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

时间:2024-04-17 08:34:56 佩莹 寓言故事 我要投稿

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寓言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6篇)

  古代寓言故事 1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古代寓言故事 2

  在春秋时的鲁国,有个地方叫蒙。住在蒙地的人,人们称他们为蒙人。有一个蒙人,祖上是个猎户,但他却游手好闲,从未去打过猎。

  一天,他在家中翻到一张狮皮和一件狐狸皮袄,不禁十分高兴。

  他披上狮衣,感到自己像狮子一样威风,不由满心得意。

  他在村中炫耀了一番,就向村外走去。

  走了没有多少路,突然,迎面来了一只老虎,他吓了一跳,转身想逃。但是,老虎朝他看了一眼,逃得比他还快。

  这个蒙人看到老虎逃走了。不由哈哈大笑。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连老虎看了自己都感到害怕,回到家里以后,便骄傲起来,什么人都不在他的眼里。

  第二天,他披着狐狸皮袄走出村外,迎面又来了一只老虎。他站住盯住老虎看,以为老虎会像昨天一样得逃走,可是老虎站着不动,也死死地盯住他看。

  蒙人看到老虎见了他竟然没有逃走,非常恼怒,便大声斥责:

  "大胆老虎,见了我还不逃走吗?"

  可是,老虎根本不睬他,吼叫着,扑上来,撕破他的'狐狸皮袄,把他吃掉了。

  蒙人所以被老虎吃掉,是因为他不懂得,老虎害怕的是狮子,而不是他。蒙人靠伪装去吓人,终究落得了一个可悲的下场。

  古代寓言故事 3

  尹绰和赦(she)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

  赦厥为人圆滑,会见风使舵,看主人的脸色行事,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

  尹绰就不是这样,他性格率直,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

  赵简子命令随从全部出动,策马追捕野兔子,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

  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

  野兔子抓到了,赵简子十分高兴,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

  尹绰表示反对,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

  赵简子不高兴地说:“这个随从听从命令,动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办事,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

  尹绰说:“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这种人不值得奖励。当然,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那样去做。”

  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

  又一次,赵简子因头天晚上饮酒过多,醉卧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梦中。

  这时,楚国一位贤人应赵简子三个月前的.邀请前来求见,赦厥接待了那位贤人。

  为了不打扰赵简子睡觉,赦厥婉言推辞了那位楚国人的求见,结果使那位贤人扫兴而去。

  赵简子直睡到黄昏才醒来,赦厥除了关心赵简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对来人求见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

  赵简子常对手下人说:

  “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爱护我,从不肯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深怕伤害了我。可是尹绰就不是这样,他对我的一点缺点都毫不放过,哪怕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也对我吹毛求疵,一点也不顾及我的面子。”

  尹绰听到这些话后,依然不放过赵简子。

  他又跑去找赵简子,他对赵简子说:

  “您的话错了!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赦厥从不批评您,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更不会教您改错。我呢,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我都要给您指出来,好让您及时纠正,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

  赵简子听了,似有所悟。

  可见,真正的爱护并不是一味讨好,而是在发现对方的缺点错误后,能真心指出并帮助其改正,使之不断完美起来。

  古代寓言故事 4

  从前,楚地有个人,财迷心窍,非常贪心,却又不愿意好好做事,自己养活自己,总想很容易地发大财。于是他找了一大堆讲歪门邪道的书回来研究,还成天念叨:“怎么才能轻而易举弄到一大笔钱呢?”指望能从这些书中找到不劳而获的窍门。

  一天,他正在看一本叫《淮南子》的书,已经看了很久了,还是一无所获,不禁失望得很,准备干脆睡觉去算了。忽然,他的眼睛落在随便翻到的`一页上,定住了。只见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人如果能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隐蔽自己的那片树叶,就可以隐形。”

  这个人信以为真,大喜过望,扔下书就急急忙忙地跑到山上树林里去找隐身叶。他仰着脖子到处仔细地看啊、找啊,几个时辰下来,脖子酸痛酸痛的,难受极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在一片树叶后面,一只螳螂潜伏着,伺机扑向身前即将到口的蝉儿。这个人忙爬到树上,把这片叶子摘下来,如获至宝般地捧在手里。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叶子飘走了,落到地上,和早已落了厚厚一层的落叶混在了一起。这人跑过去,瞪大眼睛看了又看,怎么也分辨不出究竟哪一片才是他刚才摘到的树叶。无奈,他只得把这一大堆树叶全都扫到背篓里带回去。

  回到家里,他把带回来的树叶全都倒在地上,顺手拿了一片挡在脸前问妻子:“喂,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正忙着做家务,随便瞟了他一眼,漫不经意地回答:“看得见!”这人就又拿了一片叶子遮住脸问:“你看得见我吗?”妻子还是回答说:“看得见!”

  这样反反复复问了几百遍,妻子每次都回答“看得见”。到最后,妻子实在是不耐烦了,就随口敷衍地说:“看不见了,看不见了!”这人听了,以为终于找到隐身叶子了,欣喜若狂。他将叶子小心地藏在身上,手舞足蹈地对妻子说:“你在家里等着吧,我们马上就要发大财,过好日子了!”说完,也不顾妻子一脸的惊诧,就自个儿跑到集市上去了。

  集市上做生意、买东西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铺子里各色货物应有尽有:衣服、鞋子、首饰……真是琳琅满目,这个人眼都看花了。终于,他选中了一件贵重的头饰,取出叶子遮住脸,伸手就往柜台里去拿。店里的伙计先是吃惊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猖狂,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一把抓住他的手大叫道:“来人哪,快来抓强盗啊!”附近的人们闻声赶来,把这个人扭送到了县衙门。

  这个贪财的人利欲熏心,直至丧失了理智,可见贪心有多么可怕。像他这样被物质利益迷住了心窍,不惜去做损害别人的事,必然会得到一个被绳之以法的下场。

  古代寓言故事 5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

  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

  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

  “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

  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

  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

  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

  “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

  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

  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

  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古代寓言故事 6

  古时候有个叫支公的人,非常喜欢仙鹤。

  他常爱到仙鹤出没的地方,远远地欣赏仙鹤吃东西、散步时的一举一动,简直看得入了迷。他常常想:要是能有仙鹤长久为伴,那该多好啊!

  终于,在支公搬到剡(shan)溪东峁(mao)山居住的时候,一位深知支公爱好的老朋友给他送来了一对仙鹤。

  支公高兴极了,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般对待仙鹤,给它们吃上好的食物,细心照料它们的起居,高兴的时候,支公还常把仙鹤搂在怀里跟它们说话。

  仙鹤的活泼可爱也使支公的晚年一点都不寂寞,它们给支公作伴,跳舞给支公看,时间久了,支公和仙鹤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时光飞逝,仙鹤的羽毛很快长齐了,它们天天扑棱着翅膀,想飞到属于它们的遥远的地方去。支公实在是舍不得仙鹤离开,犹豫再三,还是用剪刀把仙鹤的翅膀剪短了。

  这下子仙鹤真的没有办法飞起来了。

  它们总是先扑打一阵翅膀,然后又回头看看,接着就沮丧地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仙鹤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欢叫起舞了,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气,连眼睛都一天天地暗淡下去了。

  支公对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后悔极了,告诉自己说:

  “既然仙鹤有直上云霄,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么能强行把它们留在我跟前,只供自己观赏呢?”

  支公从此更加精心地饲养两只仙鹤,让它们的翅膀很快又长齐了。

  于是支公就带着仙鹤来到野外,把它们放到地上,依依不舍地对它们说:

  “仙鹤啊,快飞吧,到远方去实现你们的理想去吧!”

  仙鹤拍打着翅膀飞上蓝天,鸣叫着在支公头上盘旋了几圈,好像在感谢他的恩情,然后自由自在地向遥远的天边飞去了。

  支公虽然舍不得仙鹤,但他理解仙鹤的志向,最终放了仙鹤,这才是真正的爱鹤。

  同样道理,真正爱惜有才能的人,就应该给他们施展身手的空间,不要把他们规定在狭隘的小圈子里面。

  古代寓言故事 7

  河南开封曾出现了一桩假冒官员行骗案。话说,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城内的一处寺院来了几十个操北京口音的借住客。他们穿着打扮精致高贵,不像是住不起客栈的人,更奇怪的是,他们入住后紧锁门户,禁止闲杂人员在门前窥探流连,搞得神秘兮兮的。很快,这咄咄怪事被报告给了官府,震动了开封官场。

  骗子钦差原来时任河南巡抚刚遭到弹劾,官场盛传朝廷正暗中调查巡抚。巡抚本人很紧张,底下官员们也很紧张。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真查起来,巡抚的问题少不了,而底下多少人和巡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正担心着,突然来了几十个低调神秘的北京人,巡抚等人怎么能不紧张呢?

  不会是朝廷查案的.钦差来了吧?巡抚马上派了一个亲信去寺院查探虚实。那个亲信在寺院周围守候到黄昏,才看到有个人从寺院里走出来。那人很年轻,太监打扮,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提着一只葫芦去沽酒。巡抚亲信尾随其后,寻机与他搭讪。那年轻人警惕性很高,没搭理巡抚亲信。亲信不气馁,第二天守在原地等,果然又候着了那年轻人。年轻人还是不搭理亲信,亲信就抢着替他付酒钱,又邀请他喝酒。年轻人不再排斥,落座和亲信边喝边聊起来。等舌头开始打卷了,巡抚亲信开始套年轻人的真实身份。年轻人告诉他,听说河南巡抚贪赃枉法,自己跟随主子前来密访,一旦查到确凿证据就回京复命了。临别,年轻人再三嘱托巡抚亲信不要告诉第三人。

  亲信一转身就报告了巡抚。巡抚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第二天带上大小官员,前往寺院拜访。院门紧闭,巡抚等人正踌躇着,突然听到院子里面传来呼爹喊娘的惨叫声,中间夹杂着棍棒呼啸声。叫声一阵惨过一阵,让外面一干人等直皱眉头。好一会儿,惨叫声停了,院门突然打开,两个差役打扮的人拖着一个奄奄一息的人出来了,地上划出一溜血迹。巡抚亲信一看,这被打得不成人样的人正是昨日的年轻人,赶忙耳语告诉巡抚。巡抚和大小官吏大惊失色,立刻整理衣装,由巡抚大人领头一一报名求见。一干人等被带进一个房间,看到一个穿黄马褂、戴珊瑚顶、插孔雀翎的老人,正要向他行礼,那老人摆摆手,指着坐在一旁的少年说:“爷在此,可行礼。”巡抚一想,幸亏刚才膝盖没跪下去,敢情主子另有其人。仔细一看,那少年相貌清秀、气质高傲,周围的人对他毕恭毕敬,极可能是京城里的哪位王爷贝勒。巡抚急忙向少年行大礼参拜。少年点点头,示意老人躬身过来,低声向他说了些什么。老人应了声,仰身对巡抚等人说:“我们明天就回京了,不给地方添麻烦了。都回吧。”

  怀着忐忑的心情,巡抚回去后,深信自己的前途就寄在那个少年钦差身上了。看样子,钦差找到了不利于自己的证据要回京复命了,自己头上的顶戴不保。越想越害怕,巡抚连夜悄悄送了一万两银子进寺院。第二天钦差就要走了,巡抚抓紧一切机会巴结人家,一大早就带着开封大小官员在城门口摆下酒宴,预备给钦差大人饯行。等了一上午,钦差没有来,派人去寺院“问安”,发现早已不见了钦差的人影。

  原来,根本就没有钦差,这一切都是骗子团伙表演的。他们专门搜集各地的官场消息,对官员的升迁和心理揣摩得很仔细,然后有目的地开展行骗。河南巡抚担心顶戴落地,骗子团伙就有了行骗的基础,把他给陷进去了。

  古代寓言故事 8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古代寓言故事 9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这篇寓言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

  古代寓言故事 10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枯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古代寓言故事 11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古代寓言故事 12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古代寓言故事 13

  原来,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巫马期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理,好不容易才将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依靠众人当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个工作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众人力量的重要吗?

  古代寓言故事 14

  越国有一个人出外经商,在返家途中遇见一条狗。

  这条狗跑到越人面前,摇首摆尾地对越人说着人话:“我很擅长捕猎野物,只要你对我好,我愿意将猎获的东西与你平分。”

  越人见有这等找上门来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于是,很高兴地把狗带回了家中。

  狗在越人家中受着很好的待遇。每天,狗吃着用精米做的饭和肥肉做的菜,越人用款待客人的礼节款待这条狗,指望狗将来会好好回报自己。

  可是这狗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它受到越人这般优待不但不存感激回报之意,反而日益傲慢骄横起来,每次捕猎到野兽,都是全由自己独吞,把越人忘在一边。

  于是,有邻人讥笑越人说:“你供给那狗好吃好喝,客气得不得了,可它眼里根本没有你,它猎获的野物,从没你的份,你还要这狗干嘛?”

  越人一听,醒悟过来,也很生狗的气。于是等狗捕猎到野兽,就跟狗平分兽肉,并且每次都给自己多留一些。

  那狗终于翻了脸,它不愿越人分享它的猎物。

  一天,它突然扑到越人身上,咬住他的脑袋,撕断了他的.脖子和双腿,然后便离开越人的家跑走了。

  越人不能识破这条凶残贪婪的狗的真面目,开始还一味娇宠它,终至这条恶狗翻脸不认人。

  越人招进强盗,自食恶果的教训是深刻的。

  古代寓言故事 15

  一次,楚庄王因为打了大胜仗,十分高兴,便在宫中设盛大晚宴,招待群臣,宫中一片热火朝天。楚王也兴致高昂,叫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轮流着替群臣斟酒助兴。

  忽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蜡烛被风吹灭,宫中立刻漆黑一片。黑暗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许姬便顺手拔下那人的帽缨并赶快挣脱离开,然后许姬来到庄王身边告诉庄王说:“有人想趁黑暗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吩咐点灯,看谁没有帽缨就把他抓起来处置。”

  庄王说:“且慢!今天我请大家来喝酒,酒后失礼是常有的事,不宜怪罪。再说,众位将士为国效力,我怎么能为了显示你的贞洁而辱没我的将士呢?”说完,庄王不动声色地对众人喊道:“各位,今天寡人请大家喝酒,大家一定要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帽缨不足以尽欢!”

  于是群臣都拔掉自己的帽缨,庄王再命人重又点亮蜡烛,宫中一片欢笑,众人尽欢而散。

  3年后,晋国侵犯楚国,楚庄王亲自带兵迎战。交战中,庄王发现自己军中有一员将官,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前,所向无敌。众将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斗志高昂。这次交战,晋军大败,楚军大胜回朝。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他:“寡人见你此次战斗奋勇异常,寡人平日好像并未对你有过什么特殊好处,你是为什么如此冒死奋战呢?”

  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答说:“3年前,臣在大王宫中酒后失礼,本该处死,可是大王不仅没有追究、问罪,反而还设法保全我的面子,臣深深感动,对大王的恩德牢记在心。从那时起,我就时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德。这次上战场,正是我立功报恩的机会,所以我才不惜生命,奋勇杀敌,就是战死疆场也在所不辞。大王,臣就是3年前那个被王妃拔掉帽缨的罪人啊!”

  一番话使楚庄王和在场将士大受感动。楚庄王走下台阶将那位将官扶起,那位将官已是泣不成声。

  如果我们都能正确分析问题,从大处着眼,不以眼前小事来干扰我们的心智,有时,坏事能变成好事。

  古代寓言故事 16

  从前,有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一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什么也不愿干却总是异想天开,一会儿想着要吃这,一会儿又想着要吃那,又不想费力气。

  一天,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该多好呀。他曾听人说鹘(hu)乌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门到市场上去买鹘乌。他在街上转来转去,不知鹘乌是什么模样。七买八买竟把一只鸭子买回家了,反正他还是不知道。

  第二天,这个人把鸭子带到野地里,等着野兔跑来。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过来了。这人立即将鸭子抛掷出去,让鸭子去抓野兔。可是,这只鸭子飞不起来,一抛出去它就扑打着翅膀落在地上了。这人急了,又抓起鸭子再抛掷出去,鸭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这个人烦死了,他接连三四次把鸭子抛掷出去,鸭子始终是飞不起来。

  这时,只见鸭子摔倒了又从地上站立起来,哀哀地对他说:“我只是个鸭子呀!你杀了我,吃我的肉,这是我应尽的本分。可是你要我去抓兔子,我哪能做得到呢?你为什么偏偏要把抛掷的苦处强加到我头上呢?”

  这个人却皱着眉头说:“你怎么会是只鸭子呢?我只当你是只飞得快、善于捕捉野兔的鹘乌呢。”

  鸭子没办法,为了让这个人相信自己的确是只鸭子,它伸出自己的脚蹼给他看,说:“你看我这连在一起的脚丫子,看我这笨手笨脚的.样子,是会捕捉野兔的鹘乌吗?”

  这个人无可奈何地看看鸭子,再看看四周,那只野兔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个人只好沮丧地返回家去。

  所以说,不顾客观实际,单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强人所难,终究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

  古代寓言故事 17

  有一天,市场上来了个卖马鞭的人。他的马鞭看上去似乎并不怎么样。

  有个人问他:“喂,卖马鞭的,你的东西多少钱呀?”他开口就把人吓一跳:“5万钱。”买东西的人说道:“你是不是疯了?这种马鞭人家才卖50钱,你怎么卖这么多钱呢?50钱怎么样?”卖马鞭的人忽然笑了起来,腰都笑弯了,理也不理他。这个人又试探道:“那500钱呢?”卖马鞭的人显出很生气的样子。这个人知道这马鞭不值什么钱,存心逗逗他,又说:“5000钱总该行了吧?”卖马鞭的大怒道:“你不想买就走,不用啰嗦,我是一定要5万钱才卖的!”

  这时,有个有钱的少爷来买鞭子,见这卖鞭子的态度如此坚决,以为这鞭子真的有什么独到之处,就出5万钱买了下来,然后,他就拿着这根昂贵的马鞭,到处去给人看,炫耀说:“瞧我这根马鞭,值5万钱呢!”

  有识货的人拿过马鞭仔细看了看,只见鞭梢卷曲着,一点都不舒展,鞭把也歪歪斜斜的,木质更次,已经朽了,漆纹粗劣得很,拿在手里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份量。

  于是他直截了当地问这个阔少爷:“这根马鞭究竟有什么稀罕的地方,值得你花5万钱买下它呢?”阔少爷装模作样地说:“我喜欢它金黄耀眼的.颜色,那个卖鞭子的人还说了很多好处呢!”那人也不多说什么了,将马鞭浸在热水里,不一会儿,鞭子就扭曲了,收缩得厉害,金黄色也都掉了。原来这颜色是用栀(zhi)子染的,光泽也是用蜡涂上去的。

  阔少爷也明白了鞭子是劣等货,但又不愿丢面子,只得打肿脸充胖子,还是拿这马鞭用了3年。有一次,他骑马出去游玩,举起鞭子抽马时力气稍用大了点,鞭子竟马上断成了6截,他也从马上跌下来,还受了伤。而那断了的鞭子,原来只有一个空壳,里面什么也没有,已经朽成了一堆土。

  卖马鞭的就是利用阔少爷这种人的虚荣心来出售劣质货。如果一个人只图虚名而不注重实际的话,是注定了要吃亏上当的。

  古代寓言故事 18

  蝉的幼虫从它蛰居的土洞里爬出来,一身土黄色的.硬壳紧紧地束缚着它娇小的躯体,有翅不能飞,有嘴不能唱,可怜巴巴的,只能默默地爬呀爬。

  它笨拙地爬上一棵小树,六只足抓住一根细枝。一动也不动,仿佛一丸黄泥。

  慢慢地,它的脊背上裂开一道缝儿,并逐渐增大、增大……露出一抹牙般洁白的玉肌。蝉痛苦地颤栗着,扭动着,挣扎着,似乎有一把钢刀在剥皮剔骨。

  裂缝越来越大,痛苦愈来愈剧,那可恶的硬壳力图窒息它,但蝉咬紧牙关,顽强地扭动着、挣扎着……终于,它用尽力气从旧躯壳中抽出最后一只足。

  啊!自由啦!蝉如释重负,伸伸躯体,抖抖双翅,一只漂亮的蝉出现在树枝上。

  它高兴地飞起来,舒展歌喉,惊喜地发出第一声长鸣:“知了!”

  叫声惊醒了一条昏睡中的蜗牛,它从螺旋形的房子中探出头来:“你知道了什么?”

  “谁怕忍受摆脱旧的束缚的痛苦,谁就不能获得新生!”

  古代寓言故事 19

  有个南方人,从来不吃鸡蛋。一次,他出远门到北方。在路上走得累了,肚子也咕咕直叫,就进了一家小店坐下,吃些东西。

  店里的伙计一看有客来了,忙过来招呼,殷勤地边擦桌子边问:“客官,您想吃些什么?”这个南方人第一次来北方,对北方的菜很不熟悉,就随便地说道:“有什么好菜就上吧。”伙计应道:“本店的木樨肉做得可拿手了,您可以尝一尝。”不一会儿,菜端上来了,南方人一看,原来里面有自己不吃的鸡蛋,可他又怕如果说出来,别人会嘲笑自己无知,就不愿明说,只是问道:“还有别的什么好菜吗?”伙计说:“还有摊黄菜,也是本店的拿手名菜。”南方人心里嘀咕:摊黄菜是什么玩艺?不管它,先要了再说吧。菩萨保佑,可千万别再有鸡蛋呀!便说道:“太好了,就这个吧!”等到菜送来一看,仍然还是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不好再推了,他只好说:“菜是不错,可惜我肚子挺饱的.,不想吃东西。”他的仆人饿得实在不行,便劝他说:“前边的路还很远,不吃的话,待会儿恐怕要挨饿了。”他于是借梯子下台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吃些点心吧。伙计,有好点心吗?”伙计答道:“有窝果子。”他说:“那就多拿几个来吧。”等到“窝果子”被端上来,他一看不禁傻了眼,竟然又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他心中又羞惭又恼火,再也找不出什么理由了,只得饿着肚子赶路,直走得疲劳不堪。

  天下的事情很多,人们哪能样样知道。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但不承认,还硬要假装知道。这样做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

  古代寓言故事 20

  宋朝有个丞相叫张商英,他有个爱好就是书法,他特别喜欢写草书,闲来无事,他便提笔龙飞凤舞一阵,甚是得意。其实,这张丞相的书法很不到家,字写得不合体统,他还孤芳自赏。当时,很多人都讥笑他,而他却不以为然,依然是我行我素,按他的老习惯写字。

  一天饭后,张丞相小憩片刻,突然来了诗兴,偶得佳句,便当即叫小童磨墨铺纸,张丞相提起笔来,一阵疾书,满纸是一片龙飞蛇走,让人还着实难以辨认。张丞相写完后,摇头晃脑得意了好一阵,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叫来他的侄子,让侄子把这些诗句抄录下来。

  丞相的'侄子拿过纸笔,准备用小楷将诗句录下,可是他好半天才能辨认出一个字,时时碰到那些笔划曲折怪异之处,侄子只好连猜带蒙。可是有些地方,他实在是怎么也看不懂,不知从哪里断开才对。他没办法,只好停下笔来,捧着草稿去问张丞相。

  张丞相拿着自己的大作,仔细看了很久,也辨认不清,自己写的字自己都不认识了。他心里颇有些下不了台,便责骂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些来问呢?我也忘记是写的什么了!”

  有些人总爱自以为是,既不虚心,又爱坚持自己的错误,还强词夺理为自己辩护,结果是越显出自己的愚蠢可笑。

  古代寓言故事 21

  很久以前,吴国的国君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

  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不出他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

  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一定是他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您的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请您治他的罪,好好儿教训教训他!”

  孙亮马上将库吏召来审问鼠屎的情况,问他道:“刚才黄门官是不是从你那里取的蜜呢?”

  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

  黄门官抢着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两人争执不下,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

  侍中官刁玄和张邠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争不出个结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们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治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说:“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

  他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一层蜂蜜,是湿润的,里面却是干燥的。

  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干外湿,很明显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时的黄门官早吓昏了头,跪在地上如实交待了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见,我们对于形式复杂难以判断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复杂性所吓倒,这样就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古代寓言故事 22

  一次,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非常高兴。大象到达许昌的那天,曹操带着百官和他的小儿子曹冲一起去看大象。

  曹操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大象又高又大。它的腿和大厅里的柱子一样粗。当人们离它更近的时候,就够不到它的肚子了。

  曹操对大家说:“这头大象真大,可它有多重?”你们谁能叫它?好!你管这么大的家伙叫什么?大臣们都在谈论这件事。

  一个说:“只做一个大秤来称它。”

  另一个说,“这个规模有多大?”此外,大象还活着,不能叫它!我认为这是杀死它,把它切成块并称重的方法。

  他刚说完话,所有的.人就都笑了。有人说:“你不能这么做。不幸的是,为了称重,你把大象活活打死了。”

  部长们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没有一个会奏效。真的很尴尬。

  这时,一个小孩从人群中走出来,对曹操说:“爸爸,我有办法叫一头大象。”

  曹操一看,原来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笑着说:“你小的时候会干什么?”我们来谈谈。看看是否有意义。

  曹崇志在曹操耳边低语。曹操一听到喊声,就命令左邻右舍马上准备。于是对众大臣说、你们去罢。让我们去河边,像它一样!”

  大臣们跟着曹操来到河边。河里有一条大船。曹冲叫人把大象带到船上。当船体稳定时,在船舷上刻上一条平坦的道路。大象被带到岸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装到船上,船身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当船体下沉到与水面相同的高度时,曹冲要求人们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开眼睛,起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看见了,就情不自禁地说:“好办法!”好方法!”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把船上所有的石头都称一称,加起来有多重。

  曹操自然更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得意洋洋地看着大臣们,仿佛在心里说:“你们不如我最小的儿子聪明!”

  古代寓言故事 23

  庄子在濠水桥上与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施:“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

  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惠施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古代寓言故事 24

  乌于禽甚黠,伺人音色小异,辄去不留,非弹射所能得也。关中民狃(niǔ,习惯)乌黠,以为物无不以其黠见得(用以它的狡猾无法识别的办法),则之野, 设饼食楮(chǔ,纸钱)钱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撒钱)弃饼而去。乌则争下啄,啄且尽,哭者已立他冢,裂钱弃饼如初。乌虽黠,不疑其诱也,益鸣 搏争食。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迫(近)于网,因举(张网)而获焉。

  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保全自身),而不知祸藏于所伏(潜藏)者,几何其不见卖于哭者哉!

  译文大致是这样的。乌鸦是鸟之中很狡猾的,惕查人的声音动态的微小变化,就飞走不做停留,不是(用)飞弹射击所能捕获到的。关中的老百姓摸透了乌鸦狡猾 的性格,用它的狡猾无法识别的办法,就是前往野外,弄些饼类食物和纸钱到坟间哭号,如同祭祀的人一样。哭完,撒下纸钱留下祭饼然后离去。乌鸦就争着飞下来 啄食,(这里)就要吃完了,哭号的人已经站在另一处坟上,像开始一样撒下纸钱留下祭饼。乌鸦虽然狡猾,不会怀疑这是引诱,更加鸣叫争斗抢食。到(这样重 复)三四次(后),都飞来跟着他,越来越(与这人)接近。接近捕网时,于是张网就捕获了它们。

  如今的世人,自我感觉凭自己的`智慧足以保全自身,却不知道危机四伏,他们差不多都看不见会被(这样的)哭号者所出卖啊!

  人生处处有陷阱,有暗藏的罗网,有潜在的暗流,人们往往被诱惑、欺骗而不自知,还欣欣然痴迷于自己的聪明。当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时,后悔晚矣!人们 被欺骗,往往是温水煮青蛙式的,陶醉其中,不知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当明白自己危险时,已经毫无办法,只有听天由命、自认倒霉的份。再聪明的人也怕被别人 死死盯住,一张张网,一个个局,在不知不觉中让你深陷其中。所以做人需要大智慧、大格局,才能在纷繁的矛盾中,保全自己,使自己不受到伤害。千万不能自认 自己聪明、狡猾,而被人引诱、利用,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陷阱:贪婪、大意、轻信,或许乌鸦的悲剧,就在于把这三个占全了。因贪吃而大意,因大意而轻信。被人挖个坑,自己高兴地往里跳。

  这篇寓言与庄子的《庖丁解牛》可互为参照,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获得人生的教训和经验。

  古代寓言故事 25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把脚砍掉)。弥子瑕母病,人间(从小路)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 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不吃完),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不满足自己的口味)。”及弥子色衰爱弛 (弛,衰退。姿色衰老,不被宠爱)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译文大致是这样的。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 诈称君主的命令驾着车子出去了。君主听到这件事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弥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 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对他的宠爱也疏淡了,后来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个人曾经 诈称我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曾经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孝顺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由于卫君对他的爱憎有 了极大的改变。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因此,劝谏游说的'人,不能不调查君主的爱 憎态度之后再游说他。

  弥子瑕本是将军,为卫国这个重口味国君的男宠。年轻时长得应该玉树临风,或许与“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的贾宝玉有一比。

  年轻时,美姿容,受恩宠;所以做违规违法的事情,也被卫王认为是懂事、可爱。私驾卫王马车,本应受断足之刑,但卫王因为喜欢他,而被称赞为孝子。年轻 时,吃桃子吃到一半,把剩下的一半送给卫王,不仅没有收到责怪,还得到“你忍着馋劲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这样的赞誉。

  但卫王喜欢的是年轻貌美的弥子瑕,而不喜欢人老珠黄的弥子瑕,那么,问题来了。“色衰爱弛”是最经典的概括。等到弥子瑕年老的时候,再得罪卫王时,这些 曾经令卫王称赞的事情,就成了卫王讨厌、讨伐的事情,成了他年轻时就不地道的罪证。原因是因弥子瑕“色衰爱弛”,卫王不再喜欢他了。

  这个寓言,本来要说明的问题是,劝谏游说的人,先要搞清楚君主的爱憎,找到突破口,以便劝谏游说成功。

  这个寓言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故事中的卫灵公则完全是以个人好恶、特殊爱好来判断是非,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肯定会祸国殃民。

  这则寓言和《人有亡鈇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寓言故事 26

  一次,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非常高兴。大象到达许昌的那天,曹操带着百官和他的小儿子曹冲一起去看大象。

  曹操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大象又高又大。它的腿和大厅里的柱子一样粗。当人们离它更近的'时候,就够不到它的肚子了。

  曹操对大家说:“这头大象真大,可它有多重?”你们谁能叫它?好!你管这么大的家伙叫什么?大臣们都在谈论这件事。

  一个说:“只做一个大秤来称它。”

  另一个说,“这个规模有多大?”此外,大象还活着,不能叫它!我认为这是杀死它,把它切成块并称重的唯一方法。

  他刚说完话,所有的人就都笑了。有人说:“你不能这么做。不幸的是,为了称重,你把大象活活打死了。”

  部长们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没有一个会奏效。真的很尴尬。

  这时,一个小孩从人群中走出来,对曹操说:“爸爸,我有办法叫一头大象。”

  曹操一看,原来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笑着说:“你小的时候会干什么?”我们来谈谈。看看是否有意义。

  曹崇志在曹操耳边低语。曹操一听到喊声,就命令左邻右舍马上准备。于是对众大臣说、你们去罢。让我们去河边,像它一样!”

  大臣们跟着曹操来到河边。河里有一条大船。曹冲叫人把大象带到船上。当船体稳定时,在船舷上刻上一条平坦的道路。大象被带到岸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装到船上,船身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当船体下沉到与水面相同的高度时,曹冲要求人们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开眼睛,起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看见了,就情不自禁地说:“好办法!”好方法!”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把船上所有的石头都称一称,加起来有多重。

  曹操自然更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得意洋洋地看着大臣们,仿佛在心里说:“你们不如我最小的儿子聪明!”

【古代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古代寓言故事05-30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03-02

古代寓言故事11-22

古代寓言故事【推荐】05-22

小学古代寓言故事05-18

古代寓言故事五则05-29

【精】古代寓言故事11-15

古代民间寓言故事02-16

古代寓言故事[实用]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