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前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一些专业的相关知识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学前教育的意义有哪些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就是学前教育产生之时。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所有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活动,它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科学地刺激儿童的大脑发育,使其大脑各部分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教育孩子的方法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搜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还以——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妈的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方法三: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他不知道将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就再也不会,就可以通过实例,道理来讲述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想知道承担最近错误言行所造成的责任,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做一个知错就改,敢作敢为的人。
总之,不管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馈,尊重和认真分析孩子的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后来,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手表定理”。
拓展阅读:学前教育专业介绍
一、专业整体介绍:
(一)就业岗位:企、事业单位的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幼儿园教师,家庭保教员,社区幼儿教育指导员,儿童读物编辑及儿童广播与电视节目编导,妇联、少年宫、少工委等各级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众传媒、卫生保健等相关机构的学前教育工作人员。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要课程:音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保育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幼儿园见识、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等
二、专业学习规划:
1.第一学年:认识学前教育专业,改变高中学习方式
首先:对于刚刚接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在这个之前也许有很多人告诉你:“学前教育就是跟孩子打交道”、“学前教育将来就是进入幼儿园”、甚至有人告诉你“学前教育毕业将来就是当幼儿园的保姆。”有许多人包括你身边的人,甚至于你的父母、亲朋好友都会对这样的一个专业抱有偏见,所以这个时候,你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会很迷茫。迷茫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去跟你的老师、你的学长学姐、网络等途径,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认识学前教
育。然后你会发现学前教育“既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深。”当然,在这个阶段,你仅仅只是刚刚接触学前教育,开设的与学前教育相关的课程还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一些教育类的通识课程。所以,你可能还得继续迷茫一阵子。
其次:对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大学是与以往学习经历完全不同的全新环境。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学习方式。中学习惯于接受老师的传授与课堂灌输,而大学老师更注重问题的讲解与思维方式的引导。大学的专业学习是一种开放式、启发式的,专业课老师只给学生讲解基本原则与规律,是导师式的,更多是要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会一种解决手段。
过去的学习完全在老师和家长指导与监督下,而大学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见到外,你不去找老师,老师是不会主动找你的。有些老师甚至一学期下来,也不一定认识你。这种“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开放式教学与学习方式,对刚从高考中闯过来的学生,当然学前专业还有很多是幼师对口上来的,许多人不能很好的适应。有些人会因此而放任自流,专业学习成了“辅修”,吃喝玩乐倒成了主业;而有些人习惯于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得很辛苦,但成绩却平平。
对于大学学习,课堂只能解决专业学习很小的一部分问题,所以你需要运用好大学的图书馆、社团。当然还要注意的是,不同专业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文科与理科、工科以及医科等专业在学习过程与方式上有很大差别。建议大一新生,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读专业的特点与特色,向老师与学长、学姐请教,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不要延用过去中学时代的学习方式。
2.第二学年:参与社会实践,尝试做职业规划。
首先:尝试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一年的学习,大二已经开始知道专业是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对大部分人来说,如何将大学学习与社会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问题,因为社会实践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接触了解社会的窗户。大二的社会实践如果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使用等方面情况,同时了解社会对该专业应用的不足点,回校后有针对性进行调整,这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是丰富大学学习内容的好手段,对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增长社会见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次:尝试做职业规划。有人问,大一才刚刚过去,大二就做职业规划早吗?事实上大二进行职业规划并不早,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了解自己的专业。当我们融入大学生活环境时,就应该开始为自己如何融入职场做规划。职业规划不是生产计划,它是对自己职业发展路线所做的描绘。进行职业规划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对自己的需求清晰明确。另外,职业规划还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发展机会做适当的调整,才符合自己发展的实际情况。
着手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一步应该了解自己,包括性格、爱好、能力、所学专业等,可以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第二步了解职业。了解职业可以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相关的行业如幼儿教师、早教机构培训教师、与幼儿教育相关的产品设计师),进一步了解职位的内容,包括素质要求、职位职能、职位发展等;第三步结合职业与个人专业、能力、性格等,提出基本的职业发展路线。当然,对于大二时期的职业规划,不提倡过于详细。因为大二还是处于探索期,大学的专业学习开展逐步深入,对职业的了解也刚刚开展。应以粗线条来描绘职业发展的轮廓,以后再一步一步细化。
3.第三学年:见习、实习、考研、考证
到了大三,见习、实习、考研、考证将成为你学习生活的大部分。在大二的时候,我们做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那么大三我们就要去落实具体的事项。
首先:见习、实习。经过两年多的大学专业学习,就到了检验我们学得如何的时候了,而见习、实习这个环节是最好的检验手段。与社会实践不同,实习是在实际岗位做实际工作,检验的是我们的职业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最主要的见习、实习基地主要有幼儿园(最主要的)、早教机构等。
其次:考证。对于你们来讲,尽管你们是师范类专业,但是你们面临要考教师资格证的问题。因为从2015年起,教育部规定不管你是不是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证都必须要自己参加考试。考核的内容与专业相关。以学前教育为例,考核课程包括《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幼儿园)》,前者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模块;后者主要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从涵盖内容来讲,这个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与以往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曾经有人把它称之为“第五次国考”,“难度不亚于高考”。所以在大二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你要想清楚,如果你将来想要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那么这个证则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你还可以尝试去考育婴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这些都是为了你将来能更好的适应你的职业。
再次:考研准备工作。从规划角度看,大三考虑考研还是求职有点晚。因为作为两种选择,在职业规划中还是有不同的规划路线。两种选择,本身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从专业和职业发展考虑,应用型专业通常在就业上有更好的前途,而研究型专业更适合往高层次方面发展。另外还要考虑个人的职业需要和事业需求。所以无论考研还是就业,要根据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如果你确定要考研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从英语着手。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讲,本身的学习基础是相对比较差的,但是勤能补拙。三本院校学生考上研究生的也比比皆是。一旦确定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切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第四学年:考研初试、复试;求职、面试
在大三已经确定考研的同学,将迎来考研初试、复试等工作。而我们这个层次的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面临的选择则是求职。求职的关键是什么?什么能力是用人单位认可的?这是许多毕业生想知道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其实在大四的时候提出来有些晚,如果从大一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从大二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到大四就会有明确的答案。
那么求职的时候,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什么?能力,这是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不变的主题。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要让用人单位选择自己,首先得表现出相关的能力,并为这种能力提供相关的证明。如应聘幼儿园教师,应该提供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书等,同时具备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各项能力,如“弹、唱、跳、画、说、教”。当然,作为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录用会更看重他的发展潜力,所以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被选中。总的来说,找工作需要大学四年的全程准备,而不是最后一段时间一蹴而就的。
三、专业目标总结:
培养目标: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熟悉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并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各级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众传媒(影视、报刊、网络、出版、图书馆)、卫生保健等其它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六部委指定的紧俏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专业课程】
本专业开设有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活动组织与指导、声乐、舞蹈、钢琴、视唱练耳、美术、英语、语言基础等专业课程,依据所学课程安排定期安排幼儿园见习、保育实习和教育实习,着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顺应时代要求的新型学前教育工作者。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在省、市、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从事与幼儿教育相关的职业。
【学前教育的意义有哪些】相关文章:
购买保险的意义有哪些04-26
薪酬管理的意义有哪些04-03
绩效管理的意义有哪些03-31
有效教学的意义有哪些04-30
学前教育有哪些误区04-22
学前教育对孩子有什么意义05-06
男女婚前体检有哪些意义04-28
开斋节有哪些意义03-30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有哪些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