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落花生》教案怎么写
导语:《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以下是相关的教案范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落花生》教案怎么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完成作业本第1、3、5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
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第1、3、5题
3、朗读课文
学生学习方案:
1、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
2、课前了解了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3、知道课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序写的。
4、通过自学掌握生字、新词。
5、知道这篇课文的分段情况,把握段落大意。
6、练习朗读课文。
7、完成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找出重点段。
2、细读、理解重点段,理解父亲的话。
3、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
(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
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
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
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
板书:藏而不露
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多读(2遍),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三)这时,“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哪些人具备了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四人小组讨论)(像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科学家等等)
师小结:正因为这些人都具备了落花生的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学习句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后,我们再看书上的这句话“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天色不大好”、“难得”,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①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②借这个机会教育我们。)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道理。
(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总结深化
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
六、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6题
学生学习方案:
1、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可能回答到:我知道落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了解到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知道了分段情况和段意等等。
2、朗读之后,知道父亲也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并知道这个收获节我们是这么过的(一边吃花生,一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了解到谈花生是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句。
3、默读第二段,通过划找知道我们兄妹三个和父亲谈论花生的好处,并认为父亲的谈话内容重要。
4、通过对重点段的学习知道了父亲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做人的道理,我也知道了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为我国作出过贡献的科学家,对别人有帮助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以重点段理解为基础,理解其余两段。
2、读课文,谈体会。
3、完成作业本第2、4、7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温故
(1)、课文第2段讲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
(2)、花生的这一特点与全文的思想内容有何关系?
(3)、齐读第13自然段。
2、学习第1段。
(1)“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请读课本第一段。
(2)这段主要写什么?
(3)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学习第3段。
(1)、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请读课文第3段。(齐读)
(2)、这段能略去吗?为什么?
(3)、小结: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4、齐读全文,谈体会。
学生有感情地通读全文,谈谈学习本文后的体会。
5、完成作业本第2、4、7题。
《落花生》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一 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师:哪两个同学能够勇敢地站到讲台上将你们的名字介绍给后面的那么多老师?
两个学生上台板写并介绍名字
师:同学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代表着你们父母对你们的希望,今天老师就布置你们回去问问你们父母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好不好?
生:(齐)好!
2、 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名字,作家许地山有一个笔名叫落花生。师板书:落华生
师: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生1:我觉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生2:这个人也许很喜欢吃花生。
……
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师:那我们今天就学习第15课,学完后就知道作者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做笔名了。
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分清主次
1、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2、 生读完后生反馈。
生:我觉得是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去写的。(师板书)
3、 师:对,作者写了四个方面,那是如何写这几个方面的呢?
生:我认为前面三部分是略写的,而议花生是详细写的。
三、重点研读、深入探究
过渡:这一收获居然要用节来收获,这是多么热爱生活的一家人呀。默读3—15自然段,让我们看这热爱生活的一家人是怎么过花生节的,怎么议论花生的?
(一)“赞花生”
1、 分角色朗读5-10自然段。
四生读哥哥、姐姐、爸爸和“我”的说话,其他人读旁白
师:你们的朗读就像文中的`一家人一样融洽。
2、 讨论交流,父亲第一次议论。
⑴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生: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⑵师:(出示图片)看,看到什么了?
生:粉红的桃子,鲜红的石榴,又大又红的苹果,还有花生。
⑶师: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自由说:
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要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⑷师: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 生: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却埋在地里。 ⑸师:回答得真好。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些关键词语; 生2:我认为还应该抓住“矮矮地长在地上”。
⑹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抽一生读。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1:我认为他抓住了关键词语来读。 生2: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很流畅。 生3:他读出了桃子、石榴、苹果那种炫耀自己的语气。
⑺师:你们也想读一读吗?
生:(齐声说)想。 ⑻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第10自然段。
(二)“学花生”
1、讨论交流,父亲的第二次议论。
⑴师: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生1:我体会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生2:我体会到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3:我体会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
⑵师: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用——勾划出来。谁来读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一生读。 生1: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生2: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⑶师: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
⑴师: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生1:有些人,你看他仪表堂堂,可是他却没有什么本事; 生2: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边走边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过路的老大爷、老奶奶摔到了,怎么办? 生3:有些人,虽然长得很丑,可是他很乐于助人。 生4:我的邻居是个清洁工,他每天天没亮就开始打扫卫生,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⑵师小结:其实,我们的身边像那位普通的清洁工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 ⑶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 生1:有,老师为了学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献 生2:清洁工,为了一方的清洁,宁愿牺牲自己的青春。 生3:蜡烛是伟大的,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光明。 生4:春蚕,为了让人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到死都还在吐丝。 生5:太阳,因为你无私地奉献光和热,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机昂然、万紫千红。 ⑷师小结:大家说得真棒,在我们的身边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
3、 理解重点字词。
⑴过渡: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花生做的食品吃完了,可父亲说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上。
生:老师,不是记。而是印。
⑵师:这样不可以吗?
生1:“记”的东西会忘记,而“印”是深深地印在心里。
生2:还可以用“刻”字啊!
生3:正是因为“印”得深刻,作者才将名字改为“落华生”吧?
⑶师: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可真强。相信你们也可以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第一段中也有一个用得好的词。
生:居然
⑷师:是什么意思呢?
生1:不可思议
生2:意想不到的,说明他们很高兴。
⑸师:谁能用这个词造句?
生:小明的成绩很差,可这次考试居然考得很好。。
4、 拓展延伸。
⑴师: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会收获怎样的人生,再回到收获节上,读我的体会地句子。课件出示句子“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指名读。
⑵师: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
(课件出示: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许地山)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感悟写法——借物喻人。
⑴师:题目是落花生,其实在写人,我们把他叫借物喻人(板书),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种写法,做人要做有用的人,推荐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
⑵师: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注意能用到所学写法。(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像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①直抒胸怀。赞美你,__________(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②借物喻人。__________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
2、感悟写法——详略。
⑴师:这篇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尝花生到议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1: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我们应该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 生2:课文重点写议花生,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⑵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毛遂自荐? 生1:我想说:“我要向花生学习”。 生2: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3: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装扮自己”,我觉得说得真好。 生4:我又学会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两种写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会更好。 生5:我认为父亲的话有些不对,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 生6:老师,你不是说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吗?难道像桃子、石榴、苹果敢于展示自己才华,错了吗? 师:你们提得真好,的确现在的社会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
六、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略) (详)
借物-----------喻-------------------------------有用的人
《落花生》教案怎么写
一、设计理念 《落花生》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第9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三篇。本组课文有《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这一组课文都是作者由生活中事物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领悟人生、了解写法、关注生活”为主线。
二、教学内容 《落花生》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第9册课文。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学生容易曲解,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产生无意义的争论。因为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四、教学准备 教师查找、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演示课件。
五、本课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写一种事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难点: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写一种事物。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运用分析 |
一、设境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常有些小事物蕴涵着大道理,书中也有“小中见大、细微处见精神”等词句。我们读过的《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就是这类文章。 2.今天,我们认识一种普通的植物“落花生” 【板书课题:15. 落花生】课件演示。 3.引导围绕课题质疑。 【如果老师让你以“落花生”为题,你可能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小结:作者写花生不仅写了大家说的这些,还将花生和人结合起来。 二、整体把握,温故知新。 1.反馈预习情况,效果检查 a.分组出示易读错的词语。 【⑴便宜、吩咐、石榴、尝尝; ⑵空地、买种、播种; ⑶榨油、嫩绿、食品、苹果。】 b.听写后出示四行词语,读好读懂,分行分别串成一句话。) 半亩 空地 居然 收获 吩咐 茅亭 过节 品尝 石榴 苹果 鲜红 嫩绿 味美 榨油 便宜 有用 2.设疑,理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那些内容【出示: 花生】 有些读者就此认为文章写了四大块,你认为呢?(耕耘收获;边尝边议)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指导质疑
2.指导同伴间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四、研读重点,体悟内涵 1.选择重难点问题探讨 ⑴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读。
⑵提出疑问: 从哪儿看出父子的话对我的影响之大? 【出示课后“资料袋”】
父亲的话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疑中生疑:父子之间的一次平常的谈话为什么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出示第10自然段】指导读思讨论:父亲在哪一方面赞美了落花生? 并在朗读指导中品悟对比的'写作效果 ⑷多方联系,体悟主旨 看图补白,母亲点点头,使你想到什么? 现实中还有哪些人像落花生? ⑸朗读小结道理,
五、布置后续学习 1.探究写作特色,读写迁移 2.适度延伸,拓展阅读 |
看老师板书课题,读题。 交流预设:可写花生的外形,或用途,或生长过程,或 花生等事情。
请平时读音不够准确的学生读。 注意读准字音,易读错的字及时注上拼音
对照自批; 再读词语,说说从每行词语里读出了什么? 请把每行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 自主请求读课文,相机评价。 交流预设:(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
读出疑问,听出疑问 学生质疑预设: a.第1段里“居然收获了”用上“居然”有何用? b.第2段为什么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c.文中对话的提示语为什么这么简单? d.桃子、石榴等好看又有用,父亲为什么不让孩子学? e.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头”?
说说“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这句话的意思。 交流“许地山”的有关资料 快速浏览资料,谈体会。(取用落华生笔名;多年后,将父亲与我们谈话的情形写下来;一生做花生似的人) 一读第12段,敲击心扉。
自读体会 讨论、交流 二读最后一段话,聚焦品质。
联系生活列举:农民工、清洁工、陪练员等 联系名言俗语:满瓶不动半瓶摇;饱满稻穗低着头,…… 三读最后一段话,聚焦丰润精神。 结合书后小练笔,准备 |
从同一单元的课文中寻找内在的联系,以熟带生,建立思维方式的常态链条。 通过课件展示,花生生长过程,渗进花生的生长特点,弥补学生认识的空点。
教学初始不仅给趣,更给明确的目标导引,关注本课文路与学生思路的连通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培养习惯落到实处。 将“生字归类、针对指导、朗读巩固”,使读准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从词语入手,串起精彩语言 积累语言与整体感知结合
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筛选能力
呈现“资料袋”,引起学生注意,有助提高阅读思考效果;利用网络丰富学生对作家背景的了解,深入理解父亲的话对作者人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对下节课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及“借物喻人”写法的作用。
引导正确理解父亲说的那段话的目的,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尝试运用中悟出“对比”的写作效果。 |
【《落花生》教案怎么写】相关文章:
海燕教案怎么写04-01
《假如》教案怎么写03-17
渴望春天教案怎么写06-03
怎么写金色的脚印教案03-21
我的母亲教案怎么写06-03
《落花生》教案11-08
《落花生》教案04-24
落花生教案11-25
落花生教案09-17
幼儿心理教案要怎么写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