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才能做到深入灵魂的教育
五年级是小学学习的高年级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他们不再像一年级那样幼稚和天真,不再将老师的话奉为圣旨,他们有了自己的意识和主见。但他们又不像中学生那样逐渐能够明辨是非,他们的意识和主见只是低级阶段的,所以作为一个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一定要注意到这种情况,不能够将一种教学方法用到所有年级或所有学生的身上,教学方法必须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有其他方面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跟得上新时代的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一下几个教学方法:
首先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不仅仅是要教会他们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要么粗心要么不思进取,不知道父母的辛劳,不懂得坐在教室里学习有多幸福。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当我看到班里的学生不认真听课,不好好完成作业,数学成绩不好时,我就会经常教育学生:你们的父母有的没工作、有的下岗了、有的给人打工、搞家政------多么的不容易。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能够坐在课室学习是多么幸福,应该会珍惜学习的机会,取得好成绩报答父母。
大家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教学中充分利用优秀的学生来带动学习后进生。课上例题讲完后,要进行巩固练习,优秀学生做得即快又正确,于是除了我巡视学生外,还要其中的3-5名优秀生和我一起巡视,看一看谁不会,谁不会就教谁。(有时课堂上显得有些乱)为的是大家同进步,提高整体水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时教育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
其次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五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增强,他们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说四年级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作业,那么,五年级学生则是为了不落后于同学而积极学习。动力不一样,比照对象变成了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那么也容易形成竞争力,同学彼此之间积极竞争,我抓住这个势头引导成为学习的动力,那么这个班的成绩也自然会提高。如课上,当我感觉学生不活跃时。于是我先请男同学回答,回答正确、而且声音宏亮我就给男生们满分10分或10 多。“男同学答得不错!接下来的问题就看女同学回答的怎么样了?”问题一出,女同学就用她们特有的尖嗓子大喊:“……”接下来的课就上得相当顺利,学生也很活跃了,这就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当然,要适当控制竞争的度,如果竞争过于激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这样就不利于班里的团结了。
另外是情境教学:它是指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情境教法也是一个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学生是好奇的,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或者是生活中的比较有趣的事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我在上《长方体的体积》时,我首先是问学生还记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记得”“……”然后又问学生乌鸦问什么能喝到水了。因为“……”从而引出“空间”这个概念,揭示出什么是“体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从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励,即激发鼓励。激励是一种感情投资,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源泉。赏识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力量之源,适时、适当的赞许,是老师对孩子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赏识、激励的时间、场所、内容、形式、效果等,概而言之,也就是要把握赏识、激励的艺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赏识、激励的功效,结合我个人的实践和体会,我觉得需在“巧”上下功夫。
一、 让学生在“尊重”中主动参与。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得到赞扬。而激励学生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
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才会造就出这个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教师就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对待优生,我们可以运用"示范激励、精神激励、危机激励"等手段,采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方法,开展评选:身边的优秀学生、学习尖子、文明标兵、小能手等评选,促其不断提高;对待缺点多或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我们更要有满腔的热情,运用"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榜样激励"等手段,不断激励他们取得进步。
案例:班上有一个李昊的孩子,平时好动,爱说话,不注意听讲,成绩也不好,因此很让老师们头疼。一次在英语课上,我们学习一些关于玩具的单词,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的认识单词car,我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小汽车。我说:“老师画的汽车不够漂亮,相信你们一定会画得比老师好。”话还没说完,就发现李昊走上讲台,擦掉我刚才画的图画,又在上面画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台下的孩子们看到这一幕都笑了。这时,我发现李昊的眼神里既有一些得意,又有些害怕。我知道此时的他在等待着我的 “判决”。我没有生气,而是表现出一种非常惊讶的神情说:“哇,李昊你真棒!真得比老师画得好。同学们,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吧。”这时候孩子们高兴的拍起手来。我看到的是李昊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我趁机教育说:“李昊,你看虽然你有些小小的毛病,但你也讨人喜欢的一面。看,你画的画多好看啊,聪明的你认真学习,一定会提高的!但上课的时候可不能随意走动哟。”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一次偶然的事件之后,我惊喜的发现李昊在课堂上变得听话多了,懂事多了。
在老师看来几句看似微不足道的鼓励竟然对一个孩子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可见,赏识、激励的价值有多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针对青少年的理想和心灵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激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力量,促进他们的头脑和心灵产生内在的活动,从而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或许一次正确流利的回答,一次书面作业的书写认真,一次阶段测试成绩的提高,一件成功的小制作等这些微不足道的“亮点”,都会成为一个孩子进步的阶梯。我们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力求在评价时做到诚恳且发自内心,语言要恰如其分,这样才能确保激励的效果。我们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受“尊重”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教学。
二、让学生在“赏识、激励”中快乐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的成功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这是教育的首要的金科玉律。”是的,成功的体验能产生动力,能创造奇迹。
案例: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在一次表演课文对话的时候,原本是由两个孩子就能完成的对话。我说:哪组同学最聪明,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句子编一段小对话呀?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几个人还要有感情的表演出来。给孩子们短暂的讨论后,有个小组中的一个孩子胆怯的举起了手。我知道这个孩子平时上课就胆小,一说话就紧张。看到他有些慌乱的眼神,我给予他莫大的鼓励,我的眼睛在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我让他们上台表演,虽然这个孩子声音还是小些,但他们又创造性的加进了好多句日常用语,表情和动作都很自然、大方,我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赞赏。孩子们又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我惊喜的发现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这又使好多的小组比赛似的表演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对话,没有老师的过多指导,但却是创造性表演。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所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唤醒人的自觉,包括自觉感恩、自觉责任、自觉爱心、自觉勇敢、自觉慎独,等等。身为班主任的我们,更是要充分理解“自觉教育“的内涵,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方式,最大限度的达成“自觉教育”的目标。
最近,我正在探索班级文化的建设,尤其是班规的制定。我发现班规是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知、自律、自爱,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好公民的重要基石。
1、走近学生,让班规的制定符合班情。
七年级学生刚刚踏入初中大门,在努力适应初中生活的同时,也学习了不少规范,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好”具体细则》等等,能明确自身作为中学生必须遵守的各项常规。在此之后,为了更好地落实常规,在班级内又制定了具体的班训和班规。这些班规是学生们自主制定并通过的,涉及的面很广,并且很多学生能够根据班级的现状,找到班级存在的重要问题而制定的班规,并且编成了比较容易记忆的一段歌谣: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专心听讲勤动脑,作业工整按时交。室内室外不追跑,小声交谈不乱吵。穿戴整洁勤洗澡,教室卫生勤打扫。刻苦锻炼身体好,保护视力不能少。同学之间要宽容,对人真诚有礼貌。因为班规是学生们根据班级的情况自己制定的,运行一段时间下来,在班级的常规管理方面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关注成长,让班规的制定促进自觉。
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规中的一些规定慢慢的也像《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样名不副实了。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如课间打闹、课前静息不到位、甚至卫生保洁等。我陷入了深思,深感困惑。就在这时,学校“自觉教育”的探索和《罗恩·克拉克老师的55条班规》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
罗恩·克拉克老师,年仅廿八岁。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毕业后周游列国,23岁开始在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5年后来到纽约市哈莱姆区,是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老师,已荣获“全美最佳教师奖”。
这55条班规,让我茅塞顿开。实际上,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德育教育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一种管理、规范,德育教育应该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上的个性尊重、个性濡化、价值引领、精神关怀。而我们的“自觉教育”是关注心灵的自觉成长的教育,是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的用真爱和真知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
所以在原有班规的基础上,开设了这一节《特色班规我做主》的班会课。这节课上首先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班规做个肯定,这毕竟也是学生自觉成长为合格的中学生所做的努力,而且里面的班规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仍然需要继续传承。接着是让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习《罗恩·克拉克老师的55条班规》,比对现有的班规,充分认识到班规不仅是常规的条例,更应是自身自觉成长,提升人格素养的重要保障。水到渠成之时,再次进行讨论,针对班级内现存的主要问题来制定相应的班规,要求学生既要关注班规的常规要求,更要关注班规对同学们人格养成、自觉成长上的作用,最后讨论通过“特色班规”并立誓认真执行。
当然,班规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班规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班规中的不合理因素,改进并充实积极因素,并能始终符合班集体的学风、班风,更要始终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班规里面应该有学生人格自塑、行为自律、学习自研、生活自理、心理自调、艺体自炼的“自觉教育”之内涵。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主旋律将越唱越响。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别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自觉觉人,止于至善”——班级文化建设亦当如此!
【如何才能做到深入灵魂的教育】相关文章:
如何才能做到环保06-04
女人如何才能做到情感独立04-03
在英语教育中如何才能做到创新的传输只是04-27
家装如何才能做到环保装修的办法05-10
如何才能做到淡定对待孩子的任性05-25
家居装修中如何才能做到最经济实惠04-19
企业管理中如何才能做到简约高效03-30
如何做到无痕教育04-29
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