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了解学生的是老师,最容易解开学生心结的也是老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1
1、尊重与倾听
尊重孩子的看法和想法,多去倾听孩子的感受,接纳、包容他们的不同情绪状态,要允许孩子有情绪,表达情绪。同时,积极的和孩子交流,但不要过多介入孩子的复习生活。
2、信任与理解
相信孩子们有能力去面对所谓的“重大事件”,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尽可能让自己用平常心去看待、帮助孩子。
3、真诚与支持
真诚的面对孩子当下的所有状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给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鼓励孩子相信自己。但是要注意鼓励的程度,不要让你的鼓励变成孩子的压力。、临近考前,家长和学生的心弦也越来越紧绷。紧张是一种应激状态,适度的应激状态会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但过度的应激状态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遇到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2
1、积极自我暗示
许多考生在高考前容易受消极因素影响,不利于自己信心的增强。小编建议考生在考试前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进行心理疏导,来增强自己的信心。可以在心中默念,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类的语言暗示都能起到增强考生信心的作用。
2、不打疲劳战术
很多考生在高考时习惯搞疲劳战术,这样使考生精疲力竭,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这种疲劳烦躁的心情会使人信心减弱。而考生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重视学习时间又重视学习效率,这样考生就有一种生物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就有利于增强信心。
3、高考目标要适当
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考生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得过高就会产生考试焦虑,影响高考考试发挥。考生把中考目标定的太低也会影响考生潜能的发挥。
4、不要攀比
所谓高考成功就是考生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这就是成功。考生不要相互攀比,只要能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意味着高考成功,攀比只能挫折自己的信心,挫伤自己高考的积极性。
5、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
考生高考信心不足的时候,可以与同学、老师、家长多交流,把自己内心的苦衷倾诉出来,这样就会在心理上得到缓解,老师、同学、家长再给你一点安慰,鼓励、和支持,就有助于改变信心不足的状态。小编还建议考生在信心不足的时候看看那些高考成功的实例,他们是怎么在没有信心的状态下从挫折中走出来的,对考生解、决信心问题也颇有益处。
6、增强学习实力
考生的信心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只有实力强大了高考才会有信心。因此,考生在备考冲刺阶段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知识的网络体系,查漏补缺,确实把自己的学习实力增强一步,提高一步,这样来讲就有利于考生信心的增强。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3
正确对待考试失败:考试失败每一个考生都会经历的,而我们要认清的是从失败中寻找错误原因,为什么失败?再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而不是被一次失败就打垮,从此郁郁寡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会因为失败更努力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信。
适当的发泄:当人不能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可通过语言或适当的行为进行宣泄,以求得内心的平衡。比如找一个僻静地地方痛哭一场或者大声叫喊,也可以找信任的亲人和朋友倾诉。
扬长避短:人总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因为自己某一部分不太好,而全盘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所有能力。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肯定自己的能力。
多与外界交往: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向他们倾吐内心的烦恼,抒发自己受到压抑的情绪,从中得到鼓励和安慰,使心情保持愉悦;有问题找他们一起解决,不要闷在心里;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 4
1.正确认识高考,确定合理的目标
正确地认识高考,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地复习。高考是一种分层筛选型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筛选出来送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而言,基础题40分,中挡题40分,高难题20分。有的同学对高考试题难度估计过高,在偏、怪、难等题型上大做文章,结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小题不会做,大题也做不来。
根据高考的特点,高三学生一方面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练习的容量和难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把自己的“理想分数”定得过高,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其实考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决不是靠碰巧就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在高考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而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定得过高。
2.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一般而言,考试焦虑是由各种压力和个人的性格等因素造成的。
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应该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供高三学生参考使用。
(1)自我暗示法。暗示法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转移和改变某人某些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缺乏自信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尽力考好。如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这样通过心理语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
(2)放松训练法。所谓放松训练法是指通过循环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验个人肌肉的紧松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人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在放松时,可以松开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地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和上身轻松后靠,双眼闭上。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从脚趾肌肉放松——小脚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左右,然后慢慢放松。使用这种方法并持之以恒,不仅能消除考试焦虑,而且能全面促进身心健康。
(3)呼吸法。呼吸法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在放松时,我们闭上双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像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脑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预“百会”处;吐气时,想像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人逐渐排除一切杂念,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相关文章:
如何进行考前心理辅导08-04
高考前如何做好心理辅导08-10
疫情心理疏导教案12-11
疫情幼儿心理疏导教案12-04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疏导04-01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疏导的教案12-31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疏导教案12-20
疫情疏导心理健康教案12-11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