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

时间:2024-05-25 11:44:57 海洁 教育 我要投稿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导语:高考语文答题虽然都为主观题,但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答案的,如果你答案不是完全契合标准,但格式符合阅卷标准,兴许阅卷老师一样会给你高分。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注意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插叙的作用

  1、注意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描写手法的作用

  1、注意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论证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知识:

  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④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3、公式:

  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

  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

  比喻论证法: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

  ◆仿写句子

  公式: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对对联

  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

  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

  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读图题

  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探究题

  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1、2、3点。

  ◆概括题

  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

  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名著阅读

  公式:①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写信

  公式:

  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

  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

  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编短信

  公式:①简写地名,例如:沪。

  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

  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

  ③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文言句子划分停顿

  公式:

  ①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

  ②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

  ③“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

  ④主语和谓语之间划。

  ⑤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前后照应

  公式: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巧设悬念

  公式: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记叙线索

  公式:

  1、分析线索种类:

  1.以“物”为线索;

  2.以“事”;

  3.以“人”;

  4.以“时间”;

  5.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称谓变化

  公式: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三大记叙顺序的作用

  倒叙: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顺叙: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三种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情

  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第二人称:

  1)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好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原文段的距离。

  2)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时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1)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客观,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2)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好的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做作,不矫情;

  3)以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加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

  #补#儿童视角

  天真 单纯 善良 纯洁纯粹自然 增加悲剧性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梦境的作用

  虚实结合 结局耐人寻味 增强故事性

  ①间接性

  ②形象性(语言 动作 形态 所见所闻)

  1)凸现主要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象征或点化主题

  次要人物的作用

  1)侧面衬托,个性鲜明: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客观、更有力;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场面中的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

  4)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又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考语文答题】相关文章:

2017语文高考怎么答题?高考语文答题公式是什么?06-03

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模板01-08

2017语文高考答题技巧06-03

语文高考阅读答题技巧03-26

2017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06-0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总结06-03

2017高考语文答题小技巧06-04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06-03

高考语文:科技文答题技巧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