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教育的良好方法
幼儿教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要构建切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模式,并结合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方面客观条件的改善,不断转变工作思路,促进幼儿教育机构健康、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的良好方法,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的良好方法 1
一、对“纯粹”的正确诠释:适合幼儿的健康发展
这里对于“纯粹”,指的是幼儿园在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五方面所教的内容都要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合幼儿智力发展和情感体验的水平;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过程,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不能出现过高的要求,总之,幼儿教育的所做要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而不是釜底抽薪,过早地为幼儿定性,封闭幼儿发展的潜能,让人才断送在摇篮之中。
二、幼儿天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幼儿的天性是玩,幼儿接受信息的最好途径就是玩,并且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亲自经历过的事会记忆由新,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把所学习的语言、社会、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转化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轻松地玩中学,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1.幼儿游戏,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
美国知名儿童早期教育研究者玛斯博士指出:“早期教育是21世纪儿童要在早期教育中获得影响未来的能量,不是通过灌输而是通过游戏。”所以,对于行为习惯尚未定性的幼儿来说,游戏是最为自然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的在游戏中学习,不仅没有学习的压力,还会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获得积极地情绪情感体验,自由自主的发展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快乐中获取美的享受。
2.环境教育,潜移默化的心灵熏陶
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有影响,而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因此,幼儿园在教育中要重视环境教育。这里所说的环境教育不是纯粹的环保教育,而是通过画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不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必须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以,幼儿园在布置环境教育中要注意因地、因时、因内容制宜,顺势利导,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创设出符合幼儿认知观、审美观的教育环境。
3.活动区域,展示个性的奠基课堂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它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区域活动空间是在幼儿年龄特征和最近发展区的规律下创设的开放、自由、平等的发展平台,有比较宽松的活动氛围,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可以这样说,这里存放着幼儿个性的喜乐,满足着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它可以使不同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缩小幼儿之间的差距,可以让幼儿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自主快乐地游戏、学习,并在游戏中培养合作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和交往技巧,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成长规律――让孩子在轻松中茁壮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只有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中轻松愉快地茁壮成长。
1.学习说话,幼儿教学的基本任务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日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作品的兴趣。”其核心是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这一基本任务是科学研究幼儿发展规律制定的,不能人为地更改,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据报上海教育部门就明确规定:“幼儿园禁止拼音教学,若有违反园长将被撤职”,这正是对幼儿发展的最大保护,是对“不要输在起跑点”的最大保障。
2.习惯养成,幼儿终身的发展需要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同时还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幼儿期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关键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幼儿生活、学习自然有序、充满生机,相反则会使幼儿一日生活杂乱无章,死气沉沉,以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天底下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天底下也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希望所有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幼儿教育中一定要遵循幼儿成长的规律,开展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保障每一个幼儿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的良好方法 2
1.语言引导
首先家长们了解幼儿阶段重要的不是学识,而是通过引导培养兴趣、思维、情感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和技能。语言引导就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指令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比如:讲故事、认字、读书、讲道理、唱儿歌、说话交流等把自己所知道讲给他听。可以说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来自于语言。
2.一起做游戏
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仅能使孩子更快乐,还能增进亲子间情感。提高孩子思维、情商、创造力、动手能力等,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引导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家长陪孩子做游戏的时候要和孩子一样真诚的、专心的注意力集中地投入进去,不能敷衍。积极地倾听孩子所说的。多问开发思考能力的问题,遇到问题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3.走出去
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体验不同的人和事,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全国各地的气候,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一起品尝各个地方不同的.美食。带孩子走出才能更好地看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去了解它,融入它,认识它,从而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孩子是社会的,是世界的,只有不断的认识陌生的事物,对未知的东西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有长见识,心胸才能更加宽阔,也更加坦荡。家里了解的东西是有限的,人也不能一直呆在家中,带孩子走出去!
幼儿教育的良好方法 3
1.实践练习法
这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实践练习法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如值日生、自我服务、力所能及的园内公益劳动、待人接物、解决矛盾和冲突等。
2.调查法
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针对社会环境、社会事物及社会现象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现社会现象存在的状态,或是社会问题的原因,或是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幼儿社会教育中的调查法,主要是解决“是怎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等问题。因此,调查法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幼儿通过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较为具体的认识。因此,调查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儿参与的调查不同于成人的调查。一方面在于调查的内容是浅显的、易于发现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蕴涵的关系应该是较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调查手段以视觉感性的手段为主,看、问、听等是调查的重要方式。
3.参观法
社会领域中的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社会领域的观察法主要是针对一个或两个社会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渠道。即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参观法的运用必须服从教育目的,根据教育的要求进行。参观前教师的准备工作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订好参观的计划。参观时要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目的进行观察感知。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对参观内容作小结,使幼儿对参观内容有个概括性地了解。
4.表演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通过身态动作、语言及表情去体验、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目的。一般应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幼儿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的。幼儿可根据这个主题自行确定或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相应的角色。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表演总是指向特定的发展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行为、情感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表演的主题和相应的角色,并为幼儿表演创设或引导幼儿共同创设特定的`情景,为幼儿的表演提供相关的材料。一般幼儿表演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事件或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电视等)。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助于表演主题的丰富和生动,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5.讲解法
讲解法是向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让幼儿了解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知道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讲解法不是幼儿社会学习唯一的方法,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讲解不一定是全班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小组的和个别的讲解。讲解法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难把握事实、道理或规则的本质,或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达成目的的时间代价过高。教师的讲解有助于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或使幼儿真正掌握相关的内容。教师无视幼儿能力的过于深奥的讲解以及不顾幼儿兴趣的过于重复的讲解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讲解不是从道理到道理,而是经常需要例证。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讲解应该是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关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
6.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及幼儿和幼儿之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语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现形式。它经常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及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提问、对答。谈话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使用,有助于幼儿表达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和教师之间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助于幼儿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在谈话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谈话的话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使谈话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行。话题可以是教师引起的,也可以是幼儿提出的,但任何话题一定要蕴涵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具有可谈性,即谈话能够深入下去。一般说来,话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谈性。谈话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
7.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论题进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发散。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讨论有两种性质,一是价值冲突型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二是多种求解可能性的,如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这两种讨论的相同之处是都有一个讨论过程。讨论法的前提是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要么是存在价值冲突,要么是有潜在的众多可能性。不然讨论难以展开和维持。有时,讨论变成了一般的谈话,主要原因就是论题不适宜于讨论,不具有讨论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题,而只是谈话的话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导。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应少问,多说,即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幼儿表达个人见解,应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这是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教育方法的确定和选择,是依据教育过程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不是任意的,需要老师发挥教育机智,根据条件和需要,对教育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艺术地运用于教育实践。
【幼儿教育的良好方法】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的方法03-30
幼儿教育方法03-31
企业安全管理的良好方法03-30
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美容方法04-27
让宝宝拥有良好的睡眠的方法05-30
让宝宝有良好的听力的方法05-30
良好的清洗眼睛的方法05-09
幼儿教育方法探索06-04
幼儿教育的有效方法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