,以应用于制造业的MRP管理思想为核心指导思想,以物流成本的控制为模块主要功能,凭借物流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的交叉效益关系,对企业管理中的物流活动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组织与规划,对企业在物流活动中所支出的费用进行控制,通过物流总成本的降低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用友财务软件

  友财务软件包括总账、收付款管理、固定资产、UFO报表、网上银行、现金流量、报账中心、公司对账等财务相关功能。上述功能模块从不同角度帮助企业实现核算、报表、分析的全过程管理。作为一款基础性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在多数企业经营管理平台中占据基础应用位置。

  四、结语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明显提高了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信息准确率,无形中为企业的运营降低了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今后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功能上将会实现进一步的飞跃。

管理信息系统6

  引言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的大众化、经济化和曰常化的发展,人们对旅行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行社想要取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与传统的手工办公相比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旅行社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对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一)首先是进行软件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的分析。

  对于经济价值的软件开发其开发成本的高低可能会影响到成本效益的评估及发展的执行与否,原系统收入会增加原因是增加了利率的使用,开发的新系统也是如此,收入不会减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积极地开发新的软件,降低开发成本,目前经济上的优势是与先关类软件开发相比起来最为重要的一面。此次设计的软件系统涉及到—台服务器,在目前市场上主流服务器就完全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再加上辅助的网络设备,这项系统得运行费用就可以保证到很低,所以在经济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的。

  (二)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的分析。

  有关系统设计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客户需求和受限,加之技术是否支持兼容等等都需要进行实际的可行性的探讨及分析研究。软件系统对于信息处理的算法需求,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以及使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包括在内。基于此此次系统的设计可以采用Java语言用于系统间的交流,对于WEBMASTER来说,也就是网络的软件使用来说JSP的写作界面应该是随着实际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改变。对于一个对反应速度比较高的系统来说,也只有在NSAPI写出的JSP程序才能达到实际要求。SQLServer数据库和其它的像Oracle等比较起来操作更为方便简单,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以后它的使用功能,因此在数据库这方面将不会遇到过多的难题,所以此系统具备技术的可行性。

  (三)系统设计的操作的可行性的分析。

  在系统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很容易的在用户手里得到使用。大部分网络用户就可通过阅读此系统的使用说明,就可完全掌握如何使用。除此之外此系统的管理员要求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由此可见此设计系统具备操作可行性。通过以上三点的可行性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对旅游公司是必须的,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可确定此次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绝对可行。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总体设计模块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经了研究,本系统在系统功能、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并加入了Flash功能。旅游信息数据库的设计根据系统功能实现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系统在设计中始终坚持"政府统筹管理,景区自助开发"的基本原则。本系统的设计采用的是最新技术,前台的设计采用的是Java语言、Struts2,旅游管理信息数据库设计选用的是SQLServer2005,前台和数据库相结合从而推动了该系统的实现。前台选用Java语言的优势在于,该项技术自开发使用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多种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和认可,目前Java技术也曰臻成熟,使用起来比较方便。Java语言具有面向对象、跨平台以及多线程三个特性,是该技术作为网络应用开发设计首先工具的前提条件。Struts2属于一种全新型的MVC框架,它的发展是建立在WebWork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加上Struts2集中了Strutsl和WebWork的优点,故而Struts2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框架。SQLServer2005数据库采用的C/S模式,该数据库的实际操作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强大,并且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目前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

  本系统的模块总共被分为五个部分,即:客户接待管理模块、客户信息管理模块、客户组团模块管理、旅游资源模块管理、统计管理模块。从表面上来看,每个模块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从对书库库的访问的角度来看,每个模块之间又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在每个功能模块访问的都是同一个数据库,而被访问的表是不相同的。

  (二)数据库的设计

  1、数据库设计的简述。数据库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前台应用程序正常运行强有力的后盾。数据库的创建对该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取SQLServer2005数据的优势有:⑴数据资源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SQLServer2005除了为业务处理和分析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数据平台之外,还具有一个嵌入功能的接口,这就意味着数据库能够对数据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2)可易编程,CLR集合有效的解决了编程的难度和输入代码时可能造成的内存泄露问题;(3)数据库包含非常清晰的安全模型、对象和权限;(4)SQLServer2005为系统设计开发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易化的开发环境和自动化管理工具,让数据库的开发设计更具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创建和技术的应用两个部分,数据库的设计属于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部分。应用环境的构造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和处理要求,这也是整个系统开发的重点研究方向。

  2、数据的分析。数据的分析指的是通过分析和分类两种方式来完成所有信息的获取,能够实现模型和数据库结构的直接转换。数据分析的过程是和逻辑和物理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应用程序所需要使用的信息进行确定、编制、组织和筛选。

  信息建模技术对信息的定义是通过实体、关系和属性这三种基本对象来完成的。其中,实体代表的是使用和维护相关特性的几何体;实体的特性或者特征就是属性;关系指的是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构建了模型。

  三、系统的实现

  (一)主界面的实现

  此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结构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面一部分是用来展现出这个系统当中涉及到的所有模块以及模块的功能,右面则是将左面模块的相关信息显示出来。

  (二)各个设计模块功能的`实现

  1、资源管理部。在系统用户登录之后,系统将会让旅游资源的管理人员添加第一个地理信息,。当再一次登录的时候就会看到酒店、餐厅以及娱乐等很多方面的信息,为了方便使用,在系统的最后一行有一个可以创建地理覆盖的范围代码,点击创建系统就会自动跳转到创建范围的页面当中去,选择要求的地址代码信息,然后再单击功能按钮,选择一个喜欢的的酒店,在点击想去的餐馆这样你就看到了你想要吃的东西和所在地,之后还可以选择娱乐地点,点击娱乐系统就跳转到娱乐区,向你展现各种娱乐活动,并给你指出到达娱乐场所的具体路线。

  2、接待部的实现目标。在旅客进行旅行时设定一个固定的线路,这样客户在旅行时就会有突出的关注,同时也设定了旅客的大致旅游范围,要想更好的完成接待任务,可以与旅行社达成联系,选择合适的旅行社带领客户进行旅游,当然这一项是游客自由选择的,客户根据自己的自身需求选择是否跟队,在导游带领游客进入酒店旅馆的时候,导游也需要使用此系统对游客进行登记,不是数量上的登记,而是游客的具体信息的登记,比如说名字、旅游路线等,这样有助于保证游客的安全。

  3、团体部要实现的目标。用户登录以后,此系统就可以看作信息管理团队,其中包括一个领导者、导游以及有关运输集团的订单旅游时间的分配及统计,系统在设置起两天后,具体的旅游信息就发送到了各客户手中,最后一次构建的团队记录包括系统控制用户的数量、对有关信息的投诉数量,导游带领游客完成的信息表也可以通过系统査到,包含有关旅游信息的査询、修改等内容,一些旅行社配置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库信息,比如说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看到很多其它用户的反馈、投诉及意见表等,有的还存在有关领导者的投诉数量,旅行社员工的工作绩效、奖罚制度,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造出一个将客户与销售部门结合在一起的分析图表。

  结语:总而言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可维护性以及跨平台性。该系统的应用既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能够满足旅行社的需求,该系统的设计为游客和旅行社带来便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7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实训题目:

  一、实训目的

  做为一个web开发者,不与数据库打交道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掌握SQL语句对于一个web开发人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一日千里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数据库应用技术也已经成为计算机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程。在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开发系统中,SQL Server 20xx是应用比较广的一种。本系统正是基于SQL Server 20xx开发环境下开发的销售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可实现产品销售情况及员工、客户的信息情况等各种功能。开发该系统是为了将所学的有关数据库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归纳总结,并使之与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实用的'东西,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开发能力的一个考验和提高的过程。

  二、实训时间

  为期一周

  三、实训地点

  网络实训室

  四、实训内容

  1、创建一个名为sale的数据库

  2、创建员工人事表employee,客户表customer,销售主表sales,销货明细表sale_item,产品名称表product

  3、在各表中添加数据 4、用SQL语句查询所需数据

  五、实训过程

  1、员工实体E-R图

  2、客户实体E-R图

  3、销售实体E-R图

  4、销货实体E-R图

  5、产品实体E-R图

  6、查询 附:SQL 过关

  六、实训总结

  经过一周的数据库课程的实训,我们掌握了创建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基本上能够独立的创建数据库以及添加数据并自己查询,虽然我们的数据并不是非常完整,以至于一些复杂点的查询不能查询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除了数据的不足,一些基本查询都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下来。这次的实训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是一个团队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分工的明确是决定任务能否成功完成的关键。通过这次实训,将所学的有关数据库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归纳总结,并使之与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实用的东西,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开发能力的一个考验和提高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8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这门学科,我并不能说是了解地很透彻,只是学了点皮毛,工作中虽然也接触内部各式的系统和流程,但总体来说依旧没有真正学会执行。所以,我就先介绍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好让自己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解和控制。

  而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例如:银行业务系统(存取款业务、转账业务、统计分析)、订票系统(卖票、统计)、超市管理系统(面对顾客的销售、存货管理、销售统计)、图书馆管理系统(借还书管理、书目查询、统计分析)等等。

  管理信息系统如同会计、财务、生产管理、市场、人力资源管理一样,对企业经营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管理效率、职员生产率和情绪、顾客服务和满意的重要因素,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了非常重要、变化、挑战性职业的机会。

  基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了解,我想先描述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数据的收集和录入,负责数据的存贮,负责系统内信息的传输,数据的加工,模型的建立、求解、应用和修改,输出信息,向各管理层提供信息,支持决策,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的管理及维护等等。

  而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也是老师所提出的,即:

  (1)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2)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各项事务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提升,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管理信息系统将管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使现代化管理形成统一、高效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使系统思想建立起来,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化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能力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这无疑是将管理与现代化接轨,以科技提高管理质量的重大举措。管理信息系统将大量复杂的信息处理交给计算机,使人和计算机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组织一个和谐、有效的系统,为现代化管理带来便捷。

  (3)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4)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经过系统的学习与结合工作实践的体会,我对管理信息系统也有了深刻的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它的概念多,理论性较强。所以老师在介绍中会有意穿插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与多学科交叉联系,来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基本概念、尚在研究的理论,会先从直观意义或具体实例直观解释着手,经常举案例来让我们易于理解。课程的内容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组成。我从中理解和认识到了MIS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正在由传统工业化社会向未来的信息化社会过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已经为这个过渡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技术基础,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概念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和每个角落。管理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更快的发展。随之而来就是研究与开发的起点在不断提高,现今MIS的开发和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已经表明,这些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理论问题,至少是技术方面的理论问题。因此,无论我们今后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开发者是技术管理工作,都应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适应学科迅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那么 我们该怎么样更好的学习它?首先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

  那么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影响?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计算机结合,使计算机作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实用。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管理信息系统9

  一、物联网条件下的医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从目前国内的医药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其相应的硬件设施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在软件设施方面还非常的缺乏。即缺少规范化的制度、缺乏相应的网络信息管理体系、缺乏相应的增值业务。尽管目前的医药物流管理的基本设备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其经营的方式大多还是粗放式的,因而其内部的经营质量非常的低,且运行的效果也非差。因此目前的医药行业领域最缺乏的就是物流管理这一方面的软件设施,换一种说法就是目前的医药物流管理已经非常落后,不能有效的促进医药物流的管理和发展。而随着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其在医药行业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引用,它不仅给医药物流管理提供好了更新的管理技術,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医药行业领域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

  二、物联网条件下的医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系统结构

  物联网条件下的医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其系统主要涉及到了两种技术,一是传感技术,二是RFID,从而使得医药行业的药品数据信息以及具体的生产流程中的数据信息能够被完整的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WSN将这些数据信息有效的传输出去。信息系统的大致结构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系统平台,其中又包含了很多分散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因而能够对所有的医药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送、统一的管理、运用以及共享等。生产流程中的数据信息主要是运用以太网来进行传输,操作者们可以使用局域网来进行信息的有效验证,从而使得数据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查询和监控。这个信息系统不仅具有药品的电子监控与管理附加码的管理功能。还具有对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检测,还能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还能够对药品的储存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监控,此外还能对药品的供应链进行高效的监管等。通过创建数据信息的处理以及实时监控平台,并运用先进的网络科技、数据库、通信科技、自动控制科技以及先进的传感技术,来对医药物流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其中就包括了视频监控、门禁监控、人员监控、仓储监控、供应链监控以及二维码验证、生产流程监控、ERP体系以及污水监控与处理等。

  2.医药电子监管技术以及二维码技术

  目前政府对医药的电子监管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制度规范,并对每个药品都就设计了一个监管码,从而使得每个药品都能具有独特的标志,它不仅能够则作为识别药品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能对药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另外还能够对其质量起到良好的监管作用。二维码的外观是一个几何的平面图形,颜色为黑白相间,它包括号码与密码两个组成部分,其储存了所有有关药品的数据信息,因此它是一个具有大批量信息的条码。人们可以通过这个条码来了解各个药品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能判断其伪劣。二维码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医药物流管理的规范化,还能够对药品识别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并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3.物联网条件下的医药生产检测

  物联网条件下的医药生产检测主要是针对具体的生产流程而言,其主要就包括工艺参数的检测以及污水的监控和处理。首先是工艺参数的检测,由于药品的生产涉及到很多的工艺流程,并且这些工艺流程会对药品的生产水平以及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生产的过程中,温湿度以及所用所用原水的质量等也会对生产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各个工艺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工艺参数必须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设备来进行高效的传输和收集,从而确保能够对生产流程起到良好的实时检测的目的。在生产的过程中,污水的处理以及监控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智能化的监控设备能够对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并实现数据传输与共享,从而使得这些生产的环节能够到规范化的统一管理。

  4.物联网条件下的智能仓库监管

  智能仓库监管主要包括门禁监控以及人员监控等,其中门禁监控主要是由门禁设备、电磁感应锁、识别卡以及主机构成,工作人员只需要运用识别卡就能进入到工作区域内。而利用RFID技术能够对工作人员实现良好的监控,并且还能对人员进行定位跟踪,从而使得医药的生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视性。其次就是医药的包装监控,这主要是在生产线上安装RFID的识别传感器,这样就能够将所有的包装涉及到的信息完整的输送到数据库中,从而保证药品的信息能够更加的完整化和规范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物联网条件下的医药物流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使得医药生产能够达到良好的智能化和可视化,同时还能极大的保证药品的质量,从而促进医药行业的到更加高效持久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10

  论文关键词:信息 图书馆 管理系统 信息挖掘 标准化 规范化

  论文摘要:本文在图书馆 管理系统(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建设和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的任务和技术特征及系统建设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信息管理体系(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基本模式的初步构想。本文最后就初级阶段完成后的信息资源的继续挖掘及 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型图书馆已逐步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但因缺乏建设图书馆 管理系统(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的理论指导,以及人们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概念理解过于狭隘,将计算机的使用仅仅局限于图书日常加工和流通的各环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深入使用。本文对如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功地进行系统建设,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以下论点:

  ①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可持续性工程”,系统建设必须分阶段进行,系统目标应同信息化程度相适应。

  ②图书馆 管理系统(LMIS)的建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层面的问题,成功地进行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信息管理体系(IMS)的.支持。

  ③图书馆 管理系统应用面广,要求系统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1 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

  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1 建设规划和总体目标不稳定。新的信息管理方式会给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会有一段不适应期;此外图书馆 管理系统建设需要很大投资、获益周期长且经济效益不直接,因而不少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不足。

  1.2 缺乏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良好的信息运行机制是成功建设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前提。

  1.3 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若不会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就谈不上具备自主和协助开发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能力。

  2 图书馆 管理系统

  图书馆 管理系统就是对图书馆各种图书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计算、分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采购计划、文献编目、图书流通所必须的信息的软硬件环境。它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利用过去的数据和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

  2.1 系统构成

  管理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单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基本单元为:

  (1)信息源。亦即信息的来源,此处指系统处理对象。信息源可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2)信息处理机。信息处理机获得数据,将其转换为信息并提供给接收器的一组装置(也可是人)。一般来说由四部分组成:

  ①用于收集、筛选、汇录有关数据资料的数据采集装置;

  ②用于整理、计算和处理数据资料的数据变换装置;

  ③将数据从信息源输送至处理中心和将信息从处理中心输送给接收者的数据传输装置;

  ④把数据和信息存储以供随时查询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装置。在 管理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这里的自动装置一般是指人。

  ⑶信息主管。负责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有关方面协调配合的人员。

  ⑷信息接收器。主要包括存储媒体和用户两部分。

  2.2 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责

  图书馆 管理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

  ⑴图书采访。包括以下功能:订购管理:包括馆藏与正在订购图书的查重、订购登记、编辑打印订单、打印订购目录及过期订单的处理(催询未到图书或撤消预定)。验收登记:包括到书验收、赠书登记、打印财产账等。经费管理:包括发票登记、经费使用报告等。

  ⑵图书编目。包括以下功能:编目查重:核查新到图书是新书还是复本或多卷本,复本不必重复编目。着录:抽取主题词,产生登录号、分类号、索书号,并将相应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打印:打印书标、卡片目录、新书通报等。典藏处理:将新书入馆,进入流通或阅览。⑶图书流通。包括以下功能:借还图书:包括借书、还书、过期处理、污损处理、丢书处理、罚款处理。读者管理:包括建立读者档案、颁发书证、书证挂失、调离消证、查询读者等。查询:包括查询图书信息、图书去向、读者借书情况及预约情况等。打印统计报表:打印各种统计报表。

  ⑷网上检索及预约。读者可以通过Intranet在自己的办公室查询、预约图书。查询可以按书名、分类号、索书号、内容提要等进行。

  ⑸数据安全及数据库维护。系统应有相应的安全机制,对不同人员有不同的权限。如读者只能查询及预约,而图书管理员可以进行读者管理、流通借阅等。数据库维护包括对数据文件记录的增加、删除、排序索引、备份及恢复等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11

  摘要:实行项目管理,规范其组织模式和管理过程对于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成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协调工作,这是控制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保证开发成果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管理系统项目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是为了使开发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并利用工程化开发方法所进行的系统活动。

  1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可以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可以是为实现企业某一管理职能而进行的一个单独的开发项目。对于前者,需成立企业的项目委员会,委员会下设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和项目开发组;如果是后者,则可以根据职能所涉及的范围,召集相关部门人员成立开发项目组,项目组中分设系统开发小组和项目评审小组,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项目管理负责人可以为多人,由职能部门和信息部门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职责为:拟定项目管理的进度安排;组织项目阶段评审;协调整体开发工作;对项目管理采取优化措施。

  项目评审小组一般由企业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为:对项目的需求分析进行评审;对系统选型和开发计划进行评审;对系统开发进行阶段性评审;对项目总结报告进行评审。

  开发项目组有开发技术人员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安排具体负责项目的软件开发工作;项目结束后提交开发成果并形成技术文档。

  2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

  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通常包括三大阶段:需求分析、系统选型和系统实施。从具体的项目执行过程上来讲,项目管理可分为项目的项目授权、需求分析、项目选型、开发计划制定与实施、项目评估及更新和项目完成验收六个步骤。

  2.1项目授权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求提出后,需要确定开发项目管理的责任者,由其负责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评估,并进行项目开发的总体规划和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即将项目开发与管理的权限授予某一部门。一般而言,如果是针对企业的某项管理职能而进行的系统开发,应由具备此项管理职能执行能力的部门来负责;若是企业的总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这应由成立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

  2.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可分为三个过程:

  1)可行性评估:根据项目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明确项目开发所需要投入的企业资源,并从企业现行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方面考虑,确定项目开发成果能否被使用者接受,能否促使工作流程的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运行成本。

  2)需求评估: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体需求和期望做出分析和评估,详细考虑需求的实现方式,确定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及模块间的关系,对系统的信息标准进行统一确定,并据此明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成果的期望和目标。

  3)项目总体安排: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时间、进度、人员等做出总体安排,制定项目的总体计划。

  2.3项目选型

  在明确了项目的期望和需求后,项目选型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开发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在项目选型阶段的主要管理工作是进行系统选择的风险控制,包括正确全面评估系统功能,合理匹配系统功能和自身需求,综合评价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的功能及价格、技术支持能力,充分考虑系统维护和后续开发等因素。

  2.4开发计划制定与实施

  在项目策划时,要充分考虑具体开发人员对开发过程的意见,项目开发的负责人应当协同开发人员进行尽量精确的对开发过程情况的估计。开发计划常以文本文档和图形文档结合的形式出现,文本主要记录项目的约束和限制、风险、资源、接口约定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进度和资源分解、职责分解、目标分解最好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工具来进行规划和管理,以利于进行同步修改。

  2.5项目评估及更新

  项目评估及更新阶段的核心是项目管理控制,就是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衡量和更新项目任务。项目评估及更新贯穿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在项目评估及更新阶段常用的方法有:

  1)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性评估,考察开发过程是否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出现偏差,研究是否需要更新计划及资源,同时落实所需的更新措施。

  2)通过定期编写项目进度报告,召开项目开发情况通报会议,进行定期的工作小结,评估实施进度及成果。

  3)通过对开发人员及需求部门人员进行培训,编写完善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保障文档,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质量资料,以便于开发完成后的进行有效的系统维护,并对将来可能的后续开发提供全面、系统、准确的技术资料。

  2.6项目完成

  项目完成阶段是整个实施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

  1)结合项目最初对系统的期望和目标,对项目实施成果进行验收。

  2)正式移交系统正式运转及使用,由企业的信息部门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

  3)项目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果做出回顾,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3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过程

  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和执行适当的质量衡量标准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质量控制贯穿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在项目管理中对质量的动态管理,它不仅仅是对开发成果的质量要求控制,还包含了对开发工作流程、开发方式、财务成本以及开发风险等更方面的控制管理过程。

  3.1建立项目的质量衡量标准

  项目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是依据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通过开发项目的计划和实施过程所建立起来的,对项目开发的若干要求,以此作为项目开发评审和控制标准的基础和核心。具体的项目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开发工作流程的合理化;

  2)开发时间和成本预算控制;

  3)项目风险控制;

  4)开发工作安排效率;

  5)开发工作的协调管理过程;

  6)工程化开发方式的运用;

  7)程序的运行效率和信息标准的统一;

  8)管理信息系统需求方满意度。

  3.2观察开发过程的实际表现情况

  通过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渠道,收集项目实施的有关信息,了解开发过程的实际表现情况。在这一步骤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渠道有:

  1)正式渠道,如定期编写项目进度报告,召开项目开发情况通报会议;

  2)非正式的渠道,如在开发过程中与项目小组成员或需求方的交流等。

  3.3进行实际表现和控制标准的比较

  比较项目实施的实际表现和预先制定的控制标准,主要是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与项目计划的偏差。

  管理控制标准为客观评价项目状况提供了依据,使项目负责人能够迅速、有效地对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判断,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4采取调整措施

  在比较项目实际表现和衡量标准后,如果出现偏差,就需要采取调整措施,纠正措施可以采取以下的形式:

  1)对开发流程进行合理化调整;

  2)协调项目资源的合理分配;

  3)建立系统、全面、准确的技术文档资料;

  4)调整项目组织形式和项目管理方法。

  4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管理协调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4.1需求方与开发方的关系

  需求方与开发方是对立的统一体,双方均希望将开发项目做好。但需求方可能对信息开发技术缺乏全面的了解;而开发方对需求方的需求、细节了解不充分等因素,使得双方对开发过程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而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与理解的不同会导致开发成果与实际需求偏差甚远。因此,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便是建立一个便于开发方与需求方之间进行交流的环境。

  4.2需求方参与项目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一方面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另一方面也改变了现行的工作管理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一些工作流程和工作习惯。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否有赖于使用人员的检验。特别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试运行阶段,使用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实际上是对系统的深入测试,有助于帮助开发方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提高软件的实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4.3项目管理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关系

  项目管理人员与软件编程人员的关系处理得如何将直接影响软件编程人员的积极性。当使用人员对系统提出问题,并改动要求时,软件开发人员往往找出各种理由予以否定,而这正是引起开发方与需求方矛盾的最经常的原因。在管理信息项目开发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协调使用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关系,既要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变化,又要充分调动开发人员的积极性。

  4.4性能与灵活的关系

  性能与灵活是系统设计中的一对矛盾,在项目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性能与灵活的关系。性能是系统可用性的重要因素,很难想象一个响应速度很慢的系统能得到最终用户的认可,而灵活性是系统适应变化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无法适应工作模式变化的系统也是难以推行的。

  5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是通过对项目的科学计划和管理,从开发过程的表现衡量与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控制等不同方面对项目进行控制,使企业实现项目所预期的成果和目标。项目管理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开发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手段。

管理信息系统12

  首先感谢王家聚老师再这一学期中对我们的ERP知识传授,你教会我们的绝不仅仅是ERP课程上的知识,而更多的是观念上的冲击,你的课程让我懂得了课堂及课堂以外的宽广的信息世界。而这也让我认识到,我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还有更多的方面我需要不断地通过自我的学习和实践来改善进步。在这里,我将浅谈对ERP实验课程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的ERP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带来的感受是观念上的转变。由于我们的课程是在还没有学习ERP沙盘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的,单纯的上机实验操作带来的问题是感受可能不及上了沙盘模拟课程的深,而且对于一些方面的理解也不会很透彻,但是上了一学期的课程,至少也算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变化吧。

  在上ERP实验课程里,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导致实验没发进行下去,有时候为了查找一个小小的错误漏洞,不得不回到前面几章节去意义查看,而大部分的情况却是问题没办法查出来。这个时候只能是应用标准数据,这是我不愿意的,但却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这种情况总结起来也有三四次了。而回想起来,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绝大部分不是知识技能和技能操作水平方面导致的,而是由于在操作上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正如古老的.传说一样一只钉子,害死了一支军人队伍。

  通过几次的失误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每一个操作步骤对企业存亡的关键,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软件的应用是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做好企业ERP我们就是要把经营管理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商、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幼小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人生也是如此,其实在我们周围,别人比我们表现得更加优秀并不是因为她真的比你优秀多少而是别人比你更加注重细节,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所以从上机实验的不够细心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给我的晶体就是人生当中也应该事事都要兢兢业业,不要因为细节上的疏忽而导致后面整个结果的变化。

  因为我们的ERP上机实验课程主要是学生自己操作,所以学习认真与否老师很难做到监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听听歌,玩玩游戏也是可能的,甚至在中途逃走翘课,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学生自己的自觉自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之所以是老师,就是为我们学习上指点迷津,而不是我们生活上的保姆,事事都要管着你,况且成年人自己做什么跟自己都应该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事实上也是如此,你在电脑面前干什么,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做,老师是很难管理的,而且也没有必要一句一句地说我们。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该做什么自己也应该很清楚,人生能够成就多少,取决于你的自律水平有多高,一个不懂得在生活上自律的不懂得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管理信息系统13

  一、物联网及逆向物流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把不同的传感设备例如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与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不同的装置连至互联网中所组成的网络,最终实现物品和网络的相互相连便于今后的识别与管理;物连网中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技术可将产品的各项信息流过程进行记录、识别进而存储。逆向物流的定义是指:为了计划与实施从而有效控制原料以及半成品、制成品的库存与信息,可使成本有效地自消费点至起点流动的全过程,最终确保实现有效的处置或者回收的目的。整个过程也会涉及到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价值流等方面,并与正向物流共同构成完整的物流系统。而退货逆向物流指的是购物者将不满意的订单产品退回到供应商的整个过程(孙丹、李冰,20xx)。此外,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作为改进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系统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于逆向的物流管理来说,及时、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于产品的回收、管理以及二次利用均与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二、逆向物流管理系统运作的影响因素

  (一)来自物联网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因素

  在我国物联网仍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针对当前逆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当中运作所发挥的支持作用不是很明显;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信息的技术、机动车以及电器行业方面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当前物联网应用的RFID技术相对于金属类的制品识别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还未能较全面地解决来自物联网自身在软、硬件方面的技术问题,构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对于具备统一、全面的物联网规范与技术标准对于整个物流行业而言十分迫切(王凌峰,20xx)。

  (二)物联网中信息数据的传送存储在安全性与权限方面的因素

  信息视为物联网逆向物流供应链中的运作重要资源,为此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就应当考虑到如何确保各个合法的用户以及操作环节问题。此外产品信息的访问与获取进行处理最终到存储等环节的操作安全,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逆向物流的作业进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考虑到逆向物流过程的产品信息是来自多个不同产品的阶段的,同时产品的来源主体对于空间与时间的分布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导致各个用户的信息传送与访问的权利变得复杂繁琐。

  (三)构建逆向物流管理系统所投入的成本较大

  物联网作为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的方式之一,构建其框架所面临的困难较多,在人财物方面的成本损耗也是巨大的。相对于一般的TT企业而言,投入的成本成为了影响构建系统的首要限制因素,因此实施的难度大,企业难以承受因研发成本带来的经济负担。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协调以及管理难度大

  物联网逆向物流的各项操作涉及产品信息的数量分布以及分布的空间广泛、消费者众多等方面。为此,构建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应制定有效的协调机制及时准确取物流产品各阶段的信息,进一步确保系统对各项产品信息的安全性、及时性记录,真正实现产品信息的真实反馈。

  三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构建过程

  构成物联网的六个组成要素是:代码(英文简称EPC)、读写器、FPC标签、对象名解析服务(简称ONS). EPC中间件一一神经网络软件Savant以及物理标记语言(英简称PMI)基于物联网信息的采集系统是构建物流信息的前提条件,可由软硬件信息系统组成,有效对产品的各项信息流通环节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最后建立子系统进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一)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再造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功能模块的部分共享信息,可根据配送中心或者零售商、不同的业务部门提供的信息组成。可使用的数据系统有基于C/S结构的或者是基于R/S两种数据系统,企业内部就应该建立有效的数据仓库以及配送中心,便于与零售商较快地建立有关的节点,最终保证实现企业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

  2.系统中的退货导向功能。分类并有效地对回流的物品进行导向不仅是逆向物流服务的起点,同时还是售后服务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顾客的换货以及退货的难易程度最终会对购买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企业给予适当宽松的换货或者退货保证后才可能放心购买。由此可见改善产品的售后服务也是区分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式,加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的份额。

  3.在线查询功能模块的管理。在线查询功能模块主要有产品的出厂编号、生产与出产日期、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信息,目的是更好地便于配送中心或者零售商对退货进行查询与管理。

  4.退货管理模块。顾客要求退货但配送中心或者零售商还未能销出退货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记录退货人的退货理由以及退货损失等信息。目的是便于上一环节的节点能够及时了解退货的相关信息,为下一步的退货运输以及库存、再销售做进一步准备。如能在企业外部进行销售的退货物品应当第一时间进行销售渠道的安排处理;部分不能再销售的退货物品需及时进行回收处理,有效传送物品的回收与报废信息。一方面确保配送中心能够对运输的计划要求提供资料信息准备,另一方面还可便于生产部门对原料的传递、供应以及库存情况进行管理与补充。

  5.逆向运输模块的管理。考虑到物联网的逆向物流中其的运输量少且规模也较小、时间不确定的特点,应在对逆向物流的运输管理方面按照其特点进行区别与对待。

  (二)系统逻辑模块的设计

  由于逆向物流的业务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和客户以及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在线查询与退货管理系统等业务需要R/S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持。不同的客户仅需浏览企业的网站、填写相关的退货单据,发货中心的管理系统会对退货单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启动系统的退货管理功能模块;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共享数据仓库便可对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进行访问。对于企业当中逆向的运输管理与财务管理中的部分机密信息就采用更为完善的C/S模式系统进行设计即可。

  使用客户机/服务器(即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与浏览器/服务器(即Browser/Server,简称R/S)相结合的模式,可有效对逆向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实时性与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采用这种模式能够避免C/S模式部分不足缺陷,例如系统维护难度大、处理能力与可移植胜均较差、未能及时和用户进行信息的交换等弱点(阎芳等,20xx)。

  1. Web页面的访问控制过程中的安全设计。为了能更好地Web页面进行访问与控制,就需要对R/S模式系统进行有效的'设计,主要是在用户登录的认证以及授权、权限制定等方面进行设计。用户的认证主要指的是对用户进入的合法性进行判别;授权是指用户在认证之后能够访问部分已开放的网页,因各用户的权限不同,故对于页面所显示的不同链接时就要对不同用户的登录访问权限进行设置。此外对于部分用户无访问权限时,系统就会隐藏该链接页面,由此可避免信息的外泄,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2.网络安全方面的设计。防火墙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网络的安全实现,该技术为隔离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的方式:代理服务型与过滤型墙防火墙。使用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强化网络间的访问与控制,进而在内网与外网间形成有效的屏障。

  3.数据安全性方面的设计。对于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方面,可采用加密方式实现。当前加密技术主要有对称与非对称两种。该技术较普遍运用于互联网当中。实际应用过程中是把对称加密以及非对称加密两种相互结合,为了预防数据的丢失可采用自动回复或数据备份方式实现。

  4.信息的运作过程。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模块、功能不仅涵盖了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同时还将过程信息进行整合与统一存储起来。企业中生产制造过程的产品信息不仅能够通过RFID技术实现,同时还可以在企业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当产品经过流通消费环节时,可依赖物联网实行操作,各个流通的环节对物品的信息相关数据都可通过RFID(射频识别标签)技术传递至服务器中,进而通过对物品FPC的代码进行识别、分析,通过Internet传给对象解析服务器处,最后通过服务器的整理汇总,再通过某种格式将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5.信息的传递与集中过程。生产制造过程的产品有关的信息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技术实现的,并且在产品流入流通或者消费环节信息均根据物联网来操作,最终把产品所有的信息准确及时地记录至服务器当中。进入供应链后,其主体对于产品的各项操作可以利用接收器接收物品的RFID进而传递信息至计算机。各个流通的环节对于产品的所有操作过程的信息与数据的记录可通过物品上的射频识别标志传递给数据库的服务器处,服务器系统会利用对物品的FPC代码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分析,系统把识别出的各项产品信息通过Internet最后传输至对象解析服务器中,最终服务器以特定的存储格式对有关的解析信息进行存储 (崔曼等,20xx)。

  根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逆向物流物品的处理以及决策部门依靠产品自身的电子识别标志获取回流产品有关的电子代码。然后把产品代码输入至方法模型库中,便可查询产品有关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依据自动作业计划随机或是定期地对产品回流的数据实行有效预测、挖掘,更好地为逆向物流供应链当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参考。此外,还能为原材料的物资采购、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客户的服务等环节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的良好运作以及提高服务的效率以及实现供应链的持续循环与改进。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的平台相互紧密相连,供应链核心企业可以有效借助电子商务的方式并且建立符合自身的、跨行业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当前来自逆向管理信息系统仍有较多的不足,为此企业仍需不断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有效利用物联网的优势降低物流的成本,进而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切实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14

  0引言

  网络效应理论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经济思想,而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信技术,因此研究网络效应对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效应来管理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运营,促进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升级与创新,整合各地区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兼容,更好服务于客户。

  1网络效应概述

  1.1网络效应定义

  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技术创新领域,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是网络效应在社会技术演化领域的一个特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比路径依赖更复杂的关系—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所关注的是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因此,学者最初将网络效应定义为ICT产品所表现出的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现象,即使用一种产品的人数越多,该产品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和使用它。后来,学者将网络效应定义为行为人之问的经济效应。

  1. 2网络效应分类

  根据网络中用户之问连接方式的不同,网络可以分为直接网络和间接网络。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以某种方式直接地连接在一起。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垂直兼容的产品,购买互补产品间接地连接在一起。Katz和Shapiro将间接网络称为硬件—软件范式。

  1. 2.1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Direct network effect)指某产品使用者的效用随着本产品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多,它出现在直接网络中,直接网络由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的用户构成。最为典型的是通信产业由消费者需求之问的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此外,铁路以及软件也具有直接网络效应。

  1.2.2间接网络效应

  Katez和Shapiro最先将间接网络效应描述为随着某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其互补品种类会变得更为丰富,且价格更低。此后,间接网络效应被定义为:消费某种网络产品所获得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这种互补品之问的关系被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其中基础产品被称为硬件,辅助产品被称为软件,硬软件被统称为系统产品间接网络效应(Indirect network effects)。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问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即用户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其与直接网络效应的差别在于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并不直接依赖于该产品的网络规模(购买同类或兼容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之和),而是间接依赖于其互补品的种类与数量,直接网络效应来源于消费者需求之问的互补性,而间接网络效应则来源于产品需求的互补性。

  1.3网络效应的作用

  网络效应的存在,尤其是未被市场机制化的“直接网络效应”的存在,催生了外部性,即消费者对于网络性产品的消费行为会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正外部性”。而当这种正外部性的行为未得到补偿或鼓励时,造成网络产品的最优消费者数量低于实际消费者数量,于是导致“市场失灵”。网络效应会使技术产生冒尖现象(Tipping),即拥有技术标准的企业最终会赢者通吃,形成单一标准。企业问微小的技术差异通过网络效应放大后反映在市场上,最终可能决定产品竞争的胜负。同时,网络效应使技术标准的锁定产生路径依赖,即一旦某技术标准被广泛采纳,正反馈机制、收益递增以及消费者转移成本都可能促进市场锁定(Lock-in)此标准,即使有更优异的标准出现也难以将其替代,因此对网络技术标准的追逐和控制成为主要竞争策略之一。

  2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工务段是铁路系统的重要单位之一,专门负责铁路线路、桥涵、隧道及相关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包括桥梁、隧道、涵洞、路基、钢轨、道岔、轨枕及道砟等的维修和养护。此外,铁路巡道、铁路道口的看守都属于工务段职责范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铁路工务部门也开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2. 1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自20世纪初开始,铁道部就对铁路工务管理实施了信息化管理,PWMIS是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组织,由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牵头,在各局工务专家的支持下研发的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工务段三级工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20xx年5月,PWMIS(一期)应用软件通过了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PWMIS系统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初开始在全路进行PWMIS工程建设,各铁路局(铁路公司)信息所(处)进行了网络版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安装实施,工务项目组在全路进行了PWMIS系统使用培训工作。

  PWMIS 网络系统采用BEA公司的WebLogic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此中问件服务器是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应用服务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信、邮政体系的B/S系统中。开发平台采用BEA WebLogic Workshop,此平台能够提供统一、简化、可扩展的开发环境,有利于加快基于J2EE标准的Web开发效率。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其模式在全路工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地铁路工务段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多个不同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例如,济南铁路局的施工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工务安全与生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局雨量检测报警系统(工务段专用);临沂工务段的施工管理系统、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钢轨重伤伤损处理系统等。

  现行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以现场调查及竣工资料作为数据源,构建了一个覆盖铁道总公司、铁路局、工务段的铁路工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以工务设备管理为主体业务的计算机综合应用平台。其主要功能集中于工务设备、状态的管理和数据传输等,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较少,更多地侧重于静态设备和图表数据管理,缺少现场设备检测、信息监测功能,不能及时实现,有序的动态管理。

  2. 2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比较

  国外铁路很少有专门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而是包括工务和电务的铁路基础设施管理。从各国铁路工务管理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侧重于铁路轨道养护的轨道管理信息系统和侧重于所有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的系统训。资料分析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方而还有很大差距。

  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利用网络效应来减少这些差距,从而提高我国铁路工务段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

  3网络效应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效应如果不能够内化,可能产生外部性,从而造成市场失灵,但是网络效应的存在同样可以产生冒尖现象。而在铁路工务段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既可以利用直接网络效应又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此外,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在创新方面的影响,开发出具有更多功能模块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通过不断创新来优化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

  我国各地方铁路局都有自己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对此可以利用铁路信息系统的直接网络效应,也即当使用国家统一铁路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形成正反馈,从而吸引更多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因此,需要鼓励各铁路局使用同样标准的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铁路总公司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带来的正反馈,吸引更多的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显然,产生正反馈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使用此信息管理系统的铁路局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在某一时刻使用国家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总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时,就会产生网络效应,进而增加每个地方铁路局的价值,进一步吸引其它地方铁路局使用国家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随着使用国家标准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地方铁路局的增加,势必减少了使用各自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局数量。因此,因此国家铁路总公司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吸引其它铁路局使用该信息系统,网络效应的存在能给新加入的铁路局带来更多益处。

  针对我国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GIS使用还未普及的情况,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整合现有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即纵向一体化。对于没有使用GIS的铁路局,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GIS的功能模块加入到现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对于我国铁路信息系统模块功能不全,不能动态监控轨道、桥梁以及隧道等铁路基础设施的情况,可不断加入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对铁路运营的全面监控、维修、保养以及决策支持等。

  显然,无论是建立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GIS的整合,以及开发新的功能模块,都离不开创新,而网络效应对创新有着显著影响。一方面,建立国家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创新以满足各地方铁路局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国家建立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后,部分铁路可能不愿意改变现状,不利于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

  4结语

  网络效应起源于信息通信技术,在技术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每个使用者得到的价值也将会增加。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存在网络效应。本文通过论述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指出网络效应的不同作用;分析国内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比了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效应如何影响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本文认为,可吸引部分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当达到安装基础量后就可以利用网络效应来实现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

管理信息系统15

各设区市建设局、省直有关部门:

  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开展20xx年度建筑业企业资质年检工作的通知》(闽建筑[20xx]60号)精神,今年的资质年检试行网上年检。为保护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一步规范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现将《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保护《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一步规范全省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规定和计算机应用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使用《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采集、申报、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审批、审核等处理的省直有关部门、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

  第三条新设立建筑业企业应通过《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提出申请。

  第四条涉及企业资质管理的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技术力量、主要机械设备、工程业绩、统计报表、企业信用档案等企业数据,建筑业企业应通过《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更新和补充。

  第五条省直有关部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受理和审批(审核)企业资质申报、年检和企业数据的变更和补充。

  第六条《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资料是省直有关部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管理的重要依据。省直有关部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审批内容,建筑业企业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第七条《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采用访问控制,包括用户密码和信息锁双重身份认证。省建设信息中心为省直有关部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分配不同的、唯一的用户密码和信息锁。

  第八条《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采用访问权限控制,省直有关部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应按规定使用各自的'用户密码和信息锁,不得转借、转让、盗用用户密码和信息锁或越权访问。

  第九条用户密码和信息锁是《福建省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唯一的身份认证标识,省直有关部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必须指定专人保管用户密码和信息锁。因转借、转让、丢失或管理不善被他人盗用用户密码和信息锁,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责任单位自行承担。

  第十条用户密码和信息锁由省建设信息中心统一制作。省直有关部门、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须持单位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统一向省建设信息中心领取辖区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的用户密码和信息锁。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分别持单位介绍信或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经办人身份证向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直有关部门)领取。

  第十一条信息锁损坏、丢失,应持单位介绍信或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经办人身份证及时向省建设信息中心重新申领信息锁。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20xx年9月1日起执行。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文章:

管理信息系统11-14

管理信息系统【优选】11-16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心得03-24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总结03-16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05-03

管理信息系统15篇(热门)11-14

管理信息系统集锦[15篇]11-16

【集合】管理信息系统15篇11-16

(热)管理信息系统15篇11-16

管理信息系统集锦【15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