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4-06-29 10:15: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我想时时刻刻,做面‘忠实的镜子’,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

  读书中学会向他人一样学习,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才会更加好。

傅雷家书读后感2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傅雷家书》的,仅仅用了4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要知道我以前往往一个学期才读两本书,看来我的确很喜欢这样的书。

  我读《傅雷家书》时很是开心,没有读《红星照耀中国》时的提心吊胆。每读付雷的书信,就有一种自己的父亲给自己写信的.感觉。付雷给儿子付聪写信当中,付雷提出的问题,我也会自我检讨一番。

  付雷说过这样的一番话:“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对你说,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看到这句话时,突然想到了自己。妈妈也批评我“光说不做”。有一种付雷批评我的感觉,话风很像妈妈。付雷告诉我们:一切都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人的心意如何,也应该通过行动证明给别人看。

  付雷的书信大多是给付聪讲钢琴知识了,作为“行外人”,我也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东西。看了付雷的书信,倒有些冲动学钢琴了。

  大多家庭是父严母慈,在付雷家亦是如此。父亲的信中,3分之2都是讲钢琴,让儿子好好学习。而母亲却是让孩子保证营养,告诉儿子家里的事,不让孩子过多担心。

  付雷与付聪一写信就是十二年,每一封信都是父母给付聪的教诲。

  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无论天南地北,身处何方,就仿佛两人一直在一起。

傅雷家书读后感3

  家书,自古以来就承载着远赴他乡游子的思念之情。读一封家书,仿佛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些思乡怀亲的情感是那样真切。寒假,我就走进了一位父亲的世界,看到了一位对儿子无限思念与关爱的伟大父亲。

  《傅雷家书》是1954年至1966年傅雷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那时,傅聪在国外留学,在生活、思想和艺术追求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这位伟大的、用心良苦的父亲用他充沛的情感和智慧书写着一封封家书,让它们跨越海洋给儿子带来精神上的慰籍,并给他指引方向。透过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我明白了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侮辱、迫害,甚至陷入绝境,但终不会被掩埋,会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的内容十分广泛。他告诉孩子如何进行艺术研究,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在生活中,他对儿子关怀备至,在事业上,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容不得一点马虎。

  我不禁想到我们父母,他们在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又是严格要求。前几天,我完成了一篇阅读,最后一个题目因为是开放题,我懒得写就随便写到:我赞同,没有为什么。老爸看到后,对于我这种学习态度极不赞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允许有半点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听了老爸的话,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心想下次我再也不这样了,一定认真完成。第二天做作业时,我的懒筋又犯了,只想草草了事,我突然想起爸爸的话,想起傅雷写给儿子的信: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最不赞同了。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是啊!空口说的比什么都漂亮,但却毫无作用,只有用实际行动去努力证明才能改正错误。想到这里,我赶紧收起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沉下心来,仔细看题,认真思考,工整书写,不仅节约了时间,完成的质量也很高,老爸检查的时候还以为我看了答案呢!

  两个大洲,一封封家书,漂洋过海沟通着两个人的情感,传递着真挚的爱。也许,在《傅雷家书》中,那些音乐理论、人生哲理都不重要,只有那份亲情才是它的精华。

傅雷家书读后感4

  “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每每读到此处,我似乎看见一位爱之深切、舐犊情深的父亲,他将自己的经验与爱意浓缩在纸中,流露在笔端。

  他,就是傅雷。一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与所有父亲一样,盼望着、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通过《傅雷家书》,我看到了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忏悔,我看到了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看到了他对傅聪呕心沥血的教育……让我明白了父母们的严厉与教育都是良苦用心的。

  曾经的我,也是母亲溺爱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爬山又让我在严寒中苦读,给我讲宋濂的故事,最终让我明白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年少的我总是有些轻狂,有些张扬,喜欢另类,喜欢与众不同,父亲就用时间与经历磨去我的'懵懂与无知,让我像傅聪一样在朋友般的父女情深中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处事,学会了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母、学校和祖国。

  读着《傅雷家书》,猛然间,我发现,原来一直不懂父亲的我一下全明白了做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默默地用他们的方式在践行着苦心孤诣的教子行为。

傅雷家书读后感5

  说起信件,大伙应该都很熟悉吧!所谓古有《答谢中书书》,今有《傅雷家书》;那样大伙对后者有哪些知道呢?今天就让我给大伙说说关于我的念书心得吧!

  这是一本呕心沥血的教子名作,一封封家书中透露着傅雷夫妇对儿子深深的爱意,傅雷先生是国内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他与傅聪既是爸爸也是老师,更是朋友。其夫人朱梅馥是一个端庄贤淑的东方女人。

  因为好奇,我还查了第一篇信件背后的故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傅雷先生和傅聪争吵,后来在傅雷勃然大怒的状况下,傅聪离家出走,住在傅雷的好友家里一个月多。傅雷先生也因此事一直自责,可见他对儿子的爱之深!

  其中,我最有兴趣的就是那篇《只须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里面写出了傅雷先生对儿子的鼓励,对儿子获得的收获感到自豪与欣慰,并且教会儿子不要由于胜利而冲昏头脑,与让儿子放宽心,生活没完美,这部分日常的细则,无处不体现了父爱的重量,一个作为爸爸的'矛盾。

  文中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赏析艺术,更莫过于赏析我们的小孩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这是一种爸爸对小孩的认同,也是小孩们所期待的!“收获的大小、高低,是不在大家学会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分,但只须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遇到事情沉稳,胜利而谦虚,不骄傲;这便是一种坚强,然而这部分全做到了虽是实属不容易,但就算孤军奋战也无碍,如若做到,便一辈子放了心。

  家书中有如此一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很多心灵的朋友”。赤子之心是最为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欲望纷争,年岁渐长就知晓孤独常常萦绕于心,与其在孤独中自怨自艾虚度光阴,不如在孤独中看向内心,进行自我的对话。这足以让他不惧身边的孤独,永远感觉不到精神的孤独!这句话,既是傅雷先生的墓志铭,也是他一生的缩影。

  他也期望傅聪可以成为一个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并从小教育,所谓“爸爸妈妈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不过父爱不同于母爱温顺细腻,更多的是深远而广阔……

傅雷家书读后感6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路,学海无限苦作舟”。假期里,我很快读了傅雷的书,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和母爱。

  起初,从傅雷的家书开始,就是用一项任务“强迫”自己阅读。我读得越多,我发现我不需要想法。虽然全文收入138封信,但内容很多,但非常真实,适合现实生活。在文章中,傅聪的父亲用一封信解释了什么是爱孩子,就像大海一样,澎湃而深沉。这可能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父亲的真实写照。

  从书名上理解这本书,家书,是亲戚互相交谈的媒介,思念的人,以情为笔,以感为纸,写下每一句行。字里行间,都有傅雷充满爱子之心的家信。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总觉得一股暖流慢慢流过他的心。也许这就是傅雷对儿子的爱。

  读完这封信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作为一个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初中生,我经常忽视父母深深的爱,他们默默无闻的努力,或者他们所做的事情的目的。傅雷在文章中说:“我父亲只想成为你的影子,不仅要帮助你,保护你,而且不要让你厌倦这个影子。”“让我很自责,这不是我的父母吗?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一次又一次地摆脱脚下的绊脚石,一次又一次地为我做美味的`食物,一次又一次地担心和鼓励我的成长。可怜天下父母的心,为什么我读不懂父母的爱?或者我为什么不早点明白父母的爱呢?现在想想,真是大错特错啊。

  傅聪的艺术造诣离不开父亲傅雷的辛勤教诲。傅雷走了,家书还留着。傅雷的家书带给我们的爱和精神将永远影响下一代

傅雷家书读后感7

  在阅读了接下来《傅雷家书》父母的信件后,感受到了他们为孩子理想的关心与支持。许多的鼓励及建议涌向傅聪。

  为了实现孩子的艺术道路,傅雷付出了许多心血给予指导,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有“你尤其要保养的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饱满的精神。好比参加世运的选手,离上的日期越近,身心愈要调整的健康,精神饱满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写明了不要过度劳累,艺术的道路很长要进行自我调整。又从“多少夜没有好睡,十有九晚更是神思恍惚”中读出傅雷对傅聪的期待。

  阅读了傅雷的家信后,我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期待,傅雷平时把自己欣赏艺术的感受寄给儿子,为的是多一点启发。在孩子临近比赛时劝导按时休息,为的'是长远的路途。等待结果的焦虑与得知结果的兴奋,是对孩子的关心与期待。

  我有类似的经历,去年暑假我独自一人在美国参加夏令营。有一点规定是:家长可以写信,让老师打印交给孩子。刚到夏令营时,信件如潮水般涌来,问:“那里的人怎么样?”“饮食如何?”或思念我的话语。我将那些信都收下了,一直到离开,那些信是我坚实的后盾。

  由此我感受到了父母对远在家门外的孩子默默给予支持,是孩子们坚实的后盾。

傅雷家书读后感8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通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

  读了《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希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努力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可以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9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

  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我们不仅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

  掩卷回想,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的领会,这便使我不禁想到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这是一本教育子女的好书,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我们,傅雷在信中所写已成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初闻《傅雷家书》其名是在老师的必读书目之中,所以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拿起这么一本书。仔细阅读之后,我才懂得了这其中的奥秘,比如艺术修养,人生道理和餐桌礼仪。

  傅雷教授儿子在餐桌上礼仪的片段令我印象最深。“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这段话是傅雷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礼节方面多加注意。傅雷从生活细节上教育其子,可见对其子的爱与殷殷期望。傅雷在国外生活,傅雷教授其西方的餐桌礼仪,反映了傅雷对傅聪无微不至的`关心。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对我餐桌礼仪的教育。她时常说:“跟很多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不能随意入座,而是让年龄大的或者是主座的人先入座,待他们入座我们再入座。而且碗筷要轻放用碗筷或杯子时要记得轻拿轻放,不要发出很大的撞击声,不能打扰别人用餐。还有吃东西是不要发出声音,小口小口地吃,不要塞得满嘴都是,觉得有油渍或汤渍时要及时擦掉,不要被人看到不卫生的一面。”这是母亲时常提醒的,也是我一直铭记的。

  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是对社交礼仪的了解,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孩子们并不是生来就懂得餐桌礼仪,他们需要父母的教育,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需要父母的不断提醒以及不断强调所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傅雷家书读后感11

  傅雷的一生苦心孤诣,含辛茹苦地培养出了两个出色优秀的孩子。一个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另一个成为了特级英语教师。这无疑体现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

  在生活方面,傅雷夫妇可以说是千叮咛万嘱咐。看现自己的儿子即将步入千变万化的社会,作为父母的他们不禁百感交集。他们二人便因材施教,用自己积下的经验,告诉了儿子少走弯路,多踏捷径,自己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

  在为人处事方面,傅雷告诉儿子,要做到坚持大我,放弃小我,切忽对个人的名利和得失大过计较。我们会发现人生总是充满了苦闷与矛盾,当我们热衷于个人名利,却不可尘及时,必然会因为嫉妒与仇恨而变得无比痛苦。相反,如果我们坚持大我,为社会和人类前途命运着想时,反而可以做出贡献,这也便是治疗愤世嫉俗的最佳良方了。

  同样,傅雷给儿子的'感情方面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孩子结婚前就告诉他要自爱,因为没有结果的恋爱会使人对爱情感到麻木。而当傅聪真正踏入爱情婚姻之后,傅雷便将自己和妻子数十年来和谐相处之道传授给儿子,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只有平静、含蓄与温和的感情才能天长地久。且不能因为艺术而放弃妻子,要知道两个人在漫长的道路上,时时都能拉对方一把,勿让彼此掉队,这样才能维持长久和谐的婚姻。

  本书反映的傅雷的特点,同样也正是中国父母的普遍特点——以孩子为中心,甚至到生活细节也能为孩子考虑到,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可爱至极的父亲形象,又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1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推荐的第一本名著,就是《傅雷家书》。作为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对人们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既深且远”的著作,不仅值得学生们一读,也值得为人父母者一读。

  附原文: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噩梦一般。可怜过了45岁,父性才真正觉醒!……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一、题目“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

  傅雷先生与他的妻子在1954到1966年间给孩子写了一百八十多封信。一般书信是没有题目的,编成书的时候,就以写信时间作为题目了。傅聪是1954年1月17日离开父母的,先去北京,随后去波兰留学。他17日刚走,傅雷18日即情不能自已,写下了第一封信。

  二、“一天到晚堆着笑脸”

  傅聪出国,是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的。20岁的他沉浸在喜悦之中,与家人在他分别后“止不住流泪”形成鲜明对比。

  三、“五三年正月的事”

  是指傅雷与傅聪因讨论贝多芬作品哪一首最重要产生争执,傅聪离家出走一月余。

  四、“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

  教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又写了那么多语重心长的信件的傅雷,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原来傅雷一生苛求完美,所以对孩子也要求特别严格,傅聪小时候没少挨揍,而且打得特别狠。

  但他自己也表示,“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而没有像一般的父母到处夸耀:“你能有今天,全是凭我们打出来的!”

  他还做到了很多中国父母很难做到的一点:向孩子认错。如“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又如“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甚至“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前段时间,电影《狗十三》里父亲打了女儿李玩之后的道歉被很多人批判不真诚。其实,在生活中你找找看,愿意给孩子道歉并且付诸行动的家长有几个呢?

  五、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有些错误就像钉子一样,即便事后拔出来,也还是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再多的弥补也无济于事。巴尔扎克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宁可事前小心,不可事后悔恨。

  六、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

  傅敏注解:父亲教子极严,有时几乎不近人情,母亲也因此往往在精神上受折磨。注意句中的“作”现在规范为“做”。

  七、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

  意为,傅雷壮年之时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让傅聪在童年时吃了不少苦。有道是钢琴、古典音乐还有父亲的责骂体罚,就是傅聪全部的童年。

傅雷家书读后感13

  这个暑假看了《傅雷家书》一书,收获很大。

  《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夫妇写给子女傅聪和傅敏的一封信。,是包涵了满满的父爱之作。他们努力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长大,后结婚。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的成功体现。因此,我认为傅雷和他的妻子是中国父母的榜样。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一生,同时会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那将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现在可以找到我的人生目标了,虽然我曾经是个盲人。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朝着我们的目标努力,我们就会有所收获。

  傅雷说:“金钱和物质方面给不了你的回报,学业和艺术一定会给你的努力找到答案。”我想,不管努力能不能带来回报,至少可以充实我们的心。我相信,如果我每天把时间花在我认为有用的事情上,我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我认为只有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用最真实的心交流才是最令人羡慕的。傅雷说,他和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么好的父子关系啊。我觉得读《傅雷家书》真的可以充实人心,让人平静。此外,文学和艺术将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在那里吸收的营养会让我们茁壮成长,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反映。可以说是傅雷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头脑。纸上写的都是家常话。只写心里所想,不必为读者操心。正因为如此,感情才如此单纯,没有任何虚伪,《傅雷家书》的含义,远远超出了傅雷一家的范围。本书处处体现着父亲深沉的爱。或许每个父亲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这是可以实现的。最底下,有几个人,因为这需要足够的条件。父亲要博学多才,儿子要学识渊博,父子之间要有充分的默契。

傅雷家书读后感14

  在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年代,书信便成为与远在他乡的亲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由于运输技术的原因,很多时候,一封信难免需要翻山越岭,消耗许多时间才能送到对方手中。读傅雷夫妇写给孩子的家书,感受字里行间满满的爱。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傅雷夫妇在与孩子对话,与我们对话。傅雷与孩子对话,对远在他乡的孩子深表挂念,像每一位普通的中国父母一样,担心孩子的近况,担心孩子有没有受欺负,钱够不够花。但却又远远不止这些,更多的是傅雷凭借自身在音乐方面的高超造诣,对儿子傅聪进行学术上的指导;有时会安慰。鼓励,让傅聪在失落,疲倦时能够给足马力,继续前进。都说老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儿子傅聪后来在人格和学术上那些闪耀的亮光,离不开作为榜样的父亲背地里的悉心教导。

  正因如此,《傅雷家书》也时常成为现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指明灯。书中饱含满腔爱意的语言和一个个沉稳有力的人生道理,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温馨,或许这也正是这一封封活灵活现的家书能够流传至今,每一丝傅雷让我们感受到的精神都能够昂扬不灭的原因吧。 〝一个人的修养是无尽的,不但在技术学问方面是无尽的,尤其在做人方面。说话与态度方面,也都是学不完的〞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是把这句话放在以前,大多我只会把它当作一句前辈对于晚辈的教导便罢。时间是良药,总会治愈身体和心灵的不足,也便是成长。人的成长,也便像那句话所说的`,进无止境。

  我们总归得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虽然我们的父母不如傅雷那样知识渊博,大多数也无法给予我们像皇帝般的生活。但无可否定的是我们的父母会用尽他们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目的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又或许所有的父母都会想,该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未来过得比我们更好。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周而复始,对我们的期待也日渐增加。有时,我们在成长路上得到的小成功,父母会比我们还要高兴;要是跌倒,父母便会安慰。鼓励,但谁也不知道,在夜深人静时他们会有多心疼我们。

  世间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亲情。友情。爱情,但血浓于水,只有父母是无时不刻都在为我们着想,虽然有时忠言逆耳。我得感谢这本《傅雷家书》,它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我相信,父母永远都会站在我的身后。

  愿所有的雏鹰都展开双翅,终有一天,我们定在空中翱翔。

傅雷家书读后感15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正,后世兴。好的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影响、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家风的力量在于明是非、知廉耻、懂礼让、守本分、致良知,是治家治国、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傅雷家书》是一部诠释家风传承的著作,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对儿子们的要求,首先是做人,其次是一个艺术家,再者是一个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其中最强调的内容便是做人。

  人要有赤子之心

  傅聪曾说:“爸爸的信从头到尾贯穿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个。”赤子之心指的是人内心的纯洁、善良。看这些信,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这个人:他一生没有一分钟度过的是行尸走肉的时光,他的脑永远在思想,他的心永远在感受。傅雷对西方的思想的把握是深刻的,不是浮于表面的,其中的.缘由便是傅雷对中国文化的透彻体会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他内心中明白什么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什么是西方文化的魂。

  人要有爱国之心

  傅雷时常教导儿子要知道国家的荣辱,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他是一个根扎在中国,而且扎得很深的人。在他心里,爱国是一个义不容辞的事。儿子获得钢琴比赛大奖,他认为这是新中国的荣誉;儿子出走英国,告诉儿子“祖国没有忘了你”;即使身陷冤屈之中,也不忘提醒儿子以国家利益为重。傅聪终归不负父亲所教,一有机会就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人要有感恩之心

  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唯有感恩,才能知足,唯有表达感恩,才能幸福长久。正如《傅雷家书》中所说:“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而不声不响呢?”作为长辈我们应该像傅雷一样更主动、更耐心、更用心的与孩子沟通。《傅雷家书》之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正是因为傅雷讲出了身为父母的心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好家庭美德,教育好下一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用良好风尚感召家人,培养孩子,造福社会。(史夏云)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案03-18

傅雷家书的心得12-12

《傅雷家书》心得05-10

《傅雷家书》教案03-02

傅雷家书心得12-26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3-25

傅雷家书经典句子04-23

傅雷家书每章感悟10-07

读傅雷家书心得04-22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12-15