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青少年青春期叛逆心理有哪些
导语:青少年青春期叛逆心理有哪些那我?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为了维护自尊,表达自主意识,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青春期孩子的一个突出心理特点。
青少年青春期叛逆心理有哪些
1、表现一:否定性
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
2、表现二:评判性
1)评判学校和老师,评判老师的教学和行为。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情况;
2)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情况不接受和不理解。
3、表现三:对抗性
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认为父母的管教不太符合我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4、表现四:冷漠性
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我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产生关系情感的冷漠情况和行为上的违拗性。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可以使他们动情。
5、表现五:阶段性
1)青少年的叛逆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心理认知能力和生物性适应能力增加阶段;心理认知能力上升,评判能力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他们不再盲从权威,对权威的代表,教师、家长开始置疑。叛逆行为表现开始;
2)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表现为对自我评判结果的维护,维护判断就是维护自我,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尊心的表现。叛逆常常在青少年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出现。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六大心理原因是什么
一、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人性的本质使然。
它是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开始主动承担责任、逐渐建立自己的个性、成就一个完整的自我的过程。因为青春期孩子的大脑结构和机能已趋于成熟,思维方式或视角已经超越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青春期孩子的性别意识、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建立,进而逐渐形成孩子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因此,叛逆中的孩子们需要理解和帮助,学校和家长都应以平常心去接纳它,应在理解、尊重、关怀、鼓励的前提下思考沟通劝导的途径。
二、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孩子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现。
青少年在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认识是不坚定的、容易动摇的。思维虽然有独立性、批判性,但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由于不全面客观而会出现偏激、片面、固执甚至极端化,把家长、教师的劝说、指点、提醒和督促都看成是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与约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作出违背施教者初衷的事情。家长和学校老师都要冷静去观察孩子的做法,真诚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启发孩子的理悟,宽容释怀,情感交流。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千万不能一时的生气而放弃自己作为家长或教师的责任。
三、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与家庭的不良因素有渊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有: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命令式的说教,专断式的压制、无休止的唠叨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年长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有抵触,进而产生叛逆心理。因此,家长要对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重新认定,转变家教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灵,关爱孩子,要努力和孩子之间建立平等尊重、悦纳信赖的亲情关系;同时还要转变孩子的成才观,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营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在学习中追求快乐,给孩子以学习成功的喜悦;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如:有正确的挫折观,要学会战胜“自我”,要宽容自信,要学会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等。
四、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多受学校的不良因素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中教师教育方法与手段的不当,如形式教育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而挑剔缺点、不尊重和体谅学生、方法简单却出口伤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参与性、思考性、合作性,不注意孩子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等,孩子便由苦学、厌学、逃学发展到叛逆和对抗这种扭曲了的方式来争取自己长期得不到的保证和强化的主体性权利和自主性要求。同时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影响也很大。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要寻求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尊重与接纳不同层次的孩子,真诚地奉献自己的才能与爱心,克制不良情绪与言行,服务与孩子们。
五、同辈群体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同辈群体或相近群体的互相认同、相互感染与转化作用非常大,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不良英雄观,如爱出风头、唱反调等可能潜移默化在不稳定和模仿性强的的孩子身上,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去引导孩子正确去认识社会现象,分辨不同性质言行的社会积极与否的意义,让学生学会自我审查、自我处理。
六、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对孩子的影响。
以电视、网络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是注重大众化、新奇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些对青少年起负面作用的成人文化中的不良、世俗的因素,影响并辐射着青少年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所以,清洁文化市场,消除网络毒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个体理智化,是全社会特别是文化宣传部门对青少年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有哪些危害
青春期叛逆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其危害是巨大的。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案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青少年青春期叛逆心理有哪些】相关文章:
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原因有哪些05-09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表现有哪些07-20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正确引导03-13
青少年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有哪些?05-09
教育叛逆孩子的方法有哪些04-25
教育叛逆孩子有哪些诀窍04-07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有哪些03-25
青少年脱发原因有哪些04-27
叛逆期男孩的教育方法有哪些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