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去引导孩子不打人

时间:2022-05-25 23:20:54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该如何去引导孩子不打人

  『问题描述』

该如何去引导孩子不打人

  家有男宝,两岁七个月了,两家老人每半年轮着带。孩子最近半个月以来开始喜欢打家里人。以前我对孩子打人这个问题管得很严,一旦发现他打人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把他扔到床上不抱他,抓住他的双手说“不可以打人”直到他承认错误,或者要他道歉否则不理他。家里人也从来没有打过他,也没有说过要打他之类的话。之前不知道是还没有到年龄还是被我管教的结果,一直都还好,不会随便打人,只有和大人玩疯了,高兴得忘形了会偶尔打一下。

  但是,最近开始变得吃饭不好好吃,吃到中途就趴桌子上用手抓菜,他爷爷奶奶觉得这是很坏的习惯,说了他也不肯听,有两次用棍子打了手心后孩子就没有再敢趴桌子上了。可能是觉得有效果,后来很多次孩子在家调皮,老人管不住就喜欢说“爷爷不高兴了,再这样就打你了”这样话来吓唬他。

  现在孩子每天都会打家里人,高兴也打,不高兴也打。有一次我在他打了爷爷后问他为什么要打?他说“因为爷爷不听话”。其实只是他洗澡后不想穿裤子,爷爷给他拿裤子他不乐意。后来我反思,是不是因为最近他听到太多关于‘打人’的字眼了所以才会这样。我就跟老人说,叫他们不要打孩子,他会学,在外面打了别人家的孩子就更不好了。但老人说,男孩子大了调皮是会动手打人的,而且他现在只会打家里人,不会在外面打人。孩子的爸爸不会因为孩子捣乱就打孩子,但是会在孩子打了家人之后就打他一下,说要让他知道疼。

  我困扰的是,我孩子这种情况是处于成长的正常阶段吗?我应该是顺其自然不管,还是让家里人都按我的想法去做,不要再打他,不在他面前提‘打’这个字?还是学他爸爸那样为了让他知道被打会疼而打他?我担心现在不及时处理,以后会变严重,到幼儿园经常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就不好了。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人』

  虽然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打打闹闹,但是如果孩子把打人当成了是一种与人互动的乐趣,需求得不到很好回应的一种发泄,那父母就很有必要用心和耐心地引导孩子改掉这种行为,以免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一种喜欢打人的坏习惯。

  孩子为什么变得喜欢打人?原因不外乎两个,一:随着手脚能力越来越大,对自己的手脚可以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感到十分好奇和敏感,他们会用手脚尝试去做扔、摔、踢、打等动作,也会用手脚去模仿别人打人,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以及获取乐趣。所以,孩子有时候会表现出,高兴的时候也会打人。二:当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和满足时,他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泄和表达自己的不满,其中就包括了哭闹、发脾气、打人等,所以,孩子在不高兴的时候也可能会打人。

  而对于打人这件事,孩子并不会知道是错的,哪怕是家长对孩子这一行为进行强行管教,包括打手心,不理睬的冷暴力,甚至逼孩子承认错误。虽然最后孩子表面上承认了错误,但是那只不过是他看到家长的脸色不对而采取的一种满足大人们的想法的权宜之计。只要打人还能带给孩子乐趣,能对自己的需求得到一个很好的回应,那孩子在下一次仍然是喜欢打人。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喜欢打人的坏习惯』

  该如何引导喜欢打人的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父母首先要摒弃强行的管教,然后学会‘让孩子有路可走’。

  强行管教不可取,虽然可以暂时压迫孩子不敢去做父母不让他去做的事情,但是久而久之可能会让孩子在父母面前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胆小怕事。

  ‘让孩子有路可走’,就是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高兴的时候喜欢打人,就要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兴奋,例如,向孩子明确打人是不对,然后引导孩子可以用拍掌,乱跳,手舞足蹈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高兴和兴奋。当发现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喜欢打人,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约定,当他的要求没有得到父母及时或者很好的回应时,不能去打人,而是应该用表情、说、喊、甚至哭等方式大胆表达出来,这样爸爸妈妈就会及时给你回应,尽量帮你解决问题,就算不能完全帮你解决,也会和你一起商量出其它的解决办法。例如,洗完澡后不想穿裤子,那就先不穿吧,不过如果你觉得凉了,想穿了就来找妈妈帮你穿或者自己穿上。小孩子不穿裤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就一定要穿裤子呢?完全可以顺顺孩子。孩子如果能在父母用心的引导下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高兴和不高兴,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自然就不会选择去打人了。

【该如何去引导孩子不打人】相关文章:

孩子交友时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11-02

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撕纸11-02

我们该如何利用强大的偶像力量来引导孩子09-28

家长应该如何去引导性格内向的孩子05-31

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家长该如何引导安慰02-18

孩子该如何减肥03-10

男人该如何去保养01-14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涂鸦03-10

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名著11-17

家长如何去引导孩子进入正确的备考状态(精选5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