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启示:两个“坏孩子”的启示
曾经的“坏孩子”帅已经读高三,虽然一直落后的英语起色不大,但其他科目却已遥遥领先,总体实力十分可观。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其中帅的老爸功不可没。谈起以往的日子,帅爸颇有苦衷。
他说:从初三到高一那一段时间,帅的状态特别差,三天两头出事,回家后谁的话也不听,脾气还特别大,本来很好的成绩,现在一落千丈,眼看着学业一点点荒废了。他妈妈急得晚上睡不着。其实,我心里也是特别恨铁不成钢,要是搁在以前不要说骂他了,早就动手打了,可他都这么大了,哪能还像从前一样。而且,学校不接受他,他妈妈每天都说他,我要是再说他,那孩子该受不了了。
所以,每次他从学校(寄宿)回家,我都压制自己内心的情绪,强作欢颜,还故意逗他,满腹的委屈全憋在肚子里。过了好长时间,后来他终于跟我交心了,有一天他对我说:爸爸,你儿子要多坏有多坏,所有你能想到的坏事,我都干过了。打那以后他开始跟我沟通了,我才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自此,孩子的逆反也越来越少了,也不那么爱玩了,心开始收回来了,成绩也慢慢的“活”了过来。
帅爸是我的好朋友,这个故事是春节我在他家的客厅里听到的。孩子究竟为什么开始“变坏”?当孩子向他打开心扉后他是怎么做的?这两个问题没来得及问,让故事显得不太完整,但依然触动我很多。
帅爸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在作为父亲内心充满了失望、气愤的情况下,能考虑到孩子需要家庭的接纳,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先不要怪他、管他,让他自己调整,这点很不简单,大多数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出发而去责怪、要求孩子。再有,帅爸察觉到这些后身体力行,长时间的克制自己,体现了难能可贵的自制力和心胸。
需要补充的是,我非常赞赏帅爸的做法,但是这不意味所有的家庭都适合这样做,我只是想借此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需要父母有点“心计”,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情绪、愿望直接的表现出来,我们要顾及到我们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责备孩子要考虑到孩子是否能够承受,假如孩子自己的状态特别不好,什么话也不想听(尤其是指责的话),那么我们就先不要说。
2、教育孩子需要父母有点“心胸”,要克制马上改变孩子的渴望,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等待教育的时机(比如孩子愿意和我们沟通时),要有这个心胸先放一放。最糟糕的就是,放又放不下,拿又拿不起,结果是亲子之间产生对立、隔膜,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3、当然,教育孩子也需要父母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是“自制力”是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必备修养,在此无需赘述了。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作小健。
小健本是浙江人,妈妈在北京做生意,他来来回回在北京和老家各读了几年书,从初中开始,小健的成绩落后了。家里非常着急,想了很多办法,小健也尝试着努力了几次,但没什么改变,反而落后的更远,最后到了跟不上课程进度的程度。
众所周知,孩子学习落伍(而且是高中)意味着什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的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即便不能考上好大学,也至少到大学里受受教育,文化高些容易适应社会。但是,眼看着孩子的成绩掉了队,小健的一家人甭提多着急。
事实上,小健除了学习之外都是一个很出色的孩子。小健身材高大(1.86),外形很酷,校篮球队的中坚;他非常善解人意,慷慨大方,做事很有分寸,在同学中的威信甚至高过老师,也是众多女孩子心仪的对象。
但是,在中国,一个学生,只要学习不好,其他方面多出色,也抬不起头来。小健为此充满了压力,自信心越来越弱,情绪也不稳定,经常和家人冲突,多次想退学,可家里岂能同意,小健为此曾经一度离家出走,前不久又一气之下把家里的电脑砸个稀烂,手也受伤了。家里一时间人心惶惶。
在这个时候,小健的妈妈向我求助,我建议她让孩子退学打工,分析如下:
1、小健现在最缺的是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学业的落后压抑的孩子简直变了形。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小健本来有很多的优点,所有的优点和学业落后相比都不值一提,为此,孩子已经到了极为沮丧、混乱、自卑的境地。身为父母,我们唯一作的就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熟,任何一种方式、一件事情违背了这些,我们就应当停止。
2、小健马上十八岁了,到社会上闯一闯,很正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学是为了生活,工作也是为了生活,现在退学工作,相当于“提前入场”,没什么。
3、不要为孩子退学而担心。打工靠的是能力,创业靠的是眼光和头脑,没有一样是被学历决定的。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上学自己孩子退学而不自信,车走车路,马走马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是春节前的事情了,现在这个小健自己在北京一家咖啡馆打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家人懂得体贴了,以前富家子弟大手大脚的习气再也没有了,每天省吃俭用、自立自足,利用业余时间还学起了英语。我还没见到他,但是他在短信中说:孟老师,我现在很开心,谢谢你。
小健将来的发展当然存在很多变数,对此我难以预测,但目前从身心成长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我的建议是合适的。我希望通过小健的故事让更多的家庭认识到,教育需要独立判断、尊重常识:
1、上学不是唯一的选择。
2、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比大多孩子在干什么重要。
3 、所有的选择都应该考虑到孩子身心的成长,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换一种。
故事讲完了,您作何感想呢?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容易产生两个极端,一种是孩子已经自立了,什么事情都不跟你说、不用你管,结果都还不错,做父母的特省心;一种就是特不省心。对于后者,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比任何时期的父母都难当,其一,孩子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立场,年龄、时代的差异使得你理解他很不容易,说服就更难,随时随地全方位的考验我们的综合素质;其二,青春期的孩子接近成人,变数很多,我们必须用更开放更多元的价值观去对待他们。对于青春期孩子,我希望他们的父母能这样想:不要期望把握孩子命运,那不可能,只要我们能做好我们能做的就好了;不要总担忧孩子的将来,那没必要,只要我们能保证现在我们没有做错就好了。
【教育启示:两个“坏孩子”的启示】相关文章:
幼儿德育教育启示05-11
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教学教育启示05-11
生活的启示07-15
如何让调皮宝宝在反思教育中成长教育启示04-30
打孩子教育手段还是无奈之举教育启示05-07
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区别教育05-06
浅谈韩国幼儿教育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启示05-11
论美术教育与智力的开发幼儿教育启示05-11
关注幼儿个性,正面引导教育的教学启示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